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特产香辣椒酱 陕西正宗辣椒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特产香辣椒酱 陕西正宗辣椒酱更新时间:2022-03-31 09:28:51

一.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马香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源产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鲜香,逐传名为“香猪”,并于1982年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时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终于造就了这么一个基因纯合、体貌别致的优良品种。同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大量的有害基因逐步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怪胎现象。由于巴马香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最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精子,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

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

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尤其独特的是,乳猪在哺乳期任何日龄阶段屠宰食用绝无奶、腥膻等异味。

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1.8%,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热量也较低,是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巴马香猪肉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它具有多种药理性,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起到预防血栓形成,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为皇室贡品,当今作为老年食品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茶食

城固县农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和待客茶为先的习俗,还有以茶食品滋补保健、招待亲朋的传统。成为香飘农家的美味茶食,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鼎罐茶”。流行于该县南部山区二里镇一带。将鼎罐里的水烧沸后,放入适量茶叶,用文火熬煮,其茶汁味浓酽,多为夜间看守山林人饮用,能提神醒脑,随时防备野猪山猴糟蹋庄稼。

“筒筒茶”。流行于小河、双溪一带。将小铁皮圆筒煨在火塘中,烧至发红,把菜籽油或猪油倒入筒内,待油沸时将适量茶叶放入筒中,用筷子不停地翻炒,炒至茶香味浓时倒入清水,放一些白糖或食盐即可饮用。其甜茶味美,咸茶味鲜,消暑解渴,生津养胃,提神去腻。

“蒸油茶”。盛行于天明镇、小河镇一带。将猪油、桂圆、大枣、枸杞、核桃仁、冰糖等装入盆中,放在锅里蒸至猪油冰糖等融化后,添加适量泡好的茶水,放在柴火边煨沸即可饮食。其茶甜美醇香,有滋肺益脾壮阳之效。

“炒米茶”。流行于文川、上元观、原公镇一带。把大米和当年新产的青茶同时放在锅中炒至淡黄色,加入清水烧沸,再调进油盐姜葱和浆水菜即可食用,可除风寒治感冒。

三.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面皮

面皮是洋县一种极普通的饮食。它以本地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简使,家家会做。面皮既是主食,吃两老碗可以果腹,又似菜肴,具有独特的美昧,所以人人爱吃,久吃不厌。乡里人在家天天吃面皮,但一进城还是找面皮担子,因为既经济又实惠。

面皮虽是洋县最平常的饮食,却以洋县的面皮为最。这有两个理由,一是洋县的面皮历史最悠久。民间就有北宋时大文学家苏轼的表兄文同任洋州太守时在群众家里吃面皮的传说。因为贪食美味狼吞虎咽,才落了个“馋太守”的笑称;二是洋县的面皮在制怍、调料、花样、口味诸方面多有独到之处,风味别具一格,而名噪市井。

先说制作。要做出上好可口的面皮,首先得从选米开始.最宜蒸面皮的是高杆稻“桂朝2号”,因为这种米“碴口硬”,蒸出的面皮不粘,“牛筋筋”的。其次是米要反复淘、泡。米淘得越净,次数越多,蒸出的面皮才‘薄而闪亮。一般米要泡够24小时,泡的时问越长,筋丝越好,有嚼头。第三道工序是磨出的米浆要用细箩子过,除去杂物小碎米。这样做,面皮才会细嫩。

面皮的选料颇为讲究。一般家庭食用,主要是精盐、陈蜡、酱油、蒜汁、姜汁、油泼辣子。而市面上的商品面皮,卖面皮,还要加上芥末、味精、麻辣油、香油等多达十一种。“这些调料中醋和油泼辣子是提味的关键。醋要用大料熬过;油泼辣子更要深加工,辣椒要选色鲜肉厚的辣角,辣米要磨碎,油要用草果、茴香、花椒等炸过。经过这样一番处理,便有一种特殊的香昧。吃者虽然辣的满头大汗,却余香满颊,不愿放碗。如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消赞者不仅要求面皮蒸得好,而且要调料丰盛,质量的竞争,主要还是这两个方面的竞争。特别是老西门跟前有一谢姓个体户,他的面皮独树一帜,驰名全县。每日顾客盈门,接应不暇。因为经营面皮有方,现在是县政协委员、地区劳模、省人大代表,真可谓“面皮状元”。

