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霉千张 湖北随州霉千张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霉千张 湖北随州霉千张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9:10:50

一.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霉苋菜梗

霉苋菜梗色绿如碧,清香酥嫩,它助消化、增食欲,是下饭的佳肴。据说,绍兴人是最早食用霉苋菜梗的。绍兴人食用霉苋菜梗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春秋战国之时,越败于吴,越王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当时越国已国贫民穷,百姓皆以野菜充饥。有一老者,在蕺山上采得野苋菜梗一把,其嫩茎、叶已食用,但又老又硬的菜梗一时无法煮熟,弃之又觉可惜,便藏于瓦罐中以备日后再煮。不料数日后,罐内竟发出阵阵香气,老汉取而蒸食,竟一蒸即熟,其味又远胜于茎叶,百姓闻之,纷纷效仿,流传至今。“霉苋菜梗”,色泽亮丽,色绿如碧,清香酥嫩,鲜美入味,助消化,增食欲,最宜下饭。

二. 上海市 奉贤区 千张包

千张包主要作料为千张包豆制千张,鲜猪肉、开洋、干贝、笋衣、熟芝麻、精盐、味精、黄酒等配制成馅心;用千张作包皮,裹入馅心,制成三角形包子,与粗绿豆粉丝同煮即成。食时佐以辣油、米醋、白胡椒粉、小葱等调料。

特点是,肉嫩不腻,香气四溢,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千张包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外面包馅的那张千张皮嫩嫩的、脆脆的,里面的馅心由多种材料组成——竹笋、腌咸菜、切得很薄很细的肉丝、一块一块的小白菜和一小碗美味可口的绍兴花雕酒。在制作千张包前必须先把全部佐料用油炒一下,然后再用千张皮把这些各种各样的馅心包裹起来。为了不让它散架,还得用竹笋的皮做成的细麻绳捆绑住。放在锅里煮十多分钟,一个个鲜嫩无比、既可口又香脆的千张包就可以品尝。

三.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大口蜜桃

大口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口蜜桃

果品

地域范围

大口蜜桃产于钟祥市大口林场、盘石岭林场、石门水库管理区,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江汉平原与鄂北岗地的过渡带、钟祥市境内,版图面积58.6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2°51′,北纬31°03′—31°09′之间。整个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58-565米米。东与京山县虎爪山林场交界;南与钟祥市长滩镇相毗邻;西与石门水库接壤;北与钟祥市东桥镇相接。大口蜜桃常年种植面积666.67公顷,每年可生产优质蜜桃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口蜜桃果面光洁,黄白色,阳面霞红;果形近圆形,端正,缝合线浅,果顶平,有果尖;果实较大,单果重200克,最大400克;果肉白色,近核处红色,粘核;果实硬脆,耐贮运性好;果肉口感脆甜,风味独特。2、内在品质指标:大口蜜桃品质独特,营养丰富,维生素C≥45.1mg/kg,可溶性固形物≧12.5%,可滴定酸0.3~1%。3、质量安全规定:大口蜜桃执行《无公害桃生产技术规范(NY/T5114-2002)》标准。

四. 湖北省 潜江 黄湾藕

黄湾藕是潜江市王场镇黄湾村出产的一种藕,这种藕与一般的藕不同,它的孔是单数的,有7、9、11孔不等。也不像其他藕节短多枝,一般都是一枝三节,每节一尺来长,既白又嫩。这种藕多粉易烂,汤酽味美。在一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荆州菜谱》中它名排榜首。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吃了黄湾藕后,信口吟出诗两句:“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用美女的手臂比喻藕的外形,用比干的“忠心不二”比喻单数孔。使黄湾藕具有了人的灵气。

曾有很多外地人试图引种黄湾藕,都没有成功。为了保护这一名贵土品不变质,黄湾人采取了多种环境保护措施,不让藕池受到任何污染。

五.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丁莲芳千张包子

产品名称: 丁莲芳千张包子

产品产地: 浙江省湖州市

产品特性: 肉嫩不腻,芳香振食,松软可口,味道鲜美

产品成分: 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

产品功效: 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理脾健胃的药用功效。

产品简介: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滨,素以美食为天,驰名海内。湖州丁莲芳千张包子于公元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民间商人丁莲芳创立,并以自己的姓名作招牌而流传至今,是湖州的驰名名点。丁莲芳千张包子选用纯精腿肉,配以干贝、开洋、用千张(百叶)精制而成。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它以肉嫩不腻,芳香振食,松软可口,味道鲜美的特点驰名南北。当代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在本店品尝后盛赞“鲜而精,名乃扬”因本产品风味独特,脍炙人口,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使这款民间小吃成为代表湖州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江南名点。

产品历史: 由于丁莲芳几代人在经营中始终贯彻“尊重传统,发扬光大”的经营理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丁莲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一九八九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同年被浙江省商业厅评为优质点心,一九九三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认为“中华老字号”,一九九六年获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同时被该组委会推荐为优质产品,一九九七年被中华烹饪学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一九九八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银奖,一九九九年被评为湖州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名牌奖。二OO一年荣获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张湾区 湖北绿松石雕

