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元十大特产排名 四川广元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元十大特产排名 四川广元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5 07:28:43

一.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剑门手杖

剑阁手杖,简称剑杖。剑阁手杖加工工艺独特,制作精巧,取材于剑门山区多年生灌木、荆棘、藤条加工而成,既是一种扶倚助行的旅游实用品,又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的工艺品。品种繁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杖。经断村、燎炙矫形、去皮整修,上明漆抛光而成,多属藤条杖;其余杂木形状有特色并易矫形者也可仿制自然杖,节理天成,吉朴典雅。二是雕刻杖。取材时即从根部砍伐或连根掘起,经矫形燎制毛坯,根叉部位做杖柄,因材施艺,

剑阁手杖简称剑杖,古称孔明杖。剑阁手杖以剑门山区灌丛中的硬杂木和藤条为原材料,经民间手杖艺人根据藤条、杂木的自然造型加工而成,因为剑阁手杖材料质地细腻、坚韧、斑纹别致、造型自然奇特、极具地方特色,在民国年间已成为名品,有“剑阁的拐棍(杖),保宁(阆中)的醋”之说。解放后,手杖生产已成规模。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二.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川仲雄花

旺苍地处神奇的北纬32度线上的米仓山区,这里气候适宜,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境内地形差异明显,属北部高山向南部中低山过渡地带,海拔380-2281米,地势落差大,垂直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杜仲生长,旺苍土壤多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非常适宜杜仲生长形成体内干物质的积累。这里森林覆盖率近70%,达300万亩,杜仲资源散生在其中达40万亩,是我国杜仲资源三大产区之一。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林荫药乡”、“杜仲之乡”,这里是第四纪冰期后杜仲唯一留存地—米仓山区,是杜仲原产地。

杜仲从古至今犹如一条纵贯古今的绵延山道,从第四纪冰川延续到21世纪,作为人们养生健体的佳品,具有降三高、促睡眠、增强免疫力之功效。

旺苍特色产品“川仲雄花”是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杜仲雄树所开之花,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于2011年研发成功生产加工入市,独特的加工方式,实现细胞破壁效果,释放川仲雄花细胞内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还保持雄花的花型完整,产品冲泡、熬水均可,汤色碧绿中透着金黄,香味醇厚,回甘绵长,其对人体有效活性物质含量达40%(其中:总黄酮6.57%,桃叶珊瑚苷4.77%,京尼平苷1.12%,京尼平苷酸2.08%,绿原酸2.88%,水解氨基酸23.32%),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

“川仲雄花”品质优良、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编号100091300907,产品申报了发明专利、三项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号:“一种杜仲雄花的干燥方法”zl201110370971.1。2012年“川仲雄花”研发生产由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川仲雄花”加工技术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川科鉴2012第52号),并获得广元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企业技术中心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川仲雄花服用方法:

①95度以上开水冲泡,每次2g,反复冲泡5-6次饮用后,再冲泡颜色变淡,还可将杯中川仲雄花嚼碎服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川仲雄花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

②、纯粮酒浸泡饮用

③温水壶内煮沸3-5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取汤饮之其效果更佳,可冲煮4-5次。

④亦可每日2g,研磨成粉口服。

⑤亦可炖汤,一次2g。

三.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苍溪白及

苍溪白及是苍溪县是特色中药材,苍溪县地理环境独特,植被生长茂盛,非常适宜苍溪白及生长发育,苍溪白及质量上乘,鲜品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药用价值极高。苍溪白及是四川省是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之一,也是苍溪县政府重点扶持和支助的中药材产业。近年来,苍溪借力脱贫攻坚、返乡创业等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坚持中药材科学规划,明确最佳适生区域、种植模式、种植规模,积极建立基地乡镇和村组,在保持中药材种植传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苍溪白及名贵中药材种植园、苍溪白及中药材育苗基地。目前,苍溪全县苍溪白及种植中药材面积近万亩,惠及农户近千户,经济效益显著。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贡梨

