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零食特产 茂名土特产大全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零食特产 茂名土特产大全干货更新时间:2022-03-30 22:38:32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鸡饭

鸡饭选上等“三黄”鸡项,用自家配的饲料喂养十天左右宰杀。用慢火浸熟(刚过熟线),抹上花生油,晾冷。再将上等粘米放在瓦煲煲半熟,然后将炮制好的鸡和腊味、鸡油一同放进饭面,用慢火蒸熟。

食时,将鸡斩碎,伴以葱头、沙姜、香油、芝麻、豉油、香芹等。香喷美味,油滑松软,高州、化州、信宜等地都盛行。

二.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东岸豆饼角

东岸豆饼角

高州乡下黄豆个头小小,但豆味纯正,制成豆腐干,豆腐卜,口味一流,豆味香浓,且如凝脂般软滑,却不容易煮烂。干煎豆腐表面金黄,香浓软滑。

离东岸墟约五、六公里的大简村委会一带出产的豆饼角最著名。村里有做豆饼几十年的黄天禄,据黄天禄说,他跟随父亲做了20多年的豆饼角,几十年来,他每天都加工几十斤大豆,在当地销售,卖得非常好。据他说,当地做的豆饼角最有特色的是用一种叫“黄京子”的汁来泡制的,用“黄京子”汁泡制的豆饼角口感好,豆香浓,会越吃越香喉,而且有清热去湿之功效。

独具美味的豆饼角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磨浆制成豆腐后,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东岸豆饼角选料讲究,制作工序多达10多道,制出来的成品结实,煎不粘锅,煲不易碎,吃起来嫩滑爽口,因此远近出名。如果将豆饼角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猪肉粒、韭菜、虾米、花生等馅料,做成豆饼酿,更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也把它列为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在城里的很多食肆酒家均被作为招牌菜式推出,深受顾客的欢迎。很多从深圳、珠海、湛江等地来的外地客人,到东岸品尝豆饼角之后,均赞口不绝。

三.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茂名籺

茂名糯米籺堪称一绝,包括有煮汤籺、菜包籺、薯包籺、寿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挞籺、灰水棕、艾籺、糯米糍、黄鳝棍、块籺、舂糍粑等;糯香粘稠性与各式馅香融为一体,颊齿留香。

茂名人逢年关总制作传统小食,做籺,是其中一种。各家各户,自年二十七开始张罗,准备食舀料和糯米。籺有圆有方,用糯米居多,食舀料可用糖或绿豆、腌肉、五香粉等。一种食品,连系了一个民族,连系了一个春节,连系了数十代人的过年情怀。

吃在年,成了一种民众集约观念。工作、劳碌、奋斗了一年,立足岁末,盘点收成,分享酸甜,放逸身心,大快朵颐,充实肚肠,闲享几天,这是人民生存守则的一次集体性呈现。

茂名人爱吃籺。籺是茂名地区市民的特色食品。每逢过年过节或办其他庆典大事便做籺,祖传下来,延续至今。原先只是村民们在家里做籺供来探访的客人食,也作为礼品分送给亲友,如今已发展成城里人的可口食品。村民们把籺运进城去卖,城里的一些酒楼也有籺上桌了。

这种籺是以粘米粉为皮的,馅有甜、咸两类。甜的往往以糖、椰丝为料,咸的往往以花生等豆类为料。做籺时,先用米粉皮把馅包成圆团,再放进一个木制的籺印里压平,敲打出来就是籺了。这种籺印大多是圆形,边缘有锯齿形花边,也有些是心桃形的。做出来的籺不用垫面包那种纸来垫,而是用茂名地区特有的树菠萝的叶子来承垫着放进蒸笼里去炊。用这种树菠萝的叶子来承垫,不但食时好撕剥,而且还给籺留下树菠萝叶的特有的清香。籺蒸好后,往往还在籺上点上红色的食用花1以示吉祥。

此外还有一种籺叫簸箕籺,这种以蒸籺的炊具像簸箕而得名。

四.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簸箕炊

簸箕炊是传统的粤西特色小吃,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带非常盛行。 簸箕炊(化州又称格籺“籺发音@”),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其后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后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然后蘸着吃,入口细腻富有弹性,不过因蒜蓉有余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单纯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风味依旧。

制作方法

原料:

大米、生粉、清水、熟芝麻、花生油、酱油、辣椒酱、蒜头

制法:

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3小时,捞起,投入石磨中边加清水边磨成米浆,加入适量生粉与之拌匀,过细眼萝斗,成为米粉浆;待蒸锅水开上气后,将米粉浆分次灌入托盘或小簸箕蒸熟即成。

食法:

夏秋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撒上小芝麻或配蒜头、酱油、花生油;冬春季节,将簸箕炊切成小方块炒热加辣椒酱。

特点:

