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浦城特产有哪些 南平浦城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浦城特产有哪些 南平浦城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1 01:59:51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二.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武夷黑猪

【主产区及分布】 产于江西省南城县、宜黄县、广昌县、石城县、资溪县以及福建省浦城县、邵武县、建宁县、松溪县。分布于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脉四周各县。

【形成历史】 产区四季分明,粮食自给有余,青绿饲料终年不缺,产区养猪从仔猪到肥猪阶段都有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粮食及农副产品喂养的习惯,在产区凉爽潮湿多雾的山地气候以及饲料条件影响下,经不断选育形成此猪种。

三.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丹桂

浦城丹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浦城大叶朱砂桂,俗称:“浦城丹桂”,在浦城当地种植历史已有2500多年;

中文学名:丹桂

科:木犀科

属:木犀属

种:桂花

亚种:丹桂一种常绿灌木,小乔木,雌雄异株,不结果,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用途:园林绿化、行道树木、盆栽观赏。

在桂花品种中:浦城大叶朱砂桂香气最弄,花色深橙红观赏性极强。

浦城大叶朱砂丹桂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大叶朱砂丹桂耐高温,较耐寒,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喜好湿润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较粘重土壤生长亦佳,但切忌渍水。

·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河北,北京等地,西至四川云南,

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浦城大叶朱砂桂

浦城大叶朱砂丹桂品种为乔木,高度为4-8米,叶片楔形,叶片大,先端渐尖,全缘生微锯齿,锯齿明显,侧脉6-8对,网脉不清晰,叶墨绿,质厚,叶柄长约4-5毫米,每芽有6-10朵。

成长快:浦城大叶朱砂丹挂成长3年而状元红要5年,甚至到了地经15以上状元红更慢;

2开花早:浦城大叶朱砂桂开花时间比状元红早;

花球紧密:浦城朱砂桂每组花朵数要多(9-12朵),开花时呈紧密花球状。而状元红花柄较朱砂桂要长,每组花朵数要少(最多8朵),开花时较朱砂桂显得稀疏。

浦城上园丹桂合作社培育的6年浦城丹桂开花

花瓣深橙红色,不结实,香味较浓,花量大,成形快,6龄初花,8龄盛花,对环境要求不严,易成活。

·现在丹桂花开时节,到浦城赏桂和订购苗木的游客和客商有2万多人次。

·全县丹桂种植面积每年以万亩速度递增,年增繁育丹桂苗木2亿多株,现全县种植面积已突破6万亩,居全国首位。

四.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蚌珠

仙阳镇九里村:蚌珠

五.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六.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双钱蛋茹

双钱蛋茹属于南平市的特色小吃,这种菜在闽北山区比较盛行,流传至今历史悠久,营养价值高,曾参加本区烹饪比赛获奖。

备料:小肠半斤,生鸡蛋5个,少许味精、盐、酱油、料酒、醋、葱丝、辣椒粉。

做法:小肠洗净,将蛋打进碗,用筷子搅碎,倒入5汤匙水,加少量味精、酱油、料酒调和后用漏斗灌进小肠内,小肠一端需在灌之前用细绳扎紧,灌满再另一端也扎紧,放进温开水烫熟。冷却后用刀切成2厘米小段,每段中间再一刀,形成两瓣,即成双钱状,将切好“双钱蛋茹”投进锅与清汤煮片刻,再放入味精、醋、葱丝、辣椒粉用勺调匀即成。

七.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丹桂茶

浦城“丹桂茶”,在当地也叫“木樨茶”。桂花, 俗称木樨, 属常绿乔木,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福建浦城,特别适合桂花的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就有描述和赞誉浦城“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等大量文字记载。时至明代,桂花就成为当地的,品尝桂花,赞美桂花,种植桂花,渐成风俗,历史以来,一直被大力倡导。

产品用途:主要用于沏茶待客;用于汤圆、糕点等甜食的烹制,和酿酒制作、蜜饯制作等。近年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作为地方土,用于贸易出口。

2008年,“丹桂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九.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鼠菊

清明前后,百姓常到田野里采集鼠菊草(菊的一种),除去根和粗茎,留下嫩茎、叶和黄花,洗净后于沸水里稍煮,掺和到用糯米蒸、捣而成的米中,再捶捣,用压模压成有花纹的圆形或方形状,冷却后,稍干,再用来加工食用。 鼠菊略带草绿色,有菊香,芬芳适口,是清凉解毒的食品,为春夏之交民间手工加工的点。因鼠菊草要用时令鲜草,所以老百姓称它是“时令贵”。( 南平)

十.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薏苡仁

浦城薏苡仁:具颗粒纯大、饱满、色白、药效强等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