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京石景山特产店 通州十大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京石景山特产店 通州十大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03-31 12:27:39

一.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牙雕

北京象牙雕自明朝以来特别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

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为浮雕花卉和圆雕花卉两种。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盘子、臂搁等;圆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篮、盆景、蝈蝈白菜等。

北京牙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来尤为盛行。清代牙雕多是由内廷御用作坊生产,工匠多来自扬州、广州。在前章述及到故宫珍宝馆的象牙席,是清代牙雕制品的珍品之一。

其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

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做牙雕制品的机构。明清宫廷的牙雕艺人主要来自江南、广东和北京当地。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象牙工匠不断的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趣味几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牙雕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

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衰微,北京的象牙雕刻也受到了财力、人力和原材料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停滞不前。以前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牙雕匠人纷纷转向了民间,开办作坊,廖以自补。到了光绪年间,北京的象牙作坊甚至曾一度面临绝迹的危险。其后有一些象牙雕刻艺人和一些专门为房屋建筑雕花装饰的艺人为古玩铺修补残旧的象牙雕刻工艺品。在清末民初,北京已有十几家这样的象牙作坊,主要分布在花市大街以南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唐刀胡同及珠市口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牙雕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之大成,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北京牙雕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线条挺拔、刀法富有变化的艺术风格。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形栩栩如生。新中国成立后,也创造了“毛主席故乡”、“成昆铁路”等大型牙雕作品,于细腻之中透着灵秀之气。在某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以扩大体积,但拼嵌得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二.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烧羊肉

吃烤肉是由蒙族人传过来的,北京人好吃烤肉的习惯,约有上千年,远在明代,宫廷内每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烤肉。但在当代,吃烤肉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对烤肉的热情四季不减。

精选细嫩牛、羊肉,用尖头钢刀切成薄如柳叶的片,加八十余种调料浸淹入味,在特制的炙子上翻烤,撒葱丝、香菜至熟后,就着瓜条、糖蒜、食之十分惬意。

北京人津津乐道于烤肉时,必提及“南宛北季”。这里的“南宛”即是烤肉宛,在宣武门里。上百年间烤肉宛的烤牛肉“肉香溢室,鲜嫩赛豆腐”,备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沿的“北季”烤肉季选料考究,吃法独特,别有一番风味,喜食它的知名人士也有不少,如老舍、梅兰芳、马连良等,溥心畲先生也曾为季氏烤肉题写了“莲池别墅”的匾额。

——北京烧羊肉的制作方法——

“烧羊肉”的制作,还适用于整只羊的其它部位,即:头、脖子、蹄子、肚、肥肠、肝、肺、心、连贴等。但头、蹄、“蝎子”不需要炸,如同时上席即为“烧全羊”。若用烧羊肉的汤放上几块烧羊肉和几粒鲜花椒(将新鲜花椒放入密封坛中用芝麻油浸泡)来拌面条吃,按北京地区的饮食习惯,此菜一般于每年农历二月上市,八九月下市。此菜肥嫩香烂、外焦里嫩,入口不腻,色泽金黄。最宜就烧饼和佐酒食。

主料辅料:羊肉5000克 香料25克 口蘑120克 黄稀酱700克 药料20克 黑稀酱50克 冰糖2.5克 葱姜25克 精盐100克 芝麻油1000克。

制汤:将铁锅置于旺火上,放入清水7500 克,加入黄稀酱。黑稀酱和精盐搅匀,烧到将开时,撇去浮沫和渣滓,熬20 分钟,即成酱汤,用细布袋滤入盆中待用。

紧肉:把羊肉洗净,用清水泡20 至40 分钟,沥净水,切成33 厘米见方的块。锅中放入酱汤2500 克,加入葱段、姜块、冰糖和香料,用旺火烧开, 逐块放入羊肉。煮15 分钟,将肉翻过来再煮5 分钟,待肉块发硬时即可捞出。

煮肉:在紧肉的汤锅内,先放碎骨头垫底,再撒入一半药料。将老肉放在下面,嫩肉放在上面一块块码好。然后,撒上余下的一半药料,用竹板盖在肉上,板上再放一盆水将肉压紧。用旺火烧开后,将余下的酱汤分数次续入锅内,煮30 分钟,检查汤味是否合适。汤味太淡,可酌量加盐。然后, 继续用旺火煮30 分钟,随即改用微火。

炸肉: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芝麻油,烧到刚要冒烟时,逐块放入羊肉,两面都要烧透,随炸随吃。

制做关键:

1.羊肉用内蒙古的北口阉羊,选腰窝方子、排叉和脖子。

2.紧肉时皮朝下不易糊,每放一块都要等汤烧开才不腥。不能火候不足。

3.初炸肉时,四周起白泡,约炸10 分钟到肉面全部起白泡时即为炸透。

三. 北京市 延庆区 北京炒肝

北京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不勾芡——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铺面者首推前门外的会仙居。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炒肝本是由会仙居刘氏兄弟所创制。刘氏兄弟哥仨,起先经营白水杂碎,但时间一长买卖并不景气;哥仨商量着如何改进白水杂碎的做法。恰好当时《北京新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常常光顾北京小吃店,与刘氏兄弟很熟,知道他们的想法后,便给他们出主意:你们把白水杂碎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后勾芡,名字可不能叫烩肥肠,就叫炒肝,这样或许能吸引人。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炒肝,你们就说肝炒过。

