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淮南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淮南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淮南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淮南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4-16 06:07:38

一.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 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办事处、高皇镇、平圩镇、泥河镇、夹沟镇、古沟回族乡、潘集镇、贺疃乡、祁集镇、架河镇、芦集镇共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潘集酥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潘府函〔2013〕22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14-2013《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越瓜(Cucumis melo L.var.conomon Makino)。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马肝土和砂姜黑土,土层厚度≥50cm,pH值5.0至8.0,土壤有机质≥1.0%。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时间:3月上旬,5cm地温达到10℃以上定植。

2.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

3.栽植密度:每667㎡(亩)≤1000株。

4.育苗移栽:穴盘育苗,苗龄30天至35天,2片至3片真叶移栽。

5.整枝:4蔓(子蔓)整枝,子蔓4节至6节位的孙蔓坐果。

6.留瓜:每株留3至5果。

7.肥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 kg至3500kg,45%硫基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kg至150kg。成熟前一周不灌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开花授粉后25天至30天,果实由青转白、瓜色发亮、有香气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柄略显细弯呈羊角状,果皮绿白色,果肉绿色、瓜瓤橘红色;果肉香甜酥脆、汁多爽口。

2.理化指标:单果重1.0kg至2.0kg,可溶性固形物≥8.0%,总糖≥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安徽省 淮南 谢家集 淮南黄晶梨

黄晶梨是山东农科院刘光全教授通过八年研究培育出的高科技梨树品种,是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的高档梨品种。

黄晶梨个大饱满、色泽金黄,每个都有一斤多重,皮薄、肉厚、核小、香脆甘甜。黄晶梨属于高经济型农作物,树上架挂果,类似葡萄,产量高、收益快,第一年春季栽培,第二年挂果,亩产可达到2000斤,并逐年递增,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占地400亩的黄晶梨园内,采取了四周栅栏全封闭管理模式,采用全园套袋、生草覆盖、平衡施肥、棚架栽培等先进技术栽植,还特别邀请山东农科院对土壤肥力、黄晶梨生长环境以及黄晶梨测土配方专用有机肥进行化验测试和研制。无公害、有机肥料的栽种方式,使黄晶梨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有机食品。

三.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瓦埠湖银鱼

银鱼,古称脍残,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的诗句即指此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体长1-2寸,属天然性鱼类。每年三四月间繁殖。在水草丛生的湖湾河口产卵,产卵后母鱼即死去,寿命一年。每条能产卵几千粒,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中旬生长成熟,即可捕捞。瓦埠湖银鱼年产量在20万斤上下,多出口或运往北京、合肥和香港等地。

银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鲜吃最美。但由于银鱼细嫩,出水便死,如不立即加工暴晒,很快即化成乳汁一样的水浆。故渔民多出售干银鱼。银鱼可做炒菜、烩菜、汤菜等十几种佳肴。清代曾列为贡品,今人多作馈赠礼品。

四.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瓦虾

瓦虾

五.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朱马店羊肉汤

朱马店羊肉汤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的特色美食。朱马店羊肉汤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辣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

朱马店镇烫羊肉汤被评为淮南市著名小吃,在周边县市到处都有挂正宗朱马店镇羊肉汤牌子的羊肉汤馆,在北京、上海也有我镇羊肉汤馆的踪迹。据统计,在安徽省内合肥、淮南等地开羊肉汤馆已达百余家,外省如上海、江苏南京、湖南长沙、浙江义乌等大中城市都有正宗“马店羊肉汤”馆。

近年来,朱马店镇紧紧围绕马店羊肉汤做文章,建成了十万只良种山羊养殖繁育基地,建立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皖北畜禽交易大市场及4家肉制品冷冻加工厂,山羊年屠宰量达15万只。

