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无锡土特产照片 无锡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无锡土特产照片 无锡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1 11:31:16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区 无锡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是太湖名产,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莱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蹦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享誉中外。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青虾、白虾以色名世。”白虾多于夏季产卵,卵附在母体游泳足上,子虾孵出后即离母体,寿命一年。太湖水面辽阔,基础饵料丰富,在资源利用上还具有很大潜力。白虾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虾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以及钙、磷、铁、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

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毛笋

宜兴十八万亩毛竹,每年都要产几百万担毛笋。比起江西、福建的笋,宜兴毛笋更鲜嫩可口,且涩味少。毛笋含多种营养,且多纤维质,易消化,益肠胃。毛笋除鲜食外,还可晒成笋干,制成筒笋、罐头。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 过桥鳝

过桥鳝是以江阴水产品――黄鳝为原料烹制出来的鳝鱼菜。其为历代的江阴名菜之一,至今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过桥鳝为清代乾隆年间江阴知县蔡澍的家厨所创,后经历代厨师加工,提炼,升华而成。其起因,有这么一段故事。

蔡澍出身于书香世家,处处尊孔子为先师,每逢祭孔大典,更恭敬虔诚,以示不忘圣训。那年,其家厨设想在蔡澍祭孔之时做个特别的菜肴来给主人和来宾助兴。苦思冥想中,他在花园中看到了玲珑剔透的假山和灵巧雅致的小桥,受其启发,便以鳝片为主料,经爆炸,焖酥后,将其烹制成形似拱桥的菜点,以寓意至江阴孔庙礼拜,必先过桥之意。此菜上桌后,因其形美香浓,鲜酥无匹,食用主宾无不拍案叫绝,从此,过桥鳝一菜便闻名于世,流传至今。

过桥鳝的烹制方法是:

将黄鳝宰杀后去骨,洗净,擦干,使其成为鳝片(背)。将鳝片平摊于砧板上,划斜十字刀花成斜形大块。然后,将成大块的鳝片置于盆内,加入适量的黄酒,酱油,葱姜腌渍30分钟后,沥去汁水待用。将砂锅上火,加油,待烧至八成热时投入鳝段,卷曲时捞起,待油温升高后再复炸。如此反复地炸上几次,待溢出香味,表面结壳时沥油。炒锅再上火,加上熟油50克,投入葱段,姜片,蒜泥,待炸黄后捞出,下冬笋煸炒,放入鳝,加高汤,白糖,酱油烧沸,移至小火焖酥,再转旺火收汁,淋少许麻油后起锅,装盆。上桌前,在其表面撒上些白胡椒粉,则味更香,更鲜。

过桥鳝,色泽深红,酥烂醇香,咸甜相融,形似拱桥,别具一番特色,不失为一道美叶佳肴。

四.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无锡太湖银鱼

银鱼是太湖著名。晋代张华著《博物志》记载:“吴王江行,食脍有余,弃于中流,化为鱼,名吴王脍余”。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平时栖于近海,春末夏初,成群上溯河川,产卵于芦荻和水草茎叶上。“恣看收网出银刀”(苏东坡),是捕捞银鱼的情景。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太湖银鱼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五. 江苏省 无锡 江阴 江马蹄酥

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该产品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因成品四周厚、中间薄、形似马蹄而得其名。其特点为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佳。

马蹄酥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回家乡陕西省探亲时,携带马蹄酥作为随身礼物。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它的原料是面粉、白糖、麦芽、猪油;分酥皮、拌馅等制作工序,揉全后贴在竖炉壁上烘烤。这种饼酥脆馅甜,开水冲泡后体积膨胀,所以也叫“泡饼”。

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解放前,同安有“双鹿”、“金吉”、“庆春”几家老店号制作,厦门的“双虎”号也有六七十年历史。现在,有好几家食品厂生产马蹄酥。

六. 江苏省 无锡 惠山 清水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很出名,饭店用它配料,可翻多种菜肴,家常用于佐饭、做菜、烧汤均宜。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油面筋早已成为无锡著名的土了。说起油面筋的来历,最早还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师太油炸出来的。过去去惠山,得经五里街。五里街梢有座大德桥,桥畔有座尼姑庵。这庵堂靠近惠山,环境清静,四时霸节菩萨生日,无锡城厢老太太来此念佛坐夜的不少,有时念七佛,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烧出来的素斋有些名气。俗话说“豆腐百叶,没啥花样”,她烧出的就不一般,会翻名堂,味道又好。师太烧素斋,惯常用生麸当主料,红烧的,炒丝的,煮汤的,真是吃得念佛老太太称心满意。逢到有钱人家太太、小姐,师太用生麸配上细货冬笋、香菇,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口不绝。经常来庵念佛人不断,闻名来吃顿素斋的居士不少,无怪烧饭师太总是麸疲汰生麸,浸浸一小缸。有回,原先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不知啥事情那天没来。好几桌素斋需用的生麸,烧饭师太早上已准备好了,怎不叫她发愁。生麸是隔夜馊,一过夜就吃不得了。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上生麸缸里,还是放心不下,怕缸里出毛病。她左思右想,试试开个油锅,把生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明朝仍可烧素斋派用场。油锅里油多了些,待油一滚,师太怕生麸煎不透,特地剪成一个个小块,手抓一把扔进油锅,铲刀翻了几翻。嘿,真稀奇!只见锅里一块块生麸膨胀成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滚油里窜上窜下,师太用笊子捞起手指头戳戳松脆、鼻头闻闻喷香、嘴里尝尝蛮鲜。她高兴呵,赶忙找来众师太看看,众口赞好,还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油面筋”。烧饭师太心里有了新算盘:庵里素斋席上添上了一员主将!那还用说,烧饭师太手艺又强,从这以后,尼姑庵里素斋,清炒面筋、酿面筋面筋笋片、面筋汤,道道素菜,道道佳肴。日日只怕素斋桌数开得少,不愁吃客人不多。风声传出去,各处庵堂、寺院也都学起样来,素斋中增添油面筋花色。没多久,无锡城里开出一个个油面筋店铺。油面筋进了千家万户,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成了日常饭菜。至于那些饭店、菜馆,厨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烧出了好多道无锡的传统名菜。( 无锡)

七. 江苏省 无锡 滨湖区 油豆腐干

油豆腐干,无锡传统小吃。将老豆腐用刀切成1厘米厚,逐块放入油锅煎成金黄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浇上熟酱油、甜面酱、葱末、姜末、白糖等佐料即可食用。此小吃香气诱人,外脆内嫩,颇受市民喜爱。( 无锡)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无锡小笼馒头

无锡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无锡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此点不仅可即席食用,还可作馈赠亲朋的礼品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油酥

惠山最著名的小吃莫过于油酥,惠山油酥有个别致而有趣 的名称:“金刚肚脐”。 选用上等白面粉加豆油拌和再酿进椒盐馅心,撒上芝麻制成, 特点是素、香、肥、酥、甜感适中。“腊烧片”则用饴糖、上等白面粉拌匀,做成一圈圈、一片片,再烘焙而成。

十.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太湖船点

太湖船点是江苏名点,著名米制食品。由熟米粉裹馅心后,捏成各种形状,蒸制而成。馅心有荤、素、咸、甜之分。太湖船点起源不迟于明代,因作为太湖游船上的点心而得名,后经历代名师不断研究改进,将花卉瓜果、鱼虫鸟兽等各种形象引入船点,终于形成了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既可观赏、又可口尝的特色点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