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柘荣县小朱土特产商行 柘荣县特色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柘荣县小朱土特产商行 柘荣县特色产品更新时间:2022-03-31 20:04:58

一.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鱼片粿汤

先取鳗鱼精肉(去骨刺)打成肉泥,与地瓜粉、味精、盐精、白糖、少许姜末和食用碱一起拌匀,手拈入锅煮熟,然后把米粿切成小条放入同煮片刻。这样鱼味参入粿条,粿条的的香味也被鱼片吸收。再加少许辣椒、米醋调之,美味爽口,鱼片韧且脆,米粿柔且软,吃起来软硬兼备,别有一番风味。

二.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福建太子参

福建太子参:主产于闽东北柘荣、福鼎、霞浦等市县。

太子参属石竹科多年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根块,太子参是柘荣县的传统名优产品,别名童参、孩儿参。相传,太子参始发现于金陵太祖朱温之墓,朱温后裔清明祭陵时发现坟上盛长珍奇之草,便取其块根煎之试服,结果感觉元气大增,精神饱满,后经太医鉴定,其性味功效近似人参,逐供太子使用,太子参由此得名。据《中医大辞.中药分册介绍:太子参甘平、入肺健脾、养胃生津,治体虚乏力,食少倦怠,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自汗,少气,心悸,津伤口渴,急慢性肝炎。柘荣太子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气候色泽晶黄,肉质肥厚,有效成份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都有,含占氨基酸总量的40%,含有铁、铜、锰、锌、硒、钴、硒、钼等7种微量元素,此外柘荣太子参还含有少量的人参皂甙有益气生津之效,但又不升提,不助湿。特别对于小孩盗汗、食欲不振、改善贫血、老人体虚失眠有显著功效,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清补珍品。柘荣太子参一向被药材市场作为质量参照标准,享有盛誉。目前“柘荣太子参”证明商标已完成注册,成为全国仅有的2个以地名冠名药材证明商标之一,也是目前省内的7个以地名冠名农副产品证明商标之一。柘荣太子参常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近年来,柘荣太子参独特的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不断被国内外消费者所认识,倍受医药界所重视。如北京同仁堂、江中制药、娃哈哈集团和闽东制药厂等大型开发了“生脉饮”、“健胃消食片”、太子乐、太子宝等十多种糸列保健产品。

三.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柘荣红糟泥鳅面

冬日清冷,一碗红糟泥鳅面,热气袅袅于眼前,鲜红的汤色,诱人的香气,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味道。来自宁德的红糟泥鳅面,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美食,散见于宁德周宁、寿宁、屏南、柘荣等县。

红糟泥鳅面,选材可去繁就简,亦可十分考究。泥鳅选取田边稀泥中为佳,因其与河中泥鳅相比,刺更软肉更嫩。而红糟则以陈年红糟为佳品,其色泽鲜红、酒香浓郁,光闻香气,就令人沉醉。

曾请教过主妇们,烹饪之法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泥鳅的处理,在此略道一二。泥鳅以鲜活为佳,若是田边捉来的小泥鳅,可以用清水冲洗,注意保持泥鳅身上黏滑之质,以保证口感。若是从河中捞来的泥鳅,去除土腥的法子略为讲究,在盆中打入一个鸡蛋,加适量菜油、红酒,搅拌均匀,将洗净的泥鳅倒入其中。此法之效在于:鸡蛋令泥鳅肉质滑嫩,菜油能使泥鳅排出体内杂质,红酒助于去除其腥气。

烹饪时,必须凉水入锅,保持泥鳅鲜嫩的肉质,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煨制,让酒香融入泥鳅体内,再让面条汲取鲜香与酒香。有主妇,会将红糟先入油轻炒,于是满屋酒香,再于锅中注入凉水,随后放入泥鳅,最后放入面条,喜欢鲜香口味的可如此烹制。

据说,宁德柘荣县的泥鳅面,算得上此中翘楚,其最大特点即泥鳅选材讲究,鱼骨软糯、入口即化。如在冬日,尝上一碗耳闻的柘荣红糟泥鳅面,哪怕在清冷的冬日中,仿佛生活也活色生香起来。(谢陶靖)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四.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彭山翠芽

