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湘潭特产灯芯糕 湘潭特产灯芯糕的发展建议信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湘潭特产灯芯糕 湘潭特产灯芯糕的发展建议信更新时间:2022-04-01 13:24:33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灯芯糕

灯芯糕是湘潭的传统副食。它不仅形似灯芯,洁白柔润,味道甜辣,清凉芳香,弯转成圈而不断,而且可以用火点燃,散发纯净的玉桂香味。而且打开一盒从第一根开始接连不断到最后一根,不多不少整整24个小时。

湘潭制作灯芯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时湘潭县忠臣乡,住着个叫易奎的穷书生,母子两人相依为命,艰苦度日。易奎聪明好学,17岁就中了秀才。他本来第二年可以去考举人的,为了照顾生病的0,接连三次放弃了这种机会。到了28岁那年,母亲说什么也要上他去应考。考试完毕,他匆忙回家一看,吓得目瞪口呆。原来0已人事不知,里衔着一根灯芯。易奎心里十分难过,后悔自己不该离开母亲。他急得团团转,东找西找终于找到一点糯米。他赶紧把糯米磨碎,放点糖,蒸成糕,切成灯芯模样,一根根喂给母亲吃,说也奇怪,喂着喂着,母亲睁开了眼,很快还能说话了。易奎十分高兴,逢人遍告。不久,来了喜报,他考取了举人。这时,他母亲也完全恢复了健康,真不双喜临门。从此,忠臣乡一带,家家户户都学着做这种糕,名字就叫“灯芯糕”。后为,灯芯糕传到县城,经过糕点作坊科学配料,反复试验,精心制作,便成了湘潭的名贵食品。

灯芯糕采用上等糯米米粉、白糖、猪油、肉桂、红丝作原料 ,140多年前,在清代咸丰年间全国名品博览会上,湘潭灯芯糕被评为一等;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称赞;1988年5月,又被评为湖南省“名糕点”。此后,灯芯糕的质量不断提高,改用提炼过的纯桂子油取代原配方中的肉桂粉,使产品的桂味更加纯正浓郁,荣获湖南省优秀产品的称号。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蛋卷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提到湘乡的蛋糕席,是湘乡城乡一种较为普遍的宴席,蛋糕则是这种席面上的主菜。蛋糕制作方法是先将斩碎的猪肉7份拌和它粉(红薯淀粉)3份、调以鸡蛋和佐料(胡椒粉、桔饼等)制成原料,在蒸笼里,捂盖烧一把火后,再将蛋汁均匀泼洒在原料上,再捂盖蒸熟,切成块片即成。另一种作法是,将鸡蛋汁充分搅拌,倒入烧烫的锅内,两手端锅,顺势将蛋汁荡匀成薄皮,略加烤焙即成蛋皮;然后,把原料用蛋皮卷成圆筒,放入蒸笼里蒸熟,切成片,即成蛋卷。趁热食用,味极酥软鲜美,在制蛋皮时,略加食品红,便清晰显示蟠龙纹,色、香、味、形俱佳。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草龙虾

草龙虾是在湖区疯狂繁殖的硬壳大虾,掐头去尾后再用刷子大力刷,然后加足了辣椒、朝天椒、花椒、八角、茴香、孜然、大蒜、生姜等种种调料以酒爆炒,最后还得煮透。端上桌的口味虾红通通一片,又喷香扑鼻,辣得人猛吸凉气却欲罢不能。据说草龙虾牙口奇好能啃动防洪大堤,所以长沙人怀着对害虫的仇恨,吃起来分外来劲。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韶山土腊肉

采用农家上品土腊肉,肉色鲜艳,肉味不肥不腻,佐配乡土豆豉,味道香浓。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龙牌酱油

龙牌酱油是湘潭的传统之一,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由市第一、二、三制酱厂生产。该产品1982年获国家银质奖。( 湘潭)

始产于1740年的龙牌酱油至今采用传统天然晒露发酵工艺酿造、原汁原味,富含18种氨基酸,260余种香气成分。

到了湘潭,不买‘龙牌酱油’,等于没去。”此话并非无稽之谈。湘潭素来有“酱油王国”之称。早在1915年,湘潭的龙牌酱油就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湘潭龙牌酱油除有“取消泽鲜艳,酱香浓郁、滋 味鲜美、咸甜可口和久贮不变、无浑浊沉淀及霉花浮膜”等独特优点外,还含有260多种香气成分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乃上等营养佳品。龙牌酱油滴滴香浓源远流长,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的湘潭人,没有谁不是吃龙牌酱油泡饭长大的。湘潭有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尽你挑”。这些足以证实龙牌酱油在湘潭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必备。早在100多年前,清代大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就在品味龙牌酱油做的佳肴后,留下了“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的名句。

湘潭制酱历史悠久,《湘潭县志》记载,早在清乾初年,湘潭就有了制酱作坊。湘潭市酱作业首创自清乾隆初年本县商人龚裴然,当时龚庆祥斋酒酱作坊生产的酱油“汁农郁、色乌红、香温馨”,被称为“色香味三绝”。

