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昌邑特产推荐 昌邑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昌邑特产推荐 昌邑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4-01 16:32:46

一.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土豆

昌邑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市饮马镇西郭无公害马铃薯,品种特点是完全脱毒,外型美观,个体大,口感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6年全镇种植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2800公斤。高产地块达到3500公斤。经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鉴定为无公害产品,并认定石埠镇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大姜

昌邑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大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都昌盛产大姜,素有“姜乡”之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都昌大姜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各种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可做调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欲,以及补肾、祛寒、解毒等。近几年,经科学研究测定,在抗衰老,防癌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特殊效能。( 昌邑)

昌邑大姜

地域范围

昌邑市位于山东省昌邑市位于潍坊市东北部,地处北纬36°25′~37°08′,东经119°23′~119°34′,东与莱州、平度市交界,西同寒亭、坊子区接壤,南与安丘、高密市为邻,北临莱州湾。辖3个街道,6镇1区,691个行政村(居)。全市耕地总面积 5.8万 公顷,其中昌邑大姜面积10000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36°25—37°08,东经119°13—119°37,海拔为 7米-30 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昌邑大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上以“金昌大姜”为主,生产出的肉质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昌邑大姜内在营养丰富,干物质≥5.0%;Ca≥18.0 mg/100g;Zn≥1.5 mg/kg;Fe≥8.0mg/kg;Se≥7.5×10 -3mg/kg;维生素C≥2.0mg/100g。 3、安全要求:昌邑大姜执行NY 5221-2005 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三.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潍河口开凌梭

潍河口开凌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凌梭就是梭鱼,鲁北一代最常见的海鱼,但只是在黄河凌汛时节叫开凌梭。春节后渤海捕捞上来的第一批梭鱼,是带着海冰捕上来的,由于冬季刚休眠过的开凌梭鱼基本不吃食,它的肉质厚,腹内杂物也少,没有邪味。尤其珍贵的是,开凌梭捕捞仅仅限于立春到惊蛰之间十几天的时间,过了惊蛰其品质和鲜味则有所下降。

潍河口开凌梭

昌邑市水产养殖协会

11135146

梭鱼(非活)

四.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老面大饽饽

昌邑老面大饽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老面大饽饽是山东潍坊昌邑的。

昌邑,丝绸之乡、历史名城,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农村各家各户都拿出积蓄的细粮,蒸大饽饽用来上供和招待亲朋好友.

昌邑老面大饽饽

昌邑市面食协会

12929138

馒头

五.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小干鱼

昌邑小干鱼是山东潍坊昌邑的。

昌邑小干鱼

昌邑市水产养殖协会

12929139

鱼(非活)

六.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虾皮

昌邑虾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虾皮”经国家工商总局受理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即“昌邑大对虾”地理标志商标之后山东省昌邑市第二个水产品地理标志商标。

“昌邑虾皮”一直是昌邑市渔民捕捞的传统品种,属渤海南部种群,因虾小、肉坚实、味道鲜、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昌邑虾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对于扩大昌邑渔业品牌影响,加强法律保护,促进规模经营,发展高效渔业有重要的意义。

七.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梭子蟹

昌邑梭子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邑梭子蟹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昌邑梭子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梭子蟹在昌邑市可谓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便有“管仲相齐,为渔盐之利致齐富强”。昌邑地势低平,河流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滩涂广阔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与梭子蟹的质地特点紧密相连,适合梭子蟹的生长繁殖。

昌邑梭子蟹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

昌邑梭子蟹产地范围为山东省昌邑市现辖行政区域内的北纬37°07′至37°40′,东经119°17′至119°34′区域。

一、种源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二、生产方式

天然捕捞。

三、蟹苗来源

1.人工增流:由天然捕捞的亲蟹繁育的蟹苗进行人工增流。

2.天然繁育:亲蟹自然繁育。

四、捕捞

每年九月至翌年五月,以流刺网捕捞。网目尺寸普遍≥12cm。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雄蟹 雌蟹

脂 肪(%) ≥1.3 ≥2.6

蛋白质(%) ≥15 ≥15

单体重量(g) ≥250 ≥2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富春园火锅

富春园火锅久负盛名。火锅特点,除有生熟猪、牛、羊肉和各种山珍野味、海鲜品外,还有经过选料、烧烤、刷洗、煮锅、冷冻、切片等七道工序精制而成的“片糊肉”。

“片糊肉”切出要打卷,下锅后成锯齿状,加入海鲜、野味、调料,食之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具有肉嫩、汤鲜、味美爽口等特点。

