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松花江特产酒有哪些 黑龙江特产白酒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松花江特产酒有哪些 黑龙江特产白酒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1 16:10:44

一. 四川省 德阳 旌阳区 黄许松花皮蛋

黄许松花皮蛋是旌阳区黄许镇禽蛋厂生产的拳头产品。该厂始建于1980年,现有职工21人,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年产松花皮蛋800余万只。

该厂采用以锌元素取代铅元素的新工艺,经科学配料加工制成无铅松花皮蛋。这种皮蛋其蛋白胶凝,透明,蛋黄聚集,层次清晰,色泽艳亮,花纹清透逼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男女老幼喜爱。硬心松花皮蛋能开丝、切片、雕花,是制作工艺佳肴的好原料。

黄许禽蛋厂奉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宗旨,生产的无铅松花皮蛋,曾荣获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优秀质量奖"和"科学进步二等奖"。1984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奖盘。产品畅销香港、美国、日本、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30万只,年创外汇收入在6万美元以上,职工人均年创汇近3000美元,深受国外客商和消费者欢迎。

二.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花江剪粉

花江剪粉

“花江剪粉”是关岭自治县传统食品之一,也称“花江一绝”,可以同“花江狗肉”媲美。它的特点是薄如纸,白如雪,筋丝好,下锅经得起煮,上嘴有嚼头,醇香诱人,可口如意,食之者无不赞誉

“花江剪粉”有4种吃法:一是素吃,将粉皮剪成筷子大小的长条,放上西红柿、醋、麻油、红油、姜水、香葱、蒜水、油辣椒、油炸黄豆(或花生米)、味精、酱油即可吃;二是吃烫粉,将剪好的粉下锅烫热,放上肉末、脆哨等佐料即吃;三是吃炒粉,将剪好的粉,用猪油、肉丝为主料,再配其他佐料炒成而吃;四是“狗肉粉”,将剪好的粉在锅里头烫热,放上狗肉汤、狗肉和各种佐料而成。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松花皮蛋

来凤松花皮蛋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的。来凤松花皮蛋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来凤土家松花皮蛋产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来凤松花蛋制作工艺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一制作工艺即使是来凤本地人也鲜有人知道,只有少数的来凤人通晓这门工艺,并作出纯正的来凤无铅松花皮蛋!来凤松花皮蛋蛋体紧致有韧劲,即使从两三米的高空落下,也毫无破损。糖心十分浓稠、味特别纯香。吃完之后从嘴巴到喉咙有股浓郁的松花蛋香,久久无法挥散,甚至还有股十分清爽的甘甜!

来凤无铅松花皮蛋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松花皮蛋

宜城松花皮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城富硒无铅松花蛋,以天然硒为原料,含硒量高,富含硒、锌、铁、锶、锂、钙、碘、铁等16种人体必需的微是元素。无毒副作用。该松花蛋色泽晶莹、清香可口、咸以适宜,松花点缀、回味绵长。有充分的保健补益和祛病效能。无铅松花蛋是以优良的东平湖麻鸭禽蛋为原料,以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规程兼融的独特工艺生产的。曾荣获198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1995年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牌”奖和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等,是闻名全国的出口食品之一。

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是襄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网络养鸭农户460多户,养鸭规模达到100万只,年实现产值1.2亿元,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去年以来,该公司投资2000万元,先后新建了3条生产线,年可加工松花皮蛋、油黄咸蛋、乡巴佬卤蛋2亿枚。

楚大鸭业公司生产的宜城“松花皮蛋”采用恒温无铅工艺制作而成,蛋体松花明显,晶莹剔透,入口滑爽,香醇清凉,回味绵长,食用时蛋品清洁,方便卫生,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青岛等10多个大中城市。

宜城松花皮蛋

宜城市鸭业协会

13261856

皮蛋(松花蛋)

五. 吉林省 白山 江源区 松花石砚

松花石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花石砚又名松花玉砚,是由产自长白山区的松花石加工而成的。用松花石雕刻砚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即已个别出现,至清代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喜爱。松花石又名松花玉,是一种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大约在8,5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长白山地区当时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中溶解的大量的碳酸钙由于海水的蒸发作用而缓慢地沉积下来,又经过成岩作用而成为坚硬的石灰石。

松花石砚自清末以后,曾一度消声匿迹,1981年通化市工艺美术厂恢复了松花石砚的生产。经专家鉴定,其发墨、贮水、色泽等均与传统的松花石砚相同。成品刚刚问世,就博得了国内外书法家、收藏家等各界名流的赞赏,已成为我国出口的高档工艺品之一,远销日本等国。来长白山旅游的人们,不妨带回一块松花石砚,在泼墨挥毫的同时,仍可回忆起难忘的长白山之旅。

