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攀枝花当地的特产 攀枝花土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攀枝花当地的特产 攀枝花土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3-31 13:44:24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太东乡的干豆腐

太东乡的干豆腐

干豆腐知识介绍:

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

干豆腐营养分析:

1.

豆腐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

豆腐丝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

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干豆腐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食用;适宜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适宜青少年儿童食用;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2.

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干豆腐食疗作用:

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三.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东区 腩肉演义

腩肉演义

主料:三线五花肉

配料:海南霉干菜

调味品:鸡精、味精、五香粉

制作:将五花肉洗净沸水加入密制卤水中制熟捞出,将霉干菜洗净放入锅内加五香粉炒出香味。将制熟的五花肉顺势切成宝塔形放入自制的模具中,将霉干菜垫底,上笼蒸至20分钟取出装盘挂汁即可。

特点:刀功精湛、香味醇厚、肥而不腻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四川省 攀枝花 西区 李大姐米线

初尝李大姐米线的人,大多会赞“尝”有加,口味清淡,滑爽鲜香,米线质地晶莹粗细均匀口感柔和,再配上烹炒的臊子,香辣的肥肠,鲜火巴的牛肉,满口钻香的豇豆碎肉,更让李大姐的米线美名远扬。

每天早上,李大姐的小吃摊上总是吃客满坐,四五张小方桌坐无虚席,有等车的,有上下班的,有附近的摊主营业员,也有大老远来专门吃这一口的,有时人多还有站在一边等候片刻的。

六.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大红冬枣

大红冬枣

大红冬枣最大果鸡蛋大小金红,冬枣皮薄肉脆,肉质细嫰多汁,甜味极浓,有浓郁的枣香味。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

七.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盐边桑椹

盐边桑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盐边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纳西族等十九个少数民族,有“八分耕地,一分水,九十一分林草坡”之称。盐边栽植桑树历史悠久。公元四世纪,“南方丝绸之路”途经凉山、攀枝花,带来桑树种源,沿线人民受其影响开始栽植。明未清初年间发展迅速,在当时的 “宁远府阿所拉地”(今盐边县健康、渔门、永兴等乡镇)大力种植桑树,民国初年桑树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据《宁属林产调查》记载,盐边常年盛产桑树30多万株,是宁属地区桑树栽植最多,发展最快的县。 民国初年至70年代中期,盐边蚕桑业的发展停留在60万株,且多为实生桑品种,桑椹产量少,果粒小,酸涩味较重。80年代,盐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椹生产,依托地域优势及攀西独特的阳光、土壤及气候优势,引进良桑品种,扶持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桑树。1984年全县桑树种植113万株,面积1100亩;1992年种植1700万株,面积18000亩;到2010年桑树面积超60000亩,年产桑椹6500余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盐边桑椹产量高,果粒大,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上世纪未,盐边桑椹主要用于中药材、桑椹膏及桑椹酒等。近年来,盐边县加快了桑椹产业的发展,成立协会并组织商户统一收购鲜果进行集中销售,产品远销北京、大连、重庆、成都、昆明等各大城市,市场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盐边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镇、永兴镇、惠民乡、国胜乡、鱤鱼乡、箐河乡、温泉乡、红宝乡、格萨拉乡、共和乡、红果乡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6′17″-101°47′45″,北纬26°47′46″-27°07′35″,东到共和乡东界,南到红果乡南界,西到温泉乡西界,北到红宝乡北界。保护面积265000公顷,年产量1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盐边桑椹果实较大,椭圆形;果长1-3厘米,果径1厘米左右;表面不光滑,黑紫色,色泽稳定,干品仍呈黑紫色;果汁多,甜而带有微酸味。 (2)内在品质指标:盐边桑椹可溶性固形物≥13%,花青素≥1500㎎/㎏,含有丰富β-胡萝卜素和氨基酸。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水果》(GB18406.2-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

八.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红糖

米易红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红糖,是米易县的著名。米易地处横断山中部地区,这里海拔高差大、沟壑纵横、山高林密、自然植被好、水系丰富,其独特的地理及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物的多样性,孕育生产了甘蔗、水果、蔬菜等极其丰富多样的各种物产。而米易红糖就是以纯甘蔗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且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加工制作而成的特色产品。

在米易红糖中,基本包含了甘蔗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各种元素,如蔗糖、还原糖、半聚糖、果胶、蛋白质、氨基酸、多元醇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等。由于其良好的品质,米易红糖从古到今都是可作为补充能量的优质食品,也是传统的补血补气的保健品,被誉为“东方巧克力”。

米易红糖是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已经愈来愈被重视,市场需求量在急速的恢复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米易县政府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规划均把米易红糖作为全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来安排。县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恢复和进一步扩大、发展米易的红糖产业,把这个凝聚了米易天时、地利和无数代人的经验、汇聚了米易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优质产品发扬光大,使米易的红糖产业再现辉煌。

九.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仁和区 辣子田螺

辣子田螺

田螺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痛的功效,同时含钙量相当丰富。

原料:

田螺1000克,干辣椒、郫县豆瓣、花椒、姜米、蒜泥、酱油、料酒、香醋、精盐、白糖、鸡精、熟芝麻、葱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

①田螺淘洗干净入锅,加清水和料酒、香醋煮沸捞起,去头部包壳。

②炒锅加油烧热,下干辣椒节,炒至呈棕红色,下花椒、姜米、蒜、郫县豆瓣炒至香。下田螺翻炒,依次下料酒、香醋、精盐、白糖、酱油、味精,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熟透、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十.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双色米糕

双色米糕,蒸点,特点:红白相间、色泽美观,口味香甜,松泡绵韧。烹制法:蒸。

籼米浸泡后沥干与籼米饭和匀,推成浆后加入酵母浆搅匀发酵,加苏打、白糖和匀。NPc

蒸笼内先安放方木框,铺上湿纱布,将米浆倒入一半,加盖上笼蒸约15分钟,余下米浆加食用红搅成粉红色后倒入木框中,加盖再蒸约20分钟,出笼晾凉切成形即成。NPc

操作要领:苏打用量要适度;蒸制时不能散火;晾凉后才能切成形。NPc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