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普洱江城哈尼特产 普洱正宗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普洱江城哈尼特产 普洱正宗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0 03:16:53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糯米肠

糯米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米类加工品,将调味後的糯米塞入洗净後的猪大肠,既成为携带方便的糯米肠,也称为米肠,是很普遍的一种小吃。

作法

糯米肠隶属于广义的香肠,不过内馅以糯米为主。生的长糯米经过浸泡後与绞肉、虾米、红葱头一起快炒,并加入酱油、米酒、盐等调味,成为糯米内馅。之後再将糯米内馅灌入处理过的猪大肠中,即是所谓的糯米肠,然後再予以蒸熟,便可食用。一条糯米肠长度约为10至15公分,直径则在3公分至4公分之间。

烹调法

糯米肠的吃法很多元。早期糯米肠都以蒸煮为主,之後再切为若干小片,沾甜辣酱、蕃茄酱或酱油膏等调味料食用。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思茅咖啡

思茅咖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国咖啡专家说:“一个不被世人发现的美丽地方———思茅生长着品质优良的咖啡。”2006年1月,美国特种咖啡协会连续三年把思茅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作比较和综合评分,思茅咖啡88.75%、哥伦比亚咖啡85.88%。这一切无不说明普洱市生长着品质一流的咖啡。

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中,思茅咖啡以优良品质闯入国际咖啡市场,并且受国际咖啡消费者的宠爱,发展咖啡前景广阔。2009年,咖啡种植面积21.8万亩,产咖啡豆1.74万吨,产值2.7亿元;全市外贸出口3995万美元,其中,咖啡223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6%。这都是普洱市委、市政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咖啡产业,以“抓好标准贯彻、抓好基地管理、抓好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开拓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管理,培育龙头,拓展市场,走精品咖啡之路,打造思茅咖啡优质品牌的结果。

思茅咖啡

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

8958550

咖啡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普洱茶

普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普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陀茶、饼茶、方茶、砖茶等,有史以来久负盛名。《红楼梦》放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何谓“七子饼茶”?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 “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普洱茶含量多酚丰富,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据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可以减肥、消瘦、健体、强身和防治一 些疑难慢性病”。 所以普洱茶在国外市场有很高声誉。主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关于确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云政函〔2007〕1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详见附件)。

四.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豆豉

阳江豆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豆豉,是阳江,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其中罐装豆豉有以下几种味道:蒜辣型、麻辣型、蒜蓉型、甜酸型、葱香型、姜香型。

现在所知的豆豉共有两种。一种是黑豆制成的豆豉,而令一种是用白豆或者黄豆制成的豆豉。

都是阳江市民喜爱的调味料.

阳江豆豉起源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已有近千年,是“阳江三宝”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选用本地产的黑豆为原料,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历时二个月的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使用豆豉来生产各种鱼罐头、酱料等食品。产品远销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38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阳江豆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 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 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 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 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 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 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 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 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 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 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 挑选:筛除杂质。

12. 包装:称重和包装。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竹笋

墨江竹笋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竹笋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也是墨江的,供销部门每年收购数千斤,对外销路很好,深受外地消费者的喜爱。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三丫红果

三丫果是一种野生的绿色食品,其果肉以三辨为主,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汁多、味甜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目前市场争相抢购,是老少皆宜、馈赠亲朋的好礼品。

三丫果市场价为2元/公斤,单株产值可达100—200元左右。开发种植三丫果极具良好的市场前景,是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突出地方特色,带动经济增长的好项目。经乡党委、政府调查研究,现正着手准备扶持三丫果训化种植示范项目,安排在交通便利的田房村委会,辐射推广到么等、络捷、哈播村委会,由乡农牧站负责训化育苗和品种改良,拟建设6亩苗圃地,推广种植面积1000亩。扶持指导农户2000户进行种植,每户20株,实现户均生产鲜果2000公斤,亩产值4000元。通过人工改良后,可更好地改善品质和提早挂果。三丫果的种植开发将成为江城县国庆乡的一大特色产业。

七.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狗俐仔

狗俐仔一种以簕菜为主要原料的点心,阳江人特别喜欢在大暑天吃,有祛湿清热的作用。这种点心之所以被叫做狗脷仔,一是因为形状像狗的舌头(阳江话把所有动物的舌头都叫脷),二是因为它的功能也像狗脷一样,散热。狗脷仔过去只有家庭里自己制作,现在在各大酒楼都作为茶点提供。

过去遇上天灾1,疫症流行等时节,阳江人都流行做狗脷仔,一家大小品尝,甚至左邻右里分享,据说有吉利(脷)治邪的作用,虽然是迷信,但从中医角度来说,狗脷仔中几种中草药,对一些因风邪湿毒引起的疾病确实有防疫和治疗效果。

在阳江方言中,“脷”就是“舌”的意思。狗脷仔,即小狗的舌头。细看狗脷仔,你会发现它的外形与小狗舌头极为相似。这种点心在别处极少有机会品尝到。它以簕菜为主要原料,还有可能加入鸡屎藤、荚白、两面针等植物,将这些食材舂烂后, 与米粉揉团, 再捏成狗舌状蒸熟便可食用。说起狗脷仔, 不得不提簕菜。 在阳江话中, “簕”是刺的意思,簕菜即带刺的菜。簕菜能吃的只是嫩绿的顶端一段,其他的部位刺太硬,不宜食用。簕菜发新枝的旺季是在清明前后,这个时节的簕菜也是最清香可口的。簕菜的味道很独特,带有特殊的芬芳,与大家熟知的香菜一样,吃一次不习惯,吃两次就会着迷。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景东紫胶

景东紫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景东紫胶是云南普洱市景东的。

景东紫胶

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0913585

紫胶(虫胶)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炒饵块

炒饵块

饵块烧、煮、炒、卤、蒸、炸均可,炒饵块最显饵块的风采。把饵块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大葱、韭菜、豌豆尖炒制,浇以甜、咸酱油,拌以少许油辣椒,吃起来香甜浓厚,咸辣醇正,色彩丰富,浓烈如油画。

十.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干柴烈火

“1”就是“葱爆盖苏文”,是阳江的经典特色菜,盖苏文是一种深海鱼,皮似鳄鱼,肉质鲜美,纹理为条状,很难捕捞。阳江人将它做成咸鱼,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炒或煮,它不像一般的咸鱼般干和脆,外表看上去像鱼柳,味道咸咸的,口味香浓,很有嚼头,可以说是咸鱼中的经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