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闻喜特产三大件 孟县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闻喜特产三大件 孟县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05 13:00:39

一.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闻喜宰相花馍

闻喜宰相花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闻喜宰相花馍是山西运城闻喜的。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花馍是当地一种特色食品。它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性能分,可分为纯观赏性、食用性加观赏性两大类。按造型类型分可分为糕类、馍类、吉祥物类、盘顶类。按花样种类笼统地说,怎么也得几百种。按功能分,节日祭祀类、生日祝寿类、盖新房立柱上梁类、定亲结婚类,丧葬礼仪类。

花馍特点

说造型。糕类里,题材有龙凤糕、四龙八凤糕、十二生肖糕、石榴布篮糕、九狮(世)同菊(居)糕、大吉大利糕、招财进宝糕、双喜临门糕、状元游街糕、鱼跃龙门糕,花糕是面塑之最,重的可达近20公斤,分4层,最下面的是糕底层,其上为云团夹红枣,再上是糕面儿。这3层是糕座部分,是能食用的。最上面的一层,图案造型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神话传说、爱情故事、花鸟图案,想弄什么弄什么,中心是一个吉祥、美好。花糕是送礼用的,用在婚事中叫上头糕,用在建房上梁上为上梁糕,祝寿,为寿糕,年节活动,叫布篮糕、节节糕。

花馍比花糕用途广,喜丧节典日常交往各种活动都可用,分大花馍、对对馍、枣花馍、馄饨馍、石榴馍等等。说大,大到重十多公斤,和花糕差不多,小的像枣那么大,常用的有2斤多的,有半斤多的。花馍的图案越复杂,食用性越差,欣赏性越强。支健康说,欣赏性的可以长期放,面干了,并不影响美观。

盘顶,是不能吃的,它是祭祀活动中的专用品,是摆在食箩顶节的面塑艺术品,有人物,有动物,动物体现了浓浓的地方特色,面塑人物则是比较普及的手工艺术。

在闻喜,花馍已进入了经营,日常有用花馍的,可以到馍铺订做。做花馍用的是北垣面。北垣面,面白,筋实而韧道,与北垣麦质(地势高,小麦生长周期长,光照足)和闻喜的制酵、揉面有很大关系。北垣馍不用发酵粉或碱面发酵,而用面酵。面酵是用玉米面做原料,难度极大,工艺的尺度、环节非常微妙,面酵制不好,蒸不出好馍。做花馍,更是如此。揉面,花馍用的面粉,选精粉,比一般馍要求高,用最细的太面箩筛过才行。发开的酵腐和面粉搅拌,加水起面揉面分合合分不少于八遍,揉出来的面要光亮,有弹性。和面掺适量的醋,蒸出来的花馍白嫩,光滑;掺糖水、奶水、蜂蜜,馍除甜以外还不易干裂,存放期长,麦香也不会受到影响。

山西

闻喜宰相花馍

闻喜县花馍协会

11309109

馒头

二.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北垣柿饼

北垣柿饼

北垣柿饼是用柿子人工干燥成的饼状食品,又称干柿、柿干,可用作点心馅。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较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三.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漫川八大件

漫川八大件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的特色美食。“八大件”是山阳县漫川一带招待贵客,或者庆贺重大节日的八道传统大菜,菜名讲究,佐料繁多,做工精细,色香味俱佳。

漫川关地处秦楚边界,昔日为水旱码头,九省通衢,南北商贾云集,是南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军事要塞,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小武汉”之称。交通的便捷,经济的繁荣,人员的往来,促进了南北文化、习俗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悄悄融合,形成了具有秦风楚韵的独特地域文化、习俗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漫川人讲究吃食,平日里哪怕一个人随便一顿饭也少不了四道小菜。若来了客人或者逢什么节日,更是要烹炒一桌。“八大件”自然是少不了的。所谓“八大件”,就是四个蒸碗、四个盘子的统称。漫川人凡事讲究,图的就是个吉利。“八大件”未上桌前,先上四个压桌碟,从头到尾都不撤换,象征四季发财,四季有余。如果是给上了年纪的人祝寿,当中还要加一道菜,是卤水拼盘,叫顶头盘子,或叫“五福庆寿,五福临门”,表明晚辈们对老人崇敬和孝顺,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天伦之乐。四个压桌碟依次为豌豆凉粉、鱼花茄子、干炸野鱼、青菜豆油。此四道菜均是用地产原料做成。豌豆凉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顽劲不断,夹在筷子上尽管忽悠而不使食客尴尬和婉惜。鱼花茄子是将茄子去皮刀刻成鱼状斑块,蒸熟后配佐料汁,清香爽口。干炸鱼来自靳家河无任何污染而土生土长的野鱼,味道非常鲜美。漫川温暖而潮湿,四季有青菜,凉拌豆油是地道的素菜,常食有益。

