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哈密特产大全 哈密地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哈密特产大全 哈密地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4:51:35

一. 上海市 嘉定区 华亭哈密瓜

华亭哈密瓜--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黄绿色的果皮,浅红色的果肉,咬上一口松脆香甜,瓜汁溢了满口——这个并非新疆哈密瓜,而是嘉定华亭哈密瓜主题公园里种出来的本地哈密瓜。

二. 新疆 哈密市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烤羊肉

维吾尔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无烟煤作燃料。烤羊肉串用的铁钎子。制做时,先将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见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铁钎,然后置放在烤肉槽上,一边用煤火烤,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钟左右翻烤另一面,几分钟后即可食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烤羊肉串》,使这一风味小吃声名大噪,踪迹遍及全国。除了烤羊肉串,现在还有烤羊筋、烤鸡、烤鱼、烤排骨等等。( 哈密)

三. 新疆 哈密市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土火锅

土火锅

用巴里坤传统的用铜特制的火锅,里面放入夹沙、丸子、粉条、豆腐、绿菜叶,然后将牛、羊骨头汤,装入砂锅,可点燃煤或柴来加热,肉汤开后即可吃。

夹沙和丸子须先将精肉剁成肉泥,再加适量粉面、鸡蛋以防过油时松散变形和僵硬。夹沙需增加的工序是先将鸡蛋煎成薄饼,再包夹剁好的肉泥过油,夹沙的制作工艺很是繁琐,现今要品尝到正宗的夹沙决非易事。

土火锅汤鲜美,夹沙、丸子绵而不烂,物美价廉,深受顾客青睐。

四. 山西省 大同 云州区 巨乐哈密杏

大同县巨乐乡位于大同市东北端,晋、冀、蒙交界处,地理气候独特,交通便捷,历史上素有“花果乡”之称,所产哈蜜杏品质以其汁多、汁浓、汁甜、口感滑爽、外形圆光、色泽可口、营养价值丰富为特征,享誉塞北,近年产品远销国内,国际市场。

五. 新疆 哈密市 伊吾县 酸奶疙瘩

酸奶疙瘩

酸奶疙瘩,哈萨克语叫苦勒提。制做方法是把牛、羊奶煮沸,凉温倒进“沙班”中,加酸奶发酵,每天都用木棒槌敲打一阵,使其发酵,成酸味很浓的酸奶,哈语叫“艾勒开提”。这种酸奶太酸,有解渴清火的功能。继续用木棒槌摊反复敲打沙班,酸奶中油水分离,酥油浮到沙班上端。酥油是做酸奶疙瘩的第一产品。酥油取尽后,把沙班中的“艾勒开提”倒入大锅熬,蒸发水分,到糊状时将酸奶装入毛线短袋里,水分从袋缝中流出,袋中酸奶就成软状块,掰成碎块晒干,即成酸奶疙瘩。

奶疙瘩是哈萨克的主要食品之一,有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等优点。

六. 新疆 哈密市 伊吾县 双峰野骆驼

双峰野骆驼

双峰野骆驼是世界上独立的珍稀动物,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哈密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戈壁沙漠地带及山北伊吾县的淖毛湖沙漠胡杨林带、伊吾下马崖与外蒙接壤的戈壁荒漠中。双峰野骆驼是仅存的驼属野生种,所以被称为世界珍兽。它不怕风沙,具有灵敏的嗅觉。野骆驼与家骆驼有实质性的差别。

野骆驼与家骆驼外形差异很大:前者躯体高大健壮,后者稍矮,比较肥胖;前者驼峰小而尖,呈圆锥体,峰距较远,后者驼峰硕大,呈沙丘形,峰距较近;前者体毛短而密,颜色为黄褐色,后者体毛长而粗,颜色有黄、褐、棕、白、黑多种。

七. 新疆 哈密市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新优二号

果实椭圆形,皮浅绿色,覆多道绿色带齿条带,果肉红色,细嫩多汁爽口,不空心一般单瓜重6—8公斤,耐贮运。( 哈密)

八. 新疆 哈密市 伊吾县 伊吾马

【主产区与分布】 哈密地区的伊吾马场。

【形成历史】

伊吾马是以哈萨克马为基础,导入部分伊犁马血液培育而成,即采用国内马种间互交而成。1955年由阿勒泰地区引入哈萨克马1200余匹,1957-1958年又从伊犁地区引入伊犁马600匹、哈萨克马约1500匹。开始时分别繁育,1962年后用伊犁马公马与哈萨克马母马杂交,或用哈萨克公马与伊犁母马杂交,所得后代含哈萨克马血液75.0%-87.5%,含伊犁马血液12.5%-25.0%,然后进行横交固定。伊吾马既保持了哈萨克马的适应性,又提高了体尺和工作性能,较多地保留了我国地方马种的优良特点。

九. 新疆 哈密市 伊吾县 哈密手抓羊肉

由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宗教习俗以及新疆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使牛、羊肉成为了哈密少数民族的主食。而手抓羊肉以其肉质鲜美、烹饪方法特别而成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首选食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