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州特产与饮食文化 徐州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州特产与饮食文化 徐州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3-30 20:25:19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朱寨肉鸭

朱寨镇位于沛县西部,全镇总面积82平方公里,有耕地6.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亩。下辖22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总人口6.5万人。

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农业发展形成新格局。朱寨镇畜牧业、蔬菜种植业比较发达。多种经营项目有生态肉鸭养殖、养猪、肉牛、荷兰土豆、浅水藕、设施菜等20多个,尤以生态肉鸭养殖、养猪业较为发达。

朱寨镇肉鸭养殖始于1992年,1995年以后形成规模。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养殖基地,形成了龙河路沿线10公里的养殖带和6个养殖区。同时沿沛丰路建立了交易市场、种鸭孵化厂、饲料加工厂、肉鸭加工厂、400吨冷冻冷藏库,形成了养加销、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基地。年出栏肉鸭2500万羽,加工肉鸭1600万羽,销售4万吨,有效地带动了全镇乃至周边地区肉鸭养殖业的发展,成为朱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银鱼与白虾

涡河小涧境内的四条支流,丁花沟、吴沟、张沟、蔡沟入涡处盛产银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诗句即指此鱼。银鱼头扁平,体细长,光滑透明,洁白如银,体长一至三寸,属天然鱼类。每年三四月间繁殖,在水草丛生的河口产卵,产卵后母鱼即死去,寿命一年。每条鱼能产卵几千粒,卵化后迅速生长,五月和九月两季捕捞。

银鱼肉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由于出水鲜鱼易死、易化,捕捞后多立即曝晒成银鱼干。银鱼可做炒菜、烩菜、汤菜等十几种佳肴。1990年以来,由于涡河水质污染,银鱼已绝迹。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涡河流域的治污力度,还蓝天碧水于银鱼,使这一地方,早日得以恢复。

涡河白虾,银白色,透明,略显棕色斑纹,壳簿、肉嫩,无泥沙、无水锈味,比塘虾鲜美,每百克含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大虾美名为“鹰爪虾”。可鲜食、油炸、清蒸,醋烹虾仁是独特的一道菜,虾汤则是小涧餐桌上独具风情的佳肴。虾可制成虾干、虾仁、虾酱等。涡河白虾产量高,销路好,一直闻名淮北,为宴席上的佳品。

三. 江苏省 徐州 新沂市 沙沟香油

沙沟香油是选用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利用可控转炉及新一代石磨群组,经高科技过滤设备过滤,精制而成,对原料加工、工艺流程、卫生标准实行全方位监控;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标准。本产品香味浓郁,品质上等,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份,属天然绿色食品。

四.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道家菜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素菜又称斋食,所用原料有豆腐、面筋、竹笋、菌类等。荤食原料多用野味、山珍,调料惯用药料,以汁浓味厚见长,具有养生的特点。道家宴席主要有:“三清托荤宴”、“太极宴”、“三五宴”、“四四宴”等。托荤菜有:“阴阳鱼”、“乾坤蛋”、“四方肉”、“太虚丸子”、“黄芪竹荪”、“陈皮鸡”、“胭脂肉”等。

由徐州“太极宴”研制组制作的“托荤太极宴”菜点共有4组28品。第一组:先上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第二组,先上两小件,跟上一汤,后上八大件;第三组:上四道点心;第四组:上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五. 江苏省 徐州 睢宁县 王集香肠

睢宁王集香肠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的。王集香肠是用新鲜精瘦猪肉,用猪后腿精瘦肉,佐以多种名贵中草药。风味独特,鲜香袭人,咸甜适口,令人回味无穷。

睢宁香肠是睢宁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誉满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产品用新鲜精瘦猪肉,辅以10余味中草药,传统工艺,口味独特,鲜美异常,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肠,香肠之王”美誉,获“江苏地方名特优产品奖”、徐州市“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殊荣。

睢宁县王集香肠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6年,身为御膳房厨师王氏先人,为调整康熙帝的饮食结构,选择一种精瘦猪肉加多种调料装入猪小肠蒸熟,经晾干切片献给康熙皇帝。康熙用后感到特香不腻,味道纯美,遂赐“香肠”之菜名并深受好评。至清朝末期,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逃往热河,王氏家庭流落苏北大王集,王氏香肠方得代代相传。

