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螺蛳湾有特产批发吗 昆明螺蛳湾有食品批发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螺蛳湾有特产批发吗 昆明螺蛳湾有食品批发吗更新时间:2022-04-01 14:24:39

一.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路南油腐乳

路南卤腐的制作,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主料为大豆制成的臭豆腐,辅以八角、辣椒、茴香等辅料,兑一定的粮食酒,精心腌制而成,色泽红黄,香辣回甜,细腻无渣,是佐餐佳品。

路南油腐乳是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的。路南油腐乳色泽鲜丽,呈红黄色,味道回甜,细腻化渣,清香可口,在云南省酱菜中名列前茅。

石林山水青幽,风光秀丽。路南油腐乳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本县黑龙潭并穿流县境的巴江水质清洌甜美,采用此水制作豆腐,品质甚佳,风味独特。优质的豆腐,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经过精心配方,自然发酵,加工出来的油腐乳,块形整齐,色泽红黄,细腻而有弹性,鲜美可口,实为色、香、味俱优的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令人久食不厌,素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还畅销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

二.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昆明豌豆粉

&nbsbp;&nbps;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者成糊,冷却后凝回而成。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经刀功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补中益气,解毒利用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畅,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等症。( 昆明)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马街土陶

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村民刘明富生产的土陶因其质量好 、造型美、价格优、欣赏价值高而受到海内外人士青睐。昆明天时土陶制作彩绘有限公司 、昆明人文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其签订销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门考察后与其签订生产多个品种合同;昆明世博园 、花鸟市场、西南商业大厦、昆交会、七彩云南等有他生产的工艺品摆放销售;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县)

四.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小西瓜

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

五.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古律花椒

古律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 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谷律花椒产区花椒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产量1200吨。谷律花椒产品在连续几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中华全国总社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销会上参展,深受顾客好评,主要产品谷律干花椒和谷律花椒油已成为西山区乃至昆明市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云南科技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均有报道。花椒产业将逐步成为西山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团结街道谷律地区平均海拔2195米,适于花椒生长,谷律花椒种植有200年历史,具有粒大、麻香味浓、无污染的特点。过去,谷律当地农户种植的花椒规模小、产量低。朵亩社区半天臼村村民杨金莲家就是这种情况,花椒树不多,只供自家食用。2005年,西山区成立了以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之后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销售问题。

如今,谷律花椒种植户已近2000户,种植面积达8000亩,最多的每户种植30余亩,平均每亩纯收入近1000元。仅今年,西山区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收购的新鲜花椒就达30吨左右,经过深加工的花椒油达15吨,谷律花椒品牌产品礼品盒2000余件,产值增长近4倍。产品除了满足云南市场外,还销往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由于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西山区团结办事处谷律的农民有种植花椒的传统,再加上这里出产的花椒具有粒大、麻香味浓、无污染的特点,谷律花椒因此而得名,已小有名气。但长期以来由于种植规模小,产量低。自从2005年西山区成立了以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以来,采用“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谷律花椒种植户已近2000户,种植面积达8000亩,最多的种植户达30亩,平均每亩纯收入近1000元,今年仅西山区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收购的新鲜花椒就达近30吨,经过深加工的花椒油达15吨,谷律花椒品牌产品礼品盒就有2000余件,产值翻了近4倍,产品除了满足云南市场外,还远销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据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平友介绍,为了保护“谷律花椒”这一品牌,西山区已经申请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年计划种植面积将达1506公顷,真正把谷律花椒做成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知名品牌。

地域范围

谷律花椒主产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地处滇中高原中部昆明断陷湖盆盆地西北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25′28″—102°36′45″,北纬24°59′36″—25°10′24″,东西最大横距2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3千米。谷律花椒生产地域范围包括朵亩、妥排、谷律、律则、乐亩、蔡家、妥吉、大兴、下冲、永靖、雨花、和平、棋台、白眉、龙潭共十五个居委会,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总产量1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谷律花椒树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高3米左右,树形开心形为主,树干带刺,叶片小,锯齿明显。谷律花椒具有粒大、色泽艳红、味浓、有光泽,油腺密而突出,肉厚、胫部有“双耳”,清香味浓,有麻味。干果呈紫红色,果粒大小均匀,睁眼,麻香味浓烈、悠长等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谷律花椒是一种人们生活中必备的香辛料调味品,含丰富营养物质。其中含蛋白质≥ 6.5%,挥发油≥2.0%,酰胺类物质总量≥7.5mg/g。 (3)安全要求:谷律花椒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NY/5323-2006标准。

