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国的省份及特产 中国各个省的主要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国的省份及特产 中国各个省的主要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3-31 07:44:43

一.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二.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三.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四. 黑龙江省 七台河 茄子河区 七台河“中国草笔“

"中国草笔"是中国书法绘画工具史上一项最新发明,是我国软笔制作领域中一个性能独特的新笔种。草笔发明者是七台河市著名书画家黄季霜先生。该产品已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的关注,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得到了百余位知名书画家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七台河"中国草笔"采用中国北方高寒山区特有的茅翎草为材料,经过科学采制加工而成。"中国草笔"克服了传统书画毛笔柔润脓滑有余,枯涩老辣不足的弱点,可适用于中国书法、绘画中的多种技法及特殊需要,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功能产品。其特点:1、涩度极大,抓绵性能强;2、刚柔可变,兼有狼毫、羊毫的性能;3、经久耐用,经物理拉力测试,草毫的单根拉力为0.48牛顿,远超;过狼毫、羊毫。

五.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六.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芦苇及编织品

芦苇是微山湖主要水生经济植物,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维持在30-35万亩,其中属微山县管理的约占 1/2,苇的收入约占沿湖农民总收入的40%。

苇的用途主要是编织、药用和作造纸原料等。苇编是湖区主要家庭副业之一,妇孺均会,老幼皆精。主要产品有苇席、箔、折子、苇帘等。自80年代以来,微山每年生产苇席约350万领,苇箔250万领,折子100余万领。这些产品历年远销东北等全国各省市。80年代以来新开发的用细苇杆编制的窗帘,产地主要分布在沿湖张楼、西平、赵庙、欢城等乡镇。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主要销往日本和港澳等地区。

芦苇全身是宝,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芦根为民间常用中药,功用为清热、生津、除烦、止咳。主治肺痈、高热烦渴、胃热呕吐、尿少色黄等。芦茎性寒味甘,主要用于治疗肺痈。芦叶性寒味甘,主要用于治疗吐血、肺痈等。芦花有止血解毒的功能,主要用于血崩、上吐下泻等症。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八.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区 中国北极蓝莓

中国北极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

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

生长在巍巍兴安岭的积翠森林中。这里位于祖国的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这里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北部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袤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在这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才孕育出了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野生蓝莓。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在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上,蓝莓作为全球新兴和快速发展的“第三代果品”,它的加工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大兴安岭的蓝莓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产品开发也日趋成熟,主要有鲜果、果汁、果酱、果干,果脯、罐头、果酒以及各种蓝莓提取物保健品。此外,工艺复杂的蓝莓冰酒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再加上地理标志产品这张名片,相信蓝莓将会带动更多的绿色产业发展。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张天然的名片,通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近日,我区“中国北极蓝莓”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我区蓝莓从“无名小卒”到“大名鼎鼎”的质的飞跃,也为即将举办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增添了亮丽色彩。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良品质的代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中国北极蓝莓”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产品,被誉为“浆果之王”。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我区蓝莓产品的开发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的蓝莓五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

去年12月份,在“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中国北极蓝莓”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特色、生长环境、技术规范、产品知名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大兴安岭“中国北极蓝莓”这一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符合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关规定,确定“中国北极蓝莓”保护对象为鲜果,保护范围为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 成立了“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负责“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日常工作,并制定《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野生蓝莓的保护,按照《黑龙江省野生药材保护管理条例》及《大兴安岭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保护。划定野生蓝莓的资源保护区,确保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中国北极蓝莓”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加强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野生蓝莓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兴安岭蓝莓果产业化发展规划》设计,“中国北极蓝莓”近期种植6万亩,每年种植7800亩,建设期为2009年~2015年,达产后年产蓝莓果3万吨。远期种植目标为20万亩,达产后年产蓝莓果10万吨。

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

九.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十.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柿饼及青梅、鸟梨

柿饼,是闻名海内外的。柿饼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甜醇厚似饴,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糖份、维生素、氨基酸等,并具有降血压、解酒、治疗胃病以及止血润便的药用功能。所以陆河的柿饼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柿饼,谁都知道好吃,但它的加工程序之繁冗,知者恐也不多。柿饼未加工前是青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便是采摘青柿加工柿饼的季节。青柿不宜太熟,颜色太黄的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不好。红了的已经不能加工,只能供生食之用。青里透黄的青柿最好,摘下后,第一道工序是“脱衣”。用特制的弯勾状小刀将四瓣柿衣削掉,削时千万别把“柿肩”连皮带肉剥下,如是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欠佳,容易变质。第二道工序是“剥皮”把剥完衣的青柿用特制的刨子把皮削掉并一个个倒置摆在竹制的柿筛里,晾在早先搭好的柿棚上晒。第三道工序是“捏”,把晒得渐软的柿胎用手不停地慢捏,边捏边晒,待柿胎成脐时,则进行第四道工序,“薰”。把柿脐一筛筛叠进早已备好的薰房里熏烤,熏完摆上柿棚让其晚上“打露”,白天再让日晒,边晒边捏,直至柿脐成饼时,再进行第五道工序即“烫饼”。用生饭锅或铝锅煮开水,把柿饼用网兜装好放在开水里烫,片刻起锅倒回竹筛再把一个个暴露在外的柿衣反捏回里面让日晒干,下午收回倒入竹箩内,即进行第六道工序“下种”。下种,即是把前一年留下沾满饼霜的雪白柿饼为“种”,取数粒放在竹箩内,反复将竹箩左右前后翻动,抛动,然后用麻袋将箩口捂严实,谓之“闷”。隔天上筛日晒,是晚收回入箩再抛再闷,直至柿饼上霜白透,即成上等柿饼
青梅、鸟梨、油柑、菠萝也是陆河的。过去农村种植青梅不多,有少许也是祖上遗留下来的老树,且结果粒小,含苦涩味。后来,人们不断改革栽培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农村大力发展水果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引进科学技术,改劣为优,提高产量,增加了收入
鸟梨,又名糖梨。是汕尾市内独特的稀有果品。腌制后,清热解暑,消食化滞,是市场畅销佳品。( 汕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