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兴河头镇特产 新兴县的主要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兴河头镇特产 新兴县的主要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3 04:11:03

一.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四甲河鲜

位于新兴江上游的四甲河,发源于天露山脉的锦山。俗称锦水,后统称为西河。从四甲河起,西河沿途河流清澈,含氧量高,污染极少,孕育了大量的珍稀河鲜。其中,黄鳝、泥鳅、沙鳅、鳡鱼、鳜鱼、鲈鱼、赤眼等野生鱼类较多。特别是一种四腮鲈鱼,味道极鲜。据1948年《新兴县志》记载,“县南五十余里的里洞,大河潭中产四腮鲈鱼,形扁而圆头,有四腮(大二),小腹有四鳍,二前二后,色白斑黑,头大鳞细,鳍坚、腮颊露,(味)鲜美,秋冬间尤佳”。20世纪50年代初期,簕竹河段还可见少量的四腮鲈鱼,但至今已难见踪迹。

西河沿岸山清水秀,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些以河鲜为主的农家菜馆、河鲜餐馆应运而生,四甲河鲜美名不胫而走。目前,料坑、簕竹等地的几间河鲜餐馆声名远播,各方食客络绎不绝。

二.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排米粉

新兴排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新兴排米粉,是广东省最早生产并出口国外的排米粉,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是新兴县的传统拳头产品。生产的排米粉选用优质大米,运用全水磨压滤工艺配合山泉水制作而成,粉丝润而透明、质爽滑、煮不糊、炒蓬松。

新兴排米粉,一九五六年以“帆船牌”商标运销港澳及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是广东省出口排米粉最早的产品。自一九0年至一九九一年,先后十多次获“广东省排米粉质量评比第一名“或同类产品优质奖,拥有广东“排米粉之王“的美称。

新兴排米粉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话梅

新兴话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话梅

新兴的话梅主要产于共成区东水、曹田等村庄。明代瑶人在此居住时已有种植,品种以火梅、大肉梅为主。

民国20年(1931年)引进广州市郊罗岗梅进行培植,此后以罗岗梅为多。但以共成镇所产的梅子最佳,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

新兴话梅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新兴话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东新兴境内各山区镇都植有青梅树,但以共成镇所产的梅子最佳,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人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新兴话梅系广东著名传统之一。

1 悠久历史

新兴的话梅主要产于共成区东水、曹田等村庄。明代瑶人在此居住时已有种植,品种以火梅、大肉梅为主。民国20年(1931年)引进广州市郊罗岗梅进行培植,此后以罗岗梅为多 。

2 名字由来

因为是说话,聊天,摆龙门阵时的常吃的零食,所以叫话梅。

最初,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说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那时候又不如如今这般便利,饮用水说来便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说下去。(说书先生的"书"称"话本",其梅亦称"话梅" 。

新兴话梅

3 产品特点

新兴话梅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

4 养生功效

梅子益人,首先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姚有这样的习惯: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有人还用白酒浸泡青梅,密封一个月以后,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可治疗风湿筋骨痛、扭挫伤和腰肌劳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

四.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象窝茶

象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象窝茶”是广东省新兴县十分有名的特色产品,因产于该县象窝茶场而得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其品质优良, 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具有形美、色清、香郁、味醇的特色,以香气清鲜馥郁,滋味鲜美甘爽,汤色绿黄明亮而深受名家赞赏。

种植历史

广东省新兴县共成东水一带,地处天露山脉,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山地带,但由于临近大海,这里长年雾气萦绕,温湿度高,正好拥有种植高山茶的良好地理环境,所以这里一直有茶叶生产。在古代,当地的土民就已经移植山上的野生茶树,经培育后制成小叶绿茶饮用,称作“水源茶”,但总产量不多。到解放后的集体经济时期,共成公社创办象窝茶场,引进云南的茶种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自此“象窝茶”渐渐有了一点名气。由于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局限,过去“象窝茶”的品牌难以走出新兴。后由新兴的翔顺集团组建了象窝生态茶场,整合原来象窝茶场的地理资源,改变了旧式的小农加工手法,利用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从茶叶的引种、培植、管理和生产工艺都进行了革新。经过几年的品种改良,加工技术的优化,象窝茶已成为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的茶品。许多会品茶的雅客,在饮过象窝茶后,都能品尝出一种只有在新兴共成山区才能培植出的独特清香茶味,其它地方难以复制。.新兴县象窝茶场位于太平镇东南部,海拔600多米,距县城约28公里,总面积2400亩,坐落在太平镇水浪村委会水源山地带,2008年有茶园面积500多亩。.

品质管理

象窝茶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出品放心茶,健康茶(有机茶)为目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以稻草、豆麸、鸡粪、牛粪等有机物作基肥,减少化肥施用。同时,采用生物治虫、灯光诱杀、人工捕捉等方式消灭茶树害虫,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象窝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三大类,滋味浓厚,入口生津,回甘味特强。.

产地范围

象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新兴县太平镇、稔村镇所辖行政区域内天露山山脉。.

