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用书信格式介绍安徽特产 写安徽家乡的特产小短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用书信格式介绍安徽特产 写安徽家乡的特产小短文更新时间:2022-04-01 09:38:50

一.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罗庄葡萄

罗庄葡萄生产于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葡萄因皮薄肉厚、珠串大、味酸爽甘甜而出名。罗庄葡萄种植上以“农药喷洒少、果实套袋早、农业化水平高”而成为当地的绿色无公害食品。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罗庄葡萄现已拥有夏黑、金手指、红提、巨峰等多个品种,其中夏黑因其口味甜、汁水多、无核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罗庄葡萄对外销售的主打品种。罗庄村除了葡萄之外,自制酿造的罗庄牌葡萄酒因完全以葡萄为原料,无任何工业物质而深受人们喜爱,因下口香柔、回味无穷,现已成为当地人民自饮和招待客人的上佳之品。

二.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

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庄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宝”。还有许多名人分别题字、赋诗、作画盛赞侯店毛笔。

临潭毛笔,蜚声异域,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天津出口免检证书。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 “ 吊毛灰 ” 笔, “ 吊毛灰 ” 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 “ 压跪礼 ” (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 “ 书坛一宝 ” 。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1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桃子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树冠开展。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边缘有粗锯齿。花期3~4月,花单生,无柄,通常粉红色,单瓣。果实6~9月成熟,核果卵球形,表面有短柔毛。

四.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白虾

白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每百克含蛋白质47.6克、脂肪0.5克,以及大量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白虾的吃法,一般有炒虾仁、烩虾仁或氽汤、吃馅等。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做卤或熬菜汤,加入一些虾米,滋味尤为鲜美。拌凉菜或煨汤,其味更佳,为鲜虾所不及。

五.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来安花红

来安花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来安籍三品京官吴棠,向皇帝呈献来安“林檎”;万岁观其果,色泽鲜艳象红花,品尝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连声称赞:“花红也!花红也!”并当即封为“来安花红”,传旨来安,岁岁纳贡。从此,林檎易名“花红”,身价倍增。

“花红”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满口生香,很受人们喜爱。

据江苏省农科院鉴定,来安花红鲜果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含有蛋白质0.639%,磷0.031%,还原糖5.35%,可溶总糖6.57%,有机酸0.56%。来安花红除供鲜食外,还可泡茶、酿酒,并具有解渴、防暑、消食健胃、生津祛火、防痢止泻等作用。

据《来安县志》记载,来安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有花红栽培。古人称之为林檎。从林檎到花红,有个“皇封贡果”的故事。清嘉庆年间,来安城林檎种植大户吴球,进京看望在朝中任东台御史(三品文官)的叔父吴棠时,带了自家所产的林檎送给叔父,以表孝心。吴棠食后,觉得此果甚佳。翌日早朝时,呈献给嘉庆皇帝。适逢嘉庆帝胃口不佳,心情烦躁,见臣奉献果品顿觉快慰。视其色泽艳若红花,食其味如桂花清香,龙颜大悦,脱口而出:“花红也!”因系来安产,随封为“来安花红”,并诏令每年进贡。来安花红品种优良,小巧玲珑,皮薄肉脆,汁多渣少,味甜爽口,香味浓厚,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

花红:学名“林檎”,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浓渣少。安徽省来安县盛产花红质地最佳。这里的鲜花红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上好营养果品。

传说,明朝嘉庆年间,来安境内出了一个三品官、东台御史吴棠。他把0接到京城去住,谁知却忽然得了痢疾。请遍了京都名医都治不好母亲的病。吴大人忧心如焚,不得不将愿意老死故土的母亲送回了来安。临时找了个名叫花红的村姑在病榻旁照看0。花红姑娘心地善良,尽心尽力服侍吴老太太,见老人不吃不喝,便到集上买回新上市的新鲜林檎,让吴老太吃点儿开胃。哪知吴老太只觉酸甜适口,越吃越爱吃。一连几天吃林檎,病也治好了,饭菜也觉得香了。吴家上下皆大欢喜。不久,吴棠之子带了七十多斤林檎进京,将林檎进献仁宗皇帝。仁宗不知何物,只闻到桂花似的清香、红红鲜亮,脱口说出:“花红、花红。”吴棠感念花红姑娘,急忙附和:“此果就叫花红。”仁宗皇帝大悦,当朝赐名此果为“来安花红”。