利州贡梨

利州贡梨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了。利州贡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利州地处川、陕、甘交汇处,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是利州贡梨的理想产区。全区境内年均无霜期263天,平均气温17℃,利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在5—10月份,利州贡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利州年平均日照时数1342小时,一年中以4—9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利州贡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沙壤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利州贡梨独有的品质特色。现在,利州贡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区辖行政区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盘龙镇、-镇、三堆镇、工农镇、白朝乡、金洞乡、龙潭乡等8个乡镇。

近年来,利州贡梨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总面积达到7000多亩。为支持和鼓励利州贡梨产业,利州区委、区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利州区质量技监局积极制定标准,组织梨农培训。他们还在果树种植中心大石镇、荣山镇等地建立优质利州贡梨示范园,以新品种、高投入、高科技、标准化、高效益为全区贡梨生产做榜样,从而带动全区贡梨生产更新换代,推动利州贡梨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在,每年有6万吨利州贡梨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远销到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2007年以来,为推动利州贡梨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利州区有关部门积极申报利州贡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

五.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银耳

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性平,味甘、淡、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

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10-12×9-10μm。

六.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杜仲

旺苍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旺苍杜仲,中药材品种,四川省旺苍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旺苍县人工栽培杜仲历史悠久,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旺苍杜仲资源丰富、品质高,杜仲皮和叶里有效成分含量居中国之首,为旺苍赢来了“林荫药乡”的美誉。

旺苍杜仲属杜仲科落叶乔木。又称丝棉木。高可达15米—20米。树皮入药,以 图1 旺苍杜仲

.杜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在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很有声誉;叶子可制保健茶,外销日本,也可提取杜仲胶。品种有粗皮杜仲、光皮杜仲。四川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全省120个县(市)有公布,主要公布在广元、绵阳、成都、万县、巴中等市地。
杜仲的干燥树皮,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又称思仙、思仲、丝棉皮、扯丝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主产于巴中、达川、绵阳、青川、平武、温江、彭州、都江堰等地。栽培或野生于山地林中,春、夏两季剥取种植近10年的树皮。皮厚,块大,去净粗皮,面丝多,内表面色暗紫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杜仲胶。.

生产情况

旺苍县是川北革命老区,山地面积占了全县的99.96%,地理条件决定了旺苍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旺苍杜仲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为该县传统的重要出口药材。.

秦巴山区的旺苍资源丰富、品质高,素有“林荫药乡”之美称。1984年四川省中药材生产规划会把旺苍列为杜仲生产基地县。1988年四川省科委把旺苍建设10万亩杜仲商品生产基地,列为“星火计划”项目,1996年四川省科委把旺苍列为天然药材杜仲产业化示范工程,2000年国家林业局把旺苍县命名为中国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1998年,该县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杜仲示范区,也是中国惟一一个杜仲栽培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此,旺苍县制定了《旺苍杜仲》、《旺苍杜仲优质丰产技术》、《旺苍杜仲剥皮再生技术》等地方标准,编写印制了《杜仲全年管理技术工作历》、《杜仲林间管理技术》等技术资料,举办各种培训20余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召开技术现场会20次,农民受培训面达85%以上。按照示范区项目的要求,示范区全面实施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育苗、建园、栽植、施肥浇水、整形修剪、采摘、加工等环节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2000年,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同年,国家林业局命名旺苍县为“杜仲之乡”。到2006年,产值过亿元;开发出杜仲酒、杜仲茶、杜仲叶粉等多种产品,不断销往中国各地,杜仲茶还远销日本等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9月3日起对旺苍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7年第128号)。.

