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韶关特产蘑菇 韶关哪里有蘑菇可以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韶关特产蘑菇 韶关哪里有蘑菇可以采更新时间:2022-04-17 11:12:35

一.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姚庄蘑菇

姚庄蘑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姚庄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东北部,东邻上海市青浦区和金山区。姚庄蘑菇单季种植面积1000.71万多平方尺,年产量超过8000吨,是浙北地区最大的蘑菇集散地,姚庄蘑菇畅销江、浙、沪、闵三省一市,姚庄荣获“中国蘑菇之乡”称号。

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姚庄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嘉善“白色”产业带的主导区。姚庄蘑菇种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全镇蘑菇种植面积1936万平方尺,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总产量达到15000吨,总收入达到4500万元。目前全镇50%以上农户种植蘑菇,其中1万平方尺以上种植大户120多户。

蘑菇产业是姚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姚庄镇农民种植蘑菇历史悠久,起步于60年代,由于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发展迅猛,截止2004年底全镇复种面积达到1936万平方尺,总产量近1.4万吨。目前,姚庄镇已经成为我省最大的鲜菇、盐水菇生产销售集散地。鲜菇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盐水菇主要销往山东、福建等地。2002年12月姚庄镇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蘑菇之乡”,2003年“锦雪”牌蘑菇被认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嘉兴名牌产品”,同年又荣获“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锦雪”牌蘑菇被评为金奖,现正在争创“浙江省名牌农产品”及“绿色食品”。

姚庄蘑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嘉善县 《关于姚庄蘑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善政[2005]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新疆 塔城 裕民县 野生阿魏蘑菇

野生阿魏蘑菇

阿魏是一种中草药,性辛温,具有理气消肿、驱虫祛痰之功效。野生阿魏菇生长季节短、数量少,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素有“西天白灵芝”之称。

三.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燎原蚕茧

燎原村位于广东省始兴县罗坝镇北部,种桑养蚕是该村的传统农业。近年来,燎原村因地制宜地将蚕桑生产发展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现全村桑园面积1680亩,占总耕地80%。种桑养蚕农民占总人口70%以上,种桑养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90.9%。种桑养蚕人均纯收入达到6380元,收入高于同类村27.2%。

首先,燎原村组织有一定种植规模的桑农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全村70%的养蚕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优质桑苗基地,提供蚕种制种室、蚕种派发室及蚕茧中转站等设备、设施,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桑园总面积的68%。现产茧90%以上是上茧,单张蚕种产茧由27.98公斤提高到35.2公斤,亩产茧由3担提高到3.6担,亩产值由3500元提高到4200元。以其蚕茧为原料生产的生丝平均等级为4A以上,部分达到最高等级6A,燎原村的蚕茧供不应求。

其次,燎原村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始兴金兴茧丝绸公司,发展“企业+基地+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公司与农户签定产销合同,实行保价收购,并对规模户进行奖励和生产要素的扶持,实行优价护农和资金、技术助农,有效地抗御市场风险。

同时,燎原村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邀请高校、科研单位到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桑农提供良种良法的学习示范现场。积极推行“蚕—沼—桑”的生态农业模式,把无公害生产规程和绿色生产技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现已为“广东省蚕桑科技创新专业镇”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广东省始兴县罗坝镇燎原村

四.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酿菜包

酿菜包是纯手工制作而成的,采用农家金叶菜,馅是用农家韭菜、薯粉、土猪肉混合一起做成的。先把整片的金叶菜用开水煮一下,然后把做好的馅包在用开水烫过的金叶菜里,最后把菜包摆放在锅里加水慢慢熏熟。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五.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黄蘑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祁连县是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雪山纵横,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县境内草场辽阔,总面积为1764.11万亩,占该县土地面积的80%。县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云杉、圆柏、杨树、沙棘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314.5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5.1%,森林覆盖率为13.5%。广阔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菌和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该县境内经济药用植物共有368种,其中著名的有大黄、柴胡、黄芪、秦艽、羌活、雪莲、冬虫夏草等共325种,属57科,91属。更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发菜等食用植物和菌类。其中,黄蘑菇是该县半山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

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

黄蘑菇盛产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资源丰富而闻名,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祁连山天然野生黄蘑菇,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气味纯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们的青睐,该蘑菇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和C、铁、钙等多种元素。性味甘平、无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称。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岭是有名的祁连蘑菇产区,食用野生菌类有羊肠菌、黄蘑菇、鸡腿菇、松菇、鸡冠菇等,以黄蘑菇居多。21世纪初,祁连县围绕优势资源,凝聚合力打造品牌,使“雪域八宝”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始逐步走向省内外,也为祁连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优势资源品牌价值注入了动力。1999年,该县专业户注册了“峨堡牌”黄蘑菇商标,2004年4月5日,祁连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类产业化经纪人协会成立,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开发、研究生产、经营天然野生经济植物、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类的社团组织,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不改变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所有权及经营权的前提下联合起来,组织生产经营祁连土品。协会有118名会员,分布在各乡镇、各行业,协会下属的祁连山野菜加工厂一处,在县城繁华地段设有经销处。据统计,祁连县黄蘑菇年产量可达12000斤,鸡腿菇年产量达6000斤。2008年,中国国家商标局批准“祁连黄蘑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祁连黄蘑菇地域范围为祁连县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柯柯里乡、阿柔乡、扎麻什乡、野牛沟乡。

