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康市土特产 安康各县市土特产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康市土特产 安康各县市土特产专卖更新时间:2022-05-06 21:09:47

一. 陕西省 安康 宁陕县 宁陕大板栗

宁陕大板栗是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但尤以宁陕大板栗最为有名,这里的板栗品种优良,素以颗粒饱满、涩皮易剥、甘甜芳香、营养丰富而著称。

板栗在陕南秦巴山区各县均产,但尤以宁陕大板栗最为有名。宁陕大板栗主要产于陕西秦岭山区的宁陕、柞水、长安、丹凤、山阳、宁陕等县。以宁陕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故名。久负盛名的"栗乡"陕西宁陕县各地均出大板栗,以石镇和回龙较多。全县板栗栽培面积5万多亩,其中有3万亩板栗林带,年产量80多万公斤。

宁陕大板栗是用家板栗树与野生茅栗树嫁接而成。品种优良,素以颗粒肥大,栗仁丰满,色泽鲜艳,玲珑美观,涩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较强,甘甜芳香,含糖量高,营养丰富而著称于世。生食脆甜,熟食糯香。据林业部1960年考察,在宁陕县梓桥沟发现一棵栗树元老,已200余年,仍健壮旺盛,奉献不已,年产板栗40多公斤。宁陕大板栗,1960年被林业部正式定名为全国优良品种,为众多栗中之佼佼者。1978年,被列入《陕西果树志》;1986年被录入《中国土大全》一书;1992年,还被载入《秦巴山区土特名产》一书。由于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是国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也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出口土品。世界市场上板栗被誉为"中国甘栗",日本人称为"东方珍珠"。

宁陕大板栗有着丰富的营养。栗仁中含淀粉60%~72.38%,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分10%~20%,粗纤维2.9%,灰分2.4%,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铁及多种维生素、脂肪酶等。它所含的维生素C,比柿子高1倍,为花生的1.8倍。兼有,大豆、小麦、大米和薯类的营养,比一般水果营养价值高,可与莲子媲美。在古代,被誉为"树上饭"(即"木本粮食")。板栗鲜食、爆炒、烹煮或制作糕点、罐头、磨粉、酿酒和多种名菜均可,味甘香糯,老少咸宜,尤其对老年人有更明显的滋补效能。

二.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野山梨

野山梨

秋日阳光下,云雾山中的野梨树叶开始一片片飘落,枯枝败叶的样子越来越浓烈,一年中生命的旅程行将结束。野梨树在繁华殆尽之时,又在用另一种繁华无言的宣布今年生命旅程的结果,那就是挂满树枝的个头比鸡蛋还小一圈的野山梨。野山梨在阳光照射下澄黄澄黄,爬上树摘下山梨一尝,酸甜爽口,梨香满齿,唇舌生津,精神一振。这野山梨个头既小,肉沙也多,纯粹的梨肉就不多了,但它实在是登山途中生津止渴,提神爽气的好野果。在山下农家中,我们见到了满背笼的野山梨,吃饭时主人给我们斟上了野山梨酒,酒色清正,酸甜好喝,略有稠酒味,这是山里人开发的又一种好酒。

三. 陕西省 安康 宁陕县 宁陕香菇

宁陕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陕香菇是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宁陕香菇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宁陕香菇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宁陕气温偏低、土层温润,适宜食用菌生长,多年来,木耳、香菇、金针菇就是这里群众致富的优势产业。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宁陕香菇肉厚实、菇形好、质量高为全国有名。

宁陕县把食用菌列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实行小基地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推进。为增加农民收入,今年重点发展高海拔白灵菇、反季节珍稀菌,从而优化了食用菌品种。目前,该县香菇生产已经扩展到全县的10个乡镇100余个村,基本形成4大基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态势,一大批种植专业乡镇、专业村和种植大户脱颖而出。全县生产1万袋以上农户达200余户。3年时间,宁陕实现了三级跳,从150万袋跳跃到今年的350多万袋,成为全省最大的反季节鲜菇生产基地。

“宁陕香菇”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宁陕香菇产于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全县十三个乡镇,具体为城关镇、新场乡、筒车湾镇、太山庙乡、汤坪镇、龙王镇、梅子乡、皇冠镇、四亩地镇﹑旬阳坝镇﹑江口镇﹑广货街镇﹑金川镇。东经108°2′-108°56′,北纬33°7′-33°50′。宁陕位于秦岭南麓,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安康市北部,与西安市﹑汉中市、商洛市接壤,境内最高点海拔2997米,最低点海拔540米,县城海拔780米,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年产量2515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宁陕的土壤类型有: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土壤pH值:6.1-7.2;地貌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峦连绵,峰岭叠障。森林覆盖率90.2%,林业、生物资源丰富,适宜食用菌生产。

