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邯郸特产三黑三白 邯郸著名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邯郸特产三黑三白 邯郸著名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1:57:55

一. 河北省 邯郸 邱县 马兰柳编

香城固乡:马兰柳编,畅销国内外。

二. 河北省 邢台 广宗县 三白大西瓜

三白大西瓜

三白大西瓜---白皮,白瓤,白子.沙,甜.储存时间长.个大.是消暑的好产品。

在明、清时期曾定为贡品,现以独特的优势走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的餐桌。威县西瓜具有个大、体圆、皮薄、色鲜等特点,而且品种繁多,有三白、花丽虎、麻子皮、十八天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瓜瓤的颜色也十分鲜美,有白、黄、粉、红等颜色。而且各种瓜瓤都具有味鲜、爽口、挂沙、籽少、含糖多的优点。因而威县西瓜很久以来便被列为西瓜中的佳品,其中尤以三白西瓜为上。威县西瓜还有清嗓喉、生津液、通肺腑、润肠胃等药用价值,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痢疾、小儿厌食、便稀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威县西瓜不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体大、耐贮等品质,更为独特的是,威县西瓜富含18种元素,高硒、低糖、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一般西瓜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专家称之为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

三.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魏县土织布

   魏县土织布是河北省特有的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复杂的传统工艺、天然的织造原料、绚丽的图案艺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颇具艺术魅力。
     魏县土织布于二00六年六月获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00八年六月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9月19日-21日国家级土纺土织专家论坛在魏县召开,《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邯郸电视台、魏县电视台都曾多次对该项目进行大篇幅报道,并且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工艺展览,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已大有名气。
     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几千年来民间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产品。手织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概括为15道:轧花→弹花→纺线→浆线→屯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吊机子→织布→下机。
土纺布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无静电反应,持久耐用。色彩艳丽但不张扬,是居家和服装的首选面料,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土纺布冬暖夏凉透气性好,不易起球、不卷边、抗静电,又因其线粗纹深,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和美肤作用,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由于老粗布采用纯棉纱为原料,全部工艺采用纯手工制作,产品为绿色环保产品。非常适合喜欢田园风格,爱好自然,寻求返朴归真的人士!可以给你的新居设计成套的床品,给你的小家营造一份远离城市喧嚣的粗布床单有着机织床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舒适、止痒,亲和肌肤,PH值呈酸性,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要求。
2、透气性、透汗性好,老粗布可以吸附人体皮肤上的汗水和微汗,使体温迅速回复正常,真正达到透气、吸汗效果,冬暖夏凉,适用于贴身使用。
3、抗静电、不起球、不挫起、不卷边,老粗布是用纯棉缝制,不带自由电荷,棉纤维不易变形,不起球。
4、能改善睡眠,使用老粗布使人体产生温热效应,增加人体的微循环血流,有效的调节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改善睡眠质量。
5、自然环保,从种植到手织成布、缝制成床单,不使用农药和化学染剂,纺织品不含甲醛、偶氮等化学重金属离子,完全符合欧共体纺织品生化标准规定的“禁用致癌-偶氮染料”的要求,使真正的绿色生态纺织珍品。

四. 河北省 邯郸 成安县 成安甜瓜

成安甜瓜是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的。成安薄皮甜瓜是一种无公害、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皮薄吃的脆,口感好,甜度高,梨香味浓郁,香甜美味可口。

今年成安薄皮甜瓜种植面积达1000亩,形成了9个甜瓜种植专业村。成安薄皮甜瓜耐运输,能储放,日产量20万斤,自从2000年开始,成安薄皮甜瓜远销到全国各地!

成安甜瓜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1)清暑热,解烦渴。甜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等。

(2)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甜瓜中含有转化酶,可以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对肾病患者有益。

(3)保护肝脏。甜瓜蒂所含的葫芦素B能明显增加实验性肝糖元蓄积,减轻慢性肝损伤,从而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抑制纤维增生。