产地:中国湖北。

历史: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现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文物即青铜豆和勺(均为兵器),它们是从2414年前的楚国故地出土的,上面镶嵌有绿松石,至今仍保持其特有的晶莹色泽。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也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著名的大昭寺。

特点:结合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名作。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在雕刻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江南北玉雕的风格,下刀干净利落,清晰简练,线条纤细入微。著名绿松石工艺雕刻师袁家琪的新作〈楚天曲〉,是用一块重达14.7公斤的原石雕刻而成的。整块石料质地细腻,料面纯净,色泽碧绿,鲜艳夺目,是湖北省开采绿松石以来,极为罕见之珍品。作者袁家琪根据古代民间传说,结合绿松石雕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大胆运用玉雕镂空、透雕的技艺和湖北派传统仕女的写实手法,在这块多边形的绿松石上精心雕琢了一幅完美的立体图画。仙山琼阁上白云飘绕,仙鹤飞翔,晴日凌空。白鹤童子手擎文房四宝、画卷,白鹤仙子形象端庄丰满,秀丽洒脱,衣饰灿烂绚丽,在悠然自怡的神态中,透露出怀念远人的无限深情。整个作品采用了概括的手法,线条洗练流畅,巧妙地显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

七. 湖北省 潜江 潜江螺蛳

潜江螺蛳是湖北省潜江市的特色小吃。“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

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八.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城县 千张皮

千张皮以制作精制、薄如纸帛、色泽光亮、质地柔韧著称。外销平江、临湘、修水、崇阳、武汉等地。加工时,先将豆腐捣化,舀人木盒,薄浇一层豆腐,垫一层布,盒满,压干撕开即成。要求扒浆嫩,赶热做,豆腐捣得化,压得干。麦市镇葛瑞卿、刘远来是制作千张皮的好手。

九.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三和千张

三和千张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集镇的。三和千张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特点是:单页薄如纸,色泽微淡黄,质细如豆腐,咀嚼筋而香,物美价又廉。

三和集镇因豆制品百页(俗称千张)而闻名于皖东大地。 三和千张采用传统工序,必用流经境内的池河水净化后,手工精制而成。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可采取烫、炒、烧、煮等形式。贮存时将千张切成丝条状晒干,食用前加少许食用碱,开水烫一分钟左右即可。

目前,三和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地方名特优产品的开发生产,规模上不断扩大,工序上不断优化。真空包装的“三和轩”千张销往全国各地,让您品尝闻名遐迩的三和千张。

十.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扣肉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

清成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1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张林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特点】

“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原料】

主料:新鲜猪五花肋条肉 500 克。

调料:芝麻油 100 克(耗 50 克)、红方腐乳半块、金酱(用红糖炒制的 酱)150 克、盐 1 克、葱段 5 克、酱油 25 克、葱花 2. 5 克、花椒 6 粒、豆 豉 75 克、姜片 25 克。

【制作过程】

1、猪五花肉放锅内,加清水置旺火上煮半小时。捞出用金酱涂匀猪皮。

2、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涂金酱的肉块趁热下锅,炸成 金黄色时捞出晾凉,切成 4.5 厘米长的薄肉片(越薄越好)80 片。

3、取大碗一只,放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再将肉片整齐的放入碗内。 然后将酱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再加豆豉、盐,连碗上笼用旺火蒸 4 小时, 取出晾凉。

4、临吃时,再入笼蒸透,取出翻扣入盘,去掉花椒、葱段、姜片,撒上 葱花即成。

【工艺关键】

1.煮肉时要刮净余毛和污染物,洗净后皮朝上入锅,趁热炸2分钟即可。

2.切的肉块要薄,还要厚薄均匀。

3.装碗蒸时,肉片贴碗底,正面摆50块,两边各镶15块再加上其它调配料。

〖酸蒸千张肉〗

制法

(1)把酸腌菜剁细,拌精盐、红糖(末)、姜末。

(2)炸好五花肉,切片装碗。

(3)码放酸腌菜(粒);加酱油、料酒;上笼蒸熟即成。

特点

云南千张肉加酸腌菜(水腌菜),比加干腌菜、芽菜,更具有酸气,能溶解油腻,开胃、增加食欲。

〖千张肉卷汤〗

原料

纸千张200g、里脊肉500g、姜10g、葱10g、白糖5g、料酒5g、生抽10g、胡椒粉2g、鸡蛋一只、清鸡汤500ml、水1000ml、玉米一根、胡萝卜一根

步骤

1、里脊肉末、姜末、葱末、白糖、料酒、生抽、胡椒粉、鸡蛋搅拌上筋备用;

2、纸千张切成10cm见方的大小,摊平包入里脊肉馅,封口出涂蛋液;

3、把包好的千张肉卷平铺在盘子里,进微波炉高火2分钟,取出翻下面再高火2分钟;

4、清鸡汤加水、玉米段、胡萝卜煮到滚,加入微波好的千张肉卷,煮到滚;

5、转文火在煲制15分钟,就可以了。

最后,建议大家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的盐或白胡椒粉,这样味道更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