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怀远的特产为什么是石榴 怀远石榴最正宗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怀远的特产为什么是石榴 怀远石榴最正宗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04-30 09:24:48

一.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西昌石榴

西昌“大籽甜”石榴特点: 该果品果实大,圆球形或亚球形,单果重 600—750克,最大果重1050克, 果皮橙黄、底色泛红晕 ,阳面有红色彩霞,果面光滑,外形美观。籽粒百粒重 52—55克,水红色,马牙状,核小而软,可以咽下,故名软籽石榴。果汁极多,内有白色针芒。风味浓烈,甜香爽口。 成熟期为 9 月下旬,中秋节前后 10 天。

西昌“红皮甜” 石榴:单果重 350 - 600 克,最大 1000 克,子软汁多味浓,香甜爽口。 果皮鲜红、籽粒全红。 含单糖 10.80% ,全糖 11.7% ,维生素 C24.7% 。 8 月上、中旬成熟,中秋节前后大量上市 。 籽粒有宝石花、耐贮运、维 c 含量高。 果实营养丰富,是一种耐贮运的优质保健果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汁、酿酒。

二. 四川省 甘孜 丹巴 丹巴石榴

石榴于唐朝时代传入丹巴。曾在一个时期被列入供品。丹巴石榴呈宫灯形,酸甜风味按果皮颜色区分,白皮、青皮为甜石榴;红皮属酸石榴。( 丹巴县)

1996年以来,丹巴县始终把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作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实施“科教兴县、兴农”战略的主要措施来抓,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后,该县更是把增加农民收入的“宝” 押在科技上,使丹巴石榴重又成为该县拳头产品。

1996—2000年间,丹巴县成立以县委组织部牵头,农牧、科委等涉农部门组成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14个乡的农技综合服务站,选好配强了15个乡(镇)的科技副乡(镇)长,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共投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等经费达25.6万元,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力度。农业科技人员重点对石榴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反复的实验。首先在石榴病虫害泛滥的季节,对梭坡乡石榴实行“套袋”,并首获成功。使用“套袋”成熟的石榴,最重的达1100克,攻克了长达20多年石榴病虫害。仅2001年,丹巴县梭坡乡的莫洛、宋达两村的5千余株石榴,年产量达2.5公万余斤,村民石榴单项收入就达14万元。每到收获季节,上门订购石榴的客户络绎不绝,梭坡石榴走出了一条产销两旺的路子。

三. 河南省 郑州市 荥阳 河阴石榴

河阴石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阴石榴,其色古、子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滓,故驰名全国,畅销各地,为荥阳名之一。石榴栽部主要分布于北邙的刘沟、官峪,广武乡的阵沟、寨子峪等村。刘沟西诏峪,年产石榴5-10万公斤。

素有“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奇果”美誉的河阴石榴,因生在黄河之阴的荥阳河阴县(今荥阳市北邙乡)而得名。更因其籽实饱满,剔透晶莹、色泽艳丽、汁多味美的优良品质而远近驰名。

河阴石榴营养价值高果实含糖量l6.5%,含水量79%,含碳水化合物17%以上,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既可鲜食亦可加工高级饮料的优良果品。此外,河阴石榴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目前,河阴石榴主要有铜皮、软籽大红甜等品种。

荥阳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石榴之乡”称号,河阴石榴被誉为“宫廷贡品,历史名产,中州名果”。近年来,荥阳市按照“核心突破、重点发展、连点成线、深度开发”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定河阴石榴开发优惠政策、举办河阴石榴文化节,大力发展河阴石榴产业。今年5月,河阴软籽石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该市河阴石榴栽培面积达30000亩,年创效益1.2亿元。河阴石榴基地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榴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石榴深加工蓬勃兴起,以河阴石榴风情游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线路已经形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河南省荥阳市《关于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界定的报告》(荥政文[2006]19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高村乡、王村镇、汜水镇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富民石榴

石榴栽培历史在富民县县较为悠久,近10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03年底全富民县累计发展面积达2000余亩,全县九乡(镇)均有分布。栽培品种有红宝石榴、蒙自石榴、盐水石榴等,挂果面积1200亩,产量1800吨,果实成熟期9月至11月份。所产石榴鲜果个大、外观色泽鲜艳、籽粒轻、粒大、汁多,品质上等。

