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色白马特产 白马食品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色白马特产 白马食品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2-04-03 10:58:57

一. 江苏省 南京市 溧水县 白马黑莓

白马黑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黑莓在我国栽培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种试种,我镇黑莓产业的发展从1986年试栽5.8亩面积发展到目前栽培面积22000亩,占全镇经济林果总面积的80%,栽植农户2户发展到目前的6200户。从事果农劳动力5人增加到目前的12000人,分别占全镇农户比例45%,劳动力40%,鲜果产量从当初的1500公斤增加到目前的5700吨,平均亩单产250公斤增加到目前平均单产750公斤,实现产值2052万元,人均增收570元,种植户均收入达到3940元。我镇黑莓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全省最大的黑莓标准化示范园,国家基地之最,国际产量之首,被誉为“中国黑莓之乡”称号。

黑莓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我镇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就如何做好从多到优,做大做强做优黑莓产业,提高果品生产质量和加工产品质量。几年来注重了黑莓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化优质生产管理建设以及黑莓新产品的加工开发提升等方面的发展与研究,先后建立了9000亩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00亩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900亩的黑莓有机转换,生产开发出8个黑莓系列产品,其基地与示范区的项目申报均已被国家级和省级认定,黑莓产品在国内参展中曾先后获得过“95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96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既“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96中国海南国际糖酒博览会金奖”“97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证书”“江苏省先进适用科技产品成果展交会金奖”。

2005年7月22日上午,中国黑莓高层论坛会议在南京溧水县白马镇召开,众多省内外黑莓专家一致评定白马镇为“中国黑莓之乡”。黑莓原产于北美,属藤本植物,果品酸甜可口。1986年,白马镇开始栽种黑莓,目前栽种面积已经达到2万亩,在中国排名第一。 今年黑莓产量已接近1万吨,果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势头。此外,白马镇还生产开发出黑莓饮料等8个系列产品,并荣获“95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

白马黑莓

地域范围

白马黑莓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及其邻近村庄,包括溧水县林场芳山分场、东芦分场;永阳镇东山村、秋湖村;东屏镇白鹿村、金湖村和晶桥镇芝山村、枫香岭村。白马镇位于南京市溧水县东大门,宁杭高速白马出口旁,东邻溧阳市,西紧靠溧水县城,南邻高淳县,北邻句容市。全镇9个行政村,1个国营茶场,2个居委会,201个村民小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2′~119°30′,北纬31°139′~31°22′。全镇153.7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从事黑莓产业的有2.4万人左右。白马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势坡度面积占总面积的30%,平田占60%,山坡地占10%,白马黑莓总面积4.3万亩,年产黑莓鲜果2万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白马黑莓呈倒圆锥椭圆形,果型端正,紫黑色或紫红色,单果重5~12 g,具有各品种固有的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8%,有机酸1.0~1.8%,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花青素(总花色苷80~120 mg/100g),在其他果树中是罕见的。 3、安全要求:白马黑莓执行江苏省地方标准《黑莓》(DB32/T1626-2010)中的卫生要求,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贮运按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组织实施等标准生产。

二. 重庆市 武隆 白马山天尺茶

武隆地处武陵山区,立体气候明显,适宜茶树生长,茶园主要分布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为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今年,新扩展茶圆500亩,其中嘉明农场种植铁观音150亩。今年春茶产量明显增加,名优茶比例大幅上升。

县铧玉农业发展公司经营的天尺茶场今年不但对1200亩茶园加强了管理,而且还添置了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重金聘请市茶叶研究所的生产、制茶专家现场指导和培训,在清明前后就加工了1吨极品名茶——天尺碧芽。该公司以天尺茶圆和后坪茶圆为基地,以“天尺碧芽”品牌为依托,正在申报有机茶认证,逐步扩大武隆高山茶的影响,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 江苏省 淮安市 金湖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大闸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为白马湖增殖渔业的重要放流品种,为白马湖大闸蟹产量和风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马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金湖县东北部的白马湖。地处淮安、扬州两市交界的白马湖,湖中有99座岛屿,拥有3万多亩水面,水域辽阔、湖水清澈,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源保护区,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盛产的清水大闸蟹、甲鱼、龙虾、青虾、乌龟等特种水产品,以生态养殖、绿色食品之优势而畅销海内外,尤其是白马湖大闸蟹久负盛名。白马湖大闸蟹因生态养殖而膏厚脂肥、味道鲜美,久负盛名,远销四方。

白马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白马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白马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纯如镜,水深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宜人,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湖田周围没有任何污染源头,阡陌交错、绿树成荫、天水一色、鸥鹭翔集,有着令人心醉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这里生长的螃蟹,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尤为与众不同,它有四大特征:

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

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顺滑;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

其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克白马湖螃蟹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白马湖大闸蟹除了是名贵的美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和我国古代一些医学书记载,螃蟹具有散热、消食、治胃病等功效。民国初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了名的喜爱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个等级,即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和海蟹,其中一等就是湖蟹,而白马湖出产的大螃蟹则位列一等一级之首,好比是一甲一名夺魁天下的状元。

