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川特产包装盒 贡山土特产包装盒定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川特产包装盒 贡山土特产包装盒定做更新时间:2022-03-31 16:38:04

一. 重庆市 合川 合川凤山米

合川凤山米是重庆市合川区的。合川凤山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处合川西北部龙多山台地的凤山地区,因油沙土质且光照充足,水稻品质优良,所产的“凤山大米”口感好,素有“米中贡品”之称,是古时官商大户的专供米。抗战时期,“凤山大米”主要供应重庆,为国府1用米。从2009年至今,以凤山村、凤凰村为中心已建成一万亩的生产基地,凤山大米畅销川渝市场,反响良好。

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合川凤山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8982。

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8982

二. 重庆市 合川 椒盐桃片

椒盐桃片创制于重庆合川,20年代在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其特点是:粉细腻,性酥脆,香味适口,微麻,略咸,味道特别鲜美。

椒盐桃片的特色

规格:长方形片状,厚薄均匀,片体完整,楞线分明,每公斤120~160片。

色泽:谷黄色。

组织:酥脆,细腻,桃仁在糕体内粘结紧密。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适口,微麻略咸,风味独特。

椒盐桃片的制作方法

材料:回粉,搅糖,桃仁,芝麻,川白糖,食盐,花椒面。

1.制回粉:糯米精选后,用温水淘净,水温50~60℃、滤干后用旺火以砂拌炒。每锅炒米1公斤左右,时间1~2分钟。要求炒米泡度均匀,无硬心,色泽洁白。然后磨成细粉,用120眼筛子过筛,保证粉子细腻,这称为“火粉”。将“火粉”置于特设的环境中吸收水分,成为回粉。回粉需湿度均匀,以手捏放后不散垮时方可,回粉时间一般应在7天以上,夏季时,回粉需加温炒热,冷却后方可使用。气温越高,粉子应炒得越热;冬季不需炒熟。这样能使制品光泽,不致变形。

2.搅糖:同合川桃片中搅糖的制作方法。

3.拌果料:先熬制糖浆(用糖量为产品的2%,糖与水的比例为10∶5),待熬至105℃时起锅。糖浆完全冷却后与桃仁、芝麻(桃仁需切成玉米粒大小,芝麻去皮)拌合,再下食盐和花椒面,拌合均匀,备用。

4.装盆:用-方形平底铁盆,将搅糖与粉子揉合后,用60眼筛子过筛,再分3层装盆。其中1/3与果料拌合,作为中层糖粉,其中2/3为面、底糖粉。面、底糖粉中,底糖粉占2/3。先将底糖铺于盆底,用铜镜走平压紧,再装中层糖粉,仍走平压紧,然后再装面糖粉,走平,捶紧,再走平。

5.炖糕:将糕置于温水锅中,水温50~60℃,时间3分钟左右,然后静置。

6.静置:夏天静置12小时左右,其余季节静置24小时左右。静置时,每方糕坯之间,需撒抹大米粉,以免粘连,并使色泽更好。

7.成型烘焙:将静置后的糕坯切片成型,糕片长约6厘米,宽2.5厘米,厚2毫米,然后均匀地摆在铁盘或平锅内烘焙,炉温150℃左右,时间约8分钟。糕片呈谷黄色时,即起锅。等冷却后进行包装。

三. 重庆市 合川 合川肉片

合川肉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川肉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据说有一天,饭店下班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没想到一尝此菜,觉得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合川肉片色呈金黄,外酥内嫩,麻辣适中,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出差旅游,招待贵宾,馈赠亲友的名特精品,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以地名为菜名的“合川肉片”系四川合川地方菜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此菜是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相传有一日,饭店打烊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厨师没想到一尝此菜,竟然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猪腿肉150克,水发木耳15克,地力2只,红泡椒5克,鸡蛋1个,葱8克,蒜6克,豆瓣酱18克,醋8克,黄酒6克,生油400克,麻油4克,干淀粉15克,白糖4克,酱油12克,味精、辣油、水淀粉各少许。

【制法】

(一)猪腿肉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3毫米厚的片,泡椒去籽切成片,地力捣成末,木耳洗净。肉片用盐、酒、味精腌渍一下。鸡蛋打散后加地力末、水淀粉、干淀粉拌成厚糊,肉片放在糊里搅和。

