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都市有什么特产 宜都吕家坳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都市有什么特产 宜都吕家坳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06:05:23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白油豆腐

白油豆腐是吴家场厨师郭绍云于民国32年始创的名菜,有甜、咸两味。甜味:用豆腐、化猪油、白糖、味精、豌豆粉、草(白)碱等。咸味:用盐水,加白胡椒。烹调时,将豆腐切块或条形,清水煮沸,下碱水搅匀后捞起,再用沸水透两遍去其碱味,猪油入锅加热,再下豆腐加盐水,用霸王火煮沸,味精和豌豆粉滋汁下锅,快速操作,滋汁起团即成。豆腐色白如学,细嫩爽口,香鲜味浓,颇具特色。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彭州大蒜

彭州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蒜属百合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硬叶蒜和软叶蒜两类,硬叶蒜可抽生花茎——蒜苔。大蒜的蒜苗、蒜苔和蒜籽均可供人们食用,蒜苗叶色翠绿,口感香辣,是川菜盐煎肉、回锅肉必不可少的伴菜;蒜籽有瓣蒜和独蒜两种,既是美味的调味佳品,又因含有天然抗菌素,有防病治病之功效;尤其是蒜苔,脆嫩可口,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优质蔬菜。

彭州大蒜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彭州蒜苔具有色鲜嫩脆、香甜可口、蒜味浓纯、粗细适度等特点,商品率高达阳%以上;蒜籽个大质优,便于贮运,行销省内外,特别是独蒜甚至远销东南亚诸国。彭州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蒜由新疆引入内地,彭州就开始少量 种植清光绪《彭县志》载:“蒜苔产万家庵(今隆丰镇境内)”,此时彭州大蒜已经得到较大发展, 成为传统大宗农田经济作物之一。彭州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很适合大蒜生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多种经营迅速发展更促进了大蒜的生产,八十年代初彭州大蒜种植遍及平坝地区并扩展到部分丘陵 区乡镇,种植面积也由1949年的不足千亩增至1997年的62000亩,主要种植乡镇有隆丰、九陇、楠杨、西郊、利安、军乐、天彭、致和、太清、丽春等i0余个乡镇,其中尤以“蒜苔之乡”隆丰镇种植面积最大,达两万亩左右,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一半。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石磨豆花

花园镇一带的石磨豆花,白净、细嫩且韧性特好。传说为汉刘邦庶子淮南厉王刘长贬居雍店(花园镇古名)时,其妃雍氏善磨豆花,雍氏去世后,花园镇一带的豆花已小有名气,人们认为系雍氏神力所助,故称"神仙豆花(豆腐)"。这种制作豆花的精细工艺很早便在郫县流传开来。望丛祠餐厅推出的"魔方豆花",当属郫县豆花的佼佼者。



除豆花白净、细嫩、韧性好以外,因豆花佐料有40多种,分放在细瓷小碟中,小碟里外三层放在一张桌子上,构成一个美妙多彩的图案,因其形状如魔方而被人称为"魔方豆花",最有趣的是,就餐时客人须亲自动手,按自己喜好,调制豆花蘸碟。这是郫县最有名的一道特色菜,被誉为"东方一绝"。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周鸭子

油烫鸭子,是流传已久的邛崃名小吃。县人周福元根据传统工艺,细心制作,在临邛镇畅销时,被人们称为“周鸭子”。

他用料考究在选鸭和卤水上肯下工夫,先用多种香料起好卤水,再将宰杀洗净的土鸭熟起锅,晾至微温,抹上糖汁,放入油锅炸制而成。他制成的油烫鸭子色泽红亮,皮酥肉嫩,咸甜适宜,味香回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1987年,“周鸭子店”的油烫鸭子在成都市个体名小吃、名工艺、名产品评比展销会上获名小吃奖。( 邛崃)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飞达陶瓷

