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梵净山茶叶 正宗贵州特产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梵净山茶叶 正宗贵州特产茶更新时间:2022-04-07 13:04:23

一. 重庆市 綦江 九锅箐茶叶

万盛九锅箐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多,主要有优质名茶"翠屏银峰"、"翠屏竹叶青"、"翠屏铁花"、"翠屏玉叶"、"翠屏碧绿"等10余品种。产品远销重庆、成都、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茶叶以其精美的装璜、可靠的品质、名茶的风格,深受游人的喜爱。成茶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碧绿,芽叶嫩绿,内质香气清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全芽整叶,条形紧秀,匀直显锋毫。2001年,九锅名茶“林海翠茗”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二.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茶叶

茶叶

翁源茶叶有多种,以金鸡茶、桂湖茶、李洞茶为名贵,金鸡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桂湖茶甘香兼具,消食去滞;李洞茶香纯性温。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刘猴茶叶

产品特点:按生态茶标准组织生产,无污染,富硒,香高而持久,味长而爽口,茶色透亮。具有防病治病双重功效。

刘猴镇气候温和,土质呈弱酸性,适宜茶叶生长。刘猴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产业是刘猴镇重要的支柱产业。境内山川丘陵上,茶园密布,目前已形成1万亩优质福鼎大白豪茶园,年产优质茶200余吨,其中工艺先进、包装精美、色香味俱佳的圣乐牌茶叶为刘猴茶叶上乘精品,荣获“湖北省茶叶金奖”,深受广大客户喜爱。

产品荣获“鄂茶杯”名茶评比条形茶系列和炒青系列金奖。

建有襄樊市最大的大棚茶基地。

四.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梵净山贡茶

梵净山贡茶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的。梵净山贡茶色泽油亮,茸毛多,氨基酸、蛋白质和宁酸的含量较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滋味鲜醇,清香持久,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防癌抗衰老等功效。

印江属亚热带温暖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云少日照,最海拔2493.7米,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宜茶地10万亩以上,茶园所在地无任何工业企业,无污染、无公害,适合发展无公害茶叶。

梵净山系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保留地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佛教和旅游圣地。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盛,林木葱翠,溪明如镜,空气清新,茶叶在无污染、无公害的条件下生长,得天独厚,品质优异。

梵净山贡茶源于“团龙贡茶”,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历史上印江、松桃 二县的贡茶都很出名,而今印江的团龙乡还有高近5米、碗口粗的4垄20株特大茶叶树。据牟应书等茶叶专家鉴定,这是中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400~600年)、保留最好、杆茎最大的“中国茶王树”。梵净山贡茶现已规模生产,品种多样,价廉物美。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普安县 普安茶叶

普安茶叶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的。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茶叶成熟期早,富含锌硒,耐泡,汤色碧绿,味香,口感鲜醇回甜。普天、金雀、细寨银针、雪峰香茗等品牌在国内外多次摘金夺银。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地处北纬25°38′和东经105°2′,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4℃,无霜期290天左右,年均日照1563小时,年均降雨量1360毫米,属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些条件决定了普安能适宜大、中、小叶茶树的生长,宜茶地区生态环境优良,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为4.5-5.5,对发展绿色食品茶和生态有机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普安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茶籽化石。目前在青山的普白大箐等地还保存2000余株古茶树。

为更好的指导茶产业发展,2010年,编制了《普安县2011-2020茶产业发展规划》,拟在中部镇胜高速公路沿线的江西坡、盘水和三板桥3个乡镇布局茶园6.5万亩,新建4.3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万亩。在南部的罗汉、青山、新店、地瓜、雪浦、楼下6个乡镇布局茶园4.5万亩,新建3.99万亩,其中有机茶园3万亩。在北部的高棉、窝沿、龙吟、罐子窑、白沙5个乡镇布局茶园4万亩,新建3.6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万亩。

六.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松阳茶叶

松阳茶叶

松阳茶叶,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

。据《松阳县志》所录,

1929年,松阳茶叶荣获西湖国际博览会一等奖。近年来,该县在继承茶文化遗产的基础

上,创制开发出“银猴“、“玉峰”、“万寿茶”等七个名茶。1984年,松阳“银猴”

被评为省级名茶。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厂评为中国文化名茶。“松阳玉峰”

在1988年被评为省级名茶。同年,松阳茶精制的“眉茶”荣获世界第24届食品博览会棕搁奖。松阳所有的名优茶具有共同特点: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外形内质各具特色,具有高山名茶的品质风格,不愧为茶中之珍品。那嫩绿清沏的汤色,鲜醇爽口的滋味,和浓郁鲜爽的香味,无一不令品茶人叹服。

“松阳银猴”始于一千八百年前三国时期,至唐代由著名道士叶法善依照陆羽《茶经》,取卯山水土培植,称“卯山仙茶”,遂入宫中,深得唐玄宗及历代君王喜爱,其后成为皇宫贡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松阳名士祖谦品茶时作诗盛赞卯山仙茶“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何有?”

