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珠海三灶镇特产 珠海三灶澳门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珠海三灶镇特产 珠海三灶澳门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2 09:17:01

一.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金汤对虾

金汤对虾也是珠海十大美食之一,对虾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二.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章红

最好是生食,还特别受日本人的欢迎( 珠海)

三.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金湾三鑗鱼

关于三鑗鱼,其实在西江,珠江,北江等都有出现,但现在数量越来越少,它是每年水涨时从大海里面回游到江里的一种野生鱼类,三黎鱼学名鲥鱼,因西江三黎味道鲜美特别出名。故有“春边秋鲤夏三黎”的说法,但三黎鱼最难处理的是离水即死,市面上难得一见鲜活的三黎鱼,每年夏天,大量的三黎鱼便回游到江中集中产卵,所以很容易给围捕,多年捕杀,使三黎鱼越来越少,但是现在国内已有多个地方有养殖成功,这种鱼可是咸水淡水都能养活的。

三鑗鱼在广东珠海一带的做法多是用焖,如用凉瓜来焖,而焖好后,如果放置几个小时后再加热食用,味更加鲜美。

四.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白豉油皇焗白鸽鱼

白豉油皇焗白鸽鱼是珠海的一道名菜。由于鸽鱼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加上其习性奇特,肉质鲜嫩细腻而不粗碎,韧性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含腥,因而自然海鲜风味十足,是海产品贵族之高贵。益利大酒楼名厨取其作主料,配上复合豉油皇及配料锅口烹调、精心制作出珠海名菜之“豉油皇口白鸽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白鸽鱼生长在如斗门五山区域这样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加上其习性奇特,肉质鲜嫩细腻而不粗碎,韧性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含腥,自然海鲜风味十足,是海产品贵族之高贵。

五.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渔歌唱晚

渔歌唱晚是珠海十大名菜之一,该菜制作讲究,先把濑尿虾背上的硬壳剪掉,在中间开一刀,酿入酒店秘制的咸淡水虾胶,再上一层炸粉丝,待油烧开,放入已酿好的濑尿虾炸至金黄即可。上菜时配以一个用面类做好的网及一樽捕鱼翁雕塑,使该菜更具文化特色。

六.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烧禾虫

烧禾虫是一道著名的粤菜,质软味香,营养丰富,是许多广东人喜爱的珍馐。 禾虫学名叫“疣吻沙蚕”,产于珠江三角洲,它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其形体像蜈蚣,可是它的脚比蜈蚣的脚还要多,更有趣的是它身上可随时交替变换各种鲜艳的颜色,不过煮熟后就呈蛋黄色了。它身体虽小,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清香鲜美,嫩滑可口,还具有滋阴、健脾、暖身、去湿之功效。

小贴士: 珠海斗门县一带的居民有捞禾虫的传统,每年的五月和九月两季,人们会在夜晚拿着手电筒和大网去草滩上捕禾虫,场面热闹非凡。五月的禾虫称为“荔枝虫”,九月收获的称 “秋虫”。

七.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斗门南美白对虾

斗门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PenaeusBoone)又称万氏对虾,国内译名凡纳以对虾,俗称白肢虾、白虾、南美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原产美洲太平洋西岸水域,是广盐性种类,生长迅速,食性杂,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幼苗在高盐度海水中孵出,成虾在咸淡水中长大,养殖70天(每市斤30只)可达到上市规格。

斗门区地处珠江口西岸,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为江河浅海,淡水和海水资源十分充足,且地表水含盐8—20‰,十分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斗门在1998年引进试养并取得成功,现全区养殖南美白对虾5.2万吨,其中上横镇、白蕉镇、六乡镇是养殖的主产区,产品销往国内外。目前南美白对虾已是斗门农业的名牌产品,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具有补肾强体,健胃补气,祛痰抗癌等作用,主治食道癌、肾虚、遗精、脾胃虚弱、气虚疮口、神经衰弱、手足抽搐、产后乳汁不通等。

2011年以来,众多食品生产企业看中了斗门区南美白对虾的规模化产量,纷纷到这里投资设厂,新鲜的南美白对虾摇身一变,成了休闲熟食品,远销全国各地。截至2012年7月底,斗门区6家南美白对虾深加工生产企业已顺利通过了QS认证,斗门区水产养殖行业将进一步向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方向的发展。

八.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白蕉禾虫

白蕉的六围、七围、八围,及鹤叶新围垦区的滩涂,潮田最多。每年有两个收获季节 ,在清明后的旧历初一、十五潮期收获,称“荔枝虫”,在旧历八月十五前后收获称 “秋虫”。禾虫炒、炸、熏、蒸、生晒、腌制、煲汤均可,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珠海)

九.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东澳石班

东澳石班

十.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鲍汁扣横琴蚝

横琴蚝身体肥硕,鲜嫩质美,清甜味香,以“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享誉海内外。

蚝是一种有着丰富营养和食疗价值的高级海产品,可健脾胃,补虚弱,益气血,软坚散结。

经常吃蚝可使皮肤润泽光滑洁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