五.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瓷器

新兴瓷器

新兴县陶瓷资源丰富,新兴县新江瓷厂创建于1956年,是一间有40年历史的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厂区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现有员工1500人,有三条设备配套齐全的油烧隧道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9000多万件出口瓷,是生产茶具的专业厂,主要产品有迎春系列杯碟。

海鸥系列杯碟、中西配套茶具、工艺美术瓷等。产品造型新颖,款式、花式繁多,晶莹洁白,深受消费者青睐。畅销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智利、日本、越南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江瓷厂95年晋升为中型企业,96年被国家经贸委赋予自营进出口权,99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六.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天堂红烟

天堂红烟

新兴县天堂镇的土红烟叶,相传是在清朝乾隆初年,由一个贩卖罗定蜡丸的东安县人带来种子种下的。开始,他走江湖卖蜡丸来到天堂镇,见到天堂是个苦旱地区,适宜种植罗定县的红烟,春旱时,如果种不下水稻,就可种红烟。第二次他来的时候,一个袋装蜡丸,一个袋装红烟种,分给东面的八屯村、南面的第十村、西面的螂仔村等10多条村的群众试种,以后逐年增多。不久,卖蜡丸的东安人又来天堂,走时顺便带些烟叶回去卖。

一天,他在东安县城摆卖,被一个从广州来买东安花石名叫卢旺的福建人看见。卢旺发现烟叶与自己家乡福建的品种不同,烟味芬芳,便买了带回家乡作比较。怎知到广州时却被人高价买光。他见有利可图,便又到天堂收购烟叶,成批运往广州出售。

卢旺连续几年获利不少,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一间"卢万安"烟丝店,名声大振。卢旺死后由他儿子接管经营。清光绪初年,又在天堂圩开设一间"卢万安"支店,番禺、南海、四邑等地商人也到天堂圩开设专门经营烟叶的商店,天堂种烟叶的人也跟着多起来。天堂红烟逐渐远销广州、香港,远近驰名。

七.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新兴街炒糕粿

名小食。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粿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区新兴街茂成号专营而闻名,号称老徐炒粿。

糕粿是用优质白米浆逐层加工蒸熟,制作时先将糕粿切成均匀小块,加入鱼露,红甜豉油调匀,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红入味,然后下平底锅(煎盘)用猪油以文武火候将糕粿两面煎赤,加入白糖炒匀,再和入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多种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

新兴街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达到外酥内嫩,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口感咸、甜、香、辣兼备。

八.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河头石斛

龙陵河头石斛

石斛性味甘、微寒,入胃、肾经入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益肾明目。历代药学经典对石斛的药效记载有:《本草纲目》将石斛列为药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指出石斛具有生津、止渴、镇痛、消除水肿之功效,主治热病阴虚、目暗、胃弱、声音嘶哑等疾病,对声带疲劳、声音嘶哑,恢复其美音有特殊疗效。《道藏》将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岑、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清代名医赵恕轩《本草纲目拾遗》赞石斛“滋阴补益珍品”。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船营区 新兴园蒸饺

吉林的主食风味,被人们称道的是新兴园蒸饺,筱筱火勺和会友发包子。河南街新兴园元笼蒸饺久负盛名,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饺子外型美观,个头均匀,皮薄发亮、筋道、卤汁多,滋味鲜美,食时配上一碗清汤,很受顾客欢迎。现已列入吉林面点谱

新兴园的历史沿革:

1894年: 董世昌开办一家小饭馆,叫董家饭铺。

1901年:董世昌将王兆元、王兆吉挖到他的饭店。王家哥俩把在山东学会的圆笼蒸饺引入该店。当时的饺子馆是吉林非常有名的饭店之一,俗称王家饺子馆。

1920年:王兆元、王兆吉哥俩接管了饭店,在河南街西段租用三间门市,取名为“天怡兴”,以经营蒸饺、酱肉为主。两兄弟不断创新饺子制作工艺,研制了擀皮新工艺,三下一个皮,擀的饺子皮皮薄均匀不硬心,被称为一绝。

1935年:“天怡兴”饭店扩建新店,由河南街的西头搬到了现在的东头道北,店址就是现在的位置。由当时的著名厨师韩钰掌勺,主要经营圆笼蒸饺,增添了熘炒菜,包办酒席,店号以韩钰的钰字为名,从此“天怡兴”改为“天钰兴”。

1948年:吉林解放,当时的商会派曲韵芝、杨长兴到“天钰兴”饭店工作,推曲韵芝为经理(其丈夫是王氏兄弟的伙计),特聘老掌柜王兆元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

1950年:在原“天钰兴”饭店基础上,在原址重新开办饺子馆,取店号“新兴园”。

1956年:市政府批准公私合营,新兴园饺子馆合并到市饮食服务公司江城饭店。在此期间,店名曾一度改为河南街饺子馆(经营位置未变)。

1962年:市饮食服务公司为了保持王家饺子馆这一传统品种,将新兴园饺子馆从江城饭店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经营单位。

1989年:新兴园蒸饺获商业部“金鼎奖”称号。

1997年:获中国烹协“中华名小吃”称号。

1999年:被省烹协授予“百年老字号”称号,吉菜名店,饺子宴获吉菜名宴称号,获国内贸易部中国名点称号。

十.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秋木耳

秋木耳生长在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大自然气候的柞木上。秋木耳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秋木耳中酸质对消化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被人们誉为“素中之荤”使用及营养价值极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