保护范围

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旺苍县人民0《关于建议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划定范围的函》(旺府函〔2006〕4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旺苍县所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泡菜鱼

色香味:咸鲜酸辣、细嫩

主料:鲜活鲫鱼三条、泡青菜50克、泡辣椒15克、姜、蒜各10克、葱15克。

辅料:菜油5克、醒糟汁10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鲜汤150克、香油10克、淀粉15克。

制作:

1)鲫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后洗净,在鱼身两面各立划几刀;

2)泡青菜切成1.5厘米长的细丝;

3)泡辣椒、姜、蒜剁细末。葱切成细花;

4)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菜;

5)油烧热,放入鲫鱼炸约3分钟至两面略黄,滗去部分油,锅内留油约100克,将鱼推到锅边,下泡辣椒、姜、蒜、醒糟汁、葱煵出香味;

6)再依次放入料酒、酱油、汤等,鱼推回锅中,用中火烧沸;

7)放入泡青菜烧约10分钟;

8)待鱼入味后捞起装入盘内,锅内放葱花、香油;

9)最后用淀粉勾薄芡后,将汁浇在鱼上。

八.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旺苍龙凤大米

旺苍龙凤大米

旺苍龙凤大米是旺苍县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旺苍县龙凤镇是旺苍县历史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型水库4个,塘230口,堰214条,微水池344口,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远离城市、工厂,空气质量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稻生产条件优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无任何污染的山泉水系自流灌溉孕育出了特有的绿色稻谷。旺苍龙凤大米正是以该稻谷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加工而成,其米粒色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清亮如珍珠。历年来,旺苍县地方政府根据乡情,立足“旺苍龙凤大米”享有的信誉和龙凤的“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稻,主动适应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和卫生要求,利用资源优势,以优质大米开发为重点,启动了“龙凤镇无公害优质稻基地建设计划”,努力在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尤其是近年来,围绕创建绿色食品原料(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基地创建要求,积极组织人力、物力,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形成了一整套高产优质无公害、绿色稻米栽培技术标准体系,旺苍县龙凤镇水稻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单产量不断提高,其特有的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赐予了旺苍龙凤大米非凡的灵性和优质的品质,畅销省内外市场。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朝天区 广元纯黄茶

广元纯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纯黄茶是四川广元朝天区的。

广元纯黄茶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广元纯黄茶”获国家地标证明商标。

广元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和中国茶叶的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底蕴深厚。南北兼具的气候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富硒富锌的土壤条件,铸就了广元地区不可复制的特殊自然优势,是发展名优、高香、有机纯黄茶生长的最佳区域。

广元纯黄茶是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从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叶色黄化突变株中选育出的中黄一号、中黄二号茶树新品种。该茶芽黄、叶黄,色彩燿目,茶叶四季均现葵黄色,萌芽期早,生长性强,产量高,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明显高于绿茶,是国内罕见的优质耐泡的富硒富锌高香茶和有机茶,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元纯黄茶是茶产品中的新贵,完全不同于传统上的黄茶,是绿茶风味及传统黄茶风格相融合的新一代黄茶。且具有“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目前,栽培面积不到2000亩,总产量1000多斤,由于品种和品质具有不可复制性,单斤售价过万元,被誉为“黄金茶”。

广元纯黄茶

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

14056996

十.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高阳贡茶

高阳贡茶是高阳镇特色产品的代表,由来已久,盛名远播。相传曾经商贩辗转贩运,最终成为进贡皇帝的上佳名品,故名贡茶。高阳贡茶色香味浓,经喝耐饱,喝后苦尽甘来,回味无穷。全镇现有茶园2350亩,并逐步将高阳镇建成全县万亩茶叶基地镇。高阳茶将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产品,打入市场,闯出名声。

本品产于米仓山旺苍县旅游胜地——鼓城山下,高阳坡上。溯流逝岁月,多少名人志士,游人骚客,凡来利州,无不勒马驻足,乐而饮之。君不见则天武后长饮受滋养,太白商隐品茗留佳作。暑来寒往,时移物换,唯喜茶之情不移,其品质更臻高雅。

经常年云培雾养,集奇峰之灵气,采青山之精华,尽显天然。其茶选用前前鲜嫩茶芽,结合现代与传统的精湛工艺精制而成。旺鼓茗茶具有汤色明亮,叶底鲜嫩匀整等特点,闻之清香四溢,饮之唇齿留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