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罗庄区土特产 罗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罗庄区土特产 罗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5 09:53:27

一.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共和凉菜卷

共和凉菜卷

原料:芹菜120克,胡萝卜120克,绿豆芽180克,山东白菜(取梗)180克,香菇120克,粉丝1又1/2把,春卷皮12张,芥末酱2大匙,蛋黄1个,盐1/2小匙,糖1/2小匙。

制作过程

1、芹菜、胡萝卜、山东白菜梗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摘除头尾;香菇泡软,切丝;粉丝泡软,切6厘米小段备用。

2、1/2锅水大火烧开,放入步骤1的材料飞烫40秒,捞起沥干水分后加芥末酱及调味料拌匀。

3、将春卷皮摊开,放上步骤2的材料,边缘涂蛋黄后卷好,切段装盘即可。

二.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泡炒香螺片

泡炒香螺片

首先要准备的材料有:

主料——香螺肉350克。

辅料——西兰花100克,马蹄葱、番茄片、红萝卜花片各少许。

调料——湿淀粉、精盐、味精、上汤各少许,花生油适量。

做法:

1、将香螺肉片切成大薄片,放入90度C热水锅中,迅即拨散后捞出,吸干水分。

2、用红萝卜预制一只渔船、一张渔网,装盘摆成渔成渔拖网状。西兰花氽沸水捞出,装盘围圆边。

3、锅烧热滑油,放入马蹄葱、番茄片、红萝卜花片、湿淀粉、上汤、精盐、味精烧沸勾包芡,倒入香螺片,迅即颠锅两下,装入西兰花围边的盘中即成!

三.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姜汁赤贝

姜汁赤贝

原料::鲜赤贝250克,姜米10克,醋30毫升,酱油50毫升,香油4克,盐1克,味精2克。

制作过程:

1、将赤贝洗净,放盆中加清水少许及小苏打粉抓匀,浸渍1小时后用清水将赤贝上的苏打冲洗干净片成薄片.

2、姜米入碗中,加酱油,醋,盐,味精,香油调成汁味.

3、汤勺上火,注入清水烧开,下入赤贝轻汆,捞入净盘中,与调味汁一起上桌即成.

四.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临沂塘米

【临沂塘米】 是临沂市塘崖一带种植的古老农家水稻品种,俗名“水牛皮”。其栽培历史悠久。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驻此地,食用塘崖村大米备加赞赏。从此该地种植的大米多被官府征收进贡,

并得名“塘米”。

塘米糙米呈浅绿色,精米为白色,生熟米均有浓郁香味。做干饭、熬稀饭,最喜大火蒸煮,香气

四溢,味道极佳。此米米质特粘,是元宵、粽子、粘糕和各种高级糕点的上等原料。

1985年11月,临沂塘米在全省首次优质大米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特大米。并选送北京,参加

了全国名、优、特、稀品种展评。

临沂塘米属早熟香糯型,水旱均可种植,夏播生育期为110天左右,插秧生育期120~125天。株高

100~115厘米,生长势强、耐脊薄。但该品种易倒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建国前曾一度濒于灭

绝。建国后,也只能维持小面积试种。1987年种植40亩,亩产175公斤。经精选良种,1988年种植35亩,

亩产达250公斤,倒伏问题已基本解决。

五.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香荷包

沂蒙香荷包,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流传甚广、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工艺品。据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沂蒙香荷包,是流传于鲁东南地区民间的一种香荷包,具有沂蒙地方风格。

沂蒙香荷包,是用各种布的下脚料和花线缝制,选料精细,极有特色,多是以沂蒙人所喜欢的传统色彩大红、大绿、粉红、黑等4种 颜色为基调,以其他色彩来点缀,加之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刺绣技术,形成一件件绚丽多彩、风格迥异、寓意不同的艺术品。以花样多、色彩鲜艳、乡土味浓惹人喜爱,令人赞口不绝。常见的花色品种有:“龙凤呈祥”、“莲生贵子”、“五福拜寿”、“八仙过海”、“岁岁平安”等,以及用鸡、鹅、牛、羊、猪、狗、兔和瓜、果等动植物为象征。荷包大者如巴掌、小者如花生米,里面往往装有香附子、黑豆、雄黄、艾叶、朱砂、陈香等。根据花丝品种可分为三个系列,即实用类、吉祥类(带有一定迷信色彩)、观赏类。

实用类香荷包,据推理和考究,以及用其他民族的风俗来引证,最早兴起的应该是这类香荷包。它虽有艺术性,但以实用性为主。有一种叫“针扎”的香荷包,分内外两层,可上下活动,里面可藏针放线,姑娘媳妇们可以常常戴在身边,可随时缝缝补补,刺花绣鞋,十分方便。还有一种“药包”。荷包内放有一些中草药,出门在外,放在身上,万一发生什么伤病,以备急用。

吉祥类香荷包,是过去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过去曾大量体现在民间香荷包中,佳节喜庆之日常常不难看到。比如男女结婚新房之内床帐和门帘两侧以及箱柜上,常挂着和摆放着这种香荷包。最为常见的有:“莲生贵子”、“葫芦万代”、“龙凤双喜”、“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等。这类香荷包一般都是新娘在出嫁之前,在其娘家用几年时间缝制的。

观赏类香荷包。就是以观赏为主,这类香荷包花色品种最多。常可见的有:“王母升天”、“玉兔捣药”、“姜太公钓鱼”、“十二生肖相”以及在农村常见的家禽、花卉等各种动植物为形缝制的香荷包。在观赏中给人一种吉祥、平安的心理安慰,满足人们盼望能获得福寿财宝、升官发财、享受人间幸福的潜在意识。同时,还可看到民间艺人用“转喻”、“谐音”或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达到了吉祥消灾之目的,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希求和美的装饰效果。

沂蒙香荷包,植根于沂蒙文化的厚土,再现了沂蒙人的风土人情,它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自然,把沂蒙山区淳朴敦厚的民风和多姿多彩的风俗,以及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通过这小小的艺术窗口,再现给人们!

