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金秀特产的价格 广西上档次的特产礼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金秀特产的价格 广西上档次的特产礼品更新时间:2022-03-31 06:44:51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山楂

山楂,俗名“山梨子”,亦名“石梨子”。除平乐镇外,其余12个乡(镇)都有分布。尤以二塘、桥亭、附城、长滩、张家、大扒、源头等7个乡(镇)为多。全县有山楂树8万株以上,挂果树6万株。解放前,县内山楂树多为野生,少数为人工栽培。全县常年产鲜果约300吨,山楂干片约100吨。据中国植物研究所、广西茶叶研究所等有关部门测定,平乐山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2%,铁和钙的含量也大,其中钙的含量在各种果品中占首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制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酱、山楂蜜饯等。还可制作果汁、果酒。解放以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山楂生产日益为人们重视。进入80年代,县内山区许多农民都把山楂视作致富门路而广为种植。1983年,县商业部门开始收购山楂干果。1984年共收购山楂果片2.57吨,产品销往八步、梧州、柳州等地。之后由于受市场逐步放开,商业部门停止收购。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四. 广西 来宾 金秀 野菜糯米糍

本品是瑶族县城的瑶族阿姨自做的超好吃的糯米糍,是阿姨去山上采到的一种广东人叫艺菜的野菜,吃此种野菜能补气暖身,便具有温子宫去温热的功效,将野菜处理干净后混合糯米粉,加处少量的粘米粉,黄糖等等材料揉粉许久,用纯净的花生油酥炸至香喷喷即可。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六. 广西 桂林 平乐 鹅梨

主要产于同安镇永福自然村,因形如鹅蛋,故名。其特点是:果实肥大、肉厚核小、肉质嫩白细腻,香甜多汁,味道甘蜜,素有“赛雪梨”之美称。

鹅梨系由该村李连明于30年代从外地引入种植。解放前只有几户种植,面积不到5亩。

解放初有15户种植,面积10多亩。1952年发展到25亩。60年代初发展到40多亩,70年代末发展到70多亩。目前全县鹅梨种植面积约80多亩。

鹅梨为一年种多年收水果,投资成本低,嫁接和种植花费劳动亦少,种植后4~5年开始挂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收果35~40年以上,株产150~250公斤。

七. 广西 来宾 金秀 圣堂山野生茶

圣堂山野生茶是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野生茶”,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野生茶的口感往往比茶园的茶要霸道、独特,耐泡度高,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为做强野生茶品牌助农增收,广西金秀县积极打造金秀“圣堂山野生茶”公共品牌,申请国家地理标识,提高茶叶产品知名度。在六巷乡上古陈建立野生茶保护示范区,和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利用丰富的野生茶资源培育适宜种植的野生茶苗,扩大野生茶种植面积。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有3万亩,茶园面积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茶叶种植覆盖到全县9个乡镇的45个行政村;全县已有1万亩茶叶基地通过自治区无公害产地认证,4家企业获得QS认证。

八.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野生茶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境内森林茂密、山高雾多、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金秀是公认的全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是名优茶优势产区。2005年金秀1万亩茶园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认证,2009年金秀县被列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金秀县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代,金秀县已经开始种植茶叶。清朝末年,东温茶和白牛茶被列为皇室贡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罗香乡白牛村发现的野生白牛茶可以嚼碎铜钱,被列为广西最为奇特的茶叶之一(《广西茶叶史》陈爱新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和政策,将茶叶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路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来抓,茶叶产业快速发展,茶叶生产逐步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可以说,茶叶产业是金秀县支柱产业中与农民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产业,也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茶叶种植覆盖全县9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主要栽培品种有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名山白毫131、名山早311、桂绿一号、石崖茶、本地野生茶品种等。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9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80吨,实现产值4320万元,2013年茶叶面积为3.41万亩,产量达到534吨,产值5020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4.43%、11.25%、16.2%。

金秀县野生茶资源丰富,具有“白牛茶”等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野生茶中富含的茶多酚等物质是开发制作高品质红茶、黑茶关键而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从2012年以来,金秀县已经开展大面积野生茶人工育苗工作,目前共建立了127亩标准化野生茶育苗基地,培育野生茶苗木1500万株,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野生茶提供了苗木保障。2014年金秀县新植野生茶面积达3800亩。

九.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桐油

桐油,是化工和国防等工业用油的珍品。据《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统计资料摘编》记载,民国时期灌阳就成为广西桐油主产区之一,年产桐油约占桂林地区桐油总产的60%。解放后,灌阳被列为广西桐油基地县,1990年全县种有油桐5000多亩,年产桐油50多万公斤,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十.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绞股蓝茶

金秀绞股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金秀大瑶山绞股蓝生长在大瑶山原始森林下,无空气、水源、农药和化肥等污染,其绞股蓝皂甙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故被专家们誉为“绞股蓝之王”。

祖国医学认为,绞股蓝味苦、性寒、无毒。民间多用于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产区群众在夏季采其茎叶煎水作清凉饮料。1972年,云南省曲靖地区中西医结合小组首次将绞股蓝应用于临床,每日剂量2.5-3克,每日3次水煎服,10日为一疗程,共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537例。其中临床治愈25例,显效133例,好转266例,总有效率79%,一般无副作用。

绞股蓝又名乌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值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鉴别的有13 种之多,中国有11 种。生长在田间的绞股蓝与乌敛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态上很相似。鲜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细长,有1~3 米,横断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卷须生于叶腋,叶色墨绿,复叶,椭圆形小叶5~ 7 瓣,有小叶柄,叶片皱缩,易破碎,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长8 一20 厘米,果球状小花,直径5 一6 厘米,成熟后黑色,稍带清香、微苦。

广西金秀大瑶山绞股蓝生长在大瑶山原始森林下,无空气、水源、农药和化肥等污染,其绞股蓝皂甙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故被专家们誉为“绞股蓝之王”。

“圣塘山”牌绞股蓝茶是由全国最大的绞股蓝生产企业——广西金秀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开发公司)出产的名牌产品,是大瑶山野生绞股蓝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自1987年投放市场后即以其天然奇特的保健功效与优异品质赢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1990年1月,国家科委下发[1990]1号文对其良好的保健功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向社会各界推荐。1998年4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

由于“圣塘山”牌绞股蓝茶的奇特功效及优异品质,在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被评为“95中国消费品市场深受欢迎百佳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