如今白马湖螃蟹,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目前全国水产品类唯一获此殊荣的螃蟹品牌,它标志着白马湖螃蟹实现了从“水产品著名商标”向“中国驰名商标”的划时代蜕变。

白马湖大闸蟹

地域范围

白马湖大闸蟹产自江苏省白马湖17万亩水域内,水域范围包括淮安市范围的淮安区南闸镇和范集镇、洪泽县岔河镇与仁和镇、金湖县前锋镇和吕良镇、扬州市宝应县的山阳镇沿片,共计涉及4个县(区)、7个乡镇, 3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在东经119°02′~119°13′,北纬33°20′~33°09′之间,湖区自然生长以及围网养殖的白马湖大闸蟹,总面积17万亩,年产商品蟹3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 白马湖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色泽呈青灰或墨绿色,隆起处饱满浑圆,腹甲乳白色,无水锈斑,背、腹甲后缘交汇处饱满微微涨开。白马湖大闸蟹附肢较长,形态优美,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撩长,刚毛棕红色。因为长期处于水草环境,磨损少,足尖锐利金黄色,白马湖大闸蟹趾节明显长于其它螃蟹,其中第二步足趾节长度是末端第二节的1.2—1.37倍,而邻近其它水域螃蟹只达到0.8-1.03倍之间。从腹面观,通体白净,附肢舒展,形如怒放蟹爪菊。 按个体重的不同分成特级、一级、二级。分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白马湖大闸蟹分级指标 项目个体重(g)畸形率(%)损伤率(%) 特级雄蟹≥200≤2≤5 雌蟹≥150一级雄蟹150~200雌蟹125~150二级雄蟹125~150雌蟹100~1252、内在品质指标: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白马湖大闸蟹商品个大体肥、黄满油足,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白马湖大闸蟹理化指标 项 目数 值 粗蛋白/(%)≥16.4 粗脂肪/(%)≥11.10 灰分/(%)≤ 2.0 水分/(%)≤ 67.36 3、安全要求: 白马湖大闸蟹产地环境符合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白马湖大闸蟹产品符合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四.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三色映凉粉

三色映凉粉

原料:

凉粉150克,鲜虾肉10克,玉米粒10克,青豆粒10克,生姜5克,蒜子5克。熟花生油3克,盐2克,味精1克,白酱油2克,麻油1克。

制法:

1.凉粉切成条,摆入深碗内,鲜虾仁洗净,生姜去皮切米,蒜子切米。2.锅内烧水,待水开时投入虾仁,玉米粒,青豆粒,烫至虾仁刚熟时捞起。3.在碗内加入虾仁,玉米粒、青豆粒、蒜米、姜米、调入熟花生油、盐、味精、白酱油、麻油调匀,淋入凉粉上,吃时拌匀。

特点:

凉粉要买绿豆做的为佳,此菜也可加辣椒油拌,根据各自口味而调。

五.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三色龙虾

三色龙虾

“三色龙虾”是广州酒家特级厨师黄振华创制的,在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和卢森堡90世界杯烹饪赛中获金牌,故又名“金牌龙虾”。“三色龙虾”采用生剥龙虾肉,运用粤菜特有的拉油炒法,配以红萝卜、笋、西芹、腰果等,炒出的龙虾肉嫩而爽脆,造型生动,色彩缤纷,色香味型俱备。欧美人食龙虾很讲究,烹制方法也很多,但“三色龙虾”与西式烹制的完全不同风味,体现了中国菜的特点,完全可与欧美龙虾媲美。

原料:龙虾800克、笋肉100克、腰果仁150克、芹菜50克、甘笋50克、西兰花300克、上汤、精盐、白糟、昧精、花生油、姜片、绍酒、芝麻油、干淀粉、芜茜各适量。

制法:鲜龙虾用竹签于尾部插入至-处放尿,再在头部插入使其至死,放人冰箱冷冻,取出解冻,把龙虾肉整条从肚部取出,切成两半后,再切成粗粒,头、尾留用。将鲜笋、甘笋、芹菜梗切成榄形。将腰果仁用油炸至松脆;龙虾头、尾滚熟,摆在盘的两端,把炒好的西兰花围上,砌成龙虾形。用上汤、精盐、味精、白糖、淀粉调成碗荧,将笋粒、甘笋粒、芹菜粒等加盐滚过;烧锅下油,把龙虾过油至仅熟,取出沥去油,再下姜片及全部原料、腰果仁除外,溅绍酒,下碗芡炒匀后再放人腰果仁,加包尾油炒匀,倒人由西兰花围的中间便成

