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庆特产店在哪里 安庆的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庆特产店在哪里 安庆的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4-06 21:07:47

一.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方记水饺

方记水饺,是桐城市城关镇一位方姓老人制作的汤类美食。方老的水饺以皮白而薄、馅细而嫩、汤鲜而不腻闻名远近。市民不分男女老少,行人不论来自何方,均爱品尝方记水饺。如今方老年事已高,但喜艺有传人,子承父业,于城区多处经营方记水饺。设在公园路清风市的方记“传名馆”,名不虚传,日夜营业,座无虚席,常常出现“人头上接钱,排队占座”的火爆场景。

二.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绿头野鸭

以绿头野鸭为主体,采用古传配方,结合现代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独秀”牌板鸭,骨脆肉撤、瘦肉率高、香味独特、造型美观,实为宾馆、饭店、馈赠之精品。该产品九六年获省优产品、九七年获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奖。( 安庆)

三.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姚河兰花

姚河兰花

四.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豆花鱼

岳西豆花鱼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豆腐脑100克

大豆100克

辣椒(红、尖)50克。

调料:大蒜8克

大葱5克

姜4克

豆瓣酱8克

陈醋10克

料酒5克

白砂糖5克

胡椒粉5克

植物油20克

烹制工艺

1、将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从背部对剖,除去骨、头、皮、将净鱼肉片成厚片;鱼头劈开,去掉鱼牙待用。

2、锅内注油烧热,下葱、姜爆锅、烹入料酒、加鱼头、水大火熬成鱼汤。

3、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倒入盆内,再将鱼片放入汤汁中煮熟,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鱼片上,淋上香油即可。

五.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松兹板鸭

松兹牌板鸭系历史名产,纯天然绿色食品。精选优质麻鸭,运用传统生产工艺加工、腌制、露晒而成,具有造型美观,肤色乳白,肉嫩骨脆、咸味适中、腊陈芳香等特点。是宴席上的美味、馈赠亲朋之佳品。( 安庆)

六.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糯米圆子

糯米圆子是我们岳西人逢年过节前必备的一道菜肴。它历史悠久,春节时家家必做,几乎成了过年的象征。各家所做的圆子在邻里互相赠送,互品口味,融洽感情,是各单位过节发放礼品的首选,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菜谱介绍

岳西春节前必备的一道菜肴,春节家宴招待亲友的一款美味佳肴,该菜方便便捷、便于保管。糯米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烹制材料

主料:猪肉、糯米

辅料:香菇、冬笋、葱、姜、蔬菜

调料:淀粉、料酒、鸡蛋、老抽、盐

烹制工艺

1、将糯米洗净入笼蒸熟,猪肉剁末,配料切粒备用;

2、取大盆放入糯米、猪肉末、香菇粒、冬笋粒搅拌均匀,调入盐、味精、淀粉、老抽、鸡蛋搓成大小一致的圆子,放入六热的油锅炸至外硬,浮起油面,捞出备用;

3、上桌前入笼蒸软即可或者放入锅中加入高汤调味烩制软糯勾芡起锅装盘.

厨师贴士

1、糯米要趁热揣拌均匀。

2、掌握炸制时的时间和火候。

3、上桌时一定要蒸制或蒸软烩制。

七.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糯米欢喜团

汉族年节食品。流行于江淮一带。先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再炒使之膨松,蘸以饴糖,使之成团。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意。春节食用,亦用以馈赠。

八. 安徽省 安庆 宿松 皖蜀春酒

皖蜀春酒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的。皖蜀春酒馥郁浓香、绵甜醇厚、各味谐调、口感平和,既传承了五粮液的高贵典雅的血统,更创造一种平和醇厚的独特品质,填补了安徽省以五粮为原料生产曲酒的空白。

安徽皖蜀春酒业有限公司,地处安徽省西南门户的宿松县城白杨河畔。宿松,古称松兹候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酿酒的理想之地,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万家酒店"、"十里桃园"之称。据《宿松县志》记载,唐代诗仙李白多次来宿松做客、游历、品酒、吟诗,其中"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名句流传甚广。

公司原名宿松县酒厂,始建于1954年,属宿松县重点骨干企业,1991年引进五粮液酒厂科技人员及工艺,结合本地水土、气候、资源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了以大米、玉米、糯米、小麦、高粮为原米的皖蜀春系列产品,在继承五粮工艺的基础上,经两位国家一级评酒师、调酒师的潜心研发,酿就的新一代五粮原浆系列酒,馥郁浓香、绵甜醇厚、各味谐调、口感平和,既传承了五粮液的高贵典雅的血统,更创造一种平和醇厚的独特品质,填补了安徽省以五粮为原料生产曲酒的空白。2010年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还专程到皖蜀春了解生产情况,让这一友谊佳话得到续写,也是皖蜀春品牌传承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公司在工业园区增资5000万元,对原酒厂进行了改扩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大提升了生产力和产品品质。公司现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年生产白酒达10000吨,2009年同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项认证。成为皖西南地区大型白酒企业。

九.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子夜花”凉茶

“子夜花”牌苦荞麦凉茶、香茶、荞麦南瓜茶,本色、本香、本味,属天然绿色食品,具有清热解毒、降糖降压、营养丰富等作用;“子夜花”牌苦荞麦壳枕芯,具有健脑明目、除湿之功能。本产品九八年荣获省科技星火计划产品,九九年荣获国家级星火计划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畅销省内外。( 安庆)

