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特产馓子皮 山东菏泽的馓子怎么做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特产馓子皮 山东菏泽的馓子怎么做的更新时间:2022-04-06 10:02:43

一. 广西 桂林 兴安 柚子皮炒肉丝

柚子皮炒肉丝

采用阳朔柚子皮,把里外黄色部分去掉取中间薄薄一层白?Z,晒干后沸水撩过,清水扎干净,加入调料与肉丝炒,可吃出柚子的清香,是道绿色食品菜肴。

二. 西藏 日喀则 江孜县 旱獭皮

西藏—旱獭皮,细软而富有光泽,中等制裘原料,适于制作裘皮服装、帽子。

出口等级:甲级——锋毛齐全。毛足绒厚,色泽光润,皮板细致,颈部上有小旋毛,伤残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超过1.5cm2。

乙级——毛绒稍空疏,头尾毛绒稀薄上部有一二小旋毛或伤残不过4处,每处面积不超过2cm2。

丙级——毛绒俱短,有旋毛,皮板次劣;或毛色不匀,呈现花斑或伤残聚集一处,其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5。

三. 山东省 青岛 平度市 大田薄皮核桃

大田薄皮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田镇位于平度市东北部,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东部为冲积平原,西部为山区丘陵。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发展林果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薄皮核桃产业源于巴豆子村在村东岭自发栽植的100亩薄皮核桃园,近年来,该村薄皮核桃连年丰收,群众尝到了甜头,发展薄皮核桃的积极性非常高。镇党委、政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出台政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对全镇适宜发展薄皮核桃的山区丘陵进行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定了“一条线、五大片”连片规模发展总体思路,目前全镇共有薄皮核桃1.2万亩,年产3600吨,真正成为了大田的一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同时,镇党委、政府通过采取广泛宣传发动、外出参观考察、经济账对比、典型户经验交流以及聘请市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专家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和现场指导等措施,充分调动起全镇干部群众发展薄皮核桃的积极性,为努力打造“胶东核桃第一镇”奠定了厚实基础。

大田薄皮核桃

地域范围

大田薄皮核桃生产区域位于平度市东北三十公里,距青岛码头10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距胶济铁路仅有50公里,交通发达、通信便利。依据平度市人民政府“平政字【21】号”批示,大田薄皮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大田镇、旧店镇、云山镇、祝沟镇四个乡镇,共计45个行政村,薄皮核桃种植面积约1.2万亩,年产核桃3600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22″— 120°18′56″,北纬36°49′27″— 37°1′38″,平均海拔105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田薄皮核桃果实球形,直径约5cm,灰绿色。内部坚果扁圆形,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槽纹。平均单果重11.1克,最大13.7克,壳面较光滑美观,色浅,壳厚0.3-1.5毫米,缝合线紧微隆,可取整仁。 2、内在品质指标:大田薄皮核桃核仁饱满,浅黄,出仁率59.6%,品质上乘,商品价值高。脂肪含量62.1%,蛋白质含量17.9%,钙含量为89.4mg/100g、磷含量为460mg/100g,铁含量为79.1mg/kg。 3、安全要求:大田薄皮核桃严格执行《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生产技术规程。 4、包装:包装材料要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薄皮核桃的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漏物料。 5、堆放装卸:大田薄皮核桃在堆放和装卸时要轻拿轻放。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有害化学物品或其它晚腐食品的车厢或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后才可装运。运输过程中,必须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严禁烈日曝晒、雨淋,注意防冻、防热。

四. 四川省 甘孜 巴塘 巴塘紫皮大蒜

巴塘紫皮大蒜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巴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质、土壤及气候资源,保障了紫皮大蒜生产全程的有机栽培。

巴塘紫皮大蒜含有200多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物质,除蛋白质、维生素E、C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外,最受人们关注的是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S一烯丙基半胱氨酸(SAC),以及极具杀菌力的大蒜素。此外,巴塘紫皮大蒜还具有稳定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调整糖代谢的功效。