六.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与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储存在蜂巢内的一种甜而有粘性,透明或半透明、带光泽的液体。始兴山林面积广,山花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蜂蜜养殖场。自古以来,养蜂便成为始兴山区百姓一项传统的产业,尤以瑶民饲养为多。始兴所产的蜂蜜分“夏至糖”和“冬至糖”,主导产品为山乌湫蜜和其他山花蜜,属纯天然蜜,具有甜而不腻、气味芳香的特点。由于富含转化糖(葡萄糖和果糖)、酶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抗菌素类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清凉解毒、益年寿延、滋补养颜等功效。为了提倡科学养蜂,始兴县养蜂专业户自发成立了养蜂协会。目前,全县养蜂产区主要分布在深渡水、花山、北山、隘子、罗坝等山区,年产量达5万多斤。而始兴蜂蜜也成为人来客往的送礼佳品。

七. 河北省 张家口 崇礼 崇礼蘑菇

野生蘑菇,经精制加工后称为"口蘑",它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3.74%、糖类3.51%、脂肪0.42%,纤维0.84%。另外含有锌、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B和C,风味独特,已有300多年的加工历史。经这加工的成品口蘑色泽分明,形如伞状,个大肉肥,色、香、味俱佳,可清炖、红烧、煲汤食用,尤其是炖好的"肉丝口蘑汤"能使满到飘香,食欲倍增。

崇礼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繁多,主要盛产的山野菜有:蕨菜、苦菜、蘑菇、黄花等,主要作物有:错季蔬菜、蚕豆、马铃薯、莜麦等。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

八.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乡村鱼

乡村鱼

山区的水质清甜,养出的鱼肉质不错。来南雄是一定要尝尝客家乡村鱼的。南雄的水是北江的水源之一,直接从岭南山脉上留下来的山泉水,十分清甜,农村家家户户都围山塘养鱼,养出来的鱼肉质嫩滑,口感微甜,客家人喜欢用豆腐、辣椒做成一煲鲜嫩香辣的鱼汤。而豆腐也是山水做成的,配上一样嫩滑的鱼肉,口感配合得天衣无缝。为了让鱼肉更香,在下锅之前会先用姜葱煎香鱼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鱼肉入味而不烂,无论是鱼肉还是鱼汤,都是送饭的佳品。

九.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十.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香菇

香菇是始兴县的传统,栽培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久负盛名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粤北香菇”的正宗代表,是名闻遐迩的“北菇”生产基地。据90年代初的《始兴县志》记载:“始兴民间生产香菇有300多年历史,长期沿用古老的育菇方法,产量不高,民国时期全县一般年产干香菇15吨。进入70年代,从外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菌种培育技术取得成功,全县年产干香菇上升到五六万市斤,熟年达七八万市斤,1987年-1988年发展袋栽香菇后,年产干香菇突破10万公斤,连同段木育菇在内,全县香菇总产值约1000万元。县供销部门从1959年-1989年共收购干香菇178.9吨。”始兴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曾经这样描述香菇的栽培:菇民在大山中将“枫树、圆树、钩树伐之,置于山中,以刀间劈之,寸木受霜雪,越年出香菇。”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居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地带。四周高山环绕,始兴土地肥沃,土地总面积为326.12万亩,属中亚热带气候,始兴县是全国闻名的林业县,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和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全县有林面积17.3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率达75.2%,森林覆盖率达76.6%。始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十分适宜食用菌生长。

始兴香菇按品质不同分为野生、木质人工制菌和袋栽菇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花菇、冬菇、香信(春菇),以花菇质量最优,为香菇中的上品,花菇的顶面呈现淡黑色,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黄色,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始兴香菇素以柄短、肉厚、细嫩、纹显、爽滑、清香等特点而深得美食家偏爱。传统上,始兴香菇为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主要产区分布在司前、隘子、深渡水、花山、罗坝、澄江、北山、刘家山等地。1992年12月,始兴县成功举办了“香菇节”,550名客商及专家学者云集始兴,共商香菇发展大计。2004年5月,始兴县科技开发中心申报的星火计划项目食用菌产业化示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现在,始兴县以山区林木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由于以前长期沿用古老的种菇方法产量很低,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始兴县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香菇,并根据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引进了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新品种,大力推广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栽培。

1、采用高温蒸汽用于香菇培养基质的灭菌,具有高效节能,节省劳力,降低杂菌感染率;2、袋装香菇培养料配置比:桑枝50%、桠枝材(木屑)25%、麸皮20%、白糖2%、石膏2%、专用料1%、含水量1:1.1,PH值6—6.5;3、机械搅拌与袋装,选用规格为15㎝*55㎝*0.05㎝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袋装,然后高温灭菌与冷却;4、用液体菌种注射法在培养室接种,然后堆放在培养室进行发菌养菌管理,菌丝经过2个月的培养基本发透;5、当少量菇芽形成后,即可进入菇田排场见光,放入搭棚出菇管理;6、菇的采收与加工,鲜菇采收后分级包装或者在3至4摄氏度的冰库中保鲜,上市用2至5摄氏度冷藏车或泡沫箱装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