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松兴堂特产 抚松县万良镇聚参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松兴堂特产 抚松县万良镇聚参堂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04:09:49

一. 辽宁省 葫芦岛 绥中 野生松菇

天然产品 绿色有机
汲取东北黑土大地精华 雨露滋润美食佳品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猪肝松

猪肝松猪肝松为开封肉联厂研制生产的风味食品,具有肝味香浓、甜咸适口、营养丰富之特点,尤适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制作:选用猪后腿瘦肉和鲜猪肝(比例为3:7),先将收拾好的瘦肉切成2寸方块,同猪肝一起入清水盆泡20分钟;然后放入开水锅,配以佐料煮3~4小时捞出,用刀剁成肉泥入炒锅炒(掌握火候勿炒老);继研成细面,拌入炒白面和清油少许再炒。10分钟后加入白糊、精盐、味精等辅料,再用小火炒1~2小时,至红黄色炒糕状时即为成品。

三. 甘肃省 酒泉 肃州区 小米松酥饼

 制作工艺:此饼采用农家纯天然小米经过经过多道工序,先蒸后炸,精制而成.小米本具有补中益气,润肠道,利消化的功效,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入牛奶,白糖等多种营养原料,更是提高了本产品的营养价值!小米酥饼以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入口即化的特点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羊肉松

羊肉松的产地为内蒙古,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风味制品。

原料配方:羊肉5千克,精盐150克,白糖150克,葱末100克,姜末50克,茴香末5克,味精10克,丁香末2.5克,高梁酒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将羊肉除去皮、骨、肥膘、筋腱等,顺瘦肉的纤维纹路切成肉条,然后再切成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的短条。

2.煮制:将肉块用白水煮3小时,以肉丝用手能撕烂为度。

3.炒松:将已经煮过的肉块放于石臼内,用木棒舂兼用手揉,使肉块散开。然后再转入锅内用文火干炒,边炒边用干净的洗衣板揉搓。炒约3小时左右加入除盐、糖和味精以外的所有配料,继续炒1小时,再加入白糖、精盐和味精,继续炒0.5小时,待肉块完全成为蓬松的纤维时即可出锅。

产品特点:黄亮酥香,品质柔软,丝细松散,食之咸甜适口,营养丰富。

五. 浙江省 温州 洞头县 松炸虾球

虾仁粗粒、核桃仁粒、荸荠碎肉,加鸡蛋清、调味品和干淀粉,制成虾糊,挤成只只圆球入油锅小火文煎,再用中火翻炒,至色泽淡黄时带番茄酱上席
( 温州)

六. 河北省 保定 定州 中山松醪酒

中山松醪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山松醪酒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的。中山松醪酒以黄米为主料,外加三七、党参、杏仁等名贵中药,利用黑龙泉天然矿泉水酿制而成,被誉为“液体蛋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松醪酒本是一种酒的品类,有如黄酒、白酒一般,产地、酿造工艺皆有不同传承。中山松醪酒之所以独享盛名,却是源于宋代名家苏东坡的一首《中山松醪赋》。

北宋哲宗年间,苏东坡出任定州太守。由于爱饮松醪酒,苏东坡根据当地的松醪酒酿造工艺,亲自收集材料,以当地的黑龙泉水自酿松醪酒。由于中山国曾定都于定州,所以苏东坡便把自己在定州酿制的酒称为“中山松醪酒”。

后来,苏东坡作《中山松醪赋》,赞美松醪酒“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其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之作,中山松醪酒的美名也随之传遍四方。

中山松醪酒酒液金黄诱人,低度幽香,介于黄酒和白酒之间。它不是白酒,更不是黄酒、果酒或保健酒,但它具备了当今酒类市场中各种主要酒种的优点,即白酒的阳刚之气,黄酒的营养价值,果酒的阴柔之美,且兼具白酒、黄酒、果酒的风格特点,冬饮可加热,夏饮可加冰,享有“一口品三酒(白酒、米酒、药酒),五味(醇味、松香味、蜜味、酸味、苦味)归一盅”的美誉。

中山松醪酒采用黍米、松子、陈皮、葛根等数十种传统药材为原料,发酵酿造而成。经现代科学检验,松醪酒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因此,该酒被誉为“液体蛋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中山松醪酒产地范围为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庞村镇、清风店镇、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现辖区范围。

