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梅州市大埔县客家特产 广东梅州客家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梅州市大埔县客家特产 广东梅州客家特产图片更新时间:2022-04-04 23:15:49

一.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客家艾糍

客家艾糍

三月清明,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清明期间有些小店,还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野艾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春天到,艾草香,摘艾叶,做艾糍,这是翁源客家人长久以来的习俗,这也是春天给我们的一种献礼。艾糍清香独特,饱含客家人的巧思匠心。具有浓郁香气的艾草与香甜的糯米相结合,这一个个碧绿的团子充满着春天的气息,吃一口软糯甜香,是有名的客家美食。

艾草是一种野菜,一般长在菜园的田埂里或空闲的田地里,是天然的绿色的食品,每到春季,尤其是几场春雨过后,一丛丛艾草就会雨后春笋般从田间地头冒出来,摘艾叶要摘最上面的最嫩的部分,这样做出来的艾糍味道才最香最浓郁。采摘回来的艾草要重新摘选一次,留下嫩叶嫩茎,用清水洗几次,洗的时候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扭出艾汁,洗干净泥土后就可以放进锅里煮了,艾叶要煮得很烂才可以用来和面,一般煮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起备用了。把煮好的艾叶和糯米放在盆中,加入适量生油和赤砂糖,然后不停地揉搓面团,让艾叶和糯米粉充分地糅合在一起,直到面团子柔软均匀。做艾糍的馅料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各地有所不同,甜的馅料是用花生、芝麻、白砂糖捣碎混合在一起,喜欢咸的还可以用蔬菜和猪肉做成馅料,看个人的喜好。包艾糍其实和包饺子有些相像,但是包艾糍的面皮比较特别,因为面团里加入了天然的艾草,整个面团的手感会比较厚实和粗糙些,只能手工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小心地加工成面皮,要把面皮压得又薄又大,包的馅料又多又香,这样包出来的艾糍圆滚滚,非常有“料”,很是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能把面皮按得太薄,不然馅料很容易跑出来,一蒸就“露馅”了。标准的艾糍应该看起来表面光滑、完美无缺,一点也看不到接口的痕迹。蒸艾糍也是有讲究的,在农村蒸艾糍,要用传统的大锅,用柴火蒸出来的艾糍会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是用现代厨具无法比拟的,把水烧开后就可以开始蒸艾糍了,通常蒸15-20分钟就可以了,之前浅绿色的小团子就会变成墨绿色,刚蒸好的艾糍软糯甜香,口感略微粘牙,之前淡淡的艾草清香变得非常浓郁,咬一口唇齿留香。据翁源江尾镇葸茅岭村的村民介绍,吃艾糍是他们村里留下来的风俗,艾可以暖胃、健胃,味道很清香,吃艾糍暖身体的说法是从老0那里一直遗传下来的,艾糍不仅好吃,更具有药用价值。

二.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客家酿豆腐

千年古县翁源,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人南迁到这里,不仅带来了勤劳朴素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在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上挖个小洞,然后把猪肉和葱做成的馅“酿”入其中,然后放到锅里慢慢焖,最后洒上葱花,一道美味的客家酿豆腐就做成啦。客家酿豆腐,是翁源客家人的名菜。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翁源的客家酿豆腐,因使用的水和豆制品不一样,酿出来的豆腐韧而爽口,清甜中带有嚼劲。翁源的酿豆腐馅多种多样,有韭菜、香菇肉馅及其他。翁源的豆腐最有名的就要数新江镇太坪村的了,太坪豆腐是用本地农家黄豆,不添加其他物质,再配以太坪山泉水,古老石磨,纯手工制作,自榨花生油烹制,做出的豆腐“豆味”十足,非常爽口、嫩滑、香甜!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三.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客家菜萝卜板

萝卜板改名叫加长版的糯米饺子更合适。客家人爱它是因为食补功能,依赖它具有消痰化气的功用,同时味道清甜、价格低廉。并且它还是客家人的年糕。

不管是过节还是在普通饭桌上,吃它一定要尽快和趁早,糯米面不等人,只有刚刚出炉的萝卜板才最粘牙,糯米香和虾仁、香菇、猪肉等香味混杂一起,家常菜一样可以鲜嫩诱人。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客家风味面线

  主料:面线2扎约重约320克,半肥瘦猪肉约150克

    辅料:虾仁,韭菜,绿豆芽菜各约80克,虾米约30克,冬菇4只


    调料:腌肉料:生抽,生粉,油,砂糖,盐各半茶匙约20克,冬菇4只,上汤半杯。调料:鱼露2汤匙,三参油适量,上汤1汤匙。

制作:


