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安特产臭皮子 湖北红安县特产臭皮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安特产臭皮子 湖北红安县特产臭皮子更新时间:2022-03-31 01:50:57

一.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酿皮子

敦煌酿皮子,有的黄亮滑爽,有的洁白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其味辣凉,柔韧爽口,食用方便,味美价廉,是历史悠久的民间快餐。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工艺极易掌握。方法是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入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成料了。在水滚沸后,将面浆舀入一个铁皮圆盘中涂匀,放入开水中蒸煮一分钟,便成了酿皮子。然后将圆形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酱油和香醋便可食用。( 敦煌)

二. 新疆 昌吉 奇台县 凉皮子

凉皮子做工较复杂,即先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放在清水盆里用手搓洗,直到将淀粉全部洗出,只剩面筋。然后将洗出的粉浆沉淀,倒掉清水,搅成糊状,用平底大盘在滚水锅中一张张涮熟,凉后切成条即成。而面筋则蒸熟后切成块。两者相配,加上醋、辣子、蒜等配料,便可食用了。凉皮子清凉爽口,可做饭食,多在夏季食用,而昌吉市等地亦有在冬季严寒中吃凉皮子的,可谓食界奇观。

三.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面筋皮子

面粉和面,回饧后揪剂、煮熟、晾凉、撕长,拌以调料、辣椒油,香辣适口。

四.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酿皮子

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其作法是将优质面粉加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面粉中的蛋白质俗称面筋,被分离出来以后另行放置。游离水中的淀粉,待其沉淀于容器底部后,将上面的清水倒去,再加入适量的食用碱,调成稀糊状,随即舀人大平底盘中,上笼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人内。这种凉食的面制品,在夏秋炎热天气,极受人们喜爱,食用者非常普遍。在凉州城里,几乎每街都有卖的,为数亦不少。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

凉州还有一种“高担酿皮”,据说制作者过去在街头挑担出售,因其担子特别高而得名。高担酿皮的制作和普通酿皮稍有差异,主要是蒸制过程中不加入食碱,不提取面筋,所以,柔劲较强。另外,其成品色泽不是黄亮,而呈灰白。所用调料亦更精致而周全,有的在食用时还加入少许黄瓜丝或豆芽,因而在酿皮中独树一帜,被人们视为名品。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珍珠花菜

红安地方名菜。珍珠花系生长于红安县北山区的一种野菜,明代《黄安初乘》(明户部尚书耿定向著)有记载。当清明前后,珍珠菜含苞待放时和嫩叶一起采摘,放入开水锅中烫至黄色,捞出晒后备用。食用时用温水泡胀,再用清水漂过,随肉小炒,如与腊肉蒸食,味更佳。具有柔和、清香、耐食等特点。

珍珠花菜主产地为红安县天台山,生长面积约1800多亩,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大山之中, 每年的产量约21000斤(干重)。珍珠花就地加工成珍珠菜并上市,一般就近在当地销售,在红安县城也有三十个土门店在销售珍珠花菜,产品一般作为地方销往北京等大城市。

珍珠花菜的生产有上百年历史,真正出名还是在大革命时期。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份暴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大革命失败后,红四方面军退隐天台山,山上没有粮食,红军战士就靠山上少量红薯充饥,结果数量少不够食用,就在山上,战士们发现了一种小灌木植物,而且数量大,上面有很多嫩叶,而且在春天开花,他们冬天吃枝叶,春天就试着采摘树上一点花吃,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吃后一段时间发现这种花食用不仅无毒,而且味道不错,红军战士们食用后体力充沛,随后他们投入到英勇杀敌的战斗中去了,此后这种花菜就在大山0名了。以后,红军战士们就把这种花叫做珍珠花,再之后人们将这种花做成的菜叫做珍珠花菜。在解放战争时期,1主席当时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时,也带领战士们食用过天台山的珍珠花。

珍珠花的嫩花被采摘后一般用温水浸泡20分钟以上,过滤捞起后再凉干,就成了干菜。可直接青炒,也可用珍珠菜做成红烧肉或青蒸肉等,酒店中有珍珠烧肉、青蒸珍珠菜、青炒珍珠菜等。

六.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酿皮子

酿皮子是用优质面粉精制而成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长条或麻将块状,根据需要再加上酱油香醋汁、蒜泥、辣椒油、芥茉、精盐及胡萝卜丝等调味品即成。享用柔韧可口,酸辣凉爽。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加水并加入少许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水和成面团,然后在清水中多次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分离出的蛋白质装入平底容器入锅蒸熟,俗称面精;游离水中的淀粉,待其沉淀于容器底部分,清去上面的黄水,再加入纯净水及适量的蓬灰水,调和成稀糊状,随即舀入大平底盘中,上笼入锅蒸熟,切成方块薄片,随碗搭配食用。这种凉爽的面食品,极受人们喜爱,食者非常普遍。尤其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倍受游客青睐。在凉州城乡,凡集贸市场均有凉州酿皮子。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绩溪县 绩溪臭鳜鱼

