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铜仁思南有什么特产 铜仁思南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铜仁思南有什么特产 铜仁思南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4:42:20

一.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锅粑粉

锅粑粉

传统的锅粑粉,用料是二比一的油粘米和绿豆。绿豆褪皮,浸泡三五小时,再与米同泡10小时左右,然后磨成浓浆。铁制平底锅文火烧热后,抹上熟菜油,用木瓢或铁勺舀了浆汁,使之均匀地摊平在锅底,然后用木质锅盖盖上,少顷即可揭取食用。出锅的锅粑粉呈圆形,色泽翠绿,底面微焦,犹如锅巴,名称也就由此而来。纵横切成四块,叠码于案,三五天不会变质。切成条,宽如手指,置入沸水中烫一下,便可捞出食用。松桃人饮食怕不辣,那碗锅粑粉,骨汤加了辣椒粉,里面还有猪脚或者其他肉质制作的脆臊,便十分软滑绵香,爽口惬意。若是佐以糟辣子,芬芳中带出一丝酸甜,更是令人难忘。

二.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紫袍玉带石

紫袍玉带石属我国极为稀少的珍贵玉石,独产于江口县德旺乡金盏坪。

紫袍玉带石质地坚硬,光洁圆润,色彩鲜艳,手感细腻平滑,具有天然油脂和光泽,是工艺品雕刻的上乘材质。用此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适用、收藏、观赏价值,用它制成的梵净山玉砚、屏风、壁画、茶壶、茶盘、茶杯、生肖牌、挂件、手链、弥勒笑佛等,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梵净山玉带九层塔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三.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土面条

土面条

土面条以土产小麦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而成,面筋含量高,品质好,属纯绿色产品,土面韧性好,颜色白里透黄,不易碎断,不粘糊,充满了浓郁麦香味,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营养型饮食品。

四.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泉都碧龙茶

泉都碧龙茶产于贵州石阡县。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内质香高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亮。

石阡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明清时代石阡的茶叶曾被选为贡品。泉都碧龙茶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发掘石阡坪贯贡茶的传统工艺,部分借鉴龙井茶制作技法,利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石阡苔茶优质芽叶,创制的一种扁形名茶。

五.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铜仁锅巴粉

传统特色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浸泡好的大米和菜叶磨成浆后,在铁锅中烙烫。由于其表面极似锅巴而得名。食用时配以各种佐料,味美方便,是早餐和中餐的常用食品。

和西安的凉皮很像。盘子粉通常是凉吃或者煮了吃,锅巴粉则还要加青菜打浆,在锅里烙起锅巴后才行,做好的锅巴粉色泽金黄,十分诱人。

六.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土家红茶

红茶

红茶:石板,溪流交错,山高坡缓,云雾缭绕,土质砂性,盛产红茶。经土家人特有工艺手工炒制的红茶,清香浓郁,醇和爽口,回味无穷,常饮清心明目,醒脑提神,是上好的保健饮品。

七.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萧笛

玉屏萧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玉屏萧笛为“贵州三宝”之一,创始于明万历年间,因其音色优美圆滑,做工精湛细腻而获1886年伦敦国际博览会银奖,1923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贵阳)

贵州—玉屏箫笛,蜚声海内外,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箫笛艺人都为它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

文化:玉屏箫笛,名扬海内外。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玉屏的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它是中国最先获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屏箫笛,雅俗共赏。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而在民间,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神话故事。

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

制作工艺: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制作要求更是严格,从伐竹到制成有几十道工序。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八.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白山羊

贵州白山羊原产于黔东北一鸟江中、下游的沿河、思南、务川等县,分布在贵州遵义、铜仁两地区的20余县,目前总数已超过100万只。

该羊,公、母羊均有角,颈部较圆.胸深,背宽平,体躯呈圆桶形,体长,四肢较矮。毛被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麻、黑、花色,毛被粗短。少数羊鼻、脸、耳部皮肤上有灰褐色斑点。

成年公羊体重32.8千克,成年母羊为30.8千克,肉质细嫩,肌肉间有脂肪分布,擅味轻。周岁揭羊平均活重 24.11千克,月同体重11.45千克,内脏脂肪重1.40千克,净肉重8.83千克,屠宰率53.30%,月同体净肉率 68.72%:

其性成熟早,公、母羔在5月龄时即可发情配种,但一般在7-8月龄才配种,常年发情,1年产2胎,从1-7胎 (4岁左右)产羔率逐渐上升,为124.27%-180%,品种平均产羔率273.6%,年繁殖存活率为243.19%。

九.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滑肉

滑肉

滑肉传统酒筵佳筵,自古为婚宴、春宴席上精品,其原料为蕨粉、瘦肉配以佐料蒸熟,再切成小方块,冲上鲜汤,上席食用。此菜色鲜,食之滑溜爽口,回味无穷。

十.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白果

德江白果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

白果:属银杏科,又名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在德江泉口分布较广,年产量150吨左右,其果实外壳坚硬,果肉甘苦带涩,果仁富含多种营养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粉、王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用白果做成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制作工艺:白果挑选—清洗—去壳、去内衣—盐浸—沥干—待用或炖或炒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