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小海青藏特产直播 小海美食直播带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小海青藏特产直播 小海美食直播带货更新时间:2022-04-09 14:08:49

一.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二. 新疆 五家渠 小海子草鱼

小海子草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库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叶尔羌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距离巴楚县南侧约20公里处的小海子洼地,经叶尔羌河引水蓄库,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及周边团场主要的水源地。1965年,第三师小海子水库管理处为充分利用当地水土光热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引进了第一批草鱼苗投放水库养殖,之后每年定期补充苗种。因小海子水库水面宽阔、水源充沛、水草繁茂,加之当地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沿途为原始胡杨林带,无任何工农业污染,水质清澈洁净并呈弱碱性,库中天然饵料十分丰富,非常适宜水产动物生长。因此,生产的草鱼体型修长、体色金黄,肉质细腻、紧致有弹性,口感鲜香、甘美、无腥味,营养、安全、健康。2002年注册为“昆仑雪”商标。2010年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更由于其形美味醇,营养含量高,先后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和“中国食品十佳放心品牌”等荣誉,多年来其产品一直畅销新疆各大市场。

地域范围

小海子草鱼产区小海子水库、永安坝南、北库属于小海子垦区,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流域的叶尔羌河下游沙漠戈壁冲积平原上。地处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境内,东西长61km,南北宽24km,海拔高度1075-1192m。东与农三师工建集团接壤、东南与49团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78°35ˊ-79°01ˊ,北纬39°33ˊ-39°51ˊ,地域保护范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库水管处小海子水库、北闸水产良种繁育场、永安坝南库、永安坝北库、托克拉克水库,库盘面积280km2,年产鱼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该库水域水质条件好,水草和天然饵料丰富,特别适合鱼的生长。采取天然放养,使该库鱼具有野生鱼特有的品质。草鱼体型较长,宽厚稍侧偏,呈圆筒形,体型肥满健康,体色清晰,肉质细腻、滑爽,无任何异味,口感鲜美、醇正,有劲道。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为18.4%;不饱和脂肪酸中对人有益的油酸含量为23.62%、亚油酸为19.09%、亚麻酸为28.75%;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为2.07g/mg、赖氨酸为1.06g/mg;微量元素磷含量为1060mg/kg、钾含量为1970mg/kg、钙含量为193mg/kg、铁含量为12.0mg/kg。 (3)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有机水产品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按照NY/T19630.1-2005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执行,产品质量达到有机产品标准。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小海香肚

小海香肚加工首屈一指的当数小海东方红桥北张绍宽师傅,据他介绍,他从事香肚加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三十多年来,凡到过小海的人,都要品尝一下他制作的香肚。加工香肚的原料为猪肉、猪尿泡;加工香肚的配料为葱花、味精、生姜、盐、淀粉等;香肚的加工流程“洗肉——刀切块——腌制——与配料搅和——装入猪尿泡——烧煮——香肚。”

张绍宽毕业后务农在家,其后跟随其父学习香肚加工技艺,由于其父一直是以香肚加工为生,张绍宽从小就耳濡目染,因此,张绍宽学习加工香肚技术易如反掌,很快就掌握了一整套香肚加工技艺。张绍宽加工的香肚极有名气,周边乡镇乃至一些大中城市的人都慕名而来购买,带回家品尝。每年的春节,张家的小作坊顾客盈门,络绎不绝,因为价廉物美,所以常常供不应求。

近几年来,张绍宽又将这一手工技艺毫无保留的传给温泉村的宗德海,使这一美食技艺得以延传。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小海瓷刻

小海瓷刻,是小海镇的瓷刻艺术家,利用钢凿在已烧制好的瓷器表面上进行凿刻,雕刻成美丽的图案并赋色,它是小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海瓷刻起源于18世纪,有200多年历史。它的萌生与远古甲骨刻文、青铜铸雕,秦汉的刻剥玉,唐宋元明清木雕、牙雕、石雕等装饰技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热情抒怀。为使御迹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瓷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瓷刻。

小海瓷刻艺术作品是根据被加工载体的器型、尺寸和颜色进行稿样设计,将图稿用复写纸拓到瓷器上。小海瓷器雕刻分阴刻与阳刻。阴刻是以凹陷下去的部分表现物象;阳刻是将要表现的物象保留即留瓷。然后进行赋色,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最后进行整理和装饰。主要是对雕刻或赋色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再给作品装裱配框或配置托架等。

小海镇的瓷刻艺术家陈银富创作的瓷刻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百年沧桑、麋鹿回家》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特别金奖、传统艺术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