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石花镇杨家湖特产 石花镇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石花镇杨家湖特产 石花镇的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4-01 09:39:45

一. 福建省 泉州 洛江区 石花膏清补凉

冰冻而成。清补凉可作为饮品,清凉解渴、防暑降温,系夏日佳品,可与矿泉水、可口可乐等饮品相媲美。另可配以面包、糕点、饼干食用,也不失为一道经济实惠的简餐速食。泉州南门的石花膏(从中山南路到南门那条街好像是聚宝街吧,往右手到聚宝街的中间那有间生意非常好的石花膏店)。

二. 台湾省 台北 石花菜

石花菜又名海冻菜、红丝、凤尾等,是红藻的一种。它通体透明,犹如胶冻,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凉菜,又能制成凉粉。石花菜还是提炼琼脂的主要原料。琼脂又叫洋菜、洋粉、石花胶,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胶,属于纤维类的食物,可溶于热水中。琼脂可用来制作冷食、果冻或微生物的培养基。



石花菜能在肠道中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物膨胀,增加大便量,刺激肠壁,引起便意。所以经常便秘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石花菜。石花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盐类物质具有降压作用,所含的淀粉类硫酸脂为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脂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认为石花菜能清肺化痰、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并有解暑功效。

三.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蒙顶山石花

蒙顶山石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顶石花,四川名茶。产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绿茶类。1959年创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直匀齐,独芽挺锐,鲜绿油润,满披银毫。内质嫩香浓郁,味醇而鲜,汤色绿亮,全芽嫩绿微黄。

蒙山茶,产于四川西南的雅安市名山县,距离成都110公里,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蒙山茶也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到清末1100多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贡茶。Kyc

每年春分时节,茶芽争春萌发时,即开园采摘。经摊放、杀青、摊凉、炒制、做形提毫,、烘干制成。因其外形独芽、显露白毫而故名石花。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全国名茶;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获得省级名茶称号。

四.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杨家大饼

杨家大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纯绿色无公害的菜籽油及小麦精粉面为主要原料,具有饼层多,油大饼香,外焦里软,酥脆味特,口感独特。在2007年曾在“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获得河北名吃名点奖。

五. 辽宁省 沈阳 铁西区 杨家吊炉饼

杨家吊炉饼,选料粮良,制作精细,品式独特,别具一格,这一传统风味是1913年由河北人杨玉田到吉林洮南创制,当时立号为杨饼。由于杨家大饼店生意兴隆,经营不断扩大,于解放后1950年来沈。为了改进单一的经营品种又增添了带鸡丝花帽的鸡蛋糕。从此杨家吊炉饼、鸡蛋糕扬名于东北各地。
杨家吊炉饼,用温水和面,水的温度和用盐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减。饼片擀好后,上炭炉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炉。成品形圆面平,呈虎皮色,层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鸡蛋糕,用肉末、鲜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汤勾芡,浇于鸡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后将鸡肉撕成细丝置于上端,吃饼佐之,别有风味。卤鲜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锦上添花,风味独特。

六.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老杨家鱼汤糊粉

“老杨家”鱼汤糊粉这家店的汤货真价实,是用新鲜的小喜头鱼熬汤,熬到鱼肉跨掉,溶解在汤里了。每天店里都需要20-30斤的鱼来熬汤。汤如果火候不到,就会有鱼腥味或是不够鲜美。等汤的鱼骨都快煨化了,就滤掉鱼渣配上胡椒和二十多种调料,其配比都有一定的标准,多了少了都不行。米粉稍稍粗一点的,不易烂,吃时有嚼头。卖的时候只需将粉在滚水中一烫,撒上一把小葱、榨菜丁和虾仁。再配上切成小段黄灿灿的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香,清淡鲜美。

七. 山东省 潍坊 寒亭区 杨家埠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方之一,而杨家埠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一支独有流派,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流派。它与杨家埠年画一样,在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都凭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有了一席之地,堪称“寒亭名片”。

溯源

西杨家埠村是杨家埠风筝的的中心产地,也是潍坊风筝的故乡。明代初年,杨氏家族已开始扎制风筝。至明末,西杨家埠的艺人把木版年画的技艺与风筝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风筝与木版年画成为齐头并进的姊妹艺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西杨家埠已有风筝作坊30余家,年产风筝4万余只,其附近仉庄、三角埠、王家道、仓上等村也开始仿效生产。清末民初,杨家埠一带村庄所扎制的鹤、燕、蝶、蝉及各种人物风筝近百种,无不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仅西杨家埠村就有60余户、200余人从事制作,年扎风筝18万余只。“七七事变”前,每年清明节前后,每逢潍城沙滩二、七大集,杨家埠风筝上市量8000余只,年经销量超过20万只。抗日战争时期,杨家埠风筝受战乱影响,日趋衰落,至潍城解放前夕,风筝的扎制业几乎濒于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杨家埠风筝的制作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迅速得到恢复。其中哪吒闹海、刘海戏金蟾、水漫金山寺等20余种风筝,已开始销往青岛、济南、哈尔滨等地。在北京、天津、潍坊三家风筝产地鼎足而立的竞争中,潍坊风筝以扎、糊、画俱佳和放飞高稳的特点,独树一帜。1958年,西杨家埠扎制的风筝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先后参加了美、英、日、法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销和放飞。

