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溪农特产品有哪些 泸溪县特色产业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溪农特产品有哪些 泸溪县特色产业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1 14:37:51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浦市饺儿

浦市人习惯把馄饨称为饺儿,实因其与饺子都是用面粉做皮,内里包肉的缘故。为了区别,便把个头略小的馄饨叫做了饺儿。当然还有人会在饺儿的前面加一个小字,唤做小饺儿,这样无论是在家做饺儿还是出去吃饺儿就绝对不会弄错了。

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人喜欢吃馄饨,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经济市场的影响下,南方也可以吃到各种馅料的饺子,但吃得多了,终归不如饺儿那么能够让人时刻挂念。

周末,闺蜜打来电话,说想吃饺儿,要我陪她,而且还非得去浦市吃。我自然不会推辞,这舌尖上的吸引,不只是闺蜜难以自拔。浦市过去有“小南京”之称,曾经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如果不是地道的浦市人,很容易就会在浦市迷失了方向。幸好我们虽不是浦市人,却因为浦市的饺儿早把浦市的街巷摸得一清二楚。

下了车,我们便直奔浦市的早餐一条街而去。因为已经接近中午,街上有点寂寥,很多店子已经打烊。找到一家饺儿店,叫了两碗饺儿,就只见店主手脚麻利的在一盘包好的饺儿里一扒拉,便全数倒进了开水锅里,看样子我们还是很有口福的,赶上了最后的两碗。

这边,店主把骨头和肉皮熬出来的清汤舀在碗里做汤;那边,饺儿在开水锅里翻了几个跟头,便齐刷刷的飘在了水面上。俗话说,生饺儿沉,熟饺儿浮,饺儿店主忙用漏勺把饺儿舀起,倒在碗里,再撒上胡椒粉,撮点葱,便给我们上桌了。

浦市饺儿装在碗里看起来清清淡淡,闻起来却特别香,浦市饺儿不同与其他饺儿的一大特点便是皮薄馅多,只见一个个玲珑的饺儿在清汤里舒展着面皮,那一大团红红的精肉若隐若现,就仿佛一位白衣仙女,轻漾水袖,把那粉红妖娆的笑脸和身段半遮半掩羞羞答答的显现在我们面前。吃一口,更觉汤鲜味美,饺儿的皮又软又薄,薄到放进嘴里便化了一般,肉馅有着猪肉天然的芬芳,原汁原味,微微带一点胡椒的辛辣,却干净纯粹的无语言表。

如果只是要吃饺儿的话,县城里就有很多店子在卖。虽然都是皮包肉,却各有特色,外表也不尽相同,滋味更是百花齐放。但综合起来无外乎是机子擀的皮,机子绞的肉,然后味精鸡精做的汤,无论那面皮是厚是薄,肉馅是多是少,除非实在太饿,是提不起兴趣以美食家的心态去品尝的。

我也试着自己包馄饨,不用味精鸡精,只用肉骨头熬汤。只是自己做的馄饨与浦市的饺儿总是隔了那么一点。后来才得知,原来浦市的饺儿之所以堪称一绝,实在是饺儿的皮乃是手擀皮,所以吃起来才更柔软爽滑,而机子做出来的面皮怎么说都有点硬,口感上确实要略输一筹了。饺儿里的精肉馅也一律手工刀剁,以便保持肉质的天然鲜美。这也真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就好比用手撕的白菜就比用刀切的白菜好吃。或者食材也需要人文的体恤吧,倾注了情感的面皮和肉馅就像被软化了的心灵一样,拥有了最为鲜美的味道。

后来,与浦市饺儿的店主商量在她那里买了一斤手擀饺儿皮,然后耐心的用手工剁肉,肉骨头和肉皮熬汤撇去浮沫,除了盐和胡椒粉,不加任何调味料,我才真正做出了有浦市风味的浦市饺儿。

二.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泸溪活鱼

  泸溪活鱼:“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清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成为当地的名菜。现在上的是红烧鯶鱼,先将鯶鱼稍许油炸,然后配以适量的新鲜辣椒、姜片、大蒜等调料,一起红烧。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别?

