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平银山镇特产 东平十大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平银山镇特产 东平十大必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9 13:31:05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芦洲镇甜玉米

芦洲镇甜玉米是广东惠州惠城区芦洲镇的。

芦洲镇目前所种植的主产品种为超甜玉米,(包括金凤超甜5号、重钟超甜5号、农宝超甜3号),均为优质品种,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好,可供食用、加工制作罐头。2003年全镇种植面积2500亩,平均亩产1吨左右,按订单收购价0.90元/公斤计,每亩产值可达900-1000元,计划明年全镇种植3500亩,可增加农民收入350万元。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乌鳢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乌鳢属。又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1970年以前,东平湖内乌鳢最多。单船日捕获量可达二三十公斤。据说,1964年,现在的二级湖排干水时,一个人一天在湖底淤泥上可以拾到一“挑子”即一担乌鳢(约50公斤左右)。六十年代老湖区内出现干湖现象时,也曾捕获大量乌鳢,最重的达8公斤。

乌鳢体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黑麻,系底层肉食鱼类,常生长于水草茂盛、水质混浊的池沼水泊,河套湖汊,幼鱼以浮游生物为主,成鱼捕食鱼虾蚌、螺及水生昆虫。乌鳢生长发育快,在野生环境下的蛤鱼,平均重达142克,2龄鱼367克,3龄鱼970克,4龄鱼1750克,乌鳢饲养在七十年代便已开始,目前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已过关。乌鳢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蚌肉、蚯蚓、蝇蛆及屠宰的废弃料为主料,一般死鱼的植物性颗料饵料为辅料。乌鳢的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可达70%以上,且放养密度可稍大,产量较高,经济价值比一般家鱼高1—2倍。人工饲养前景可观。

东平湖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体重在1斤以上,怀卵量约为1—2万料,产卵期4—8月。一次产完,6月为高峰,产卵一般在水底淤泥较多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东平湖条件适宜,乌鳢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野生乌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势头空前高涨,全县已发展乌鳢养殖6000余亩,仅此一项可增加群众收入3240万元。为更好地促进这一名贵品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渔业技术主管部门已在苗种的培育、喂养、病害防治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以提高这一名贵鱼种的产量。

乌鳢肉肥刺少,无细小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4%,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高档宴席的必备佳肴。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甲鱼

东平湖甲鱼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的。东平湖是甲鱼的良好自然生长区,所产甲鱼驰名齐鲁大地。

甲鱼,俗称元鱼、团鱼、脚鱼、王八、老鳖。属爬行纲鳖科,系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冷血动物。东平湖野生甲鱼背部呈淡黄色(其他地方的甲鱼多为黑褐色)、腹部为乳白色、体扁平、有厚实的裙边,背部有细小如珠的凸起。喙突尖长,约与眼径等长,体表无角板,覆以柔软革质皮肤。头部尖,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有蠕虫状纹或暗色而有黄点,背甲约长24厘米,宽16厘米。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内侧三指,趾具爪。东平湖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沉湖底的特点。它的食性很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食瓜菜、谷物等植物性饲料。

甲鱼属冷血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适于甲鱼的生长温度为25—30℃,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0—12℃时进入冬眠状态,潜入底泥中不食不动。甲鱼食性残忍且贪,一般不互噬同类,但在高密度饲养且缺乏饲料时,易引起互相撕咬残食。甲鱼有很强的耐饲能力,3个月以上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且可以正常活动,其寿命可达40—60年。甲鱼用肺呼吸,故时而浮出水面。

东平湖甲鱼个体大,数量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平湖大堤上经常可见爬上岸来的甲鱼,随便在湖堤上走一趟,就能捡到几只。有的渔民曾经在一天之内捡到过十几只甲鱼,每只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最大的重达5公斤多。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经常可以看到苇丛中有成群的甲鱼浮出水面。那时湖里每年产甲鱼都在1万公斤以上,年收购量最高时达5000余公斤。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74年,县水产部门在茅园鱼种场修建了4个面积在8亩以上的养鳖池,进行人工养殖,并进行人工繁殖与综合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面积高产化养殖甲鱼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东平湖甲鱼是一种名贵水产品,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它的全身都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脂肪4%,含碳水化合物26%左右,每100克中含钙15毫克、含磷94毫克,特别是维生素B的含量,为水生动物之冠。我县民间传说甲鱼具有鸡、鹿、牛、羊和猪五种肉之美味,俗称“五花肉”,其肉质以细腻、肥腴、鲜美而著称。我国举办亚运会时,东平湖甲鱼曾列入运动员食谱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大量定购。