(2)水文情况:境内集水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0条,以长安河、池河、旬河、蒲河、纹水河为主要河流的五大水系贯穿县域。年降水量900毫米,水质良好,没有污染可直接供人畜饮用、养殖、农业和工业使用。pH值6.2-6.7,属弱酸性水,总硬度为83-91毫克/升,为微硬性水。

(3)气候情况:宁陕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垂直海拔高度

差距大,小气候多样性。年平均气温10.3℃,年日照为175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2%,一年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较长,夏秋两季较大,冬季4个半月。年降雨量900mm,无霜期248天,≥10℃的积温4410℃,气温-7℃至35℃。

(4)人文历史情况:宁陕香菇,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起源于1960年,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产品品质优,质量佳。上世纪90年代宁陕县的汤坪镇被誉为陕南最大的食用菌批发集散地,产品长期通过湖南、广州、福建、浙江等客商出口日韩和东南亚国家。天然林紧伐后,宁陕县大力发展袋料香菇产业,现已达年生产1500万袋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避免袋料食用菌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生成矛盾,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控制生产规模,防止资源过渡消耗,年生产规模控制在1400万袋以内;二是通过无公害食用菌产品认证,大力提高产品品质。积极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通过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严格按照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香菇生产产地必须无污染,空气质量达标;野外菇棚场地必须靠近溪河,四周宽阔,空气流畅,周围无垃圾等乱杂废物;土壤必须采取深翻晒白后,灌水、排干、整畦,覆土栽培的土壤应符合GBl6518中4对二级标准值的规定。菇床必须撒石灰粉或喷茶籽饼、烟茎等生物制剂,取代化学农药杀虫;水源必须无污染,水质清洁。用水应符合GB5749规定。茬口必须合理轮作,隔断中间传播寄主,减少病虫源积累,避免重茬加重病虫害。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大体上包括水分、营养、温度、光照和酸碱度(pH值)等。营养:香菇是一种水质腐生菌,依靠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为生。在锯木屑栽培中,培养料内加入一些营养物质,如米糠、麦麸、糖及微量元素等,可使菌丝发育良好,促进香菇优质高产。温度:香菇低温、变温结实性真菌,其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范围为3℃-32℃,适温10℃-28℃;子实体发育温度在5℃-25℃,适温12℃-18℃。水分:香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菌丝生长时,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空气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含水量以60%,空气相对湿度以85%-93%为适宜。光照:香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强度适宜的散射光。酸碱度:香菇适宜在微酸性培养料中生长,pH值的适宜范围为3-7,其中以5为最适宜。

(2)品种选择:选用具有抗逆力强、耐病性好的优良香菇菌株。秋栽、冬春长菇,宜选用中温偏低型的菌珠,春栽、秋冬长菇,选用长菌龄,晚熟型菌株,反季节埋筒覆土栽培,应用高温型菌株。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方式为袋料栽培技术。宁陕香菇生产要把好四个方面技术质量关。一是优化产地生态环境。二是基质原辅材料“把四关”,原辅材料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采集质量关:原材料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入库灭害关:原料进仓库要求干燥、通风、防雨淋、防潮湿。储存防潮关:仓库要求干燥、通风、防雨淋、防潮湿。堆料发酵关:原料使用时,提前堆料发酵,杀灭潜伏杂菌与虫害。三是菌袋制作工艺“五达标”(基料配方合理,装袋掌握规范,料袋灭菌彻底,接种慎防污染,养菌适温避光防潮,产品收获后要及时烘干,整理装袋,防止发霉,变色)。四是生产过程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要求详细作好生产记录,建立原材料台帐、生产记录、检验检测记录、销售记录。

4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色泽: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往往鳞片色浅至污白色,有毛状物或絮状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3-8cm,粗0.5-1.5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内实,纤维质,菌环易消失,白色。香气:有香菇独特的气味,无异味。外观:成圆形或椭圆形,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无霉斑。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宁陕县香菇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Q/ZPMS01-2002。