“文革”期间,西杨家埠的风筝扎制业受到极大破坏,年均扎制不足1.5万只。1978年,杨家埠风筝得到长足发展,年扎15万只。1981年已达到抗战前的水平。1984年,杨家埠风筝的扎制达35万只,1986年达50万只。1987年,杨家埠村风筝厂成为国内最大的风筝加工厂,杨家埠风筝年扎制量突破100万只。

杨家埠风筝的扎制原多为鸟虫与人物类,有着浓郁的乡土风味。经历代艺人不断创新,现杨家埠风筝已拥有300多品种。小不盈尺,放飞时用细线牵动,微风即起;大长数百米,放飞时需8吨载重汽车牵引,四级风以上方能腾空。1982年以来,在国际国内风筝比赛中,杨家埠风筝以造型奇特,形象逼真,色彩鲜艳,起飞平稳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友人。其中,“荷花屏”、“小蜈蚣”、“天女散花”、“友谊花开”、“钟馗”、“包青天”等10余件作品,分别获全国风筝比赛一、二、三等奖和创新、设计奖。1986年,西杨家埠村85岁的风筝老艺人杨同科,积其丰富的扎制经验,创作了长350米,腰径70厘米,共320节的超大型“龙头蜈蚣“,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及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放飞中,使国内外20万观众为之叹服。美国《洛杉矶时报》用一个整版的彩色篇幅刊登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国内外近百家报刊、电台也纷纷作了报道。泰国《世界日报》称“山东杨家埠风筝蜚声中外”。1988年4月,在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有美国、联邦德国、泰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协会负责人,一起荐举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

杨家埠风筝扬名中外,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人士和游人。西杨家埠接待来宾逐年递增。谷牧、贺敬之、朱穆之、郝平南等来此为其题词赞誉。有4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前来参观。1988年9月,民间艺人杨其民应邀参加巴西中国艺术节,进行风筝扎制表演。同年11月党支部书记杨高之应邀赴法国进行文化交流。

杨家埠风筝正以窗口的作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风筝产品也已由低档,转向中、高档,由内销为主转向外销为主。

信息来源:寒亭区史志办

八.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杨家风味牛肉粉

牛肉粉味道特别好,汤鲜,牛肉给得多。哪怕买的是素粉,服务员多少也会给点肉。粉有牛筋、牛肉、牛杂等几个品种,料相当足,厚厚的红油汤又辣又鲜,粉筋道Q软,而且这样的价位还能有空调的环境真是很不错了。难怪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都是人山人海的。

原料及调料:新鲜黄牛肉1000克,米粉按人配需要量、泡酸莲白、酸萝卜、酸菜(用青菜制成)、牛油、葱、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盐、干辣椒、芜荽、味精等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黄牛肉洗净切成大块下锅煮,锅开后反复打去血沫,用纱布把适量的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干辣椒(整个)包好还有姜块一起放进锅中和牛肉一起小火炖,炖至牛肉基本上熟了捞出一半切成1厘米见方大小的肉丁,如有牛筋也切成丁一起再放到另一个锅中继续炖,直至炖酥烂为止,另一半待凉透了(4个小时以上)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肉片备用。牛板油炼成牛油单独用容器盛出。

2、米粉,用清水漂过;糊辣椒面,用干辣椒烤脆微糊打成面(不要太碎);泡酸莲白,食用时从泡菜坛里捞出切成小片用小碟装好当做配菜;酸菜,切成1.5-2厘米长段;芜荽节成8毫米左右的段。

3、食用时按下列顺序操作:米粉(一般一碗牛肉粉约150克-200克)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汤碗里,在米粉上铺上牛肉片(25克),盖上炖熟的牛肉丁(25克)或牛筋丁,放上适量的酸菜,加上少许牛油,最后浇上滚烫的原汤,洒上芫荽节即可。

风味特色:肉烂酥嫩、粉滑绵韧、汤清味浓,辣烫鲜香。

制作要点:肉片要切得薄,米粉必须要烫透心,为保证汤清,最好不要加酱油和油辣椒,糊辣椒面按各人的口味放,原汤要加上适量的盐,味不够根据口味再加。

九.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石花空心奎面

“石花空心奎面”制作工艺:是谷城当地创造和传承的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其工艺特点:精益求精,每根空心,细如发丝,养颜健身。