中医学认为,甲鱼肉性味甘平,有滋阴补气、除热除疟、消肿去瘀之功。主治热气湿,能补中益气,补虚补阴。甲头干制后入药,称为“鳖首”,治脱肛、漏疮和小儿诸疾,效果均佳。甲鱼血可作补血剂。长期食用甲鱼可以延年益寿,并有防治癌症的功效。东平湖甲鱼的甲、骨、血、头、脂和卵均可入药,甲鱼富含动脉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我县民间有甲鱼“百病皆治”,“医百病,去百毒”的说法,春天吃烧熟的甲鱼,一年少生病,不生疮。麦子黄梢时吃甲鱼最好,俗称“麦黄鳖”。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纸坊萝卜

【纸坊萝卜】 产于东平县州城镇孙纸坊村。纸坊萝卜,颜色鲜红,顶小而尖,尾细而短,个大

形圆,每个重斤余。状如灯笼,故又名“红灯笼”。又因其质脆、落地即碎,亦名“落地碎”。生食

脆而甘甜;熟食鲜美爽口,切成细条下锅,熟后不断,甚受食者喜爱。

孙纸坊村地处大清河下游,肥土层甚厚,适宜萝卜生长。据传该村水萝卜种系明初移民时,孙氏

祖先从山西带来的,种植至今。经过长期优选,所产萝卜独具特色。孙纸坊村种植萝卜,于初伏撒种,

至寒露霜降之间收获。种前将土地深翻曝晒,以土杂肥为底肥,上层施以饼肥。收获后多窖存,在田

野中挖深1米、宽0.5米之长壕,晒晾数日,土稍干后将萝卜带秧埋于壕中,覆土0.5米许,每隔2米将

秸杆数株埋于土中,露出土面,以便通气,次年春萝卜出窖后颜色红亮,口感如初。

五.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延平区茂地镇宝珠村宝珠百合花

延平区茂地镇宝珠村:“宝珠百合花”。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糊鱼汤

糊鱼汤是东平县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一道汤菜。它以河湖沟汊间捕捞的幼鱼为原料,经过加工烹制而做成。此汤特点:汤黄叶绿,香气扑鼻,酸辣可口,味道鲜美。

制作方法是:

1、取3厘米长幼鱼250克。葱段、姜片、蒜末各5克,香菜末少许。淀粉50克、胡椒粉10克、麻油3克、醋20克、味精2克、鸡精粉3克。

2、将幼鱼洗净撒以精盐腌渍,约10分钟后,用淀粉拌匀。

3、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150克,至油热时,放幼鱼入锅,文火慢煎成金黄色(所谓糊鱼),出锅备用。

4、用锅底油煸炒葱、姜、蒜末,加1000克清水烧沸。放入糊鱼、胡椒粉、精盐、鸡粉、味精。香菜末、淋麻油,盛入盆内即成。

七.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镇饸咯面

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一般是前面支一口汤锅,两边是调料和佐料盘,捞面浇汤的人坐在中间。下面的一般都在后堂,采用老式的人力饸咯床压面,下边是一口煮面的锅一般每次只煮两到三个人的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主要以优质面粉制作的面条为主料,汤料是以酸辣汤辅以其他材料制作。漂菜是以葱花制作而成。成品以“酸、辣、香”著称。主要是在冬天有卖的,在寒冷的冬天一碗下肚浑身热乎乎的充满热量。

八.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魏湾镇莲藕

魏湾镇水资源丰富,盛产莲藕。所产莲藕孔多、节大、酥脆、味正、香甜、无渣。其藕质白嫩、营养丰富、滋补性强,既是细菜佳肴,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早在清朝时期就广为种植。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太行堤水库的兴建,水域面积扩大,为种植莲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莲藕发展进程逐步加快。70年代,莲藕基地面积发展到30公顷。80年代,发展到100公顷。90年代先后引进开封白莲、南京大白莲等莲藕优良品种。2000年后,开发出莲藕罐头等莲藕系列产品,并建起莲藕批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2009年,全镇莲藕种植面积120公顷,年产莲藕2477吨,畅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溜璃枣

琉璃枣是我县民间传统名菜,1958年,我县名厨师刘德如之父刘学增参加省里群英会,在烹饪比赛中,做的就是琉璃枣,因做工熟练,色美味香,独具一格,而获得大奖。民间遇有红白事,一般都要上这道菜。

琉璃枣的做法是:

取本地产干圆枣40枚,白糖150克,鸡蛋1个,干淀粉50克,精粉50克,香油10克,花生油500克(耗50克)。

将水发干枣捞出用布擦干,将鸡蛋、干淀粉,精粉放于碗中,搅匀成糊。枣挂糊放入热油锅内炸至呈金黄色,外皮酥时捞出。

勺内加入香油、白糖,用中火炒至糖呈金黄色,倒入炸过的枣,颠翻挂匀糖汁,倒在案上晾凉即成。

此菜风味特点:金黄光亮,酥脆香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