(二)将锅烧热,放油至五成热,将挂糊肉片逐步下锅,炸到肉片浮起捞出。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肉片再投入锅内炸脆,倒入漏勺沥干油。将糖、酒、味精、醋、酱油、水淀粉倒入碗内,调成卤汁。原锅留余油10克,下蒜、葱、泡椒、豆瓣酱煸炒出香味,把木耳和卤汁下锅,再将肉片下锅翻匀,淋上麻油、辣油、起锅装盆。

四. 重庆市 合川 香龙大头菜

香龙大头菜,产于合川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香龙枣泥坝,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万吨。大头菜又名根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的一个变种,以肉质根为主要产品,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2.1克,维生素C44毫克,是我国蔬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种。香龙大头菜肉质根呈长圆柱形,皮脆而光滑、肉白色、有强烈的芥辣味;单根重1000克,非常适合腌制和油闷;叶生于短缩径上,长倒卵园形、板叶无皱褶,可作盐菜加工原料。该品种生育期130-150天,在当地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次年1、2月份收获,亩植3000株左右,一般亩产3000公斤以上。香龙镇以传统工艺加工大头菜历史悠久,产品独具特色,热销广安、华蓥等地。

五. 重庆市 合川 盐梅

合川著名土。前清光绪中期,东渡乡艾家湾农民艾绍清初创。艾氏由祖籍江西引进制作方法,就地生产。民国初年,县人易正茂就文氏方法,加以革新,扩大生产。后又将技艺传与其子易炳煌。民国14年( 925年),获四川劝业会第五次会议奖章,之后名声大振,产品畅销国内,并运销东南亚国家,年销量约1~1.5万公斤

精制盐梅为椭圆形果实,色呈棕红,微带盐霜,肉厚、皮微结,颗粒全干,不回润,不吸潮,不霉变,入口则先为微咸,继微酸,再而变甜。可以疗治肠胃道感染及其呼吸道炎症。云南、广西气候炎热,易患喉头肿痛、喉头包块等症,食用盐梅,有特殊疗效,将盐梅视为珍品。盐梅尤有生津止渴,清凉爽身之功能,夏日炎暑,拈一二枚入口,顿觉酸甜适口,清香而有凉意,实为馈赠之佳品。    解放后,东渡乡艾家湾盐梅树逐渐被砍伐,幸存者寥寥无几,盐海生产停止。 1981年后,市场又有少量盐梅出售。每0.5公斤1.5元,深受群众欢迎。( 合川)

六.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四川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撕开似“乔牌”卷裹不烂,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1926年在成都“花会”上,合川两家桃片厂分获特级奖和甲级奖。被四川省商业局评为1979年优质产品。色泽;玉白色,有光泽。组织:绵软俐片,散得开,卷得起,不粘结,不脱桃仁,无糖子、杂质。口味:香甜滋润,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七. 重庆市 合川 “三江牌”合川桃片

是合川名品,合川桃片厂生产。它用上等糯米、桃仁、麻油、猪板油、搅糖、蜜玫瑰等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有甜、盐两个品种。甜桃片色泽洁白,厚薄均匀,散如展卷,卷裹不断,点火即燃,细腻化渣,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香甜酥脆,有浓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盐香味和微有甜咸麻味。两种挑片均具有补脑、健脾、润肺、利尿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馈赠亲友之洼品。曾获国家、省、市优质产品奖、国家银质奖章。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试销美国旧金山等地。合川桃片,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产品为甜桃片。后内江人蒋盛文在苏家街开设“同德福”斋铺,改进桃片用料和工艺,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由此名声远扬。据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光绪卅年(1904年)间,成渝屡开赛会,州人以此(桃片)入会,获得奖励。民国 5年( 1916年),同德福在桃片中加入陕西椒面、食盐等,烘制成新品“椒盐桃片”,香甜酥脆,咸麻适度,饶有风味。到民国15年( 19 2 6年),“同德福”甜、盐桃片均先后获成都花展会优质奖章、四)I怕第五次劝业会特等奖章、“五县”展览会一等奖。民国 21年(1932年),石尊贤等人合伙开设“三民斋”,在桃片生产中采用麻油搅糖,将桃片由窄改宽,厚度均匀,使桃片独具一格。民国25年( 936年),三民斋桃片获四川省展览会乙等奖。解放后,1952年成立合川国营糖果厂(现名合川桃片厂),招集名师巧匠,恢复桃片生产。1959年,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将合川桃片组织远销港澳。1964年经中商部批准合川桃片注册为“三江牌”商标。为了提高挑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经过改进工艺,增加设备,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使“三江牌”合川桃片每年复查均获优质标准。1980年至1981年先后获省、部和国家优质产品奖,并获国家银质奖章。1982年又获四川省儿童用品委员会优胜奖。( 合川)