五.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各1,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

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

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六.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青海馓子

回族的一种小吃,用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或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壮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在宁夏各地,每逢节日喜庆,回族妇女同胞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如今,在许多饭店和早点铺或菜市场上,馓子也以已成为常见食品,随时可以买到。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鸡蛋1个盐12克植物油500克(约耗100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兑入约250毫升温水(天热可用凉水),鸡蛋1个,盐12克,同时放入,待盐溶化后,用手把面抄匀,再用手把面扎成柔软光滑有筋力的面团,盖上湿布饧20分钟。
2.案子上抹些油,把面放在案子上,在面皮上再抹一层油,用水搓成筷子样粗细的长条,分层盘入盆内。层层都要刷油,从头到尾搓成一根。
3.将面条的一头夹在左手的虎口处,用右手捋住面条,往左手并排伸出的4个指头上缠9~10圈,再取一双筷子,撑在缠好的面条圈套内,用双手拿住两头,往外抽至20厘米左右长,投入七成热的油锅中,刚一见热,立即将一头扭一个半剂,然后抽出筷子,在油锅中炸至定型,成柿黄色捞出即成。
产品特点:形如盘酥,入口焦香。  

七.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咸馓子

咸馓子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古代“寒食节”而诞生,又称“寒具”,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而制作。西安馓子形如栅木、色泽金黄、条细心空、口嚼有响声、酥脆如凌雪,既是风味小吃,又是宴席上的名贵细点。主要原料有面粉、油、红糖等。

馓子、因股条细而松散得名,也称“馓枝”“馓股”是回族群众的节日传统食品之一,据说始于南北朝时,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间写诗赞美馓子:“纤手搓成玉数导,碧油炸出嫩黄深,夜业春水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回族的油馓,以股条细匀、香酥脆甜、金黄亮润、轻巧美观着着,很受人们青睬。有个故事说,元代有位阿拉伯人来中国定居后与当地一女子成婚多年,膝下无子,一次在石邦节,向真主祈求赐子,敬献油馓。后得一子,合家欢乐,第二年孩子满周岁时,从亲友来贺,感谢真主赐子之恩,特炸油馓子招待客人,从此之后,凡回民过节或举办喜庆大事都炸馓子庆贺,以示吉利,相沿成习。

八.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城县 千张皮

千张皮以制作精制、薄如纸帛、色泽光亮、质地柔韧著称。外销平江、临湘、修水、崇阳、武汉等地。加工时,先将豆腐捣化,舀人木盒,薄浇一层豆腐,垫一层布,盒满,压干撕开即成。要求扒浆嫩,赶热做,豆腐捣得化,压得干。麦市镇葛瑞卿、刘远来是制作千张皮的好手。

九.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独头紫皮大蒜

大蒜是一种全球都公认的保健食品,而弥渡独头紫皮大蒜又是大蒜中的珍品。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锌、铜、镁、磷、维生素(B1、B2),还含有大蒜素和具有防癌作用的硒和锗等矿物质。护发素中的大蒜浸膏能使秀发乌黑亮泽。吃大蒜可以激发斗志,增强耐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身体健康。当今,大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弥渡独头紫皮大蒜、紫皮大蒜以个大、皮薄、质优、味浓、香纯而闻名海内外,产品畅销全国、走俏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大蒜浑身都是宝,青翠碧绿的青蒜苔,以其鲜嫩、香甜、可口的味道,成为弥渡县的一大优势产品,畅销西南、东北、华北、华南各省市及港澳地区,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蒜泥皮冻

制作:肉皮用水焯透,捞出洗净切成丝状;将肉皮丝放入高压锅内,加入葱、姜、绍酒、酱油、精盐和水,煮20分钟;取出葱、姜,待皮冻自然冷却后,取出切成片状,浇上香醋、香油、蒜泥制成的汁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