六.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淮南豆腐宴

“淮南煤炭俏四方,八公豆腐甲天下!”地处皖北的淮南市,历来就以盛产“一黑一白”而著称,“黑”指的是煤炭,“白”当然说的就是那鲜嫩绵滑的豆腐了。

淮南豆腐,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加之豆腐发祥地世代相传的精湛工艺制作而成,使得淮南豆腐不仅口感细腻绵滑,营养丰富;也更显得质地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更为神奇的是,淮南豆腐还能够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据史料记载,汉淮南王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便与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中著书炼丹,偶将石膏点入丹母液豆浆之中,经过化学变化,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之后,豆腐技法流入民间,传播海外--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传入日本,宋朝传入朝鲜,18世纪传入欧洲,后陆续传入北美、非洲,逐步成为世界性大众食品。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是举世公认的医疗保健绿色食品。当今,“豆腐热”已风靡全球,但是闻名遐尔、独领1的还是豆腐故乡淮南的八公山豆腐。

养生之道曰:人要每天进食一块豆腐,方能保证一天所需要的植物蛋白。

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优质大豆,特别是豆腐发祥地世代相传的精湛制作工艺,使得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享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之美称。八公山豆腐可荤可素,清淡中藏着鲜美,品尝时清爽生津,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烹饪制作的“豆腐宴”,以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驰名,成为淮南地区别具一格的上等筵席,赢得了中外嘉宾的高度赞誉。

目前,淮南八公山豆腐制品已多达数十个种类,烹饪方法达30余种,可做成菜肴400余种,誉满华夏,名扬海外。淮南八公山豆腐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一顿豆腐宴,让游客真正领略到八公山豆腐久负盛名的风采。

近年来,淮南市以豆腐为媒,每年都要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举办豆腐文化节。四方宾朋在淮南不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豆腐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品尝到丰盛的豆腐宴。

七. 安徽省 淮南 田家庵 火腿炖甲鱼

[原料/调料]
甲鱼500克,火腿骨1/2条,绍酒1汤匙,火腿70克,熟猪肉10克,清汤3杯,香油、小葱、姜各适量,冰糖、胡椒粉少许。
[制作流程]
①将甲鱼头引出齐甲盖处颈部宰杀,流尽血水,放在80℃热水中浸烫,剥去皮膜,用刀沿甲壳四周划开,掀掉甲盖,去内脏(留下甲鱼蛋)、脚爪和尾,洗净,剁成3.3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块放入滚水锅内,煮至水再滚时捞出,再清洗一次。
②选用肥瘦相连的火腿切成4大块。火腿骨洗净滤干。
③取砂锅一只,先整齐地摆入甲鱼块,然后将火腿、葱(打结)、姜(拍松)和火腿骨围在甲鱼四周,加入清汤和绍酒。盖好盖,用大火煮滚撇去浮沫,放冰糖,改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去葱、姜和火腿骨不用,火腿取出切成片,放回锅中,淋上香油,洒上胡椒粉即可。

八.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郝圩酥梨

郝圩酥梨,又称八公山酥梨。原系砀山品种,产于寿县北山八公乡郝圩村,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八公山区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壤条件,形成皮薄肉嫩、色正形俏、酥脆爽口、味甜汁多的特点,食之口感极好。

郝圩村梨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15万担。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

郝圩酥梨香甜、酥脆、细嫩、汁多、无渣,受八公山气候和土壤影响,口感极好,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郝圩酥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九. 安徽省 淮南 谢家集 淮南草席

淮南草席

1964年从浙江引进长型席草品种试种成功,后遍及板桥、迎河、安丰塘等乡镇。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草席3500万条,远销国内31个省市区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四大草席生产基地之一。1985

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板桥镇有草席城之称。

十.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山的别称。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就是始于汉,盛于唐,后来因为连年战乱不绝,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以后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到明代已经珍衡得可以上贡皇宫,而到清代则基本绝迹。直到近几年,八公山区政府在振兴经济、繁荣文化的时代条件下,依据历史文献和少量存世的实物,聘请雕砚名师进行重新开发,紫金砚才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经北京荣宝斋等地的砚石专家鉴定,被誉为是集砚石的“下墨、润泽、质坚”三美于一身,为国内所罕有。


砚,毕竟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品味的书画伴侣;紫金砚,又是满蓄着汉唐盛世文化的衡有而且珍贵的一支是八公山这块楚汉文化交汇地,繁盛地孕育了它的生命基调。在历经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涅 重生的紫金砚将以丰厚、古朴、大器的汉唐文化尤其是汉代文化为依托,衍化出与地方历史、文化相一致的工艺精品来,为源过错流长的中华书画文化添加上浓重而艳丽的色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