飞达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县城西郊。公司有职工200余人,有两条流水生产线,固定资产300万元。公司主要生产高、中档系列卫生洁具,年生产量50万件,产值600万元。联系人:李 斌邮编:443300联系电话:0717-4839468( 宜都)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杜仲腰花

五代时,终南山中,有一名杜仲之人,长年炼丹,希望求得不死之药,然而,数十年过去,头发依然在白,身体也一日老似一日,终日郁闷。某日,杜仲突然发现,自家门前一片茂林,从自已幼时至今,一直郁郁葱葱,生机昂然。乃取其皮叶,熬水饮之,后得道飞升而去。后人故将此树命名为杜仲,将杜仲熬水,与猪肾共烹,具有强腰肾,壮筋骨,愈阳萎之功效,还可降血压。( 成都)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邛茶

四川省邛崃市地处邛崃山脉、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介于东经103度03’至103度46`,北纬30度12`至30度33`”之间;市境问东低西高,坝、丘、山俱全,呈‘六山一水三田’的地貌结构,幅员面积 1377平方公里,辖33个镇乡,总人口65万人。 邛崃市茶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山丘二十个镇乡,该地区宜茶面积都在海拔600至1000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量1117.3毫米,日照时数1107.9小时,无霜期285天。‘邛茶’以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产区宽广,品种优良著称于世。据《古代的巴蜀》一书介绍茶叶时,称:‘汉有杨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说明2100年前成都、邛崃(古称邛州)一带民间饮茶蔚然成风。据唐朝陆羽在《茶经》一书有这样的字句:“万担茶乡,唐代闻名,”“邛州盛产茶”《新唐 书,地理志》还将邛州和雅州列入全国产茶的十七州之内,并记载有邛州开始征收茶税;据明朝顾元庆的《茶谱》一书记述的“茶之产于天下多矣!……”“邛州有火井思安,……其名皆著”;据宋元年《九域志》记载:“临邛有火井茶场,生产邛州贡茶,造茶成饼,二两重,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称为砖茶。”到清嘉庆年时, 邛崃已年产茶叶200万斤以上。 西汉卓文君马相如冲破古代封建思想牢笼,敢于反抗,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故事,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佩与传颂,邛崃“文君井”就是对他们这段姻缘记载的见证。中国大文家郭沫若失生曾题词:“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既赞颂了卓文君司马相如反抗封建,争取自由的精神,又赞美了“邛酒、邛茶”。1955年,邛崃被中央列为全国万担茶县之一;1956年,邛崃茶叶产量即达到了13050担。 邛崃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茶树生长的优势环境,历来是成都市的重要产茶区。经过多年不断地发展、改造,全市现有茶园面积5万余亩。具有一批大面积的“福选9号”、“福顶大白茶”、‘名山白毫”、“花揪茶”、“云南大叶茶”等优质茶树良种。全市茶叶基地镇乡二十个,生产加工企业40余个,年产成品茶叶2000余吨,拥有“文君牌”、“花揪牌”、“崃山牌”为代表的二十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文君绿茶”、“文君毛峰”、“一芽迎春”、“天台龙井”、“天台银针”、“天台毛峰”、“文君香茗”等多个品种,曾连续多次评为国优、省优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十余个省市,远销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等。( 邛崃)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汤麻饼

汤麻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汤麻饼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街子汤麻饼,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因其火工精当,拥有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的特点,上世纪40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鸡肉、致华堂白雪糕、石观音板鸭和汤长发麻饼)之一。

街子汤麻饼,又叫汤长发麻饼,是成都名小吃之一,原产地在崇州街子镇。正宗的汤麻饼是采用面粉、白糖、冰糖等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程序后,制作成圆型,然后粘上脱皮芝麻,烘烤而成。其产品全部采用手工操作,纯绿色清真食品,无化工添加剂,保鲜时间可达半年以上。