六.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富民樱桃

富民樱桃是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的。清明节小长假前后,富民的樱桃将大量成熟上市,市民可趁小长假,邀约亲朋好友驾车前往富民,下地采摘色泽红艳透亮、颗粒饱满、味道鲜甜的大红樱桃。

富民全县种植樱桃近3000亩,主要分布在罗免镇、赤鹫镇、东村镇,入园采摘的价格在每公斤35元至50元,采摘季大约能持续3周。

富民樱桃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赤鹫镇,因为海拔稍高,这里的2000多亩樱桃要等到4月10日左右才会大量成熟。赤鹫镇的樱桃主要集中在土桥村和玉屏村,这里还有美味的农家菜,要是遇上赶集日,还能在集市上买到地道的土鸡、土鸡蛋和蔬菜。

七.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昆阳卤鸭

昆明卤鸭是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的名特食品。它以"卤味香醇、肥而不腻"而远近闻名。晋宁地处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之畔,是滇文化的发祥地,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乡。早在明、清时代,昆阳就是水陆两通的重镇,以滇池麻鸭为原料精心制成的卤鸭,名噪一时。当地民间逢年过节、酬宾,以及外来旅客,都以卤鸭为首选佳肴。昆阳卤鸭之所以味美质佳,食者称赞,一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活鸭都是选用1.5千克以上的滇池麻鸭,体壮肥嫩,尤以绿头毛亮的公鸭最为理想。宰杀后,要经烫褪、洗净、开膛、漂水、空水、腌揉、吊晒、锅卤等10多道工序。昆阳卤鸭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经有关部门测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A、B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保健食品。其中以镇海餐厅加工的卤鸭为最佳,它保持和继承了昆阳卤鸭的传统特色,质量好。

晋宁县昆阳镇地方志上记载:相传,明永末年间,郑和随明成祖朱棣起兵,因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成为燕王的亲信,并1为内官监太监,于永乐年奉命回故里昆阳为0坟墓祭扫,并带回了南京的盐水鸭,经家乡人品尝后,甚是喜爱,逐命随身前御尉将卤制盐水鸭的方法授给家乡人。从此,盐水鸭就扎根昆阳,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昆阳人将云南中草药材和自己的饮食习俗配料等融入盐水鸭,演变成今天的卤鸭。

昆阳卤鸭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形成多种流派和风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昆阳卤鸭制作艺人在传承祖辈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改进,从制作技艺、配料、口感等方面不断创新,选用百年卤水精心卤制,其选料严格,用料考究,配比得当,卤出的鸭子,色香味美,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腻,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形成了独特的制作体系,特色尤为鲜明。

昆阳卤鸭发展至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清末民初起,卤鸭业就在滇池地区和滇西南地区开辟了市场,确立了传统老字号的地位。目前,昆阳卤鸭已有商铺近100户,从业人员上千人,年销售量数十万只,总产值达上千万元。昆阳卤鸭在云南各地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尤以“猫林卤鸭店”名气最大,曾多次代表晋宁县参加昆明农博会、昆明年贺街展销、金桥年货等会展。

八.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九.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腌螺蛳

大理洱海螺蛳,白族喜食螺蛳,吃法有多种多样,其中腌螺蛳就是一种独特的吃法。清代檀萃在其中名著《滇海虞衡志》中,说:“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以姜米、秋油调、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螺蛳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于田螺。憔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腌螺蛳的食法是:取鲜活螺蛳,去壳,洗净后,用沸水浸泡片刻,捞出滤水冷却后,拌以酸辣调料后即可食用。此时的脆螺蛳有酸、辣、香等味,别具风味,是一道白族喜欢吃的凉菜。( 大理)

十.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宜良板鸭

1950 年以前自产自食,零星售卖,少量销往昆明等地,后经过技术加工,选用壮鸭,成品色泽油黄,肉质鲜美、 细嫩,清香可口、咸淡适宜,是佐餐和馈赠佳品,内销全省各地,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地区。( 宜良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