洁白、软滑、爽口、咸香。 现在好多城市里都有人卖簸箕炊,制作簸箕炊用的都是电石磨,这种磨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快,磨得也非常细,十分方便省力。但实际上还是过去用石磨磨制而成的那种簸箕炊味道独好。用古老的石磨磨出来的米粉浆做成的簸箕炊脆滑、质感好,原因也许是石磨磨得慢,石磨的重量大,加上它磨得慢,在重压下磨挤出来的浆液水分均匀,并且水与米粉不易分离,蒸出来的簸箕炊味道才是最正味的。 簸箕炊的制作不很复杂,将磨好的米浆分层加入蒸炉里蒸熟即可。这种蒸笼是特制的,里面有个三角架,可以放上十多盖子,然后盖上笼罩。三角架有多少层,外面的笼罩就有多少只孔。这些孔是用来添加米浆的,加完了米浆就把孔塞住,不让水蒸气跑掉。一般来说,一盖簸箕炊的厚度在五厘米的,就得分成四到五次完成添加米浆。倘若你一次性就给盖子加满,就要很长时间才能把它给蒸熟,时间久蒸出来的簸箕炊质感也不好。一般的簸箕炊我们都可以看到它有好几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簸箕炊是农村小孩最奢侈的零食。当然,买簸箕炊不像买豆腐花那样要现金交易,没钱也可以吃到簸箕炊,那就是在自家米缸里拿米去换就行。父母不在家,只要米缸里有米,就有簸箕炊吃。一斤大米就可以换一块簸箕炊。 目前,在茂名、化州等地,这种街头小吃还很实惠,每一整个簸箕炊的售价大约是4元左右。可以买一整只,也可以买一半,更可以只买四分之一,价钱随量折半,实是街头惠食者的一大首选。

五.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中国红阳桃

红阳桃原引种于马来西亚,是岭南特种佳果。现经广东省红阳农场水果技术推广站培育,果质更佳。红阳桃具有独特的蜂蜜型风味、果实肥硕、色泽鲜艳、汁多渣少、肉质爽滑可口,是茂名农垦,为一种高级绿色产品。现代研究证明,它富含维生素及可溶性塘份,具有清咽润喉,化痰止咳,生津止渴、解酒解毒的作用,对黄疸病、降血脂、抗癌等有较好的功效。( 高州)

六.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茂名罗非鱼

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超18万吨,产值超15亿元,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2010年荣获了“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目前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今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茂名市有罗非鱼种苗繁育场28家,其中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家,在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年产优质罗非鱼苗9亿尾。建成一批罗非鱼全天候孵化车间和亲本保温大棚,实现了全年10个月出产罗非鱼苗。至2008年12月止,全市已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罗非鱼养殖场(企业)有23家,面积达2.6万亩。罗非鱼出口原料备案基地面积12万亩。大型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有佳辉食品、长兴食品、加力食品、海名威食品4家。此外,在建的茂名绿生园、高州龙利、化州群康等3家。2008年实现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1.47万吨,创汇5,214万美元。全市罗非鱼养殖户达15,586户,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从事罗非鱼加工、运输、销售的人数逾万人,年劳均收入2万元以上。罗非鱼产业已成为茂名市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茂名市罗非鱼产业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检验检疫部门监管、行业协会引导以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服务监管四级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同时坚持抓好罗非鱼认证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建立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个,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罗非鱼养殖基地23个;13个罗非鱼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8家罗非鱼养殖企业成为出口备案基地,出口备案面积12万多亩;4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从而有力保障了罗非鱼的质量安全。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妃子笑荔枝

    又名落塘蒲,为广东著名的荔枝品种之一,茂名、高州栽培历史悠久。花枝细小,果大,平均单果重28.0--31.1克,近园形或倒卵形,果形整齐美观,果顶浑园或钝,果肩一边高,一边平阔,果梗粗直。果皮薄,色淡红,果肉厚,白腊色,清甜多汁,种子较小,多不飽满。可食率77.1--82.5克,可溶性固形物19.8--20.5%,100ml果汁中含维生素C 45.5--60.3毫克,酸0.159--0.34克,品质优良,6月上旬成熟。妃子笑荔枝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二次花期,当第一次花抽齐,从花穗基部剪去,又可抽第二次花穗,且比第一次更好,可避开不良的天气,仍能夺得高产。( 高州)

八.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怀乡鸡

信宜怀乡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宜怀乡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怀乡三黄鸡原主产怀乡镇,目前已遍及全市24个镇。

特定品质

“信宜怀乡鸡”产于茂名信宜怀乡镇,全部在树林下放养,自由活动,采食林下果实、虫蚁,饮用的是山泉水,投放的饲料也是无公害天然玉米、稻谷。“信宜怀乡鸡”具有脂少皮薄、骨细肉嫩、鲜香味美的独特风味,是广东(包括海南)“四大名鸡”之一。