街子汤麻饼的来历: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崇州市街子镇南场口头脑聪慧的乡民汤仕元成立了一家以制作素点心为主的手工作坊:长发祥号(寓意汤家长发财、长吉祥),创造出了一种麻饼,即后来享誉川西的名小吃“汤长发”麻饼。这种麻饼因其火工精当,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上世纪40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鸡肉、致华堂白雪糕、石观音板鸭和汤长发麻饼)之一。有趣的是,按汤家的祖传规矩,汤麻饼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秘不外传,而且只传儿媳不传儿女,据称是怕儿子酒醉泄密,怕女儿出嫁失密。

目前,“汤长发”麻饼拥有黑芝麻、五仁、花仁、火腿等品种以及芝麻酥、小黑酥、白米酥等系列糕点。并在成都市锦里、琴台路等地建成了10个专卖店,在成都红旗连锁、家乐福等超市上柜销售,远销甘肃、山东、宁夏、重庆、新疆、广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一、原辅料要求

1.小麦粉: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的小麦制作的小麦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植物油: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生产的黄菜籽油,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芝麻: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生产的黑芝麻和白芝麻,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糖:选用四川省内生产的白砂糖,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生产用水:选用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和地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二、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选料→配料→制作起面水→(制酥、制皮面、制心)→包酥→制坯→成型→粘芝麻→摆盘→烘烤→成品。

2.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环节

(1)配料:将小麦粉、川白砂糖、黄菜籽油、黑芝麻粉及熟面粉按1:1:1.04:0.28:0.4配料。

(2)制作水起面:小麦粉和水以1︰(0.05至0.08)的配比揉制成面团,揉制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至面质均匀;放置容器内醒发,醒发温度控制在18℃至20℃,醒发时间1.5至2小时。

(3)制酥:小麦粉、黄菜籽油按1:0.46比例调制成面团,然后,加入黄菜籽油,用力揉匀捏绒,使之成团。菜籽油分2至3次加入,加入量为酥坯的60%至70%。

(5)制皮:小麦粉、黄菜籽油、起面水按1:0.64:0.28:0.05比例配制,反复揉制20分钟至30分钟,直到手打有空响,手拉有筋丝。

(5)加工熟面:将面粉用竹制蒸笼蒸熟,翻出冷却后用丝箩筛一遍,去掉成团的不要,再将筛下的细熟面粉放在锅里用中火慢慢炒黄后再过筛备用。

(6)制心:熟面粉、黑芝麻粉、熟菜籽油按1:0.7:0.9比例先将熟面粉、熟芝麻粉充分和匀,并掏起漩涡,倒入熟菜籽油充分拌合,能捏成团状即可。

(7)包酥:将揉搓好皮面拉成节子(12克左右)再将酥坯拉成约2公分粗细的圆条,并将圆条皮面用手掌部位压薄包上酥坯(酥坯重约6克),然后将包好酥坯的节子用擀面棒擀开,卷成筒状双层叠压,再擀成圆形薄皮,皮面成2个漩涡状。

(8)制坯:将包好酥后擀成圆薄形的皮子加入制好的心料(重约30克),再将面皮口子绕成圆型收好压成扁圆型,生坯即制好。

(9)烘烤:将沾好芝麻的麻饼生坯摆上烤盘送入烤炉,用中到大火烘烤3至4分钟后取出,小心在盘里翻面后再烘烤约2分钟左右即可。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均匀,表面有芝麻,底面无焦斑,香甜、酥脆、不粘牙、酥脆可口、入口化渣,回香。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 ≤9.0

总糖 (以还原糖计) % 18.0-40.0

脂肪 % 20.0~3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彭州市 九尺香米

九尺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四川省 成都市 新津区 蔡湾柚

柚俗称"气(包)柑"。良好者有蔡湾、偏心、沙田、蓬溪、红心、酸柚、人头柚等。蔡湾柚是新津县地方名柚,树冠开张,果大皮薄,果肉浅黄,柔嫩多汁,酸甜可口,因产于花桥镇蔡湾村而得名。此外临江村张大公馆果园的柚子,数量多,品质好,声名远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