七.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松茯苓

茯苓为生长在松树根部的寄生真菌,四川较早栽培的药用菌。又称松茯苓、茯灵。属担子菌纲多孔目多孔菌科卧孔菌属。含茯苓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等多种 成分,有利尿、健脾、安神等作用。是传统中药材,也可配制成糕点,是老年人 和幼儿的滋补健脾食品。

八. 重庆市 大足 大足松茗茶

大足松茗茶,是重庆市大足县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采自古龙山生态区,精选一芽一叶、春尖加工而成。

重庆大足松茗茶,采自古龙山生态区,精选一芽一叶、春尖加工而成。产品型似松针,滋味清爽,香气持久,汤色绿亮,叶底匀嫩。曾多次获得四川省和重庆市优质名茶奖。

大足松茗茶是大足县的三大历史名茶之一,另外两种为石刻三茗茶和宝顶苦丁茶。

九.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宜丰松肉

宜春好吃的特色菜:宜丰松肉

据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个财主想显示自己大方,快过年了,于是请9位给他做事长工们吃饭,但又不想出破财,只给了厨娘5斤五花肉,厨娘拿到就想5斤肉怎么够长工们吃啊,正着急中,想起厨房碗柜中有包用剩的生粉,而灵机一动,就想何不将生粉与五花肉加以发挥,做一道菜呢!!

说做就做,做好后,端于财主看,财主尝了尝,觉得此菜味道不错,有因肉色以金黄色为主,而冠名黄金肉。

这样就创出一道流传后世的美味佳肴。解放后,政府认为黄金肉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以黄金肉冠名太过富贵,又因此菜肉质酥软、味美、外型酷似松果而改名“松肉”。

宜春美食——松肉用料:用猪前胛心肉500克,鸡蛋2个,蕨粉或优质薯粉75克,香菇20克(用香菇称香菇松肉,用海参则称海参松肉),食盐、酱油、味精、姜、葱为辅料。

宜丰松肉制作方法:将肉切成9~12公分宽的长条,用食盐、酱油腌15分钟左右。再与鸡蛋、蕨(薯)粉拌均,然后逐条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起锅。再切成2.5公分的小块备用。香菇去蒂洗净用油炒一下,平放碗中,将松肉放入,按紧齐实,不留空隙,酌加调料,再上蒸笼,旺火蒸2小时,反扣入盘中,撒上姜葱即成。

十.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高桥松饼

上海高桥松饼产自中国上海。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

上海高桥松饼饼色、香、味俱全,饼边雪白,饼面奶黄,油香扑鼻。尝之,松酥可口,甜味鲜美。1983年以来,高桥松饼分别获市优、部优产品称号,行销国内外中外人士同声称赞。

传说明末清初,浦东清溪镇上家家都会做各类塌饼招待亲友,后清溪镇毁于倭寇焚掠,此种点心及习俗便传至浦东高桥镇,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镇上一大户赵小其之妻为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将自制松饼,提篮小卖于茶坊烟铺,深受食客欢迎,被美称为“松饼”。

1925年,高桥镇张家弄妇女黄金娣,精心学习松饼制作技艺,并改进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销售给镇上店铺,因其所制松饼皮薄、层多、馅足、酥松、香糯而声名鹊起。1931年,黄夫周百川在北街开店,招牌为“周正记”,并以“起首老店、松饼专家”自诩,一炮打响。从此群起仿效,全镇产销松饼店铺最盛时期达18家之多。

1930年前后,高桥商人张锦章在西街开设高桥食品公司,聘请茶食名师改进松饼技艺,使其越做越完美,并创制薄脆、一捏酥、麻酥、五香片等其它食品系列。同时广开分店和门市部。另有镇上“朱长丰”女店主黄静义与该店师傅陆采庆合股在高庙庆宁寺分设作坊,后发展为沪东食品厂;该店学徒马和尚也于1942年前后,在上海永嘉路开设高桥食品厂(后改称上海高桥食品厂)。高桥松饼由此走出高桥,名扬上海市区。

高桥松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其制作经验被著入《全国食品科技制作方案》一书。198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1985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食品优质产品,并被列入《中国传统食品大全》分册《上海传统食品》。也被称为“沪郊百宝”之一,曾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食品周报》、科技杂志等报刊和上海电视台多次作过介绍和报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