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京方便面怎么就成了河南土特产 河南最好的方便面品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京方便面怎么就成了河南土特产 河南最好的方便面品牌更新时间:2022-04-01 10:45:40

一.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小窝头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窝头一词,在旧中国是北京人意为“贫穷”的代名词。过年北京人讲究吃饺子,但贫穷人家吃不起,只有吃窝头过年。过去有一副对联写道:“人过新年,二上八下;我辞旧岁,九外一中”。上联指包饺子,两个大拇指在上边,其它八个指头在下托着;下联则是捏窝头的动作,一个指头在窝头眼内。

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仿膳饭庄有一种甜点心,名叫“小窝头”。它是用黄豆、玉米加工成精细面粉,再加入白糖和桂花蒸制而成的美点。其特点是上尖下圆,小巧玲珑,看上去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宝塔”;吃起来味道香甜,细腻滋润。因而,凡是光顾仿膳饭庄的人们,都以一尝脍炙人口的小窝头为快事。

小小窝头怎么成为北京仿膳名点的呢?这有一则与当年慈禧太后逃亡有关的传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尽管义和团及北京军民奋力抵抗,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北京还是被攻陷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批宫女、太监、卫兵乘夜黑人静,化装成逃难的百姓,坐上三辆破车混出了紫禁城,仓皇向西安逃去。出逃匆匆,来不及带上足够的食物,且兵荒马乱,慈禧太后一行人也不敢暴露身份,无法得到地方官吏的侍奉和保护,一路上风声鹤唳,饥饿难忍。当行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时,荒无人烟,更难找到能吃的东西,而慈禧太后又非要吃东西不可,这可难坏了随身的太监。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贯世里的随从,身上还留有一个从民间要来的玉米面窝窝头,便掏出来进献给了慈禧太后。俗话说:“饱了喝蜜蜜不甜,饿了吃糠甜如蜜”,平时吃惯奇珍异馐的慈禧太后这时竟也将这粗劣不堪的窝窝头吃得津津有味,倍觉甘美。

不久,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慈禧太后回到了北京。据说那个随从贯世里由于献食有功,还被封为“引路侯”。一次慈禧太后想起了那顿“又香又甜”的吃食,就命御膳房给做窝窝头吃。这可使御膳房的厨师们犯难了,窝窝头本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品,一般富户人家只食精米精面,对这种玉米面窝窝头并不问津,更何况深居宫禁的慈禧太后了。但厨师们又深知她的性情暴戾乖张,怎敢违抗旨意。于是,便依照大窝头的式样,加进一些黄豆粉和大量白糖,还有桂花,精心制成了小窝头,松软甜美,慈禧太后果然喜欢吃。从此,小窝头便成了慈禧太后食谱上的一味甜点。清朝灭亡以后,小窝头和其他清宫菜点一样,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

二. 北京市 延庆区 煳肘

煳肘

特点:

肉白皮黄,柔软鲜嫩,有浓郁的煳香味,屡吃不腻。

主料:

猪肘肉1~2公斤,调料腌韭菜花20克,大蒜泥20克,乳腐汁30克,辣椒油40克,酱油80克。

作法(1)猪肘肉(去骨)放在旺火上燎成焦煳色,皮上起小泡。(2)把肉放温水里泡20~30分钟,刮洗干净,放清水锅里煮熟(煮法同“白肉片”)。(3)带皮切成薄片,码在盘里。(4)把掩韭菜花、大蒜泥、乳腐汁、辣椒油、酱油等调料放在小碗里调和均匀,随同肘片一起上桌,即可蘸吃。

三. 北京市 怀柔 干蘑菇

干蘑菇为优质干菜,水发后好可配制佳肴,和鲜蘑菇的食用价值不相上下。干香菇泡发,不宜冷水,宜用60℃的温水,在此水温中,香菇所含核糖核酸易被水解成具有鲜味的――鸟苷酸。泡发后的水也含鲜味,不可泼弃,可澄清后用做汤水。



蘑菇,要选择表面有弹性、有韧性、有光泽度的菌类,如果煲汤应选择干片(干蘑菇)效果最佳,食用也应选择干蘑菇和鲜蘑菇,尽量不要食用腌制蘑菇,因为腌制蘑菇最容易造假。切勿食用带有粘性、挂丝的变质蘑菇。

四. 北京市 怀柔 虹鳟鱼丸

虹鳟鱼丸

鱼丸多是南方的做法,鱼丸炖汤之后,清新可口。虹鳟鱼肉质紧密,所以剁成鱼蓉之后也会有很好的弹性,并且虹鳟鱼鱼刺少,更合适做鱼丸。

鱼丸吃到嘴中,口感很好,弹性、滑爽夹杂着清新的味道。炖鱼丸的汤也很清香,其实对于鱼丸来说,有时汤汁对舌头的吸引大于鱼丸本身。汤汁温润,不骄不躁,滋味不浓重,也算恰到好处。喝汤时,最喜欢汤进入喉咙那一瞬,轻微的咕咚声,咽下去的是温暖。