湘潭的龙牌酱油选用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美味鲜、香味浓郁、咸中带甜、久贮无浑浊、无沉淀、无霉花等特点。而首创原汁酱油的吴元泰、吴恒泰酱园是两家百年老店。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两吴”和“大丰”三大酱园合而为湘潭市制酱厂,产品商标就为“龙牌”,“龙”便正式成为了湘潭酱油的象征。1965年12月,龙牌酱油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出口的酱油;1978年6月,在全国出口酱油评议会上获第一名;1981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然而,这并非湘潭制酱同仁的终极目标,他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金牌。1985年第一个响应1委员长关于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毅然从台湾归来的马璧教授,听说家乡的酱油两度“夺银”,即兴作诗道:“台北邻商曝酱香,每闻此味忆家乡,回归喜见银牌奖,预料金牌更闪光。”果然,“功夫到家福自来”,1988年12月27日,湘潭的龙牌酱油,终于获得首届食品博鉴会金奖。获金奖后,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张国基题词致贺:“天厨臻味觉,鼎镬赖调和。”

湘潭龙牌酱油之所以能香满天下,是因为选料、制作乃至储具都十分讲究。主料采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澧河黑口豆、荆河黄口豆和湘江上游所产的鹅公豆。辅料食盐专用福建结晶子盐;胚缸则用体薄传热快、久储不变质的苏缸。生产中,浸籽、蒸煮、拦料、发酵、踩缸、晒坯、取油七道一序,环环相扣,严格操作,一丝不苟。生产酱油外,还有原酱伏酱、紫油萝卜、紫油姜,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紫油姜久负盛名,它采用在白露前出土形似人指掌、杆断无筋、枝长瘦、荷口短的优质嫩姜,经精细加工,最后以龙牌酱油浸泡,其味道鲜美,咸辣可口,清香细嫩,是增进食欲的佳品。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湘乡啤酒

湘乡啤酒厂是国家大型企业,年产啤酒达10万吨。据清朝嘉庆《湘乡杂志》记载:“乡泉井,水香如椒兰,酿酒殊腾,南齐时以之充贡。”以此井水酿制的啤酒,酒味醇香,纯正爽口,是湖南省惟一获“湖南名酒”称号的啤酒。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毛家双色鱼头

毛家双色鱼头选用无污染的麻雄鱼鱼头,重量在800克为宜,配料选用湖南特制的剁椒、株洲的明庆酱椒及自制的酱料,用特制分隔器皿,猛火蒸煮7分钟即可。

特点:双色双味,肉质细腻,味道香鲜,余香绕口。

八.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湘潭灯芯糕

灯芯糕为条状食品,洁白,光润,以形似灯芯而得名。据说灯芯糕在当时并不著名,仅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1915年,灯芯糕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各国使者和商人看到这种外形为条状的食品,洁白、柔润、光滑,具有纯净的玉桂香味,拿到手上可以弯成圈而不断,最奇怪的是用火柴点燃后,整根能燃尽,因而惊叹起来。于是,名副其实的“灯芯”糕便名扬四海了。

灯芯糕是湘潭的传统副食。它不仅形似灯芯,洁白柔润,味道甜辣,清凉芳香,弯转成圈而不断,而且可以用火点燃,散发纯净的玉桂香味。而且打开一盒从第一根开始接连不断到最后一根,不多不少整整24个小时。

湘潭制作灯芯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时湘潭县忠臣乡,住着个叫易奎的穷书生,母子两人相依为命,艰苦度日。易奎聪明好学,17岁就中了秀才。他本来第二年可以去考举人的,为了照顾生病的0,接连三次放弃了这种机会。到了28岁那年,母亲说什么也要上他去应考。考试完毕,他匆忙回家一看,吓得目瞪口呆。原来0已人事不知,里衔着一根灯芯。易奎心里十分难过,后悔自己不该离开母亲。他急得团团转,东找西找终于找到一点糯米。他赶紧把糯米磨碎,放点糖,蒸成糕,切成灯芯模样,一根根喂给母亲吃,说也奇怪,喂着喂着,母亲睁开了眼,很快还能说话了。易奎十分高兴,逢人遍告。不久,来了喜报,他考取了举人。这时,他母亲也完全恢复了健康,真不双喜临门。从此,忠臣乡一带,家家户户都学着做这种糕,名字就叫“灯芯糕”。后为,灯芯糕传到县城,经过糕点作坊科学配料,反复试验,精心制作,便成了湘潭的名贵食品。

灯芯糕采用上等糯米米粉、白糖、猪油、肉桂、红丝作原料 ,140多年前,在清代咸丰年间全国名品博览会上,湘潭灯芯糕被评为一等;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称赞;1988年5月,又被评为湖南省“名糕点”。此后,灯芯糕的质量不断提高,改用提炼过的纯桂子油取代原配方中的肉桂粉,使产品的桂味更加纯正浓郁,荣获湖南省优秀产品的称号。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滴水洞矿泉水

产自古老的滴水洞群山岩底,毛泽东幼年时拜石干娘处为最大的涌泉口,这位伟人在故乡时常饮此水,身强力壮,智慧过人。目前,生产的滴水洞矿泉水,从龙头山276米深处提取、据专家检测,每升水含硒13微克,锌100微克及偏硅酸、锶等10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国家“天然饮用矿泉水GB8537—87”的界限标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专家认为,从该水的价值、品位看,在全国极为罕见,属优质矿泉水,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此水经世界一流的美国“飞梭”太空水处理, 由台湾欧享国际实业有限公司监制,已成为韶山名优中的拳头产品,享誉中外
( 韶山)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糖饧

糖饧是湘潭的传统小吃。在民间有句俗语“七月半,糖饧顿”,说的是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大家不生火做饭,都以糖饧为主食。现在则立夏一过,糖饧就开始上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