五.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廉江番石榴

俗称番桃,廉江市各地均有种植,河唇镇为主产区,其中该镇的风档村委会面积达2000多亩,为名符其实的番石榴村。据传,番石榴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因而近年市场销售看好,价格一般在l·2元之间,亩收3000元左右,由于番石榴种植还处于野生状态,技术要求低,因而综合效益显著,目前全市面积约1.5万亩。番石榴正造为每年4月开花,7月果熟收获。番石榴有反季节结果的,欲称“翻秋”石榴。 

别称拔子、那拔、鸡矢果,呈球形、卵形或洋梨形,果皮光滑,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时颜色各异,色泽 艳丽,风味奇特。番石榴也称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200年前即有种植。番石榴常年开花结果,对水分的要求很严格,为保证果品的优质,果园应全年保持湿润状态。土地积水时,叶片变黄,生长缓慢,严重时发生烂根。水分不足时,叶色转黄变红,叶形变小,无法正常开花,且果实变小、肉薄、肉质粗硬。

番石榴主要布于两广、福建等地,品种繁多,如胭脂红、七月红、柿蒂等,肉质软滑,味道清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番石榴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有益物质,如含有果糖、葡萄、蔗糖、谷氨酸等。此外,还因富含维生素C而备受人们青睐,在长时间的野外科学探险考察活动中,番石榴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它可以及时地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由于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不仅如此,番石榴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食品维生素C的含量,使食品的营养得以强化和提高。

番石榴不但是生食的鲜果,药用价值也很显著,如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国外常用来治疗糖尿病。实验表明,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番石榴,对于病症的减轻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因番石榴甘温而涩并且含有鞣质,食之可以止泻多食容易导致便秘,所以,患有便秘或者内有火气者不宜食用。此外,番石榴的树皮、根、叶也可入药,用来治疗某些病症。因而近年市场销售看好,价格一般在l-2元之间,亩收3000元左右,由于番石榴种植还处于野生状态,技术要求低,因而综合效益显著。

廉江市各地均有种植,河唇镇为主产区,其中该镇的风档村委会面积达2000多亩,为名符其实的番石榴村。目前全市面积约1.5万亩。番石榴正造为每年4月开花,7月果熟收获。番石榴有反季节结果的,欲称“翻秋”石榴。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木瓜干

木瓜干 七月间将木瓜削皮切片,用香苏叶、甘草、精盐拌匀塞入坛内腌好,然后晒干。特点:味酸甜可口,既是待客之干果,又有治呕吐和腹泻之药用价值。

七.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平陆石榴

平陆县石榴栽植历史悠久,现有石榴园5000余亩,主要集中在县城附近及县西各乡镇。平陆石榴个大,一般果重500-750克,最大的可达1000克以上,果皮鲜红,色泽艳丽,光滑清洁;籽粒饱满,硕大,鲜红透亮,美如玛瑙;风味悠长、果汁味道醇浓,甜酸爽口,含折光糖17%。石榴不仅是一种美味食品,其果皮亦可入药,性温,味酸涩,主治久泻久痢、下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等症。

平陆具有适宜石榴生长的优势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其产品现已远销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大中城市,发展前景广阔。

八.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糯米

怀远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 ℃、降雨量900.9mm,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怀远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盛产优质水稻,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为全国各地提供粳米、糯米等。

九.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白籽冰糖石榴

南澳岛又一名果白籽冰糖石榴,东南亚一带称为"澳榴",南澳岛深澳古镇因栽培澳榴而得"榴城"之美称。澳榴是全国独有的珍稀品种,也是历代上京进贡的佳果。

澳榴果大皮薄,隔膜和籽洁白晶莹,汁多清甜,单果最重可达l000克。早在清代,澳榴就行销内陆,远销台湾、香港、东南亚一带。海外赤子多把澳榴当作中秋赏月佳品,以求吉祥平安,多子(籽)多福,也寄托着他们思念故国亲人之心。

深澳镇栽培澳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1956年8月,当时深澳乡红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台属王楚泽家栽种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冰糖石榴树上报下一篮果实,敬送中央领导人品尝。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致函南澳县:"澳榴质量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发展。"信笺以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名义发出,信的末尾为周恩来总理亲笔署名。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自然灾害的摧残,白籽冰糖石榴这一全国独有的珍稀品种到解放初期只存下几十抹。解放后,特别是1984年以后,南澳县农业部门致力挽救白籽冰糖石榴,实行"保护、选育、开发的综合方针,把发展这一品种作为重要的科研项目,经过一系列试验,精心培育出2000多株新种苗,使珍稀冰糖石榴重展芳容。

