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随州香肠腊肉土特产 湖北随州是怎么做腊肉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随州香肠腊肉土特产 湖北随州是怎么做腊肉的更新时间:2022-03-30 15:56:31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红头蜈蚣

红头蜈蚣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随县蜈蚣因头红、爪红、个大、药效好而驰名,其产量居全国产区之首,占全省收购量的四分之一,年产量500万条左右,畅销国内外。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酸白菜

特点:色泽微黄,香酸可口。制法:(1)将好的白菜帮洗净,晾晒两天收回。(2)把白菜与食盐逐层装入缸内。连装菜,边揉压,使白菜变软,菜汁渗出,压上石块腌渍。(3)第二天继续揉压,使缸内菜体紧实,待几天后缸内水分超出菜体时,即可停止揉压。再压上石块,盖上盖,放在空气流通处自然发酵。30天左右即成酸白菜。( 广水)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油桃

  油桃是桃类的一个改良品种,由于其着色好、单果重、口感佳,光滑无毛,外观美丽,品质优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但该水果对气候、土壤的特殊要求,推广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在我国只有北京以南,湖北随州、襄樊以北地区才适于发展。曾都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先由双河镇引进栽培,获得了好效益,于是在双河、尚市、吴山、安居、厉山、唐镇、东城等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年产油桃30000吨,产品销往新疆、辽宁、北京、广东等近20个省市,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全区最主要的水果支柱产业。1998年“中国科普万里行”专家考察团视察双河油桃生产后,认为双河油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油桃之乡”,曾都区目前是全省最主要的油桃生产基地。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金黄蜜枣

随州金黄蜜枣,色黄似金,故而得名,又因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而被列为湖北省十大名产之一。随州制作蜜枣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古时仁宗曾赞曰“随州蜜枣胜鲜桃”。解放后,蜜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蜜枣制作原料“秤砣枣”、“罗汉枣”、以及“牛奶枣”产量大增。现在,唐县镇、尚市镇已成为蜜枣之乡。据统计,常年贸易量已达五十余万公斤,行销武汉、北京等二十余个省市
( 随州)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车云山毛尖

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州市北部车云山。车云山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茶农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
车云山毛尖采摘严格,加工十分讲究,鲜叶要求采摘匀、净、嫩,加工炒制分“生锅”和“熟锅”。生锅用帚把均匀挑动,待叶软柔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团。先重后轻,边转边抖,至茶叶开始挤出时,进入熟锅,进行赶条,至茶叶表面不粘结时,用手理条,采取四指并拢,拇指分开,使茶叶沿着锅壁轻擦带动,在掌心翻动,从虎口吐出,要求抓得均匀,甩得开展。到七、八成干时,起锅上烘,共需三次烘焙。第一、二次烘焙后时隔一些时间,轻放至色翠绿,毫显露为度,第三次烘焙达到香气高、茶足干的目的。车云山茶叶制作技术,已于1981年8月农业出版社出版《茶叶制造学》作为福建茶叶专业教科书
( 随州)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二月风野生葛粉

藤本植物葛,生长于深山老林之中,因其吸深山日月之精华,未受任何人工污染,被誉为“山人参”,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检测,葛根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华佗遗书》、《中华药典》、《药王全书》、《传世藏书》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介绍。葛根淀粉曾是贡品,有食用、药用、特殊工业用三方面的用途,葛根和葛叶所含的黄酮有多种确切的保健作用,其临床应用显示出速效和高效的难得特色。野生葛粉采用生长在大洪山区的野生葛根,经18道工序精制而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绿色保健品。年产量近200吨。据《炎帝内经》、《本草纲目》记载,葛味甘辛性凉,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降低血压等功效。经常食用,能有效平衡人体机能,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延缓衰老,尤其是脑力劳动及肠胃功能虚弱的老人、儿童、病人的理想保健食品。葛粉在民间被称为“健康长寿粉”,用葛粉作原料生产的各种高级点心、糖果和降温饮料、具有其他饮品食品难以相比的优点。

“二月风”牌野生葛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检测试中心检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降血糖、血脂、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的功能和易消化、易吸收的特点,对头痛发热、咽喉、口腔炎、酒后不适、降火、防暑降温等有特效。该产品被国家列为“星火计划”开发项目,产品远肖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日本列为“皇家食品”。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车云毛尖

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州市北部车云山。车云山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茶农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

车云山毛尖采摘严格,加工十分讲究,鲜叶要求采摘匀、净、嫩,加工炒制分“生锅”和“熟锅”。生锅用帚把均匀挑动,待叶软柔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团。先重后轻,边转边抖,至茶叶开始挤出时,进入熟锅,进行赶条,至茶叶表面不粘结时,用手理条,采取四指并拢,拇指分开,使茶叶沿着锅壁轻擦带动,在掌心翻动,从虎口吐出,要求抓得均匀,甩得开展。到七、八成干时,起锅上烘,共需三次烘焙。第一、二次烘焙后时隔一些时间,轻放至色翠绿,毫显露为度,第三次烘焙达到香气高、茶足干的目的。车云山茶叶制作技术,已于1981年8月农业出版社出版《茶叶制造学》作为福建茶叶专业教科书。

八.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洪山菜薹炒腊肉

    洪山菜薹即产于武昌洪山一带的红菜薹,颜色紫红,脆嫩清香,营养丰富,常食不厌,是武汉人冬春两季的家常菜之一,同武昌鱼一起被誉为楚天两大名菜。清人在《汉口竹枝词》中喝道:"不需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友好,鳊鱼肥美菜薹香。清末慈禧太后常差人来楚索取洪山菜薹,视之为"金殿玉菜"

洪山菜薹炒腊肉,做法很讲究。菜薹要选洪山宝通寺周围种植的,要既鲜且嫩,主要吃薹,薹用手折,长约寸许,洗净沥干备用。腊肉也要切成一寸长的薄片,先放进锅里煸妙,然后捞起,再炒菜薹,最后把腊肉掺入,起锅装盘。吃时菜薹鲜嫩脆香,腊肉醇美柔润,别有风味。( 武汉)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土鸡

广水土鸡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土鸡主要以青草和粮食为饲料,在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投入成本低,具有肉鲜、味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目前,广水土鸡覆盖武汉、襄樊、随州、安陆市场,远销河南、江西等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广水市余店镇山场面积广阔,镇里引导农户让土鸡在山林中散养,广采山间“野食”,从而生长出肉质好、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市场供不应求。余店镇对土鸡产业很重视,还注册“寨子坡”商标,并进行精包装。一只土鸡装一个包装盒,既美观,又卫生,还易携带。

广水市余店镇政府成功引进温州了客商高明都来投资一千万元,创办湖北省喜来加食品加工厂,以兴隆土鸡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明年3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全镇养殖土鸡超过100万只。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红枣

  随州红枣又名神农大枣,品种有秤砣枣、枕头枣、灯笼枣、滚枣等,其中尤以秤砣枣著名。秤砣枣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以个大肉厚、脆甜可口而著称,是大枣中的上品。红枣全身是宝,含有较多的糖、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维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有补气养血之功,可治脾胃虚弱和贫血。枣树适于表土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随州红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量达1800吨。随州曾都区唐县镇华宝是神农大枣集中产区,年产红枣近20万公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