来安花红产地范围为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半塔镇、张山乡、杨郢乡等北部山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瓦虾

瓦虾

七.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泗州面粉

泗州面粉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中原大帝”牌小麦粉(特一粉)被评为宿州名牌产品。

安徽泗州面粉有限公司是泗县县委、县政府2005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由江苏登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兴建,占地60亩,员工80人。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新建了日处理小麦300吨全自动面粉生产线以及相配套的仓库、检验设施,2006年8月竣工投产。年产面粉可达5万吨,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近年来公司被授予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质量奖、宿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宿州市粮食协会先进会员单位,“中原大帝”牌小麦粉(特一粉)被评为宿州名牌产品。2009年3月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实施二期扩建工程,其中:投资3500万元,新建5座总容量4万吨的水泥储备粮仓;投资2500万元再新上一条日处理小麦500吨的全自动面粉生产线。二期扩建项目投产后,可增加产值3亿元,销售3.2亿元,利税2000万元。

公司一贯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宗旨,从原料进厂到产品进入市场严把各道关口,出厂产品经市、县质监部门抽检合格率100%。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生产的“中原大帝”牌面粉主要品种有超级粉、特一、特二普通面粉和饼干粉、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面包粉、糕点粉、面条粉、馒头粉、饺子粉等系列化专用面粉,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特定质量的面粉品种。产品不仅站稳本地市场,而且远销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深受客户好评。

八.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龙岗芡实

龙岗芡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站的最新公告了解到,安徽省天长市铜城芡实协会在2011年7月4日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递交了注册“天长龙岗芡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天长龙岗芡实”证明商标现已经通过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主要商品注册保护在第31类别的“芡实”,若3个月内无人对该商标提出异议将成功注册。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实,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子。芡实属于中药材,根、花茎、叶亦供药用。芡实有开胃助气、益精气、补中健脾、止渴固精的功效,有助恢复脾脏与消化系统,还有助关节痛、神经痛、头痛。芡实经过长期的繁殖培育,已经有许多的品种,主要分为南芡实、苏芡实,潮州芡实等,而天长龙岗芡实属于南芡实的一种。

由天长市龙岗政府、合作社共同投资新建的芡实大市场是皖东规模最大的芡实市场,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天长龙岗芡实已远销苏、浙、沪、闽等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天长龙岗芡实业一直注重发展商标战略,之前注册了许多商标,像“芙蓉岗”“天龙牌”“湖珠牌”“金龙牌”等商标。而“天长龙岗芡实”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也有利于“天长龙岗芡实”地方品牌的保护,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九.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藕夹子

藕夹子将藕切成一连两片,包以配好佐料的肉泥,然后在面糊里浸蘸,使封口(糊内需加少许食碱、鸡蛋、味精等 ),再放入油锅内炸黄取出,临食时复在油锅煎一下即可。食用时蘸以用姜末、醋等制成的佐料,外脆内软,酥美可口,别具风味。此菜春秋季节食用较多,尤在中秋节前后风行,城 乡 居民均喜制作。( 天长)

“藕夹子”是沙沟的方言,在维扬菜系中它叫“藕合”,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藕夹子的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 6公分左右的藕段,除去藕节,去皮后洗净开始切片。切片非常讲究,要求厚薄均匀,一只藕夹由两片组成,两片之间不能分离,仅留8毫米的连接,每片的厚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这就要求厨师的刀工要好。接着是制作肉馅,肉馅选用精肉剁成肉泥加上细猪油渣,并加入生姜、葱、盐、味精等,充分搅拌均匀备用。再下来要把加工好的肉馅用手从藕夹的开口处填塞进去,最后将塞满肉馅的藕片蘸满面粉糊,放入烧开的油锅中煎炸而成。

十.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安徽白薇

安徽白薇:气微弱,微苦,以根色黄棕、粗壮,条匀,断面白色、实心者为佳。具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效,主治阴虚内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肿毒等症。主要分布于滁州市、明光市和来安县,量多质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