五.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六. 北京市 平谷区 北京啤酒

历史:北京啤酒厂建于1942年。 特点:北京特制啤酒采用优质国产麦芽和新疆酒花,啤酒泡沫洁白、细腻持久,具有幽雅的酒花香味和麦芽香味,口味纯正、清淡爽口,是北方地区群众喜爱的啤酒。每年还向美、英、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 奖项:北京特制啤酒(白标)120P,1985年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从60年代起被入选国家"国宴用酒"。 生产企业:中国北京啤酒厂。( 北京)

七.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王麻子剪刀

产地:中国北京。特点:剪刀口顺轻松,刃薄锋利,韧性好,强度高,头长把宽,轴粗有力,剪尖灵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卷,经久耐用。( 北京)

八.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牙雕

北京象牙雕自明朝以来特别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

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为浮雕花卉和圆雕花卉两种。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盘子、臂搁等;圆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篮、盆景、蝈蝈白菜等。

北京牙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来尤为盛行。清代牙雕多是由内廷御用作坊生产,工匠多来自扬州、广州。在前章述及到故宫珍宝馆的象牙席,是清代牙雕制品的珍品之一。

其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

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做牙雕制品的机构。明清宫廷的牙雕艺人主要来自江南、广东和北京当地。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象牙工匠不断的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趣味几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牙雕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

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衰微,北京的象牙雕刻也受到了财力、人力和原材料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停滞不前。以前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牙雕匠人纷纷转向了民间,开办作坊,廖以自补。到了光绪年间,北京的象牙作坊甚至曾一度面临绝迹的危险。其后有一些象牙雕刻艺人和一些专门为房屋建筑雕花装饰的艺人为古玩铺修补残旧的象牙雕刻工艺品。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几家这样的象牙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及珠市口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牙雕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之大成,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北京牙雕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线条挺拔、刀法富有变化的艺术风格。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形栩栩如生。新中国成立后,也创造了“毛主席故乡”、“成昆铁路”等大型牙雕作品,于细腻之中透着灵秀之气。在某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以扩大体积,但拼嵌得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九. 北京市 平谷区 北京白鸡

北京白鸡是北京市种禽公司培育成功的优良蛋用鸡新品种。该鸡体形小而清秀,全身着白色羽毛紧贴身躯。北京白鸡的主要特点是成熟早、产蛋率高、饲料消耗少、适应强。北京白鸡年产蛋260枚左右,平均每枚重57克,每生产一斤蛋耗精料2斤左右,均达到了商品代蛋鸡的国际水平。这种鸡既可在北方饲养,也可在南方饲养,既适于工厂化高密度笼养,也适于散养。

北京白鸡是北京市畜牧局种禽公司在引进国外鸡种基础上选育成的优良蛋用型鸡。具有体型小、耗料少、产蛋多、抗病力较强、易饲养等优良特点。几年来向全国各地推广受到饲养者的欢迎。

北京白鸡具有自来航鸡的外貌特征,即体型清秀、毛白色而紧贴,单冠大而鲜红,公鸡冠直立稍厚,母鸡冠稍薄,多倒向一侧。喙、胫、皮肤黄色,耳叶白色。 北京白鸡有I、 II、III系。纯系鸡的开产日龄为150~160天.72周龄产蛋量240枚左右,蛋重57~60克,料蛋比2.66:1。优秀的系间杂交鸡人舍72周龄产蛋量达262枚,蛋重57克。

十. 北京市 石景山区 北京鸭

品种名称 北京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北京市郊区。现分布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和肉质好等优点,以北京鸭为原料加工的烤鸭享誉中外。2000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外貌特征:体型硕大丰满,体躯长方形,前部昂起,与地面约呈30°角,背宽平,胸丰满,胸骨长而直。头大颈粗。喙中等大小,呈橘黄色或橘红色。眼大而明亮,虹彩灰蓝色。全身羽毛丰满,羽色纯白而带有奶油光泽。翅较小。尾短而上翘。公鸭有4根卷起的性羽,母鸭腹部丰满,烃粗短,蹼宽厚。胫、蹼橘黄色或橘红色。初生雏鸭绒羽金黄色,称为“鸭黄”,随日龄增加颜色逐渐变浅,至28日龄前后变成白色,至60日龄羽毛长齐,喙、胫、蹼橘红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平均体重:初生60克;对日龄650克;49日龄1875克;63日龄2625克;150日龄2875克。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选育的Z型北京鸭42日龄平均体重3100克,料肉比2.3:1。我国及国外选育的配套系,其大型父本品系的成年公鸭平均体重4250克,母鸭3750克;母本品系的公母鸭体重稍轻一些。填饲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0.60%,母鸭81.00%;填饲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3.80%,母鸭74.10%。经过选育的品系自由采食,饲养49日龄的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3.60%,母鸭82.20%;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7.90%,母鸭76.50%。此外,80-90日龄北京鸭及其与番鸭杂交产生的半番鸭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而且肥肝性能良好,填饲14-21天每只可产肥肝300-40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65天。母本品系平均年产蛋240枚,经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可产蛋100枚以上。平均蛋重103克,平均蛋壳厚度0.36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41,蛋壳白色。公母鸭配种比例1:(5-6)。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公鸭利用年限1-2年,母鸭2-3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