5产品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宁陕香菇字样。产品分为花菇、普通香菇等品种,以礼品包装盒为主,有400克、500克礼品盒,250克、500克、1000克散包装等产品。包装按照印制“商标、卫生许可证号、执行标准、QS号、条码等标签内容;内包装必需在有资质的食品包装企业采购符合食品包装条件的包装袋。生产的成品在25℃以下存放,库房设有防虫、防鼠设备,经常检查、打扫卫生,保持干净卫生。货物的销售运输时采用编制袋或纸箱包装,确保运输过程卫生、安全,减少损失。

四.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辣子

陕西人吃辣子,不亚于四川人和湖南人。当地盛产“秦椒”和“线辣”细长肉厚,辣味十足。无论零餐小家庭便饭,逢年过节或盛大宴席辣子必不可少。

五. 陕西省 安康 白河县 玫瑰包子

原料配方:面粉450克 老酵面50克 小苏打5克 白糖300克 化猪油150克 蜜玫瑰25克 清水275克 熟面粉75克

制作方法

1.发面:将面粉、清水、老酵面调制成团,发酵。

2.放碱:将发酵后的面团加入小苏打、白糖(50)克、化猪油(50克),反复揉匀,用湿纱布盖好饧15分钟左右。

3.制馅:先将白糖、熟面粉置案上,拌和均匀,再把蜜玫瑰用化猪油调散,加入白糖、熟面粉反复搓揉,直至白糖、熟面粉、化猪油、蜜玫瑰均匀地混合为一体即成馅心。

4.成型熟制:把饧好的面团揉匀,搓成直径为2.7厘米的圆条,均分为10个面剂;再用手分别按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包上馅心收口,收口处贴蒸纸,放入蒸锅内。用旺火沸水蒸约15分钟即熟。

产品特点:色白松泡,香甜油润。

六. 陕西省 安康 宁陕县 安康甜酒

甜酒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简单。制作时,选用上好的糯米为原料,数十斤一批上甑用旺火蒸熟,倒入簸箕内降温一小时后加入适量的酒曲等配料,最后置于缸中发酵,一般一两天即成。优质的甜酒,其酒汁清冽,醇香味美。甜酒的食用也很简单,可调进蛋汤、水粉,亦可放入红枣、莲子等,随人的喜好而定,放入锅中,煮得滚烫即可食用。甜酒营养丰富,四季皆宜,冬可暖身,夏可解渴。

七. 陕西省 安康 汉阴县 油炸果子

油炸果子

把细面、蛋清大油等揉和一起,擀成面张,分切成小块,捏成制成佛手、三角、耳骰、小面花等多种形状,涂以姜黄,点染上色,炸熟后酥脆可口,民间用于待客时配喝酒菜碟。

八.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土豆

镇坪土豆是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镇坪土豆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当地人们常以土豆为主食,长吃不厌。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南端,大巴山北麓,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境内最高海拔2917米,最低海拔540米,植被垂直分布的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达84%,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43天,日照百分率为34%,空气相对湿度75%,温和多雨,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具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有机质含量高,呈中性微酸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土豆繁衍生息的绝好空间。农民种植习惯以间作套种、龙作、地膜覆盖,施用农家肥为主,不使用农药,生产出来的马铃薯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当地人们常以洋芋为主食,长吃不厌。多年来,周边省市县均以镇坪马铃薯作种和食用,来镇坪调运马铃薯的客商络绎不绝,市场常以镇坪洋芋而畅销,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该产品从外观上看,表皮光滑、芽眼少、芽眼浅,通过测定:粗淀粉74.89%,鲜淀粉17.57%,还原糖0.208%,维生素C15.67㎎/100g,非常适合各类食品的开发和精加工。宜作种,株型紧凑,结实集中,主茎3-5个,生育期100天,抗病性强(高抗晚疫病、抗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适应性广,适合套种,马铃薯是该县的主栽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余亩,年产量15万余吨,品种以“175”、“秦芋30号”、“早大白”为主。

九.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中坝白果

中坝白果(野生银杏)

中坝乡是全县闻名的“白果之乡”,全乡年产白果20吨,全部为自然生长的野生白果,该乡的白果以黄村坝最为有名。我们在黄村坝调查时发现,树龄三百年以上的白果树就有二百多株,千年白果村有二株,其中生长在熊家院子的古白果树年龄达1148岁,树高19.5米,直径2.5米。

白果,学名银杏,具有较高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果最为珍贵。

十. 陕西省 安康 汉阴县 炕抗馍

炕抗馍

炕抗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圆形似满月,叫做原炕炕,碗口大小,边厚中薄,长形似神牌,叫长炕炕,馍上沾满芝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炕炕馍,营养丰富,不干不硬,脆酥喷香,老少皆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