彭山翠芽是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的。彭山翠芽,毫峰挺秀,汤色翠绿,香气馥郁持久、鲜醇爽口、解渴生津、回味无穷。

柘荣县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拥有千米以上高峰93座,峰峦叠峰,树林葱茸,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凉,土壤肥沃,水质优良,十分适宜茶叶生产,可谓“高山云雾出名茶”。

“彭山翠芽”基地建在海拔600至700米、昼夜温差大、云雾多、漫射光长、山背山脚林带度过为20米以上的山地上,主动对照国家有关茶叶质量标准,在种植上,实行茶区园林化、开垦规范化、茶苗规格化,在茶树培育上,采用中耕与浅耕结合,以有机肥为主,分期施肥;在茶树修剪上,采取定剪、轻剪、浮剪、重剪与台刈结合,采用物理机械防治病虫害,达到纯绿色无公害目标。

“彭山翠芽”在原料精选上采用清明前最早的“福鼎大毫”嫩芽,经过茶青验收、清洁、摊晾、杀青、理条、造型、脱毫、提香、检验、包装、入库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2007年,公司还斥资65万多元,购进50kg/h鲜叶处理量扁形茶生产线,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更提高了茶叶品质。

“彭山翠芽”先后获“宁德市首届名优茶”金奖、第二届中国“太姥杯”茶王大赛银奖、中国茶业茶文化博览会“四星茶王”、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优茶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华名优茶“东方神韵”杯金奖,现已跻身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省名牌产品,茶界泰斗不吝墨宝题写“彭山翠芽”。

五.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柘荣桐油

柘荣桐油

六.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江南丸

江南丸 又名元宵丸、上元丸。曾荣获省、地风味小吃特别奖,分甜、咸两种口味。先将糯米磨成粉后和水制成皮,以糖、芝麻、研碎的花生仁制成的皮里,成汤圆状,放沸水的锅中煮熟悉,即可食用。特点是皮薄、肉鲜、味美。

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葱头及果味作馅,在糯米粉中团皮,下滚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馅甜,是冬令佳点。备受游客欢迎。

闽南侨乡元宵之俗,主要有吃上元丸,点上元灯和当夜吃润饼菜之俗。上元丸,亦称元宵丸,以细糯米粉为皮,以炒花生仁末拌人细冬瓜碎、葱头油、白糖和桔皮碎、黑芝麻等拌和为馅,制成比余甘大一些的圆团,食用时裹以糯米粉皮,用开水煮至丸浮水面为熟,吃起来皮嫩、馅香、十分可口。我国吃上元丸之俗由来已久,宋代周必大有《元宵煮圆子》的诗作。说明吃上元丸之风俗于宋以前即已有之,至宋大盛而有诗人之咏吟。

闽南侨乡之俗,上元丸早已春节期间即已备就,新正亲友来访,常以上元丸待客,但在上元节清早,人人均吃上元丸,以兆一年完满吉庆。

七.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旭水大曲

始于清同治年九年(1870)年的糟房酒厂窖基础上成立的荣县酒厂,继承传统的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酿而成的“旭水大曲”酒,在1980年四川省第二届名优酒评比会上脱颖而出,进入四川名酒行列,此后多次蝉联四川名酒称号。


1981年、1984年旭水大曲连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1985年、1991年又蝉联中商部“金爵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1993年获首届新加坡国际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巴蜀食品节特别金奖。2001年获“中国白酒知名品牌”称号。

八.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鸡冠松

鸡冠松

鸡冠松形似鸡冠而得名。主要原料有面粉、糖、猪油,经过加工制成半咸半甜的食品,以香、甜、酥、脆为特色,流传至今有七八十年历史

九.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宁德葱油煎饼

材料

面粉鸡蛋葱花油盐味精

做法:

1取适量面粉,加一个或两个鸡蛋,再加适量水把面和好

2将和好的面团醒半小时后擀成面皮,涂一层油,抹上盐,撒上葱花,卷成卷

3将卷盘成饼型,擀平成饼状

4将擀好的饼放到平底锅中煎至金黄就好了

味道特别的香

特别的脆

老少皆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