绩溪臭鳜鱼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的特色美食。徽州臭鳜鱼是传统佳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具有特殊的发酵香味。

鳜鱼肉质白嫩,营养丰富。新安江内盛产鳜鱼,到了春季,桃花流水之时,正是捕获肥美鳜鱼的好季节。在碧水盈盈、桃红柳绿的宜人季色中,被蓑戴笠的渔夫,置身于斜风细雨的江中,捕捞着鳜鱼。过去,徽州人把捕来鳜鱼进行腌制,有的还放在肉囟中腌制一段时间后,肉质因此更加鲜美细嫩,一代代传下来,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徽州臭鳜鱼。

烧制时,先将腌好的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并在鱼身两面各划几条斜刀花,然后晾干。猪肉、鞭笋切成片,青蒜切成六分长的小段。锅底生旺火,放入生猪油,烧至七成熟时,投下鱼,炸约一分钟后翻身,待两面呈淡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

在倒出沥油时,原锅内留少许余油,下肉片、笋片略炒后,放入鱼,加酱油、白糖、姜末、水五两和老酒若干,用旺火烧开,改用微火烧约四十分钟,至汤汁快收干时,撒上青蒜,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淋上熟猪油起锅。

徽州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一臭一香形成鲜明对比,成就了她神奇的美誉,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民间传说。臭鳜鱼不仅是徽菜文化的经典代表,更是徽州食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寓“求贵余”之义。

根据祖传秘方腌制的臭鳜鱼,用徽菜技法烹制成品后,鱼肉瓣瓣洁白如玉并具独到的发酵香味,口感脆、嫩、鲜香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再以各种绩溪山珍为底料制成火锅后,更是锦上添花,保君芳香绕齿颊,风味留心头。

作为绩溪方家源饭店的金字招牌菜,自开业六年来,方家源臭鳜鱼火锅已经香飘大江南北,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客人慕名纷至沓来。“游绩溪美景、品臭鳜鱼火锅”来到徽菜之乡,品臭鳜鱼请到方家源饭店。徽州寻“求贵余”到绩溪,不品尝方家圆臭鳜鱼火锅,将是您一生的遗憾哦。

八.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正蓝旗 正蓝旗奶皮子

正蓝旗奶皮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蓝旗奶皮子(正蓝旗乌日穆)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产自产地范围内生牛乳,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生产加工要求

1.工艺流程:

生乳→过滤→加热→扬沸→静置→煮沸→晾晒→检验→包装→冷藏。

2.加工要点:

(1)过滤:用洗净、消毒的双层纱布或其它过滤器具至少过滤一次。

(2)加热:将已过滤的生乳置于清洁铸铁锅、不锈钢容器等加热器具中,以文火缓慢加温到75℃至80℃。

(3)扬沸:将牛奶不断均匀扬翻,使奶平面形成2cm至3cm厚的奶泡沫层。

(4)静置:75℃至80℃保温静置1小时至1.5小时,使奶泡沫慢慢消退,形成蜂窝状奶皮层。室温自然冷却,静置2小时至2.5小时。

(5)煮沸:继续加热至92℃,适量加入常温生乳,85℃至92℃保温静置2小时至2.5小时,室温自然冷却,静置约2小时至2.5小时。依次重复一到两次。

(6)晾晒:8℃至16℃室温下,自然冷却10小时后,将已成型的奶皮子从锅中取出对折,遮阳、通风、晾晒。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具有奶皮子特有的纯正奶油香味,组织细腻、成型整齐,表面有分布均匀的蜂窝状凹痕。

2.理化指标:水分(g/100g)≤26.0,脂肪(g/100g)≥65.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正蓝旗奶皮子(正蓝旗乌日穆)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那日图苏木、宝绍岱苏木、赛音胡都嘎苏木、上都镇、哈毕日嘎镇、桑根达来镇,五一牧场、黑城子示范区国营农牧场共8个苏木镇国营农牧场现辖行政区域

《正蓝旗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正蓝旗奶豆腐及奶皮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范围的请示》,蓝政发〔2011〕59号

正蓝旗察哈尔奶食协会产品标准:Q/ZLQS02-2012《正蓝旗奶皮子》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将军菜

将军菜,生产在大别山。为菊科植物的一个大族。我国各地称作苦菜的,包括苦苣菜属、莴苣属、苦荬菜属、菊苣属等十多种。,古书上记其别名的五花八门,如苦《诗经》、荼《原雅释》、苦荬《晋书》,游冬《名医别录》、苦苣《嘉佑本草》、天香菜《本草纲目》、天精菜《农政全书》其别名之多,可见人们对它的珍重。既可作菜下饭,又可煮羹充饥,还可入药治病。李时珍说:“苦菜即苦荬也,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

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鹤嘴,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同蒿子及鹤虱子,花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据科学分析,苦菜中含有甘露醇、蜡醇、胆碱,酒不酸等多种成份。但虽然苦,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鲜嫩的苦菜,去根,洗净烫水,揉去苦汁,或晒于干,用猪油烹煮,或以香油、辣椒拦炒,无不促进食欲。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神农本草经》说它“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本草衍义》说它“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