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庆的三大特产 东北大庆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庆的三大特产 东北大庆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更新时间:2022-03-31 19:40:15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二. 黑龙江省 大庆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杜蒙大豆

杜蒙大豆

大豆(学名:Glycine

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不同软硬的豆腐已经吃了几千年了。大豆加工之后,也可以成为酱油或腐乳。欧美现代也开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来代替奶制品。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是有豆荚类谷物的总称;中国古称菽,而篆文中的豆,就像种子在豆荚中的样子。豆的角叫豆荚,豆的叶叫豆藿,豆的茎叫豆萁。

说到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现在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

各种大豆都是在夏至前后播种的,长成后苗高3-4尺;叶子呈桃形;秋天时开白色的花;长成的豆荚大概有一寸左右。所有的大豆都不禁霜,一场秋霜过后慢慢就干枯了。种植大豆如果像要有个好收成,通常会采用这样的办法:用几个口袋装些等重的大豆,在冬至那天埋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十五天后取出来,每个口袋都要称重,选取较重的口袋中的豆子做种子。

大豆的保存时间较长,可存放一年之久,故可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大豆发酵制品,包括豆豉、豆汁、黄酱及各种腐乳等,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接种霉菌发酵后制成的。大豆及其制品经微生物作用后,消除了抑制营养的因子,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因而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维生素B12的含量。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四. 黑龙江省 大庆 林甸县 林甸黄芩

林甸黄芩总蕴藏量为421万公斤,大庆各县市均有出产,在林甸县分布最广。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清热燥湿安胎凉血的作用,别名黄金茶,用来泡茶喝,有清凉败火、消炎去暑的功能。

五. 黑龙江省 大庆 大同区 大同熘肥肠

材料:

1、猪净熟肥肠25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烫油菜15克,水烫胡萝卜10克,水发冬菇10克。

2、猪清油、酱油、醋、花椒水、绍酒、味精、葱、姜、蒜、香菜梗、鸡汤、湿淀粉。

特色:滋味香浓,肠肥软烂。

操作:

1、把熟肥肠切成斜刀片(约一分半厚)。将水发玉兰片、胡萝卜切成片。油菜切成段。葱切成象眼块。姜、蒜切成末。香菜切成段。冬菇切两半。

2、用酱油、醋、花椒水、绍酒、味精、湿淀粉、鸡汤对成汁水。

3、勺内放猪清油,油热八成时,将肥肠倒入勺内冲炸片刻,倒入漏勺控净油。

4、勺内放少量油烧热,用葱、姜、蒜炸锅,放入玉兰片、油菜、胡萝卜、冬菇略加煸炒,接着将冲炸好的肥肠倒入勺内,将对好的汁水烹上,再放入香菜段,颠炒几下出勺即成。

六. 黑龙江省 大庆 让胡路区 粘玉米蒸糕

原料/调料:
粘玉米面3杯,粳米面7杯,盐1/2大勺
豆沙-红豆5杯,盐1大勺

制作流程:

1、将粘玉米泡一天左右,除水份磨成面加盐,并用筛子筛好,如果太干可以加些水。

2、按粘玉米面3:粳米面7的比例混合。

3、扔掉第一次煮红豆的水,再倒水煮熟后扔水并焖出来。

4、把蒸好的红豆洒在大盆里,放点盐,用勺子压碎并做豆沙。

5、在蒸锅里铺一层豆沙,再铺一层面,如此反复。

6、麻布包沾水盖好,并在强火中蒸20-30分钟。把筷子插进去,不沾生面表示已熟。

七.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八. 黑龙江省 大庆 肇州县 托古小米

托古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托古乡位于黑龙江省肇州县东南部,为松嫩平原腹地,距县城13公里,东靠朝阳乡,南与肇源县接壤,西临肇州镇,北和丰乐镇相连。托古乡处于中高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全年有效积温平均为2800℃,最高年份可达3100℃,日照时数平均为2900小时,无霜期较长,每年都在130天以上,属温和农业气候带,对玉米、大豆、谷子等传统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地质土壤方面,耕地较为平整,土地肥沃,土质油黑,主要土类是黑钙土,占耕地面积的98%以上,成土过程主要有腐植质积累和钙质聚积,附加上草甸化过程,黑土层为40厘米—60厘米,土壤质地好,潜在肥力比较高,施肥见效快,适宜于种植多种作物,盛产粮食和瓜菜,尤以谷子、玉米、大豆品质最好。

水利资源方面,全乡有水库4座,平均库容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除供农民种地用水外,还可以发展渔业生产。全乡尚有机电井219眼,喷灌设备178套,基本能够满足春种用水和大田灌溉。境内雨量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年降水量大致变化在300—700毫米之间,各月降水量变化在2—130毫米之间。

品质荣誉

托古小米主产区是大沟村,这里是典型的沙土地,最适宜种植谷类作物,产出的小米粒大色黄,味美醇香。“托古小米”在辽、吉、黑三省及松花江两岸久负盛名。1999年采用“托古小米”这个金字招牌建起了禾鑫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有5000吨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并以大沟村为中心建起了无公害、有机谷子生产基地。现“托古小米”,走上了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的道路,并以其高贵的身份跻身于东北小米的名品之列。