刀尖丸子:“八大件”第一个粉墨登场的是三鲜碗,用猪精肉剁成肉馅,用刀刮成尖状,俗称“刀尖丸子”。三鲜包括:鲜肉、高汤、芋头。丸子上蒸笼高温蒸焗1个小时,待香气扑鼻时出笼,垫上当地的芋头,翻碗浇上高汤佐料即成。鲜、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

红烧肘子:这是“八大件”第二道菜。选上好的猪腿肉,煮半熟时捞出,上色过油,加佐料上蒸笼清蒸1个小时,出笼后去骨加汁上席。吃起来肥而不腻,香酥绵软,常食美容健脑。

肚子扣碗:“八大件”的第三道菜。选用肥大肉厚的猪肚子,经多道精洗,除腥去臊,凉水多道清漂,下锅清炖,待熟后捞出,整理成条状,装碗加料清蒸1个小时后,配高汤和红皮萝卜或土豆垫碗上桌。清淡、柔软,滋补,常食有健胃润肠之功效。

炒红薯粉:“八大件”的第四道特色菜。用漫川红薯淀粉,加水和成糊状,热油入锅摊成饼,起锅摊凉。然后切成薄片,用漫川的上好豆酱炒香上席。特点是柔软绵滑,口感如同食肉,表面油光滋润,诱人食欲。

鸡蛋卷子:“八大件”第五道菜又称“五花卷”。采用鲜猪精肉剁成肉馅,用鸡蛋黄摊饼,将肉馅卷入蛋卷,上笼清蒸,待熟后拿出切成五分至一寸段,在碗底码放成型,垫上芋头,加葱姜大料,再上笼清蒸1个小时。待熟后出笼加高汤上席。特色是清香淡雅,红黄绿白色调相宜,色香味形俱佳。

红薯丸子:“八大件”的第六道菜是红薯丸子。漫川关的猛柱山产一稀罕之物就是红薯。它皮红、味甜,淀粉含量高,味道特好。用它蒸熟丸团油炸至金黄色,出锅撒上白糖,香味四溢,诱人食欲。

蹄子扣碗:“八大件”第七道菜是蹄子扣碗。选用猪蹄煮熟剁块,盛入漫川红莲作垫碗,上笼清蒸1个小时,加高汤上席,肥而不腻,淡而又鲜,荤素搭配,滋补养颜。

豆豉腊肉:漫川“八大件”的最后一道菜是豆豉腊肉。原料采用当地人自产的腊肉,多选用五花肉或臀肉,肥瘦相宜,下锅煮熟后捞出,切成片状,配漫川上好豆豉煸炒,加葱姜大料,煸出酱香装盘上桌。特点是肉脆带卷,酱香四溢,开胃,适宜就饭佐酒。

菜一边上,酒一边饮。酒足之后的主食一般是漫川特色的绿豆米饭成包谷掺大米的金银两色米饭,配两碗条子肉加6个小菜,最后上三鲜汤或酸辣汤,也就是“扫席汤”。

漫川“八大件”,人吃人喜欢,主要原因是其色型味俱美。一碗有一碗的风味,一道有一道的讲究,全然摒弃了北方人大鱼大肉的吃法,而以清醇的乡土菜为主,油而不腻,清香淡雅,使人食欲大增。好多人以娶到漫川女子为荣。娶到漫川女子等于你娶到了一辈子的口福。