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原始森林区,河流全长286公里,在龙虎山景区流长43公里,著名的千年古镇上清镇,就是沿着清澈的泸溪河不断发展延续的。不断流淌的泸溪河水养育了镇上的1.8万多人,泸溪河也因此被上清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在至清的河水中一旦有鱼,那鱼肉一定是格外的鲜嫩。生长在清澈无污染的泸溪河中的泸溪鱼就是如此,泸溪鱼不仅鱼肉格外鲜嫩,并且因为泸溪河中皆是卵石,少有泥沙而使泸溪鱼没有泥腥味。多年以前,泸溪鱼一直是泸溪河畔罗姓家族乃至整个上清镇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之一。

上清镇罗姓家族的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泸溪河畔,而罗姓家族的男人们几乎个个都是撑筏捕鱼的好手,皆因他们从小就跟泸溪河、泸溪鱼结下了不解之缘。62岁的老渔夫罗来龙的家就坐落在泸溪河畔,罗来龙生在河边、长在河边、更在泸溪河边待了大半辈子,他饮的是泸溪河水,食的是泸溪鱼,蜿蜒流淌的泸溪河见证了他从少年步入老年的悠悠岁月。罗来龙告诉记者,他从19岁开始,就跟着父兄在泸溪河上撑杆捕鱼,而泸溪鱼也一直是家中的主食,有时候捕的鱼多了就拿到集镇上与人换一些其他食物,或者腌制起来,做成鱼干。

据罗来龙介绍,罗家人捕鱼是不用网的,他们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自家喂养的鸬鹚,罗家人用鸬鹚捕鱼的这种方式从千百年前的祖辈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罗姓家族的男人们外出捕鱼或早或晚,每次都会沿着屋后的陡坡而下,带上4、5只鸬鹚相伴,手中特制的撑杆,装有铁条的一头是用来撑竹筏的,绑有绳索的一头是在鸬鹚调皮时加以约束用的。捕到的鲜鱼一些用来喂养鸬鹚,其余的同家人分食,由于泸溪鱼本身肉质就十分鲜嫩,罗家人在食鱼时,不会进行太复杂的烹饪,煮鱼汤、煎鱼、烤鱼都是很普遍的食用方式。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泸溪菊花石

湖南省泸溪县菊花石,经地质、考古专家鉴定:菊花石矿产出在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上段,矿藏量丰富,由于其深灰色岩石中的天然白色花纹酷似秋天菊花,故而得名。泸溪县菊花石据查考,最初发现于清朝中末期,见于浦市镇菊花石洞中,洞中天然菊花石花大而形美,呈球状或半球状开放。1999年12月20日,湖南省政府赠送澳门特区的珍品—巨型菊花石雕《龙球》其石料来之泸溪浦市。一些菊花石珍品还远销东南亚、西欧、北美等10多国家,它们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形韵,银菊争妍,栩栩如生,每一件都是精雕细刻而成,使人爱不释手。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合水茶油

泸溪县优势农产品—合水茶油

泸溪县是油茶的传统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5.46万亩。今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特色泸溪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品牌引领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合水茶油”等8大品牌农产品,推进农业增效增收。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壮大,突出高产油茶示范效果,该县结合油茶发展目标需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由林业部门牵头,着力做好泸溪“合水茶油”特色农产品包装上市工作,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全县茶油加工进行了认真考察,确定对合水镇油茶加工主陈国富的茶油加工作坊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合水茶油”品牌,成立了“泸溪县国富油茶专业开发合作社”,帮助茶油加工完成工商登记和商标注册申请,完成油茶产品包装设计。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苗族数纱

泸溪苗族数纱是一门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名家学者的青睐,成为研究和探索苗族的重要对象。它那充满天真的活力、具体与抽象的艺术形式、朴实而单纯的对比色彩、神秘而古老的几何图形、栩栩如生的生灵图象,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踏虎凿花

泸溪的踏虎凿花,是一门手工技艺的独门绝技。它通过老一辈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形成了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作品精巧、花样繁多、独具风格的民间工艺品牌而誉满湘、鄂、川、黔等地区,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以一代凿花大师黄靠天为代表的踏虎凿花作品飘洋过海,获得多种国际大奖。2007年,踏虎凿花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邓兴隆 邓兴隆(踏虎凿花)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邓兴隆,男,苗族,大专文化,1949年10月出身于剪纸世家,湖南省泸溪县踏虎村人,现任泸溪县第二中学教师。六岁起随母亲黄贵兰学凿花,十二岁后又不断得到堂舅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的指点。1968年参军入伍,1973年3月退伍。1973年9月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于1975年7月毕业。19...... 详细>>>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泸溪椪柑