八. 重庆市 合川 合川丝瓜

合川丝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川丝瓜

重庆市合川钓鱼城农产品协会

11351764

丝瓜(新鲜蔬菜)

九. 重庆市 合川 合川黑猪

合川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川黑猪”起源于当地的“泥猪、刺猪”,具有适应性强、肉质鲜美、鬃毛质量好、配种能力强等优点,是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种猪品种,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但近年来由于受外来高产种猪的强烈冲击,“合川黑猪”数量急剧减少。合川区畜牧站工作人员称,目前全区仅有2.78万头,尤其是公猪仅存11头,濒临灭种危险。

“合川黑猪”重庆市地方品种标准对“合川黑猪”的品种特征特性、种猪等级评定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市农委的评审专家认为,制定该标准“有利于‘合川黑猪’的品种保存和选育推广”。

此前,为拯救这一珍贵的种猪品种,合川建立了黑猪保护区,甚至给“合川黑猪”中的公猪“发放”营养费。目前,当地畜牧部门正在申请国家级禽畜品种资源鉴定,争取建立“合川黑猪”资源保护核心种场。

品牌是现代畜牧业的突出标志,是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畜牧业的必由之路。从去年“合川黑猪”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成功以来,合川为充分发挥“合川黑猪”品牌带动作用,挖掘地方品种资源潜力,壮大地方优势产业,带动合川区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合川区畜牧兽医局在钱塘、沙鱼两镇之间规划建设了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种核心区,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一是在保种区内规划建设核心保种场1个,扩繁场5个,进一步加强对“合川黑猪”肉质风味、繁殖力、抗逆性、耐粗饲等优良特性的研究。将“合川黑猪”独特的优良特性和国外品种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特点进行兼容,进而开发出特色生猪产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养猪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强对“合川黑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加大保种选育和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合川区畜牧兽医局组织畜牧专家进村入场,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保种区“合川黑猪”养殖户(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合川黑猪”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生物环保养殖、污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的讲授与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户的业务素质,使“合川黑猪”养殖户(场)在掌握一定的畜牧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又能够具有一定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理念,为他们发展“合川黑猪”养殖搭建致富的桥梁。

三是加大对“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种核心区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种猪性能测定标准》和“合川黑猪”地方标准进行性能测定,完善“合川黑”猪性能测定和繁育记录档案制度,做好“合川黑猪”种猪评定与猪群淘汰更新工作。在“合川黑猪”保种区设立保种警示牌,保种区内严禁搞经济杂交,作好保种场猪群鉴定、选种选配、饲养管理技术档案,其档案实行专人管理。

四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全面扩大品牌影响力。品牌就是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树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为了叫响“合川黑猪”品牌,我区充分利用农交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重庆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等大型节会,组织动员“合川黑猪”养殖户(场)代表参加商品交易会、产品展示会,展示推介地方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同时培养“合川黑猪”养殖户(场)的商标意识,转变生产营销观念,充分利用合川黑猪地理标志商标优势,扩大产品知名度。

十. 重庆市 合川 鸡肉抄手

鸡肉抄手起源于合川,已有80年的历史,深得群众厚爱。鸡肉抄手因其馅心细嫩、汤汁鲜美、面皮洁白、软而不绒、油而不腻,令食客赞不绝口。重庆市政府1999年命名为“重庆名特风味小吃”,2001年被国内贸易局授予“鸡肉抄手中国名点”称号,在第三、四、五届中国美食节中均获得“名小吃”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