四.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侯村紫皮蒜

侯村乡:紫皮蒜

五.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蜀河八大件

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汉江与蜀河交汇之处,人文历史悠久,八方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经济繁荣,史有“小汉口”美誉,南北文化交融,名胜古迹各异,今被誉为“汉江岸边小明珠”。

蜀河八大件作为地方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取名源于周朝“八珍”,制作技艺成熟并盛行于汉唐,发展传承至今。

蜀河八大件分汉、回两种,汉民喜好猪肉,回民偏重牛羊肉,各具风味。

开席上八道凉菜,四荤四素,中间置一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其中,再将调好的汤汁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

之后热菜也是八道,四荤四素,要求做到“烂、脆、酥、润”,八个热菜分为四汤四菜,间隔而上,程序讲究。第一道热菜是“墨鱼肉丝”为汤,由于墨鱼的头大,寓意有一个好的开头,加之墨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增加食欲;第二道热菜是“粉蒸肉”,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第三道菜是“清蒸鸡汤”,寓意吉祥如意;第四道菜是“汉江鲤鱼”(酸辣味),寓意连年有余;第五道菜是“肉糕”为汤,寓意为经济生活步步高;第六道菜是“莲菜盒子”(或清蒸羊排),寓意为和气致祥;第七道菜是“清蒸肚片”为汤,寓意为宽宏大度;第八道菜是“敬糕”,又名“八宝饭”,寓意向最尊贵的客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上六个座碗和一个汤,座碗分别是“墩子”“片子”“酥肉”“肉圆子”再根据季节搭配两个素菜。四个以肉为主的座碗寓意四季发财,四季平安,六个菜寓意六六大顺。汤菜以时疏为主,清淡爽口。

“蜀河八大件”和其他菜系最关键的区别是,他的八个热菜全部要将提前做好的半成品放在笼里蒸上一个小时左右,火工相当讲究,不能让蒸馏水落入盘中。四个汤在上桌之前,浇上提前熬好的高汤再上桌,且每一道菜一定要满盘子满碗,充分主人家热情好客,实心实意招待客人。

上述菜品虽无鱼鳖海怪、熊掌鹿鞭等稀世奇珍,但却饱含着一缕浓浓的家常气息,根据现代饮食习惯,菜式、菜品搭配上略有创新,这也是蜀河“八大件”能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蜀河八大件在继承中发展,于扬弃中生存。传承古老的蒸煮烹调方法,贴近社会进步潮流,饮食文化由最初的膘肥肉厚、满盘满碗显厚道,向讲科学求营养吃品味方向演进。热菜依然遵循四荤四素,但已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厨师备料、主人、宾客的喜好现做现吃,并无定法。如婚宴上增加一盘红枣花生桂圆,象征"早生贵子";寿宴上添加一盘寿桃,便是"九九长寿";团聚时来一份苜蓿蒸肉,煮一碗甜酒汤圆,寓家庭和睦、生活甜蜜、团圆美满。

六.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大荤酸

苗、侗族喜欢吃酸。酸肉、酸鱼、酸鸭三大荤酸最具风味。

酸肉以猪肉为原料,把猪肉切成约一斤重的肉块,用生盐腌两天,使肉质完全进盐味后稍微风干,然后用辣椒粉、糯米饭和一些甜酒糟搅拌均匀。腌制酸肉的器皿一般用木桶,桶口大、桶底小,桶底用木架撑垫,木架上放两至三层竹壳,竹壳上再铺垫稻谷草秆,然后把拌好配料的猪肉一层层地压满桶,在猪肉之上再用竹壳盖上三、四层,在竹壳上再用石头压上桶盖,尽量使之不能漏风,只能漏水。制作酸肉一般在初冬至立春前,入桶两个月后肉开始产生酸甜香味,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酸肉。

鱼和鸭是剖腹取出内脏,弄干净后整只腌制的。腌制方法和酸肉腌制一样。酸肉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炒,即将肉切片放下锅中焙熟,然后放芹菜、蒜苗及少许水焙熟即可。二是用木炭烘烤,烘烤是少数民族最传统的吃法,烘烤酸肉香味四溢,周围几十米内香味扑鼻,垂涎欲滴。三大荤酸是苗、侗族群众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鱼肉类食品保存的最好方法,是苗、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七.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七里坡山楂