九.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斜子萝卜

斜子萝卜是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围子街道斜子村的。斜子青萝卜以清凉脆嫩、香甜爽口而蜚声遐迩。它既可以生食,又可以熟用,还可以制作豆鼓或腌成咸菜。

昌邑生产各种蔬菜,其中斜子青萝卜最富盛名。

围子街道斜子村,地处潍河下游东岸,地下水源充足,地面土质优良,极适宜青萝卜的生长。据《孙氏宗谱》记载,斜子青萝卜培育历史悠久,到现在已经历了四百三十多年。明朝隆庆三年,潍河溃决,斜子村孙氏第五代人孙谦、孙让的房子家产被毁掉冲光。为此,兄弟二人于初秋在村东一高地上种了一部分青萝卜。萝卜碧绿,叶缨葱郁,根块脆甜,秋季收获以后,用以度过了灾年荒月。从那以后,连年种植,种植户逐年增多。60年代,我国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斜子萝卜又帮助人们度过了灾荒之年。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斜子萝卜是块宝,带上几个上青岛。理了发,洗了澡,回来车票用不了。”

近几年斜子村引进了优良品种,采取了科学种植技术,改善了管理办法,青萝卜生产获得新的发展。全村一千多户,平均每户种植一亩多,产量由过去的二三千公斤增加到五六千公斤。

斜子青萝卜以清凉脆嫩、香甜爽口而蜚声遐迩。它既可以生食,又可以熟用,还可以制作豆鼓或腌成咸菜。每年从立冬前后到第二年的清明节,青萝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70年代以前,水果发展不够普遍,在街市山会和逢年过节期间,青萝卜成为抢手货。那时候,斜子人用扁担挑、驴子驼、小木轮车推,把青萝卜卖到莱州、平度、高密、潍县等,用“割花”的办法吸引人们观赏、品尝,很受顾客清眛。就是在各种水果充斥的今天,冬春季节,斜子萝卜也是各个宾馆、旅店接待宾客的佳品。有人风趣的说:“费城桃子莱阳梨,不及斜子萝卜皮。”

斜子萝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等书籍介绍,它含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和钙等,对人体有很大裨益。青萝卜除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顺气开胃、帮助消化等功能外,还能治疗扁桃体炎、哮喘、多痰、高血压、头晕、偏头疼、口腔溃疡、咽喉痛、咯血、冻疮等病症。“春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等民谚,也反映出青萝卜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斜子青萝卜经市工商主管部门鉴定,于1998年初获得专利商标权。

现在,每到立冬前后,在斜子村和周围村庄的青萝卜地里,大车拉、小车载,斜子萝卜运往济南、青岛、烟台、潍坊、胜利油田等城市。“斜子人”还赋予青萝卜以丰富的文化意蕴,把青萝卜当作一种吉祥的礼物,送城乡,赠宾朋,祝人寿,贺年丰,祈望“四季常青”,年年丰饶。

十.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银鱼

昌邑潍河银鱼是昌邑一绝,该鱼种只在潍河北部的入海口处淡水和海水交汇处很小的水域中生息,所以产量很小,并且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可以捕的到,所以连昌邑本地人也不是可以随时能吃得到的。昌邑银鱼细如竹筷,白如银条,透明无骨,肉细味美。

昌邑银鱼,细如竹筷,白如银条,透明无骨,肉细味美。四孔潍鲤,体金鳞,质嫩肉鲜.

昌邑银鱼每年春季给银鱼上市以后,昌邑人都有给老人买银鱼吃风俗习惯,正是由于银鱼的稀有,人们才用以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孝心。遗憾的随着环境污染和地下水位的降低,地道的潍河银鱼越来越难买了,到了该买银鱼进孝的季节,很多人不得不去买黄鱼等其他鱼类来代替。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昌邑人已经成功的把潍河银鱼的基因给移植到了淡1鱼上面,也就是说可以在池塘里养殖银鱼了,虽然味道比真正的潍河银鱼要差一些,但是终究它有潍河银鱼的血统,比普通的银鱼还是要好吃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