特点:龙虾是珍贵的海产品之一,按此法烹制风味极佳。味鲜,松脆,爽嫩,色泽鲜艳,

是近年新创的菜式。

六.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杏花白马茶

杏花白马茶因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境内海拔千米的白马山上而得名。白马茶茶汤青绿微黄,清澈明亮,具有清热消炎、解暑、健脾开胃、增强食欲、幽捍凉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 之功效。白马茶历史悠久,据传在清代曾为贡品,近代也闻名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民国前期,白马茶被推荐到法国巴黎博览会展览,并获第三名;民国初期参加七省茶行展览获第二名,民国28年省府也曾作过白马茶发展计划,但不知因何而未果;1974年当地政府在白马山开发了一个茶场,现在干茶年产量已达85吨。

近年来,经专家鉴定认为,白马茶对伤寒、赤白痢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防治功效;茶中的多酚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对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七. 江西省 新余 分宜县 蟹黄三色鱼圆

蟹黄三色鱼圆。以鲢鱼为主料,萝卜汁、菠菜汁、蟹黄、鱼子酱等为辅料,精制而成,具有嫩、滑、鲜等特点。

主料:鲢鱼净肉500克。

配料:萝卜汁、菠菜汁、蟹黄、鱼子浆。

制作工艺:鱼肉打茸,分别和萝卜、菠菜汁做成鸡蛋大小,上汤煮熟。

成菜特点:嫩、滑、鲜。

八.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森冲白马红茶

封开县森冲白马红茶因产于杏花镇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白马山上而得名。白马山麓是全镇最高的山脉,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前有麒麟山横亘挡风,后有白马山天然屏障,为茶树生长营造了一个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森冲白马红茶品种具有清热消炎、解暑、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幽捍凉喉、生津解渴、因甘持久、提神醒脑之功效。

封开县杏花镇森冲茶场前身为杏花凤楼茶场(由凤楼村委集体创建),位于我县杏花镇凤楼村委白马山西面,茶场山地面积1000多亩,该场原有茶叶种植面积100多亩。白马茶据传在清朝时为贡品,近代也闻名于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民国初期,白马茶被推荐到法国巴黎博览会获第三名,参加全国七省茶行展览获第二名。

近年来,经专家鉴定认为,白马茶对伤寒、赤白痢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防治功效。红茶茶汤色泽红润,果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具有防龋、健胃整肠助消化,延缓老化的功效,茶中的多酚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降血压、降血脂、抗癌、抗辐射、利尿消炎、杀菌消毒、提神清痰,对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九. 海南省 临高 三色沙虫

“三色沙虫”是海南知名菜肴,把青红菜椒和沙虫放在一起爆炒,炒出的菜品红、青、白三色鲜明清雅,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上佳。沙虫做法通常有两种,即爆炒和煮汤。

菜名:三色沙虫

所属菜系:海派菜

食品用料回目录

鲜活沙虫(取净)250克,青、红菜椒各二个(重约100克),蒜茸2克、姜丝1克、葱丝1克、麻油2克、胡椒粉1克、芡汤30克、湿粉10克、生油1000克(实耗5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料酒20克。

烹饪工艺
1、将芡汤、麻油、胡椒粉、湿粉调成碗芡(白芡),沙虫整理长短一致,红、青辣椒切成粗丝,与沙虫一样长。

2、中火热锅落油烧至七成热,将沙虫拉油至七成熟倒出滤油,原锅加热,倒人红、青椒丝炒至五成熟即起出。

3、热锅加油,下料头,将沙虫、椒丝倒入锅中,赞酒,翻炒,下碗芡炒匀,加尾油上碟即成。

营养价值

沙虫,其名不美貌不雅,但其营养、味道及医药与食疗价值都不亚于其他名贵海产珍品,因而素有“海滩香肠”的美誉。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味道,还胜过海参、鱼翅。因为海参和鱼翅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故烹饪时一定要加鸡肉或瘦肉等配料,否则就索然无味。而沙虫具有鲜美味道,不必加别的配料,单独干吃或鲜食都很有特色,除城乡居民喜食外,更是宾馆、酒楼食肆的名贵佳肴。沙虫还有较高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它性寒,味甘、咸,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之功效。据药书记载,凡有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虚咳喘、胸闷痰多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最宜食用沙虫;对于肺痨咳嗽、神经衰弱、小儿脾虚或干燥等症,用沙虫加姜片煲瘦肉汤饮服有疗效;因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获良好疗效。所以沙虫是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及食疗佳品。

美食故事

海南新盈镇有一名厨师到广东某星级酒店打工,恰逢厨艺大赛,这名厨师把沙虫炒干后磨成粉,在比赛时将沙虫粉放进汤内,结果他做的汤鲜美无比,让评委们连声叫绝,不知他如何调出这么鲜的味道。

十.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三色粄

三色粄做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小时,放入石磨磨成粉浆,脱水压干成米团。把压干的米团分别放入艾叶汁、红曲粉,揉搓成绿色粉团和红色粉团,分别揉成红、绿、白色小圆团,放入微沸水中煮熟,另起油镬,将香菇、浸发干虾仁爆香,下高汤调入味料,待滚开后放入三种颜色糯米粉团略煮,最后加入香菜、葱花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