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五原县特产介绍及图片 五原历史风物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五原县特产介绍及图片 五原历史风物特产图片更新时间:2022-04-04 11:46:26

一.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富贵飘香卷

富贵飘香卷

镇原县金樽源美食村的富贵飘香卷是一道既极具特色又实惠的小吃,用料简单,外脆内嫩,酥香可口。它是把面包切成四方块,一边加香蕉一边加豆沙馅,用鸡蛋糊裹面包,然后放入五成油温中炸成蛋黄色即成。在炸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火候,出锅后的飘香卷外形犹如金秋盛开的菊花,令人垂涎,所以称其为富贵飘香卷。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羌活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可入药。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红原县刷经寺是红原县羌活主要产地,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买到纯正的羌活。

三.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阳噶藏绵羊

阳噶藏绵羊中国具有悠久的养羊史。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多有羊骨或陶羊出土,各地发现的原始古岩画中,羊是刻画最多的一种动物。华夏先民生活中,羊就具有吉祥、和睦、美好、公正等多样化的象征意义。

羊被视为六畜宝中之宝,食用、奶用、皮用、药用,功用多多,人见人爱。因此,时逢羊年,弘扬中国羊文化、发展农村羊产业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五原小麦

五原小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五原小麦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的。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汉武帝时期,因九原郡改为五原郡而得名,1912年正式建县至今。五原古有蒙恬北筑长城、卫青抗击匈奴、诗人李白“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的名句,张敬忠的“五原0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的咏诵。近代史上,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人间河神”的地方绅士王同春修渠治水,垦荒置田,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先河,使五原成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渠纵横、旱涝保收的“塞外江南”。现代史上,有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傅作义将军五原抗战,更使五原闻名遐迩。据《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志.农业志》记载,我区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麦类作物的种植,1940年,绥西农业改进所从四川引进一批小麦种子,在巴彦淖尔盟各旗县试种,当年平均单产为750公斤/公顷,1949年,河套灌区小麦面积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90%,到了70年代中期,小麦单产有了大幅提高,达到了6067公斤/公顷。五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把包括五原县在内的15个旗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成为稳产高产的商品粮基地,五原县小麦种植面积最多在60万亩,现因比较效益较低,种植面积有所减少,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4.7万亩。五原县现在小麦的主栽品种为永良4号,是1984年宁夏永宁县良种场职工天津下乡知青邱志新培育成功。该品种在我县种植已将近30年的历史,因我县具有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的气候特点,主要耕作土壤是灌淤土,其表土层为壤质灌淤层,耕作性好,含钾量高,生产出的小麦籽粒饱满,容重高,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值高,加工成的面粉适应面广,做出的饺子、面条色泽好,透亮,食用品质好,筋道,滑爽,粘弹性好。

所在地域: 内蒙古

申请人: 五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南邻黄河,北靠阴山,东西分别与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接壤,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坡降仅为八千分之一,110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全境通过。地理坐标位于(五原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东经107°35′70″——108°37′50″,北纬40°46′30″——41°16′45″。东西长约62.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辖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774个社,总人口30.3万人,总户数52978户,其中农业人口21万,有劳动力10万人,总耕地面积230万亩。全县小麦生产面积16467公顷,产量864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产品外在感观特征:五原小麦的主栽品种为永良4号,是河套灌区的特色品种,该小麦籽粒饱满,容重高,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值高,加工成的面粉适应面广,做出的饺子、面条色泽好,透亮,玻璃质表现明显,食用品质好,筋道,滑爽,粘弹性好,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内在品质特性:五原小麦口感好,营养丰富,经检测,蛋白质含量为14-18.0g/100g,面筋质为27-33%,能量为1489-1536KJ/100g,碳水化合物为68.4-70.2g/100g,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质含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和3.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标准。

五.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大熊猫

大熊猫属食肉目大熊猫科,与熊类是表兄弟。其体型似熊,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一般成年大熊猫体长在120-180厘米,尾长10-12厘米,肩高65-75厘米,胸围87-89厘米,臀高64-65厘米,后足长12-20厘米,耳长72-115毫米,体重60-11公斤。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及四肢全黑,大熊猫因其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青睐和喜爱。

大熊猫主要栖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山区森林中,其喜爱在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以及落叶阔叶林带的竹林内活动,主要以竹茎、竹叶和竹笋为食。

六.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汤原山葡萄

山葡萄为多年生藤木植物,用其果酿制的山葡萄酒因色味甚佳而名扬四海。山葡萄果近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果皮稍厚,味甜酸,别有风味,秋天成熟,山葡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肥沃湿润的疏林中生长优良。山葡萄酒是各种葡萄酒中的精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七.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这里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用香苜蓿制作的粉蒸肉,我在丹凤县品尝过。厨师告诉我,制作方法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八.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西瓜

西瓜在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个大、味甜、多汁、爽口享誉区内外。主栽品种都是引进的杂交种,有西农8号、金城7号、齐杭901、丰抗88等。2001年巴彦淖尔市种植面积5.9万亩,亩产量3500公斤,总产量2.1亿元。由于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气候条件独特优越,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左右,是人们夏季解暑止渴的瓜中佳品。产品除当地食用外,大量销往包头、呼和浩特、津、沪、东北三省及南方的一些省区。



九.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仙丹

“仙丹”牌烤蛋经过多年研究,全套引进韩国设备,选用新鲜鸭蛋、鸡蛋,采用特殊工艺在国内独家生产的国家级专利食品。



烤蛋是经过特殊工艺,特定温度段烤制,不但保持鲜蛋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大大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使蛋内呈浅咖啡色半透明状,其营养成分可全部被人体吸收,特别是钙质被人体吸收量最为突出,最适合高血脂、高脂肪及糖尿病人等人群食用。本产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供质量保证。



烤蛋口感筋道,风格独特,口味醇香,食用方便,即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烹调,还可块冷拼,特别与方便面共食,味感尤佳。该产品优于淹制品,耐储存,携带方便,是外出旅游、野外作业、高原哨所、体育团队不可缺少的常备食品,是节假日馈赠新友和老年人的最好礼品。

十.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黄酒罐子

黄酒罐子

镇原农家有自酿黄酒的习惯,以备红白喜事或过节之用。酿熟的黄酒,取原酿的糟酒,装入瓦罐,加开水浸泡,如泡茶一般,再以竹筒衬箩底(起隔糟之用),投入罐中吸食,吸食酒罐子,南三镇农村较为盛行,尤其盛夏,三伏天气,于麦收困乏之余,吸几口,既解渴解馋,又消署解乏,极为酣畅。在云南苗族一些地区也盛行此种吃法,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千里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