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玉林北流市有什么特产 广西玉林三种土特产比较研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玉林北流市有什么特产 广西玉林三种土特产比较研究更新时间:2022-04-07 13:05:03

一.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紫衣香蒜

紫衣香蒜

玉林大蒜头,又称玉林紫衣香蒜,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

玉林大蒜性耐寒,喜松软沙质土壤,幼苗与蒜头生长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湿。每年冬种,次年春夏收。蒜农把收获的大蒜头连苗晾干,扎成小捆,挂在厨房中烟熏,使它能久贮、防虫、不变味。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多集散于福绵圩,由船埠运经北海,远销东南亚。

解放后,大蒜头种植有较大的发展。每年春夏,大蒜头收获后,多在仁东圩、玉林大市场和大北路农贸市场集散。50年代至70年代,由国营土产部门收购运销,在历年中南区和桂南物资交易会上为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1980年至1990年,年平均种植1.27万亩,产量5744.1吨。1990年种植1.32万亩,总产量6864吨。80年代以来,年均出口2430吨,最高年为4834吨,远销美国、西欧、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二.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黄瓜皮

博白生晒黄瓜皮被列为博白客家“十大小吃”之一,是传统天然食品,其口感脆嫩、咸淡可调、食法多样、原瓜香味、清爽可口开胃,是博白客家美食的一绝,深受区内外食客的青睐。黄瓜皮制作工艺简单,只使用生盐一种配料,利用传统的配料秘方、腌制手法和生晒技巧,一般的加工工序是以本地产的黄瓜作为原料,先用清水将生黄瓜洗净,然后对半剖切,生晒半日至柔软后,置入桶内用生盐腌制,用盐比例为50公斤黄瓜配2公斤盐,并用巨石压一个晚上,之后摆在楼顶或地面晾晒半天,最后成品的黄瓜皮只有生黄瓜的3-6成。以博白本地黄瓜加工出的生晒黄瓜皮享誉区内外,成为各地客商争相抢购的“咸菜宠儿”。

三.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肉蛋

玉林肉蛋 肉蛋则是另一种出身玉林的草根食品。要制作肉蛋,不仅在材料上要精选上好的小黄牛后腿肉,遵循严格的加工工艺,实际制作时也是一种体力挑战。据说需要搅打,直到掷地能反弹10—20厘米才算合格。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出售。30年代至40年代,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 肉丸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一般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佳,也可用精瘦肉代替。把选好的牛肉剔筋去膜,切成厚片,捶成肉浆。置肉片于平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荔枝木槌为好)边捶边翻动。用力均匀,快慢适度,过快则其热不散,易成腐渣,食之无味。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粘手为度。把肉浆移置大瓦钵,加进视水、盐、胡椒粉、味精适量,制作者叉开五指,插入肉浆中,顺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以使肉浆的微孔增加,形成网状结构,使水分与调料均匀;然后把整团肉浆掀起,在钵中摔打,连续十几次,以把肉浆拉开,能自动收缩为度,以增加肉蛋的脆度。先把锅中水烧至温度50度之后,左手抓肉团,稍用力一抓,让肉团条从拇指与食指合成圈中冒出,右手持汤匙迅速一勺,即得拇指大小的肉丸,落入锅中。把锅水加温至微沸,待肉丸浮起,捞放容器中。

四. 广西 玉林 容县 沙田柚

沙田柚,数广西容县沙田所产最为出名。桂林市临桂县、阳朔县一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与容县沙田村的土质类似。种出的柚子无论形、色、香、味都和沙田村产品差不多,因此人们把临桂县、阳朔县一带产的柚子,也统称为“沙田柚”了。

柚树高十余米,枝叶繁茂,春季绽开小白花,霜降便是它的成熟、收获的时节。
广西-沙田柚成熟后色鲜黄,底部可见金钱状印环,俗称“金钱印”。它的果实上端是个短颈,下端大而圆,每个重一二斤、二三斤不等,底部有个金钱状痕迹,皮油黄。柚肉甜润多汁,香脆爽口,是秋冬的佳果。因它有一层厚皮,便于长途携带,能较长时间保存柚肉不变质,被人誉为 “天然罐头”。柚皮可作蔬菜或制蜜饯,有化痰、止咳功效。
沙田柚是广西最名牌的水果之一,二百多年前,广西容县沙田村最先种植,因此称做沙田柚。沙田柚有“天然罐头”、“水果珍品”的美誉。沙田柚作为广西传统的出口果品之一,早在30年代就远销香港、南洋、欧洲和美洲等地,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强。沙田柚现已扩种至广西浔江、龙江、桂江、漓江和红水河流域等地,广东、湖南、四川、浙江、江西亦先后引种。目前,广西已成为中国沙田柚最大的集中产区。全自治区沙田柚种植面积数十万亩。沙田柚在柳州历史悠久,属于柳州名约二百多年。主要产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
桂林地区成为沙田柚的主要产区。沙田柚是属于亚热带水果,肉质嫩软,清甜幽香,富有营养,它的维生素C比苹果还多出二十倍以上。柚果呈梨形或心脏形,成熟后呈鲜黄色,一般每个重2斤。其最大特征是蒂部像一截颈子,底部有金钱状的印环,人称金钱圈。选购时一定要注意这点。柚肉一般有12片瓤瓣,形似眉月,厚薄均匀。它的结果非常奇特,长在纤细的枝条上,往往一根细长的枝条挂着两三个硕大果实,给人一种“千钧一发”之感,人称此景为“金钱吊芙蓉”。