生产情况

托古乡是远近闻名的精致米加工之乡,而托古小米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建立了地产品牌,眼下又到了谷子收获的季节,“托古小米”秉承着:严把关、重生产的宗旨,全力投入到小米的加工生产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托古小米依托托古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农业,今年,“托古小米”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谷子加工设备一台,建设绿色谷子生产基地15000亩,使合作社农户达到了1500多户。针对农户托古小米通过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和建立全程技术服务网络等方法,全力保障小米原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谷子回收后,再经过统一的加工、包装,最后统一销售。

现如今的托古小米通过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标识认证,不仅与沃尔玛、新玛特等大型超市签订了购销合同,直接进入超市进行销售,同时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接待米。随着托古小米知名度的提高,产值也不断提高,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得当地农民的稳产增收,同时也成为了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黑龙江省肇州县托古小米专业合作社会申请对“托古小米”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托古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托古乡、朝阳乡、朝阳沟镇、丰乐镇、肇州镇、永胜乡、二井镇、双发乡等八个乡镇。地域保护面积186176公顷,生产面积9670公顷。托古小米年总产量2756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托古小米色泽深黄、米粒圆润口感极佳,饭香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蒸制后产品粘着力强,具有较好的粘聚性,不易散。煮制后产品表现出黏度高,颗粒状态好,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之营养佳品。 (2)外在感官特征:“托古小米”色泽深黄、米粒圆润,成粥后色泽鲜亮、味醇清香。 (3)内在品质指标:托古小米营养丰富,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0%,粗脂肪含量大于1.5%,淀粉含量大于71%,胶稠度大于125mm;碱消值大于4.3级;每100克托古小米维生素B1含量大于0.15毫克、铁含量大于3.5毫克,钙含量大于6.5毫克。粗纤维含量小于1%。维生素的含量亦较丰富,而粗纤维的含量又是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的。为产妇、幼儿及老人的滋补佳品。 (4)安全要求:托古小米严格按照《无公害小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产品符合NY5305—2006无公害食品小杂粮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九. 黑龙江省 大庆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杜蒙秋木耳

杜蒙秋木耳

秋木耳的主要特点是纯真、无假、朵大肉质细腻,柔嫩鲜美,口感好,无污染、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本品长期保存不霉变,便于储存,是馈赠亲朋好友及各种宴席上的高档营养食品。将本品取适量放入器具中,加入适量温水,泡30分钟可复原,即可食用。

秋木耳,生长在朽木上,形似人的耳朵,色黑或褐黑,故名秋木耳,又名木菌、树鸡。秋木耳营养极为丰富,据史料记载,它是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100克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秋木耳还有多种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等,有补气益智,润肺补脑,活血止血之功效;近代医学者对秋木耳的药用价值又有了新的发现。

食品阿司匹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如果每人每天食用5-10克秋木耳,它所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功效相当,因此人们称秋木耳为食品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副作用,经常吃会造成眼底出血,而秋木耳没有副作用,更受人们青睐。同时,秋木耳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它能阻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血管上的沉积和凝结。

由于秋木耳的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凝作用,可以减少血液凝块,防止血栓形成,对延缓中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十分有益,不仅对冠心病,对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症也具有较好的防治和保健的作用。

人体的清道夫

秋木耳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它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也具有溶解与氧化作用。常吃秋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特别是对从事矿石开采、冶金、水泥制造、理发、面粉加工、棉纺毛纺等空气污染严重工种的工人,经常食用秋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优质天然补血品

秋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每100克秋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它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还高出约7倍,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中医认为,秋木耳味甘性平,有凉血、止血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疮出血、便秘带血等,是因其含铁量高,可以及时为人体补充足够的铁质,所以它是一种天然补血食品。

减肥防癌治便秘

秋木耳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原,这两种物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肠道脂肪食物的排泄、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从而防止肥胖;同时,由于这两种物质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利于体内大便中有毒物质的及时清除和排出,从而起到预防直肠癌及其它消化系统癌症的作用。所以,老年人特别是有便秘习惯的老年人,坚持食用秋木耳,常食木耳粥,对预防多种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效果。

化解结石不可少

秋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内源性异物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秋木耳所含的发酵和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与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并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滑润管道,使结石排出。同时,秋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

对于初发结石,保持每天吃1-2次秋木耳,疼痛、恶呕等症状可在2-4天内缓解,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对于较大较坚固的结石,其效果较差,但如长期食用秋木耳,亦可使有些人的结石逐渐变小变碎,排出体外。

十. 黑龙江省 大庆 龙凤区 特种玉米

大庆特种玉米以粘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为主。共有七大类二十余个品种,其中粘玉米有黄粘玉米、白粘玉米、紫粘玉米、红粘玉米、黑粘玉米、五彩粘玉米等品种,黄色的大庆粘玉米是其中的姣姣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