王集历史上制作香肠方法很多,但唯有王集王氏香肠最传统,极具地方特色。王氏香肠以精肉、肠衣、甜油、精盐、食糖、葱汁、姜汁、花椒汁及祖传秘方为主要原料,整个制作加工过程共有十道工序。王集王老五香肠传统手工制作,香中隐甜,咸淡宜口,色佳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六. 安徽省 安庆 桐城民俗文化 桐城小花茶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区内小气候适宜生产优质茶,所产的桐城小花久负盛名。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 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明清之际“桐城小花”屡屡被御封为朝廷贡品。一九八三年在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上获经贸部荣誉证书,一九八六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名茶。一九九一年获全国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98年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上获名牌推荐产品称号,99中国国际度年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桐城小花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江苏省 徐州 邳州 邳州菜煎饼

邳州的特色美食,我们不得不说菜煎饼。

其实菜煎饼并不是出现很早,开始是为居家自己在煎饼里面放上菜或者鸡蛋,在鏊子上塌制而成。现在发展成为一种饮食。

制作材料主要是煎饼,有大煎饼,就是小麦轧糊子烙制的煎饼,小煎饼是直接用面粉烙制的面煎饼。然后就是菜,主要是菠菜、白菜、韭菜、荠菜等蔬菜,再加上粉丝、辣椒等。

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在煎饼里放上个鸡蛋,不过是先把鸡蛋煎好了,然后盖在煎饼里面的。

八.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凉拌折耳根与折耳根炒肉丝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

凉拌折耳根,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贵州民间菜。多年来,老幼皆喜食用。制作时选其肥嫩根部(也可连同嫩芽)掐成长约一寸的段,洗净后用食盐腌一下,用清水淘洗干净,将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贵州人称这种辣椒为"煳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细细咀嚼,越嚼越香,不禁会使人食欲大增,所以不失为别具情趣的佳肴。如将折耳根加肉丝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只要烹制火候适当,使折耳根绵中带脆,肉丝鲜嫩可口,猪肉的美滋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其味无穷。

九.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大屯李家烧鸡

大屯李家烧鸡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镇的特色美食。沛县大屯李家烧鸡集色鲜美味、脱骨透香、肥而不腻为一体,盛誉全国各地。

大屯李家烧鸡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李玉芝先生首创。李氏第一家,是在大屯的唯一正宗产品。经过几十年的生产经营采用活鸡宰杀,独特传统工艺,配料丁香、草果、毛桃、沙仁、肉蔻等十几种名贵药材,由精油烹炸老汤清炖而成,集色鲜美味、脱骨透香、肥而不腻为一体。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张庄冬桃

张庄冬桃产于江苏沛县崔寨乡张庄村,这里栽培冬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9-1908年),沛县有个姓吴名凤柱的人出任湖北省襄阳提督,他将冬桃引进沛县栽培。

冬桃,其树形、树高和树叶与普通桃树差不多 ,但抗寒能力很强,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冬桃树仍枝叶茂盛,硕果飘香。这种桃子长到樱桃大小时即停止生长,经过漫长的夏天,到9月气温下降后桃子生长迅速,“大雪”后桃子进入成熟期,“冬至”前后采摘上市,树叶下落,果不掉,鲜红的桃子在白雪蓝天的映衬下,鲜艳夺目,可谓寒冬奇景。

张庄冬桃果实近圆形,单果平均重71.32克,大者达91.2克,果皮色白,阳面有红晕,绒毛多,果肉白色,汁少糖多,质细脆嫩,肉厚核小,甘甜味美,远胜普通桃子。

冬桃树自然生长结果,不用嫁接。春天它开花比普通桃树早七、八天,桃儿长到樱桃般大小时即停止生长,秋后再长个儿。直到冬天的“大雪”季节才成熟,生长期达250多天。成熟的桃子,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绿莹莹的,绿里透出紫红,色泽鲜艳。核小,核与靠近的果肉呈赤红色,使人联想起它经历了风雪严寒,献给人们的是丹心一片。冬桃吃起来口感清脆,并带有一定的甜味,十分好吃,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