面皮主要是凉拌着吃。先把切好的面皮挑在碗里,再以豆芽、菠菜,有的更讲究,还要放点红萝卜丝,红、白、黄、绿各色俱全。现在洋县人待客,喜欢以面皮菜豆腐相伴,清淡爽口,养胃生津,不仅令人胃口大开,还很符合生理和营养学。面皮除了凉拌着吃,近几年继续开发出来的还有炒面皮、烩面皮、油炸面皮、酸菜面皮以及汤面皮、热面皮等。热面皮弥补了寒冷冬日凉拌面皮渗牙的不足。它是将刚出笼的面皮整张溜进碗里.舀上调配好的葱花酸汤,再佐以虾皮、紫菜、胡椒粉,仿佛淡褐色的汤中一朵盛开的白莲,吃时用筷子一片一片夹着吃,热气腾腾,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总之,洋县面皮吃法之多,足可以摆上一桌面皮宴。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开放,市场活跃,为了显示出地方特色,脑子活的人曾设想在洋县城里专设“面皮一条街”,把各种各样的面皮都搬上去,让外地客人一饱口福。

面皮,这种古老的地方传统饮食,目前不仅走上了高级宴席的餐桌,一展风采,而且已走出家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出诱人的经济效益。同时,洋县已有数百人到宝鸡、西安、兰州、新疆、北京等地专门从事面皮经营,生意颇为红火。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四.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灵山香鸡分布于灵山各乡镇,农家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较原始土种鸡的基因宝库。据有关专家考证:“灵山人”骸骨化石发现地灵山县的马鞍山以西4公里的翠壁峰也有禽鸟类骸骨化石,灵山县各乡镇遍布数以千计的原鸡,因此认为灵山是鸡的起源地之一。而灵山香鸡是由灵山原鸡经古人长期驯养,今人多次选育而成。

灵山香鸡是优质型肉鸡,肉质细嫩,皮薄光亮,骨细味香,具有原始肉鸡的纯正香味,适合家庭消费及宴席佳肴,是白切鸡、水蒸鸡等品牌鸡制作的上等选择材料。2004年8月广西家禽业协会在玉林市召开的广西“百鸡宴”品尝会上,灵山香鸡以优质优势获广西优质品牌鸡的殊荣。

经选育的灵山香鸡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外貌特征:冠高红润,脚细皮黄,羽色以黄麻、棕麻为主。成年体重:公鸡2.1-2.3千克,母鸡1.5-1.85千克,母鸡19周龄开产,66周龄平均产蛋120-130个,蛋重39-41克,种蛋受精率91-93%,受精蛋孵化率92-94%,健雏率98%。肉鸡饲养100-110天体重:公鸡1.3-1.4千克,项鸡1.2-1.25千克,饲料转化率分别是3.0-3.3∶1和3.5-3.8∶1。饲养120-130天,项鸡1.3-1.6千克,饲料转化率为3.9-4.1∶1。阉鸡饲养180-200日龄出售,体重2.1-2.3千克,饲料转化率为4.4-4.7∶1。

沙路村的“灵山香鸡”成为众多客商关注的焦点,多位客商与沙路村的养鸡大户签订购销合同,“灵山香鸡”飞出了沙路村。“沙路村毗邻县城,山坡果林多,村民历来就有养鸡的习惯,但沙路村近年来养鸡业发展迅猛,乃至打响‘灵山香鸡’品牌,与我县的人大代表、养鸡大姐大劳俭是分不开的。”知道我们要采访养鸡村,镇人大主席黄镇恒向我们推介县人大代表劳俭带领群众养鸡致富的事迹。

为了使沙路村成为科学养鸡示范村,带领群众致富,劳俭充分发挥自己从事孵化鸡苗业的优势,大力鼓励村民发展养鸡业,对村民资金周转不过来的,劳俭则先垫资或赊鸡苗扶持发展。如该村养殖户姚兰娟,于去年初投资30多万元建成养殖场后,却因资金短缺无法购回鸡苗,正当她急得抓耳挠腮进退两难时,劳俭伸出了援助之手,毫不犹豫赊给她鸡苗5000多羽。同时,结合县妇联有关扶持妇女发展经济小额贷款政策,帮助村妇女搞小额贷款发展养鸡业。在劳俭的牵动下,沙路村掀起一轮“巾帼创业行动”,使沙路村的养鸡业迅猛壮大,如今,沙路村单靠养鸡收入100万以上的养殖户就有20多户,养鸡业已成为沙路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真真正正的养鸡专业村。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伯劳镇、陆屋镇和烟墩镇,分布于伯劳、陆屋、烟墩、灵城、新圩、檀圩、那隆、三隆、旧州、太平、沙坪、平南、佛子、平山、石塘、丰塘、武利镇等18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109°35′,北纬21°51′~22°38′,东西长88公里,南北宽84公里,保护面积为3559平方公里;年生产总量2000万只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公鸡羽色以棕红为主,其次为棕黄或红褐色。母鸡以棕麻、黄麻为主,尾羽黑色,主翼羽、副翼羽以黑羽为主。显著特征为“一麻”(麻羽),“两细”(头细、胫细),“三短”(颈短、体躯短、胫短)。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光泽润滑,指压肌肉结实有弹性,具有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煮熟后肉味香浓。 (2)内在品质指标:经检测,灵山香鸡鲜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22.3~24.7%;总脂肪为1.19~1.3%;灰分为1.28~1.42%;氨基酸总量为19.67~21.78。 (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肉鸡《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038-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标准。