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广东50个山区县(市)之一。因境内七成多是山地,故有“八山—水一分田”之说。这里崇山峻岭,河溪纵横,是鉴江、黄华江、罗定江之发源地。信宜位于北回归线以南100多公里,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夏热冬凉,四季可分。年平均气温22度,1月平均气温14度,7月平均气温28度,适宜热带及亚热带动植物生长,也是野生原鸡最佳适宜温度(年平均21至26度)范围之内。信宜一半以上的镇至今都有野生原鸡发现,1994年4月在池洞镇西村管理区的山上,捕获6只野生原鸡更被鉴定为原鸡新品种。

怀乡鸡分大、小两型。大型鸡体大、骨粗、脚高,小型鸡体小、骨细、脚矮 。单冠直立,喙呈黄褐色。公鸡羽色鲜艳,头颈羽毛金黄色,肩背羽毛深黄色,主翼羽和副主翼羽黑色或带黑点,尾羽黑色,有短尾羽和长尾羽两种。母鸡全身及主翼羽为黄色,复羽内则麻黑色,尾羽黑色,胫、趾呈黄色。成年信宜怀乡鸡体重:公1770克,母1720克。屠宰率:半净膛,公82.4%,母84.1%;全净膛,公73.8%,母72.9%。信宜怀乡鸡开产日龄150-180天,一般母鸡年产蛋约80个,蛋重43克,蛋壳呈浅褐色。怀乡鸡有耐粗饲、觅食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宜气温为0至35度,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怀乡鸡与清远麻鸡、惠州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该品种鸡具有骨脆、 肉嫩、味香、三黄(羽毛黄、皮黄、脚黄)、美观、脂肪含量低等优点,为高级酒楼和追求健康人士的第一选择,受到省内外食家的赞赏,并列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信宜怀乡鸡特别适合南方农户散养,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怀乡鸡有耐粗饲、觅食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宜气温为0-35℃,在南方任何地方都可以饲养,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怀乡农户世代利用山地放养鸡只作为主要副业收入之一。把鸡放养在山上,任其挑食谷米、小虫、草药,家饲以米糠、玉米、木薯、番薯为主。怀乡鸡也可设栏群养或笼养,一般饲养6个月左右进入成年,重达1.5至2.5公斤( 阉鸡越大越好)。怀乡鸡历来以活鸡形式消费,对其进行加工转化的数量很少。建国前主要依靠鸡贩销往湛江地区,五、六十年代怀乡鸡是信宜出口贸易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20世纪90年代,科研人员探研出大规模集约山地养鸡系列技术措施,既有规模效益又可降低成本,由于接近自然生态,鸡肉风味很好,经济效益可观。

2005年开始,信宜市地方政府通过“商标+标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商标作为企业、农户与市场联系的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市销售的怀乡鸡佩戴金属脚环以防假冒,并相继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信宜怀乡鸡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怀乡鸡。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400米以下,地势坡度小,林木丰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通风光照好,远离市镇、村庄、交通要道1千米以上的松山草地或果园。

三、饲料

育雏期饲喂信宜怀乡鸡雏鸡专用配合饲料。育成期以本地产的粗粮、五谷杂粮、青料、野果、野外昆虫为主,辅以配合饲料。饲料中可拌入多种维生素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含有促生长的添加剂及其他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四、饲养管理

1.雏鸡来源:产地范围内已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产地范围内的怀乡鸡原种场及其扩繁场。

2.饲养要求:

(1)育雏期的饲养要求:育雏密度:0至7日龄35至40羽/平方米;8至14日龄30至35羽/平方米;15至30日龄25至30羽/平方米。

(2)育成鸡的饲养要求:以放牧和舍饲相结合方式饲养,雏鸡脱温(4周龄)后,转入肉鸡栏饲养并开始放牧,放牧期为脱温至上市销售前15天,每天早晚喂食饲料,其余时间放牧觅食。

3.出栏:120至140日龄出栏,公鸡体重≥1.6kg,母鸡体重≥1.3kg。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屠宰加工

1.鸡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日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鸡只。

2.屠宰:屠宰前禁食12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3.冷却保鲜:胴体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至48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鸡:具有两细(头细、脚细)、三黄(喙黄、毛黄、趾黄)特征。体型呈元宝形,胫短而细。鸡头中等大小,单冠直立,色泽鲜红,有5至7个冠齿。公鸡羽毛鲜艳,头颈羽毛金黄色,肩背羽色深黄光亮,胸腹部羽毛浅黄,主翼羽和尾羽黑翠色有光泽。母鸡羽毛黄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或不完全黑色。

(2)白条鸡:皮肤浅黄,光滑滋润,肌肉丰满有弹性,背部和尾部脂肪分布均匀。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肉质鲜美,无异味。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粗脂肪(%) ≤

7

粗蛋白(%) ≥

20

水解氨基酸的总和(%) ≥

18

水份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 ≤

7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