五.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玉林果蔗

属甘类,是人们喜食的热带水果之一。玉林果蔗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茎大。玉林果蔗有青皮和黑皮两种,青皮果蔗纤维少、皮松肉脆、落地可断、易倒伏、怕霜冻、产量低,耐贮存和运输,秋后仅在本地上市。黑皮果蔗,茎皮紫红色,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茎大、不易倒伏,抗寒力强、耐贮存和运输、品质稳定、产量高,一般亩产5吨至7吨以上

( 玉林)

六. 广西 玉林 容县 肉酿柚子皮

肉酿柚子皮

主料:柚子皮,猪肉馅

调料:豆豉、白糖、盐、料酒、香油、蚝油、葱姜、淀粉、高汤

做法:

1、 将柚子皮洗净,去掉黄皮,切成三角形,用沸水焯一下,沥干水份;

2、 猪肉馅放入盐、料酒、葱姜末调成馅;

3、 在柚子皮中间切一刀,将调好的馅塞进柚子皮中;

4、 坐锅点火,待油热后,放入柚子,塞肉的面向下,煎至变色,加入豆豉、葱、高汤、盐、白糖、蚝油、鸡精翻炒,勾芡即可。

七.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茶花山矿泉水

茶花山矿泉水公司广西农垦的直属企业,座落在广西陆川县国有马坡农场境内,这里绿树杨荫、风景优美。公司生产的茶花山牌矿泉水不受环境污染、水质源于地下火山岩层深处,清沏纯净透明,卫生质量经国家卫生防疫部长期监测,稳定可靠,是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的标准和要求生产的。公司是广西第一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广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茶花山矿泉水的医疗保健作用在中国矿泉水中是罕见的,经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成为中国政府采购的首选产品。

八.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生晒桂元肉

现代医学、营养学分析证明:龙眼及其制品龙眼干、龙眼肉、龙眼膏、龙眼酱等,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之功效,桂元干可作为治疗病后体虚、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龙眼的医疗价值早在《本草经》中已有载:“龙眼甘平、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九.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广西肉桂

广西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收益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造林后5-6年即可剥取桂皮和采叶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工种植肉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把发展亚热带优势水果和经济林木作为“奔小康工程”来实施,肉桂被列为重点项目来发展。广西桂东南、桂西南适宜发展肉桂种植的县市,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大规模营造肉桂林地,从而广西肉桂生产创了历史新的篇章,出现了一批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村乡(镇),10万亩以上的县市,展现出连片开发、连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肉桂有林面积还只是50万亩左右,但到1996年总面积已达176万亩,六十年时间面积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广西肉桂林地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积在30-40万亩的县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县;20万亩以上有容县、苍梧,10万亩以上有上思县。广西肉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肉桂生产基地。年产桂皮3万吨以上、桂油约1000吨,种植面积和桂皮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广西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广西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广西八角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建议的函》(桂政函〔2006〕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平南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5个县(市、区)的全部乡镇及那坡县百合乡、百南乡、百都乡等3个乡;东兴市东兴镇、马路镇、江平镇等3个镇;上思县南屏乡;桂平市油麻镇、罗秀镇、麻垌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中和镇、石龙镇、金田林场等9个乡镇林场;昭平县古袍镇、五将镇、富罗镇、木格乡、马江镇、富裕乡、庇江乡、走马乡等8个乡镇;梧州市蝶山区长洲镇、夏郢镇等2个镇;蒙山县陈塘镇、黄村镇等2个镇;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浪平乡;容县十里乡、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7个乡镇;北流市六麻镇、平政镇、六靖镇、隆盛镇等4个镇;兴业县城隍镇、北市镇等2个镇;陆川县陆川林场等4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十. 广西 桂林 全州 腊肠

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佛山、广州、顺德、中山、江门、增城、惠阳、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桂北腊肠是其代表。桂北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