五.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汉中梆梆面

汉中梆梆面,陕西省汉中市风味食品。用上等白面粉精制而成。梆梆面源于何年何月,哪个朝代,说法不一,但名称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当年刘邦封王汉中,到汉中时已近黄昏,仓促间厨师缺少厨具,使用士兵矛杆擀面,“砰砰梆梆”一阵热闹,做成面条,丞相萧何趣命为“梆梆面”。一说旧时更夫打更,饥寒一夜,“梆梆”声打到五更天时,可得到一碗面条充饥,厨师可怜更夫辛苦,在面条里加以辣、葱、姜等,为其暖胃驱寒,因故得名。

制作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团,饧5分钟后盘揉,用擀杖擀成极薄面片,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炒锅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烧七成热时离火,凉至五成热时,放入辣椒面,制成辣油。生姜捣成汁,大葱切成葱花,酱油、醋分别熬开。在碗内加适量酱油、醋、精盐、辣椒油、姜汁、花椒粉、葱花等,加入少量面汤。

其特点是,酸辣鲜香,利湿暖胃,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又含有一定脂肪、维生素B和钙、磷、铁的而今面食小吃。正宗的梆梆面,条宽,极薄,既筋且光,以胡椒、姜、葱、醋为主做成汤料,浓而不腻,加上鸡丝或切碎的蛋饼、香菜等点缀,吃起来很光滑、柔软,有筋性,风味特别,直诱人垂涎。

梆梆面源于何年何月,哪个朝代,说法不一,但名称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当年刘邦封王汉中,到汉中时已近黄昏,仓促间厨师缺少厨具,使用士兵矛杆擀面,“砰砰梆梆”一阵热闹,做成面条,丞相萧何趣命为“梆梆面”。一说旧时更夫打更,饥寒一夜,“梆梆”声打到五更天时,可得到一碗面条充饥,厨师可怜更夫辛苦,在面条里加以辣、葱、姜等,为其暖胃驱寒,因故得名。

正宗的梆梆面,条宽,极薄,既筋且光,以胡椒、姜、葱、醋为主做成汤料,浓而不腻,加上鸡丝或切碎的蛋饼、香菜等点缀,吃起来很光滑、柔软,有筋性,风味特别,直诱人垂涎。

七十年代,我在一个小镇上中学,那时小镇没有电灯,入夜,一片宁静。天上黯淡的星星衬托得冬夜更加漆黑。寝室的窗户纸被凛洌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这时,总传来一阵长长的“梆梆面”的吆喝声,声音徐缓、轻柔,由远而近,一直响到校门口。同学们纷纷走出校门,便见街头闪出一位汉子,随着有节奏的“咯吱咯吱”声,只见一星闪闪的油灯摇着一丝光亮,照着一副担子,一头挑着锅灶,一头挑着一罐熬得浓浓的骨头汤,罐上架着碗筷、面条、调料。汉子一边应酬,一边忙活,把又白又薄、又细又长的面条下进滚开的锅里,搅两下,捞一碗,放入调料,等在一旁的同学们早已饥不可耐,攥着钱的手伸得老长,接过一碗梆梆面直往嘴里送,顿觉滑润爽口,满嘴溢香,下肚后寒气全消,周身暖和,额角细汗沁沁,嗨!浑身那个舒服劲,一言难尽。由于量足味鲜,那声“梆梆面”的吆喝声和那种滋味,至今还温暖着我这颗离胃最近的心。