十.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西翠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西翠兰]岳西翠兰于1985年试制定型,当年被评为全国十一种名茶这一,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此茶选用芽头均匀的一芽二叶,精工焙制而成.茶芽形似兰花初放,色泽鲜绿,细毫显露;饮尝则滋味醇浓爽口,嫩香持久,令人心旷神怡.( 安庆)

地域范围

岳西翠兰目前主要产于县内包家、主簿、头陀、来榜、中关、古坊、田头等八个自然片,茶园面积十万亩,产量已达1000余吨,产值4500多万元。

特定品质

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岳西翠兰岳西翠兰茶产于安徽省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文化典故

取名“岳西翠兰”,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茶叶,色泽翠绿、形似兰花,产在岳西。其他缘由还有,一是翠兰茶是在岳西县东北部姚河、头陀河一带生产的历史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翠绿鲜活”的品质特征突出,因此得名。二是岳西县属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好,兰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张献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将这里命为“兰花县”。由于兰花多,这里的茶叶自然就浸润了兰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县创制的新茶在安庆地区名茶评比中崭露头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议,将这种“色翠兰香”的茶叶,叫“岳西翠兰”,得到了广泛认可。三是相传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乡境内,有一个叫兰花的姑娘,美丽娴淑、心灵手巧,所炒的茶叶质量特优。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携巨资来到晓天,高价专购兰花炒制的茶叶。由于家贫,懂事的兰花姑娘,为了给家多挣钱,就不分昼夜,拼命采呀、炒呀,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当地人为了纪念兰花姑娘,就将她炒制的茶叶叫“兰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兰的前身。

岳西翠兰原产于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主产区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为核心的姚河、头陀、黄尾、主簿、石关等乡镇:二是以包家为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图、青天、来榜等乡镇;三是以田头为核心的田头、五河、菖蒲、中关等乡镇。全县有翠兰生产销售企业600余家。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合肥、西安等大中城市设有销售窗口。

岳西翠兰的制工考究。采摘时期在谷雨前后,标准分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三个等级。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剔、摊放后再付制。手工技艺为杀青和烘干两道工序。杀青分头锅和二锅。头锅时间3分钟左右,掌握高温快杀,当青气消失,清香出现时,转入二锅。二锅温度稍低,边炒边整形。当鲜叶失重达45—50%时,起锅散热上烘。烘焙分毛火和足火,在炭火烘笼上进行。二次之间需摊晾半小时以上。足火后,略摊装桶密封。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岳西翠兰优异品质的基础。县域地貌以中低山为主体,境内千米以上高峰236座,森林覆盖率74%,为鄂、豫、皖大别山区惟一纯山区县,为国家生态示范县。本县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 0℃的年有效积温4477.7℃,空气相对湿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应,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非常适合名优茶生产。

悠久的产茶历史、文化,让岳西翠兰流光溢彩。陆羽《茶经·八之出》载:淮南,茶出“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岳西位于大别山东段分水岭,为古舒州、寿州结合部。自唐代以来,生产的黄芽茶、兰花茶、天柱茶、闵山茶,一直声名遐迩,经久不衰,为祖国名茶谱中的重要成员。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此地“茶优异,多入贡”。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代名茶“岳西翠兰”,横空出世,使得岳西这一古老茶区,更是茶香四溢,引人注目。专家认为,岳西翠兰“芽叶相连,舒展成朵,形似兰花,清香高长,滋味鲜爽”,为中国名茶中的一只精品。

岳西翠兰自创牌以来,殊荣不断,受到诸多名家称赞、垂爱。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被评为新中国首批新创“十大名茶”之一。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获安徽省首届茶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安庆市“十大农业名产”称号;2008年获第七届国际(韩国)名茶评比金奖。岳西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茶叶清洁化生产控制研究实施县等。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茶业专家王镇恒,校长、教授、著名茶业专家宛晓春,副校长、教授、著名茶业专家夏涛,教授、著名茶业专家詹罗九、方世辉等,先后来岳西指导工作,对岳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岳西翠兰优异的品质,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王镇恒先生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先生欣然亲书“岳西翠兰”四个大字。今天的岳西翠兰,己成为岳西县名符其实的绿色明片、美的代言。

为发展岳西这个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岳西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03年做出专项决定,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第一主线、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和农民增收第一渠道的大事来办。以每亩810——1230元的高额补助,帮助农民、企业规模发展高标准茶园基地;以生态的理念,加快无公害化、清洁化生产进程;以工业、商业的理念,定标准、打品牌;以先进文化理念,丰富提升翠兰茶业内涵与品味。岳西全县已有茶园1 2.9万亩,年产干茶2810多吨,茶业综合产值3亿元,其中茶叶产值2.61亿元,占综合产值的87%,茶叶均价9260万元/吨;开采茶园亩均产值2373元,跻身全国茶园单位产出先进行列;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近870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1000元的村达20个,年茶叶单项收入超万元的农户1000余户,从业人口30余万。茶产业由农村副业成长为岳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岳西翠兰现已注册为证明商标,其管理权归岳西县茶业协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各会员单位,遵守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科学生产,诚信经营。经常会同工商、农业等部门巡查管理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有效维护了岳西翠兰美好声誉,确保了消费者买得舒心,喝得放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