“石花空心奎面”名称由来:清乾隆年间石花街林家开面铺谋生,且乐善好施。天上奎星神仙见林家忠实勤恳,厚道有德,决意帮他发家度人。于是,下凡化作“叫花子”来到林家,林家见他又脏又饿很是同情,忙擀了一碗面条给他充饥。“叫花子”吃罢了面条说:面条好吃,要是空心就更好了。“人要忠心,面要空心。”林家后来越想越有道理,就开始琢磨做空心面。白天屡做不成,忽有一夜竟神差般将1斤“面肌子”从石花街拉到朝天观口,长5里多路,天亮收回已风干,细圆如丝,可见空心。林家又惊又喜,白天再做难成,只有夜晚做,而在夜晚也只有奎星悬天才能做成。林家顿悟,那“叫花子”一定不是凡人,定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为纪念奎星点化,从此把空心面叫奎面,蕴含奎星点斗、福星高照之意,因产地在石花,就称“石花空心奎面”。

“石花空心奎面”做工十分考究。在用料上,面粉为精选的红皮小麦良种,种于背北朝南的黄土岗地,单收单打,淘净晒干,经石磨磨出的二道精粉。在做奎面前,一要洗澡更衣,保证清洁;二要剪磨指甲,不伤面绒;三要熄烟漱口,气无异味。心情不好时不做,怕做不专一;身体不“美气”(不舒服)时不做,怕体力不支;屋里有外人时不做,怕神工走邪。制作工艺严谨30斤面拉成一丝,长约150华里,细圆柔韧,晾干为空心,白脆清香,煮不糊汤,丝丝清晰,落口滑嫩,爽口爽心。

目前,石花制作空心奎面的人只有2人,制作人都以达70岁以上,至今还未传人经营此项工艺。2008年,谷城县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谷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领导小组。下发了《谷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条例》。并协助“石花奎面“这一传统工艺,申报国家专利,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帮助已停产十余年的“石花空心奎面“重新投入生产,让失踪十几年的”石花空心奎面“与群众见面。开拓“石花空心奎面“销售渠道,使这项传统工艺物有所值,逐渐扩大规模,把产品打响全省甚至全国。“石花空心奎面”已成功申报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QS质量体系认证;在襄樊市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中被评为二等奖。

十.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马家湖西瓜

马家湖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马家湖西瓜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的马家湖村、李桥村、韩桥村、高闸村、周闸村,金积镇的马桥村、油粮桥村和田桥村,共2个乡镇的8个行政区划村,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中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38°08′。距宁夏首府银川市59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无高山,平均海拨1125米。总生产面积1330公顷,年总产量6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土层深厚,一般在1米以上,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3-1.5%,土壤肥沃,盐渍化轻,理化性状较好,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且采用“二膜一苫”弓棚栽培技术,可提高地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早熟。

(2)水文情况:黄河水为利通区主要的农田灌溉水源,境内主要有秦渠、汉渠、马莲渠、东干渠、民生渠五大干渠,30条配套支渠纵横分布贯穿全区,每年从黄河引水4.8亿立方米,每年地表流径336.68万立方米,水质较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吴忠马家湖地区地

势平坦,采用黄河水自流灌溉,且灌溉便利,水量充沛,能满足马家湖西瓜苗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了果实的品质。水分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马家湖西瓜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NY5110-2002规定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吴忠马家湖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在260.7毫米,年蒸发量在2018毫米,平均气温9.4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2884.7-313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69%,平均有效积温3285℃,昼夜温差13℃,无霜期171天,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雨雪稀少,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有利于马家湖西瓜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尤其是结果期白天温度高达28-35℃,昼夜温差高达13℃,较低的夜温有利于马家湖西瓜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马家湖西瓜的独特风味;冬季严寒漫长,有利于杀死土壤中的各种土传性病菌和越冬虫卵,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了马家湖西瓜的品质。

(4)人文历史情况: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实施和吴忠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小弓棚西瓜的生产已成为吴忠市区蔬菜产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技术人员根据马家湖西瓜产地的独特自然生产条件,在传统的西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小弓棚生产技术,并以无公害生产为标准,采取“二膜一沾”、育苗移栽等技术,形成了排开种植,分批上市的生产格局,并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形成了“马家湖西瓜”这一品牌。于2004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马家湖西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须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且与瓜类作物不连作的地块。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病虫、易座瓜、耐储运、品质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金城一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执行《无公害蔬菜西瓜生产技术规程》DB640300/T005-2005标准。

(4)产品收获、产后处理的规定:西瓜是以成熟的果实供鲜食,马家湖西瓜通常自受粉后35天左右成熟,即可采栽上市。

(5)生产记录:马家湖西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要求生产者准确、详实的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尤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间隔期等做好认真记录、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高圆型,浅绿底色布深绿条带,外形美观,单瓜重3.5公斤以上,商品率高。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鲜红,质地酥脆,果汁多,风味爽,含糖11%左右。

(3)安全要求:马家湖西瓜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马家湖西瓜的包装、运输、贮存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2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