松花砚(松花石砚)产地范围为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浑江区、临江市、靖宇县,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集安市,延边州敦化市、安图县12个市区县现辖行政区域。

六. 河南省 信阳市 罗山 罗山松花蛋

产于河南罗山。产地地处豫北丘陵山区,气候温湿,河道纵横,灵山鸭生长条件优越,无然饵料来源充足,所以产蛋个大、黄大、味纯。腌制时采用地方传统工艺。经选蛋、过照、验质、称重后。辅以当地产毛尖香茶、深井甘泉、糖、盐等多种原料熬制料水,浸泡缸底。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调整料水温度。待5-6周后成熟、出缸。精选皮色好、无裂纹、弹性足者出口。

七.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松花变蛋

松花变蛋是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品,用石灰、食盐、茶叶等裹制鸭蛋密封而成。特点是蛋体离壳,蛋清晶莹滑润,褐色透明,形似琥珀;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

八. 吉林省 长春 德惠市 松花江大米

土肥水美,沃野千里,依托松花江水利资源 丰富的独特优势,年产优质稻米40万吨,为大规 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

松花江大米是长春的。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的松花江流域,土质肥沃,降水丰沛,盛产优质水稻,松花江大米闻名全国,我市应发挥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稻米产业,拉动经济发展,把稻米产业做成长春的名片。长春水稻种植面积11.4万公顷,年产水稻128.6万吨,有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十一家,年产大米近八十万吨。近年由于稻米加工企业增多,市场上各种稻米品牌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种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严重的削弱了我市稻米的品牌效应,失去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此,为加快长春市稻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利用长春地区“松花江”牌大米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松花江”稻米品牌。

九.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

将洗净的大红辣椒,置木炭火上转动,烧片刻,剥去辣椒皮,去籽,撕成瓣,置大盘中央,锅内放油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备用,酱油、辣椒油、花椒油、香油、味精调和的配料,淋在撕碎的红辣椒上,选无铅松花皮蛋6枚共重约300克,剥去壳,选一枚晶形松花完整绚丽的,置大盘中央,放红辣椒上面,其余每枚切四瓣,置大盘周围,食前入冰箱冷藏,食时取出,更觉清凉爽口,入味更佳。

十.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袁州松花皮蛋

有着悠久历史的宜春传统土特名产袁州松花皮蛋,晶莹透明,蛋白呈紫红或茶清色,并显松花花纹;蛋黄凝而不固,横切面上由内而外依次可见同心轮状的天兰、淡黄、深兰、灰黑、茶青五色。建国后,经探索研制成功"无铅松花皮蛋",备受海内外顾客青睐,先后荣国家商业部、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宜春)

袁州松花皮蛋是袁州区名贵,为“袁州三宝”之一,历史悠久。据《宜春市志》记载:袁州松花皮蛋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民国时期已誉满海内外。

袁州松花皮蛋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因而色泽光亮、晶莹透明,特别是用了松柏枝叶烧成的灰来包裹蛋品,使蛋品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松花图案,故名“松花皮蛋”。它犹如雪花,玲珑剔透、清白如玉,食后有清凉香甜之感。民间相传慈禧太后曾在尝过袁州松花皮蛋后赞不绝口,高兴之余御笔亲题“宜春”二字,现碑文藏在春台公园内。

传统的松花皮蛋是用黄泥加氧化物生包而成。经过历代加工技师的不断改革创新,现已经研究出无铅富锌松花皮蛋,蛋黄、蛋白层次分明,从内到外依次呈现红、豆黄、豆绿、深灰、茶红等五色,蛋黄凝而不固、聚而不流,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铜、铁、锌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口感鲜美、醇香,食后有清凉、香甜之感,回味悠长,既保持了传统皮蛋的独特风味和美妙的松花图案,还具有消暑润肺之功能。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和卫生防疫部门检验以及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专家评定,无铅富锌松花皮蛋符合国标GB9694-88工艺标准,并被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推荐为名牌产品。

袁州松花皮蛋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是:冲料→鲜蛋下缸和灌料→技术管理、成熟和出缸→检验分级→包装杀菌贮存。袁州松花皮蛋加工方法是采用纯碱、生石灰、食盐、茶叶、植物灰、水等几类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匀,将鸭蛋放入其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使蛋白和蛋黄发生一系列变化而成皮蛋。鲜蛋能变成皮蛋,是由各种材料的相互配合所起作用的结果,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皮蛋质量。因此,袁州松花皮蛋制作技艺严格按皮蛋加工要求和绿色食品的标准选用材料,以确保加工出的皮蛋符合卫生要求,有益于人体健康。由于袁州本地的石灰、茶叶、水质等和外地的不同,所以生产出来的皮蛋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袁州松花皮蛋誉满海内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加工企业蓬勃兴起,除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创汇,产品被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并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袁州松花皮蛋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