六.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塌包子

这是沂水民间待客美食。馅以尚未成熟的角瓜、韭菜、荠菜为最宜。角瓜不剁,切丝,丝细如发,放盐利其水、攥干、放油、薄荷叶拌匀即可;韭菜制法如塌煎饼馅;荠菜则略烫,剁细、放油、盐、薄荷叶、花椒粉或鲜嫩的花椒叶,拌匀即可!

和面制皮,圆皮,可大可小。将馅放入皮儿之一侧摊匀,折,取碗一只以沿对半圆之边转割,剔下的边皮放入一边再用。而后用平底之锅或鏊子以文火煎烙,三翻两反,塌包的肚就鼓起来,油从边隙处微渗,听得见吱吱作响,闻得见扑鼻之香。

民国年间,爱国将领范筑先来沂水任县长,一次去乡间私访,中午饿极,来到一老农家中,老农无以招待,就让老伴摘来嫩角瓜为县长烙了塌包子,将军欣然食之,竟连吃十余个而不觉饱,大为赞叹。此后,凡有贵宾来县内,将军必以塌包子相待!

七.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食香菜煎饼

品牌:枣庄食香牌菜煎饼已注册“食香”牌煎饼、菜煎饼商标,突出营养、保健、食疗功能。



原料:食香菜煎饼原料用抱犊崮山区荞麦、高梁仁、玉米、大豆、花生和芝麻等13种杂粮按比例科学配制,用石磨磨糊烙制而成。据中国中医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资料证明,以上杂粮具有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健脾和胃利肠,降压减肥,防止动脉硬化,心脏病,对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的作用。“常食五谷杂粮,永葆健康幸福”。



品种:枣庄食香菜煎饼致力于绿色食品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已开发蔬菜、肉类、水果、水产、食用菌和野味等六大类60多个品种,计划研制100个品种。采取边生产边开发的战略,力争将“食香”牌菜煎饼、煎饼的产品下次出山东,打向国内国际市场。同时,不断开发辅助产品香酥煎饼,特色小吃以及汤、粥等产品。

八.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涛沟桥大米

涛沟桥大米,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东部,一条河流由北向南汇入大运河,这条河就叫涛沟河。一桥飞架,桥西有一村,名涛沟桥村。涛沟桥村生产的大米远销省内外,据传说在清朝时曾做为贡品。

涛沟桥大米产量高、品质好,与当地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有关。涛沟河和运河交汇处洼地长期以来积聚成了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潜水位高,不易漏肥水。再就是灌溉水源为未被污染的运河水和涛沟河水,水质特别好。加上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时长,每年的4至6月份平均为200小时,特别是5月份光照时数最多,这正是秧苗发育时期。8至10月份每月平均光照时间在170小时以上,占全年光照时长的25%,而这段时间正是水稻生长、扬花、灌浆、成熟的时间。当地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化。

涛沟桥一带有着种植大米的传统,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生产出的涛沟桥大米颗粒饱满,晶莹亮丽。蒸出的米饭软硬适中,吃起来粘筋有韧劲;熬出的米汤洁白汁浓,清香可口。

九.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沙沟芋头

沙沟芋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这是被人们誉为“沂蒙三宝”的三大土。其中沙沟芋头和塘崖大米就出自临沂市罗庄区的册山街道和高都街道。沂蒙三宝的第一宝、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的沙沟芋头.

【沙沟芋头】 临沂市册山乡的房家沙沟、白家沙沟、顾家沙沟、唐家沙沟、刘家沙沟,盛产芋

头,因其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遐迩。群众中早就有“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的评价。

关于沙沟芋头,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偕母赴京上任。路经

沙沟,母病不能同行,只得将母留在当地,嘱托白家沙沟名医白之隽为其诊治。月余,张急赴沙沟接

母,见母不仅病愈,而且面部红润,气色极好,甚为惊喜,忙问其故。母曰:“除医家精心诊治照料

外,我一日三餐,芋头蘸白糖,味美食香,得益不小。”张听母言,不仅自己亲口品尝,还买下许多

带至京城分送同僚共享,凡尝者皆赞不绝口,沙沟芋头也由此声名远扬。

沙沟芋头母大块多,短粗肥大,干面筋道,味美适口,向有“沙沟芋头好孩儿”的美称。据当地

群众介绍,这与土质和栽培技术有关。这一带濒临沂河,土壤多系冲积层沙壤土,质地疏松沃腴,透

气透水性强,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适宜芋头的生长。

现在,沙沟一带家家户户仍有种植芋头的习惯,一般亩产可达1500~2000公斤。除自己食用外,

多余部分拿到市场出售,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