七里坡山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七里坡山楂分布在闻喜县郭家庄镇稷王山前沿, 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09′38″~35°34′11″,包括七里坡、下七里坡、堆后、张樊、太平庄、蛇虎涧、石健、石川、王家庄9个行政村,2013年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认证面积1730公顷,年产量7万吨。七里坡山楂果实大、色泽艳、果肉细绵、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每100克山楂鲜肉中,含可溶性糖7.27-11.69g,总酸1.5-3.66g,蛋白质0.23-1.01g,维生素C 37.4-129.43mg,富含微量元素钙、铁、镁、锌、磷,还有抗癌元素硒。山楂药食为上等珍品,中医认为具有消积、健胃、行气、补脾、活血、散瘀等功效,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有明显疗效。山楂还可以加工制成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酒、山楂罐头、冰糖葫芦等产品,经济价值较高。

地域范围

七里坡山楂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南部闻喜县郭家庄镇稷王山前沿,包括七里坡、堆后、下七里坡、张樊、太平庄、蛇虎涧、石健、西川、王家庄九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9′33″-111°37′29″,北纬35°9′38″-35°34′11″,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保护规模为1730公顷,年产量1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型较大,果实直径可达2.5cm以上,外观滚圆,红似玛瑙,口感绝佳,酸甜适度,风味独特。2.内在品质指标:山楂的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磷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特别是铁钙及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等的含量很高。另外,还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具有开胃健脾、行瘀化滞,消炎止咳,解毒止血等多种作用。3.安全要求:根据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产业标准以及无公害食品NY5013-2006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八.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闻喜煮饼

产于山西闻喜。

系山西传统的八大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堪称国式糕点的绝产。其制作方法荟萃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糕点加工技术,选用优质面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

成份: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糖类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是具有滋补健身作用的高级营养食品。

九.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闻喜花馍是山西运城闻喜的。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在数千年的传承中,闻喜花馍不仅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包括: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所用的工具极为普通包括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捏花馍没有教材,也没有什么图样,全凭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模样全装在她们的脑子里。大大小小的面团在艺人的手里变成各式各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闻喜花馍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从麦子的筛选、晾晒到面粉的加工,从制酵、发面到捏形、蒸制,以及成形和着色等,无处不精益求精。要做出一个像样的花馍,至少需要4到5天,一个花馍需要9个大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100多道小工序,全靠手工揉捏而成。

原料

首先就是原料麦子。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盆地北部,是山西省小麦生产大县和优质小麦基地,闻喜县三面环山,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而闻喜的花馍会选用闻喜北垣产的最优质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北垣地处峨嵋岭腹地,此地盛产的小麦生长期比别处长数十天,生长周期长,粒大饱满,麦质优良。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不仅要用北垣麦子,同时要用这里的水和面,因为北垣地势较高,水位深,水质好。所以只有用北垣面粉和北垣水制作的闻喜花馍,才是最正宗的,吃起来,才能感觉到它的香甜味。

制作

选好了原料,接下来就要进入揉面的程序了,花馍用的面粉,在过去用石磨磨面时,取前两遍的,现在则选最好的精粉。讲究的艺人还要用面箩过一遍才使用。制作花馍时,要提前一个晚上发“酵水”,第二天将发开的酵水和面粉搅拌,加水起面、揉面。艺人们揉面,分了合、合了分,最少不低于8遍,揉出的面光滑而有弹性。不少艺人和面时在面粉中掺入适量的醋,蒸出的花馍白亮、光滑,还有的加糖水或牛奶、蜂蜜,这样花馍不易干裂。

接下来就是“醒馍”

也就是让馍发发虚。把捏制好的面塑品放在热笼圈里,再在笼圈中间放一碗热水,用棉褥盖严,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使花馍制品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待馍发虚后,即可上笼。最后是蒸制。花馍上笼蒸制时也很有学问,如开水上笼、急火上气、笼圈封严、不忘放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一整套经验。

花馍出笼后,最后一道工序是趁热着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待上好色晾干,需要组装的还要用竹签把辅助的部分与衬托的花瓣等进行组合,至此,一个个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面塑制品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山西

闻喜花馍

闻喜县花馍协会

11309108

馒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