哥仨一听甚好,依言而行。哥仨把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然后用清水加醋洗净,用文火炖;肠子烂熟之后切成小段,鲜猪肝则片成柳叶状的条儿。接着准备作料,作料也十分讲究。先将食熬热,把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在蒜变黄时放入黄酱炒好,蒜酱便做好了。此外还要熬上好的口蘑汤备用。作料备好后,就可制作炒肝了。先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中,然后放入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放入切好的生猪肝,马上勾芡,最后撒上蒜泥,炒肝就做好了。汤汗晶莹透亮,猪肠肥滑软烂,肝嫩鲜香,清淡不腻,醇厚味美,炒肝不愧为京城小吃中的佼佼者。

四. 北京市 石景山区 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为群酥之冠,是中国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广州水果糖、北京酥糖)之一,其中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北京酥糖一向享有盛名。1981年红虾酥荣获国家银质奖章。红虾酥的特点是“酥、脆、香、甜”四个字。在制作上,它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因酥糖表面光亮,外形饱满,还镶有白褐相间的条纹,宛若一只虾的中断,故名“红虾”。此糖在各大食品店有售。

五.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六. 北京市 石景山区 雕漆

北京雕漆创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为历代皇帝皇妃宠爱和享用,属于宫廷艺术。1949年以后,雕漆从宫廷走向社会,成为与全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民族工艺品。雕漆制作独特,多以黄铜为内胎,兼有脱胎(布胎)、木胎等。胎型外涂天然大漆,一般的雕漆至少要涂70层,镂空雕的高档雕漆则要涂500层以上大漆,漆厚约300毫米。然后再在漆层上进行精雕细琢。传统的雕漆以红色为主兼黑、黄色,现代雕漆以红黑为主,并发展了绿、蓝、棕、白、桔黄等多种色彩。传统的雕刻方法只有浮雕、浅雕,当今的艺人又创造了圆雕、半镂空和全镂空雕。 雕漆雕刻后,还要进行磨退、作里、烘烤等几十道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完成一件雕漆至少需3个月,多则需1至2年时间。

七.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柳店韭菜

柳店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店韭菜

临淄齐陵有机蔬菜种植协会

11395812

新鲜韭菜

八. 山东省 济宁 兖州区 颜店肉鸭

颜店肉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颜店肉鸭是兖州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植的产业化龙头项目。2003年,在兖州市工商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兖州市肉鸭养殖技术协会,重点依托位于颜店镇的兖州绿源肉鸭公司,现已形成年加工6000万只肉鸭的规模,被“北京全聚德”和“南京桂花鸭”确定为定点供应商。

颜店肉鸭

兖州市肉鸭养殖技术协会

10934769

活鸭

九. 北京市 东城区 老北京宫廷奶酪

奶酪是满州人常吃的一种日常小吃,小甜食。清末民初时,老北平城里城外的奶酪铺不过十来家,早年以西华门裏的香蕾轩,甘石桥的二合义以及西长安街的二合轩最富盛名。後来因为前门外大栅栏越趋繁华,所以门框胡同也开了一家奶酪铺。

到了1920年代,由於王府井大街靠近东交民巷,华洋杂处,东安市场成了东北城的购物中心,东安市场的正街也开了一家叫做丰盛公的奶酪铺。因为店主宣传方法新颖,请来一位当初在清朝内廷专职供应奶品的师傅,加上导游向外国顾客那麼一吹,这才让丰盛公後起直追,一时风头无二。

奶酪本是北方少数民族所发明,又称乳酪或酥酪,是用牛乳汁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它的传统做法是将调配好的鲜牛奶和糯米酒盛进小碗后,再放进松木桶中烤制,最后用冰块降温使其凝固而成。这做法虽说传统,但却费时耗力不太适宜家庭自制。不过我新学会了一种使用微波炉快速自制宫廷奶酪的简易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学易做的程度就连小朋友也可以顺顺利利的搞掂呢,只要把米酒汁和牛奶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放进微波炉仅仅三分钟一碗大名鼎鼎的宫廷奶酪就做好啦。爱吃奶酪的童鞋们一定要试一试,学会这一招,今后就再也不必花大把银子去大排长龙买奶酪吃喽,真滴是超赞呢,尝一口,喉间顿时满溢夹杂着醇厚米酒香的浓浓奶味儿,别提多好吃了。

米酒也叫醪糟、酒糟、酒酿、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超市就有出售滴。制作虽然简单省时,但一样凝结的很结实哦,轻轻松松就可以托住一只瓷质汤匙呢。牛奶也可提前加热蒸发一些水份,但记得要等牛奶温凉后再和米酒汁混合,否则会变成棉絮状哦,也可以放一些蜜红豆或者你喜欢口味的果干在奶酪上,别有一番风味呢。

记得一定尽量选用这种宽口的容器来制作,成品效果会比较好。奶酪的凝固程度和原料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亲们购买米酒时一定要记得挑选浓稠的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