近年来,深澳先期种植的13亩共1300多株新苗已陆续进入结果和丰产期,其中高产试验园亩产量1.3吨。澳榴园向阳逢春,一派生机盎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盐水石榴

盐水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盐水石榴是会泽县当地人民经过几百年的不断选育、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因主产于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的娜姑镇盐水沟两岸而得名,是会泽独有的地方“名、特、优”水果,也是我国稀有的果树之一,籽大、肉质厚、籽核软、液汁纯甜、清香宜人,以“云南水蜜石榴”为名,畅销港澳台市场,被誉为“神石榴”。 盐水石榴种植区域分布在娜姑镇(盐水、炉房、发基卡、干海子、牛泥塘五个村委会),大海乡(泥得坪、布多两个村委会)两个乡镇。该区域属北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气候炎热,雨热同期,光照条件良好。年日照时数2193.0小时,日照百分率47%,年光辐射量15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20.8℃,≥10℃积温,5784℃,全年无霜期235天。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426m,水能资源充沛,年均降水量690--800mm,石榴生长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比较适宜石榴生长。 盐水沟发源于娜姑镇干海子村,流经娜姑镇的盐水、炉房、发基卡、干海子、牛泥塘五个村委会,该沟水直穿盐水村委会,是盐水村全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用水,全长39.4千米。当地村民为便宜记住这条沟,就以盐水村的名字命名为盐水沟。石榴主要种植在这条沟的两岸,故以盐水村命名,称“盐水石榴”。 盐水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也。”说明盐水石榴在百年之前就已名冠全省。另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盐水石榴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主产于盐水沟两岸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就已著名。盐水石榴经当地农民群众精心培植,年复一年,当地农民群众的汗水流到山脚下的小河里,河水也变咸了。有个明察暗访的朝廷命官来到这里,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于是赐地名为“盐水沟”,石榴也因此而得名。

为何盐水石榴这么出名呢?主要是由其品质决定的。会泽娜姑镇盐水沟一带气候干热,土壤为羊肝沙和紫砂土,磷,钾含量偏高,PH值接近中性,有石榴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盐水石榴皮薄、果大、粒饱、核软、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

清光绪前后,云南旅游曲靖市会泽盐水石榴已著名省内外,销往昆明、广西、贵阳等地。1972年至1982年,累计销往港澳地区529吨,每吨售价430美元。盐水石榴在港澳地区格外引人注目,被称之为“神石榴”。

种植石榴提高商品率是云南旅游曲靖市会泽当地人脱贫致富优先于其他行业的产业,不仅可以出口创汇,而且又是果农致富的捷径。鉴于此,1985年,被省上列为发展万亩石榴的生产基地,投资100万元,县又投资45万元,经过“七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现已有石榴1.67万亩。此举,带动了云南旅游曲靖市会泽当地农民种植石榴的积极性,靠种植石榴增收的农户越来越多了,参加万亩新植石榴的农户已达6300户,每亩石榴收入1300多元。

云南旅游曲靖市会泽盐水石榴在农历八月中秋节前成熟,且有合家团聚,子孙繁荣的象征,故石榴作为应节佳果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1990年和1993年的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鉴评会上,会泽盐水石榴中的火炮、花红皮、绿皮3个品种,均被评为省优水果产品,囊括了省优水果产品——石榴一项的前三名,成为我省当时唯一出口创汇的水果。

地域范围

盐水石榴产于云南省会泽县境内,种植区域涉及娜姑镇、大海乡两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3′~ 103°14′、北纬26°19′~26°35′之间,东西宽28km,南北长42km。种植面积1333.3公顷,年产量2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盐水石榴果个大,平均单果重450克,最大果重1100克;果实近圆球形,纵径6.85厘米,横径7.87厘米,成熟后果皮光洁明亮,果面有片壮红晕,阳面鲜红至浓红,萼筒较短、闭合;籽粒大,百粒重50~56克,汁液多,味纯甜,果实成熟后,籽粒中的簇壮放针明显,核软,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盐水石榴果实汁多,甜味适中,肉质脆,含有丰富维生素C,其营养成份极其丰富,营养价值极高。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总糖含量≥10%,每100g果肉中含Vc≥5.5mg。 (3)安全要求:盐水石榴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NY5086-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