泸溪椪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果精品,97-99多次获国家、湖南省优证书,今年出口俄罗斯。( 湘西)

具有早结,丰产特点,果皮橙红或橙黄色,果大扁圆形,果皮蜡质层厚,皮薄易剥,光泽鲜美,肉质脆嫩,化渣爽口,酸甜适度,清香浓郁,耐储藏。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72%--79% ,可溶性固性物达13%---14%,总糖达11.6%--11.72%,总酸0.52%--0.77%,维生素c达23.4—25.68mg/100ml, 品质极优。

千百年来,泸溪柑桔为历代朝庭贡品,解放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八十年代,由我县高级农艺师杨胜陶主持选育出的8304、8306两个椪柑优良株系,1990年获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泸溪椪柑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连续三年荣获湖南省优质水果(椪柑)评比“金质奖”; 2002 年被评为湖南名牌农产品; 2003 年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 2004 年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食品安全放心品牌,荣获中国绿色食品’ 2004 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和中国名优品牌。 1999 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是湘西自治州第一个获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

泸溪椪柑具有早结、丰产特点。一般单果重 130 克,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并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泸溪椪柑已发展到 30 万亩,预计盛产期年产量将达到 18 万吨以上,椪柑产业已经成为泸溪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泥鳅拱豆腐

泥鳅拱豆腐

泥鳅拱豆腐是将活泥鳅,放入清水中,让其吐尽泥渣,再倒入煮沸的白豆腐内,泥鳅死于豆腐间,而后切成小块,油炸或煮汤。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浦市铁骨猪

浦市铁骨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浦市铁骨猪属于湘西黑猪类群,原产泸溪县浦市镇,是湖南省地方猪优良品种,因其骨质紧密、坚硬如铁而得名,经测定它的骨强度列全省地方猪之最。2006年浦市铁骨猪被列为湖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了《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成功注册了“浦市铁骨猪”商标。但是2006年泸溪县对境内的浦市铁骨猪资源进行普查时发现,全县境内存栏仅156头,其中公猪3头,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

为实现铁骨猪保种扩繁,并将其打造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2009年以来,泸溪县积极谋划建设浦市铁骨猪资源场,并于2010年成功将该资源场建设项目列入农业部储备项目。铁骨猪资源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45万元,计划完成猪舍改扩建800平方米、配套设施800平方米。目前,该猪场已存栏120多头铁骨猪能繁母猪,年出栏铁骨猪1600多头,产值达500多万元。

地域范围

浦市铁骨猪产区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南端,东与沅陵、辰溪县毗连,南与麻阳县相邻,西与凤凰县、吉首市交界,北与古丈接壤,地处东径109°40′-110°14′,北纬27°24′-28°28′,年饲养浦市铁骨猪2.4万头,产量1460吨。现存栏公猪8头,能繁母猪1200头,主要分布于泸溪县浦市镇、达岚镇和合水镇。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湘西血灌肠

湘西血灌肠在湘西又叫做灌肠粑粑,还有人把它称作血粑鸭,但很多朋友只是知道它的名气,并不知道它的作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湘西血灌肠的做法:

第一:需要精选2到3斤的尚好糯米,先将其洗干净,然后用温水泡上1到2个小时。

第二:将新鲜的猪血(一定要是新鲜的猪血)沥到小碗当中,等到猪血凉后淋在沥干水的 糯米上并且把它搅拌均匀,等到这两项做好以后再加上一些清水就完成了。

第三:把制作好的血肠用水蒸上几分钟,等到糯米蒸熟以后就可以享用了,如果在血灌肠上面加上一点大蒜和调料味道就更加绝了。

湘西血灌肠吃法:

第一:血灌肠可以炒着吃,味道非常绝。

第二:在湘西当地有这么一种吃法,就是把血灌肠油炸以后加上辣椒,那味道想着就流口水。

第三:当然血灌肠也可以当做饭吃。

第四:其中在湘西最著名的血灌肠做法是和鸭肉合在一起做火锅,这道名菜相信狠毒来过湘西旅游的朋友都尝过,当然味道也不用我过多的形容。

如果游客朋友们来到湘西旅游,来到湘西游玩,这道湘西特色小吃血灌肠千万不要错过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