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有什么特产 巧家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有什么特产 巧家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3 02:17:16

一.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木漆

木漆,又称割漆。它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初从漆树体流出的漆液呈乳白色,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为绿灰色,最后变为黑色。同时,液也由稀变稠,用密闭容器盛装的漆液经久不变。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含量达40~70%。其它含量有:水分20~40%,胶质10%,氮化物质10%。木漆在湿润空气中干燥、硬化,具有耐酸碱、耐高热、防潮湿、防腐蚀、绝缘性能好等特点,称为“涂料之王”。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经漆涂希的家具,外表华丽美观,色泽光亮曲雅,有耐久、耐磨和耐化学介质作用。( 昭通)

二.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蚕茧

镇雄是云南省栽桑养蚕起步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时云南省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之一,全县有80余万亩土地适宜栽桑,且气候适宜,水电煤丰富,镇雄蚕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在1984年、1994年先后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县和重点县,发展至今,全县有桑园面积6.2万亩,年养蚕3万张以上,产鲜茧1100余吨,年产值1800余万元,其所生产的蚕茧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等指标优良,多年来均属市场抢手货。

三.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果脯

昭通市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为了发挥本地区果品的经济优势,1980年以来,先后在昭通、鲁甸、巧家和镇雄等县,建立了一批以生产果脯为重点的食品厂。从北京进果脯制作技术,发展果脯生产。在这些厂中,昭通市食品厂生产规模较大,品种较多。该厂自1983年开始,先后投资170万元,具有年产果脯400吨的生产能力。( 昭通)

四.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昭通火腿饼

昭通火腿饼是昭通市月中桂糕点厂生产的又一名牌产品。该产品选用上等熟火腿肉、纯猪油、面粉等优质原料,精心制作而成。表皮具有松、软、脆的特点,油而不腻,甜咸适宜,酥松爽口,香味醇郁。近年来由于从昆明引进新技术,从上海引进设备,使昭通火腿饼的制作达到现代科学工艺化的标准要求,在质量上更一层楼。( 昭通)

五.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棒棒鱼

棒棒鱼又称墨鱼、东坡鱼。在昭通地区金沙江、大关河和白水江流域广泛分布。白水江是棒棒鱼繁殖最多、产量最大的地方。镇雄县罗坎和彝良县洛旺的白水江河段中一处叫"石龙过江"的地方,两岸青山,竹树蓊蔚,滔滔河水从铺满苍苔的乱石中流过,显得特别清澈,是棒棒鱼理想的栖息环境。每年春季农历二月十七、十八、十九日,成千上万的棒棒鱼都来这里"摆子",已成规律。

白水江中的这种棒棒鱼活动的自然现象,不仅显示出棒棒鱼繁殖能力的旺盛,并且形成了这一带独特的一种自然景观。

棒棒鱼略呈圆筒形,头宽而平扁,口大、下位吻皮边缘裂成流苏状,下唇形成宽大的椭圆形吸盘,中央为肉质垫,周缘游离,其上有乳突,无须。背鳍无硬刺,外缘凹形。偶鳍呈水平位置。为底栖鱼类,以吸盘吸附水底石块上,食附生于石块的藻类和植物碎屑等。常见体长200--300毫米,最大可长到700毫米左右,肉厚而鲜嫩,富含脂肪,是昭通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六.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彝良竹笋

彝良竹笋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彝良是昭通乃至云南的主要竹笋和竹材产地之一,竹类资源丰富,品种繁多。

彝良县共有禾本科竹亚科植物12属30种,位居全昭通市第一。既有散生竹类的重要经济栽培竹种毛竹、水竹、斑竹、灰金竹等,又有丛生竹类的慈竹、料慈竹、梁山慈、硬头黄等竹种,还有混生竹类的筇竹、金佛山方竹、苦竹、玉山竹、箭竹等竹种的分布。全县累计竹林面积17.1万亩(天然竹林10.5万亩),其中:方竹12万亩,水竹1万亩,筇竹3万亩,毛竹0.65万亩,其它竹类0.45万亩。年产竹笋6.5万吨,竹笋质量优良,市场供不应求。

七.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麻辣串

麻辣串,顾名思义,又麻又辣,且用竹芊串起方便食客进食的美味小吃。

麻辣串,被串起的熟食种类很多:藕片、土豆、豆腐干、海带、黑木耳、牛肉片、鹌鹑蛋......凡是可以串起来的东西绝不会漏过!

逛街累了,顺便走进本土串店,先点串(沾麻辣作料)、付钱、再坐下、享受独特的带有回甜的串串;觉得辣了,还可来一杯绿豆汤,一口喝下,何其畅快!

八.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康砖茶

原状产于四川雅它、宜宾、江津、万县等国营茶场(厂)加工筑制,年产量近万吨。康砖茶每块净得0.5公斤,康砖为圆角枕形,大小规格为17X9X6厘米。康砖的品质特点是;康砖外形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浓,叶底花杂较粗。康砖主销川西和西藏,以康定、拉萨为中心。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现在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

九.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桃片糕

桃片糕始于唐代,当时,民间喜作糯米糕,渐成风气。安史之乱,诗圣杜甫避居云阳,对糯米糕倍加赞誉,并作诗吟讼。桃片糕遂知名天下,明代中叶,桃片糕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已能生产出洁白如玉的“玉带糕”。清初,桃片糕的生产趋于极盛,出现了以宋、左、魏、彭四家为最具规模的四大作坊。

原料配方:潮州粉1千克,糖砂(又称打砂糖)1.2千克,核桃仁500克,玫瑰糖50克。

1.制砂糖:白砂糖用清水溶解后煮成糖浆,煮至122℃,熄火,搅拌成糖砂。

2.核桃仁用沸水洗清后加入玫瑰糖。

3.糖砂与潮州粉混合过筛后分成四份,其中一份放在长方格模具内作底层,压实,模具的两侧放木板两块,然后放上一份核桃糕粉,压平后取去木板,再铺上其余两份糕粉,压实后盖上白纸。

4.在80℃温度蒸15分钟,脱模的糕坯藏在熟面粉内约1小时,取面切成薄片。质量标准形态:长方片形,四边完整。

十.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昭通土纸

昭通土纸,又称“草纸”,自明代以来应有生产,迨及民国年间,其生产水平已有新的发展。据《地志资料》载,在192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昭通市各地均有很多生产规模不等的土纸厂,尤以威信县土纸生产量大,远销滇东北和黔西北等地。1953年开始招待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时,昭通行署就把土纸生产人微言轻发展本地区工业重点产品来抓。在1958~1962年“遍地开花”、“大办工业”中,农村社队采取就地取材、就地生产的方法,办起了五、六百家土纸厂,当时年平均产量均在5000吨以上,对保证全省城市居民的卫生用纸,曾起过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昭通市土纸年平均产量,仍然稳定在2000吨的水平。昭通土纸质地细腻柔软,吸水性能强,价格便宜,质量在云南省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的地位,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昭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