七.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茶叶

岳西茶叶

--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岳西县农业委员会

岳西茶叶岳西县茶业协会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八.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梵净山翠峰茶

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赢得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和消费者喜爱。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区.。梵净山方圆百平方公里,是地球同纬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和保存得最完好的绿色宝库,被联合国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江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全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暖湿同季,雨热同期,县境内降雨丰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率在35%以下,常出现多云间晴或阴天天气,云雾多,光照柔和,多漫射光,既无高温热害,也无冻害严寒,这使得喜荫的茶树更能有效地利用蓝紫光和紫外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茶叶新稍积累氨基酸、咖啡碱和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提高成品茶香气、滋味,增进茶叶内在质量。县境主要土壤种类为黄壤,黄棕壤,红壤和紫色土壤等,呈酸性,PH值均在4.5—6之间,具有熟化性快,肥力适中,保水、保肥、透气等特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翠峰茶特有的品质。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的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系朗西蛮夷长官司所辖,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有15世纪种植的老茶树30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中国最大的、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中国茶树王”。

印江县茶叶大面积规范种植发展开始于1987年,该县将茶产业列入“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03年,利用退耕还林掀起发展0,使全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再次掀起新一轮茶产业建设0,根据生态、气候、区域、茶叶品质和魅力、茶文化等优势因素决定实施名茶战略,全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建成了印江梵净山优质绿茶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10年,已经成为贵州省的茶叶主产县,有绿茶基地2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5万余亩,获有机认证茶园2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44800亩。全县种茶农户3.8万余户,生产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级龙头企业4家,获食品安全生产许可QS认证4家,具有出口经营权2家,获ISO9000体系认证1家,GAP认证1家;建有茶叶交易市场1个,茶青交易市场17个;5万吨茶叶精制加工厂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500余吨,产值达到3.3余亿元。并开发有“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贡茶”、“梵净山雪峰”、“梵净山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75号。.

保护范围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申请给予“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印府函[2004]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杨柳乡、缠溪镇、罗场乡、朗溪镇、合水镇、永义乡、木黄镇、新业乡、天堂镇、刀坝乡、杉树乡、板溪镇、沙子波镇、中坝乡、新寨乡、峨岭镇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九.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茶叶

汝城硒山茶生长在海拔850m以上,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的云雾山中,其香味持久,汤色明亮,饮后提神醒脑,回味无穷,心旷神怡。曾获1995年“湘茶杯”金奖;全国新科技产品金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汝城白毛尖茶采用珍稀汝城白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精制而成。紧细叉伏,白毫满披,嫩香高长,浓爽馥郁。内含茶多酚41.65%,氨基酸1.49%,咖啡碱4.23%,具有提神、醒脑、抗菌抗病、防癌降脂等功效,为当今罕见的保健饮料。

白云仙云雾茶,生长在白云仙高山一带,平均海拔高度1100多米,长年有雾,日云雾笼罩时数达6小时以上,属典型的“高山云雾茶”,该产品耐层深厚,有机物含量高、漫射光多。该茶色泽翠绿,内质香气清雅,滋味醇和爽口,汤色鲜绿明亮,叶层奶白整齐,加工精细,含硒量高,含有咖啡因、氨基酸芳香物质等20多种有机化学成份,历年来自然生长,无任何残毒物质,经常饮用提神醒脑,消滞化食,延年益寿,抗癌防癌,1991年至1995年连续荣获汝城茶产品优胜奖。

汝城苦丁茶是一种纯天然珍稀药用植物饮料。饮之,风味独特,先苦后甘,其性凉,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提神醒酒,消食化腻,静心防暑等功效。常饮可降压减肥,美容益寿。在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被誉为美容茶、益寿茶王。 

十.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茶叶

三江茶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730.2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2年正式把茶叶列为农民增收的“四个一”工程之一。同时,三江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和引导农民种茶。2001年至2006年底,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扶助,三江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思欧、高露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成为了三江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2万亩,与广西茶叶第一大县凌云县相比仅差3000亩。

为以质取胜,三江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保证茶叶“绿色”、优质。目前,全县共有茶加工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多家。全县无公害茶叶技术推广7.545万亩,有机茶技术推广2100亩,生态茶叶技术推广1万亩;此外还引进了乌牛早、福鼎大毫、龙井系列等名优新品种2万亩。

经过数载发展,以“布央仙人山茶”为代表的一批三江自主茶叶品牌,已走出广西,面向全国。2004年在广西第四届“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得特等奖;在2005年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三江碧舫绿茶”“三江天池绿剑”“剑兰”等三个产品又荣获特等奖;2007年4月,在广西茶叶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名优茶擂台赛中,三江的

“家福兰馨”脱颖而出,夺得“擂主”称号。

2006年,三江全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2288万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中,茶叶就给农民贡献了300多元。2007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茶叶面积1.3万亩,生产干茶1200吨,产值6000多万元。自2002年以来,全县就有7万以上的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茶叶已成为侗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三江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