    1、面线放煮水中焯熟,捞起过冷水,放入冻上汤内浸片刻,然后沥干。


    2、虾仁洗净,去肠,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香,半肥瘦猪肉切丝,用腌肉料拌匀,然后泡油,冬菇浸软,切丝,用少许油、生抽拌腌,芽菜洗净,韭菜洗净,切段。


    3、烧热油三汤匙,爆炒冬菇、猪肉、虾仁和虾米,下调味料和面线大火兜炒,跟着下韭菜和芽菜,炒至汁液浓稠时便成。

五.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霸州市“三件宝”

“三件宝”(小枣、小米、鸡蛋)著称

六.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客家擦菜

精选农家无污染蔬菜,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选洗、灭菌、纯菌接种、控温发酵、回酵等生物发酵技术精制而成。风味独特,酸香味醇、清淡爽口、开胃生津,富含乳酸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也是你送礼的首选之品。

七.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西岩山茶

西岩山茶

西岩单丛茶简介

大埔西岩白叶单丛茶自一九九五年十月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一九九七年又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金奖。采用了新的机械设备、新的制作技术,使条形茶变为珠形茶品质不变,而且具有易包装、易运输、不易碎的特点。

西岩珠形白叶单丛茶主产于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麓海拔在1250米以上的山地周围,土壤多为中性偏酸ph值5---6之间的红、黄、赤红土壤,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和有利构成优质茶叶中内含物质和积累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

西岩珠形白叶单丛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系中名优品种,由于采用新的特殊工艺制成,自然花香气持久,滋味浓醇爽口,香韵蜜味,回甘力强,并且有多种药理功能,常饮能提神益思,有益人体健康养生延寿的特种珍品,盛誉中外。

西岩乌龙茶简介

大埔西岩乌龙茶产于海拨1250米以上的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麓,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的土地,具有利于茶叶生长和有利构成优质茶中内含物的形成和积累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

早在一百多年前已盛名于东南亚的传统产品,大埔西岩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系中名优品种。具有清、香、甘、滑、醇等特点。是饮用保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一九九五年十月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奖,是乌龙茶系列中属珍贵品种,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品质极佳,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油光,自然花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汤色绿黄明亮,香韵持久,回甘力强,常饮能提神益思,降低胆固醇,有益人体健康,养生延寿的特种珍品,盛誉中外。

西岩冰冻茶简介

西岩冰冻茶是采用台湾最新的制茶技术,纯天然的茶青,刹青后揉捻,直接冷藏保鲜。最完全地保留茶叶维生素、维他命等营养成份,具有清凉、爽口、提神醒脑之功效。品饮冰冻茶有回归大自然、亲临茶田感受!现代人,饮新鲜茶,至高亨受!

西岩山特殊茶--岩中玉兔

特殊环境(西竺寺)

特殊工艺(纯手工)

特殊香味(玉兰香)

价值:1800元/公斤

仅供有识之士鉴品!

西岩黄枝香茶简介

大埔西岩黄枝香系在乌龙茶系白叶单丛茶中选育出来的茶种属高香型的品种,自一九九三年在大埔县枫朗镇西岩茶场海拔

1250米的山地种植以来表现良好。在一九九七年荣获中国国际茶业展览会金奖。

黄枝香茶具有清、香、甘、滑、醇朗特点,特别是其自然花清香,浓而持久,品质极佳,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油光,汤色绿黄明亮。滋味浓醇爽口,香韵带有蜜味,回甘力强,此茶有益人体健康延寿之功能。常饮能提神益思。属乌龙茶类的珍品,在市场上深受顾客欢迎。

八.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区 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

新春佳节,中原群众尚食饺子,寓“岁更交子”之意。客家人自中原南徙至粤东后,仍尚其俗。但岭南地暖,少种小麦,缺乏面粉,故当时处于深山腹地的客家人,要吃一顿饺子,也很不易。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把饺子的馅料填进豆腐块里,煮熟当作饺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食法很快传遍客家地区。

酿豆腐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大众化食品。首先,馅料选用剁成碎粒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少量咸鱼等,加拌适量味精、白盐、淀粉,一刘塞入鲜嫩的豆腐块中间,或蒸或焖,或煲或炸或煮,熟后即可食用。将其在锅内煎至半面暗红,即成红烧酿豆腐,再撒少许葱粒,蘸五香酱料趁热进食,“咸香肥滑”顿时充满口感,别有一番风味。

九.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客家肉丸

客家肉丸蒸熟后即可食用,香喷喷、热腾腾的客家肉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山村客家人也常常将客家肉丸晾干存放,食用时可蒸、可煮、可炸、可炒,蒸的脆爽,煮的韧滑,无论哪种方式均可制作成道好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