先前,汉中城里东大街有家国营食堂主营梆梆面,天天吃客如云,我每次进城都要到此去充饥。如今有中山街、金陵十字、兴汉西路等梆梆面馆,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两年前我常去市交警支队办事,支队位于陈家营,对面有一家梆梆面店,店里一老一少两位女性很像是婆媳俩,店面不大,只一间门面,门前支着锅灶,里间放着一台压面机,现压现煮。年轻的少妇三下五除二一碗面就递到了食客手里,但见那汤漂着一层黄亮的油星,青绿绿的葱花点缀其上,汤又滚热,面又滑爽,猛吸一口,一股暖流便传遍全身。汉中梆梆面,真是吃起来让人忘了生日的美食。

六.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洮南香酒

洮南香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洮南香酒是吉林白城洮南的。

洮南香酒

吉林省洮南市现辖行政区域

《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洮南香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洮政发〔2013〕22号

洮南香酒业有限公司:TNX-SC-3《洮南香酒操作规程》

七. 重庆市 綦江 饭遭殃辣椒酱

饭遭殃辣椒酱

“饭遭殃”系选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种植的优质“子弹头”辣椒,配以植物油及多种调料,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具有鲜香、辣等特点,拌饭、拌菜、拌面条、炒菜均可,使人开胃健脾,食量大增。

2000年“饭遭殃”品牌创业人任德举同重庆犀牛宾馆合作,成立了重庆市德举红辣椒食品公司,申请注册了“饭遭殃”商标,并在篆塘、郭扶、高青、高庙等地发展优质“子弹头”辣椒基地2000亩,进一步扩大生产,年销售量将突破300万瓶。

今年9月,“饭遭殃”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北京食品学会等15家单位联合推荐被选入-特色特色食品调味品系列。

八.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平顶香李

肥城平顶香李是肥城市独有的珍贵资源,为国内稀有果树品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在解放前后的果树生产中,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在资料中查阅到品种介绍,却从未见到过栽培记录,长期以来,广大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都认为平顶香李这一名物品种已经灭绝。在1983年前后全省组织的资源普查中,在安驾庄镇前寨子村发现了几株李子树,当时,广大技术人员和果农都不知这是什么品种。后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鉴定,正是失传已久的平顶香李。1986年,平顶香李被国家植物园引种保存,并被全国各地引种发展栽培。

平顶香李营养丰富,鲜艳美观,成熟较早,耐贮运,生食、加工俱佳。果实形状平顶扁圆,平均单果重80克以上,最大120克,离核。7月中下旬成熟,完全成熟后果面紫红色,果肉金黄色,香味浓郁。成熟果实含糖量12%、有机酸0.34%、单宁0.15%,每百克果肉含水份90克、蛋白质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0.1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0.1毫克,此外还含有钙17毫克、磷20毫克、铁0.5毫克。

平顶香李适应性强,耐瘠抗旱,丰产、稳产、早产。由于栽培管理经验较少,历年来平顶香李产量、品质都不理想。1990年,肥城市果树站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平顶香李丰产技术研究》课题,结合平顶香李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合理整形、优化修剪、果园覆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通过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优化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实现了平顶香李大面积优质丰产和标准化管理。前寨子村50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达到了幼树3年结果,5年丰产,8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500~2000千克,好果率95%以上。近年来,肥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平顶山李开发规则”,到2000年种植面积达2000亩,总产量100万千克,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九.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马山香鸡

马山香鸡是马山的一宝。马山人爱吃鸡,有无鸡不成宴之说。白切鸡是壮家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以大石山区里当乡放养的土鸡最佳。

原料

肥嫩香鸡1只(重约1—1.5公斤为好),葱、姜、油、胡椒粉、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

(1)将鸡宰杀干净放在滚开汤锅内浸汤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浸鸡期间要提出水面两次,即每隔5分钟一次,提出后立即倒出鸡腔内的水,复放锅中,以保持腔内外水温一致,使之均匀致熟。取出后切成块,盛入餐盘中装上头翅,拼砌成鸡形。

(2)葱、姜切成细丝;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鸡身上撒上姜丝后以热油浇淋,而后再放葱丝;

(4)炒勺内下汤少许,在文火上烧开,再加入胡椒粉、味精等熬成汁,浇淋于鸡上即成。

特色:鸡色洁白带油黄,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沾酱油或精盐,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是壮乡家宴主菜谱之一。此外,马山香鸡还可炒成滑鸡,炸成脆皮鸡,亦可与蛇、猫一起炖成“龙凤虎”汤,然而时下野生动物受到保护,故此汤难品。

十.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菜、芹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蔫,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