(4)催吐。甜瓜蒂含有苦毒素,葫芦素B、E等结晶性苦味质,能刺激胃粘膜,内服适量,可致呕吐,但不为身体吸收,而无虚脱及中毒等弊端。

(5)杀虫。现代研究发现,甜瓜子有驱杀蛔虫、丝虫等作用,可广泛用于治疗虫积病症。

(6)补充营养。甜瓜熟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帮助机体恢复健康。

五.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大米

磁州大米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磁县大米的特点是色泽洁白,晶莹透明,煮熟后粘甜而香。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磁县至今还流传着农民巧建晋祠娘娘庙抗贡米的故事。磁县大米主要产区在花官营乡、辛庄营乡、高臾镇一带。这里土地低洼肥沃,水源丰富。

六.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玉米

广平玉米是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的。

广平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市东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广平县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暖的半干旱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总数为2745.2小时,日照年为62%,作物生长的主要季节,各月日照数都在230小时以上。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

广平县种植玉米历史悠久,常年种植玉米面积在16.6万亩,是河北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

七.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女娲牌核桃油

女娲牌核桃油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女娲”核桃油,20年专注于核桃油的研发与生产,原料来自“中国核桃之乡”——涉县,血统正宗,采用纯物理古法压榨,完美保留核桃固有的营养元素。

河北女娲食品有限公司是依托涉县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股份制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中国核桃之乡”——涉县经济开发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主要以种植、培育优质薄皮核桃、花椒、柿饼为主导产业。几年来,在该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共培育优质核桃园4000亩,年产优质核桃100万斤,已形成“公司+基地”的紧密产业链。

该公司依托涉县2000余年栽培核桃产业积淀及县政府政策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核桃的深度开发、研究、生产与销售。几年来,公司已开发出20多个产品,并专注于对高端植物油(核桃油)的专项研发,生产出“冷榨核桃油、浓香核桃油、精制核桃油、烹海鲜用核桃油、蒸蛋羹用核桃油”等5个系列油品。

八.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黑枣

涉县黑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枣又名君迁子、野柿子,软枣、牛奶枣,产地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其中,河北涉县的黑枣比较知名。

黑枣是自然黑,虽然也叫枣,但其实不属于我们通常认识的枣类,而是亚洲东北部原产的柿属植物。主要分为有核和无核两种,主要的品种有大核黑枣、牛奶枣和葡萄黑枣等。

黑枣树高5—10米;树皮暗褐色,深裂成方块状;幼枝有灰色柔毛。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表面密生柔毛后脱落,背面灰色或苍白色,脉上有柔毛。花淡黄色或淡红色,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萼密生柔毛,4深裂,裂片卵形;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熟时蓝黑色,有白蜡层,近无柄。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黑枣性强健,喜光,耐半荫,耐寒及耐旱性均比柿树强,很耐湿。喜肥沃深厚土壤,但对瘠薄土、中等碱性土及石灰质土有一定的忍耐力。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黑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B和维生素E,和磷、钙、铁等微量元素,还有各种营养元素,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并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都很有帮助。所以黑枣被称为“营养仓库”,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养血、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功效。以及可以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

九.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迓鼓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县迓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至今还有商代下七垣遗址,战国时期的讲武城,东魏南北朝古墓群、宋元时期的磁州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迓鼓产生于宋代,然而根据磁县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明,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带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迓鼓,也读作“讶鼓”、“砑鼓”,是宋代民间舞蹈的遗存(《中国戏曲曲艺词典》P18)。“迓鼓”在民间有三种含义,一指迓鼓这种乐器,二指迓鼓点(乐曲),三指迓鼓乐队。指乐队时就叫打迓鼓的。磁县迓鼓实一直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珍宝,属于民间舞蹈,也属于打击乐器,源于古战场上的助战形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传入民间后以其具有雷鸣闪电般的气势,用于求雨贺雨,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活动。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奏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摧人振奋。迓鼓曲目原有72套,现保留二十余套。

磁县迓鼓既可独立表演,也可以和“跑锥子”配合表演。据《魏书》记载,磁县后湾漳村的“帷谱”记载了《八卦阵》、《九曲连环》、《十面埋伏》、《铁龙阵》、《四门斗地》、《一字长蛇》等23个战阵法,是以耀兵仪式、作战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所用器乐鼓就是迓鼓。

解放初期,为了求雨,磁县村村都有迓鼓。解放后,磁县兴仁街迓鼓队开展起各种娱乐活动,为送新兵、送宾客和春节进行表演。文革期间,迓鼓曾被禁止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兴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磁县迓鼓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