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监利特产团子 监利团子详细教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监利特产团子 监利团子详细教程更新时间:2022-03-30 15:26:02

一.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大米

监利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监利大米是湖北荆州监利的。

监利大米产于监利县23个乡镇管理区,东至白螺镇韩埠村,南至三洲镇上沙村,西至程集镇曾周村,北至新沟镇东荆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35分—113度19分,北纬29度26分—30度12分。监利县是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监利原属云梦古泽,湖泊密布,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析华容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1979年后,为发展农业生产,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部分湖泊改造成粮田。水稻是监利第一大宗作物,1970年代地方特色水稻品种“青粘香米”威名远扬,1979年、198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监利县先后被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2000年以来,“监利大米”因质优价高而畅销广州等南中国市场。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监利县米业同业商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监利大米主产于湖北省监利县。核心产区监利县位于东经112°35′—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农场管理区。具体范围为: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临湘3县(市)交壤;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西接江陵、石首两县市;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2市接壤。核心产区耕地总面积13.72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0.7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8.13%。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监利大米属籼型,米粒细长,长6.75mm,宽2.10mm,千粒重21.0g,透明或半透明,腹白极小,油性适中;米饭泡松柔软,粘而不腻,清香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7.0%,氨基酸≥6.5%,直链淀粉14.0-20.0%,胶稠度≥70mm。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格执行GB1354—2009《大米质量标准》、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确保大米质量安全。

二.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荸荠

荸荠,俗称“地栗”、“马蹄”、“池米”、“凫茈”等。属莎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葡匐茎,先端膨大为球茎(这球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荸荠”);地上茎丛生,直立,管状,如龙须,浓绿色。性喜温暖湿润,适宜在我国南方湖滨低洼地区生长

在昔属白露湖之滨的黄歇口镇,流传着一个关于荸荠的故事:春秋末期(公元 522年)昏庸的楚平王听信谗言,冤杀了大臣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在家人及门客的掩护下,逃出郢都(今江陵),日夜兼程,赶往位于白露湖之滨的老家(今黄歇口镇伍家场),想在那里躲一段时间。但楚平王所派的追兵紧追不舍,伍子胥怕连累族里乡亲,便装扮成一个农民,藏匿在白露湖的芦苇、蒿草中。“屋漏又遭连阴雨”,由于悲伤、疲惫、饥饿、又受了风寒,伍子胥心力交瘁,昏倒在野泽中

一位到湖里采挖荸荠的农家少女,发现了伍子胥,便把他背回家中救护。少女心地善良,但家境贫寒,只能拿野菜、野果给他充饥,采草药为他治病。伍子胥出身于官府之家,不是太吃得惯藕饼和少盐缺油的萝卜白菜,但正处于病中,口渴心枯的他却很爱吃荸荠。他感到荸荠质脆、味甜,清热,解渴。在少女的调理下,不几日,他便恢复了元气。他满怀感激之情,向少女亮明了身份,并说出了打算:投奔吴国去。看到他高大英俊,充满阳刚之气,少女虽然心中倾慕,但知道他心高志远,又有家仇要报,挽留不住,便送了一袋干荸荠,让他带在路上充饥,并用小船将他送出白露湖。临别时,伍子胥叮嘱少女千万保密。少女为使他无后顾之忧,待他上岸后,便毅然投湖自尽。伍子胥敬仰少女的善良、侠义,一路上宁愿饿肚子,吃野菜,也不忍吃少女所送的荸荠

伍子胥历尽千辛万险到达吴国后,把携带的荸荠拿出一部分作为楚国珍奇的献给公子光。公子光一边吃荸荠,一边听伍子胥畅谈报仇之志和治国之策。伍子胥受到公子光的信任和重用。他辅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又西破强楚,北攘齐土,南服越人,还在吴王的支持下,把剩下的一部份荸荠在吴国试种、推广,使吴国发展为荸荠的主要产地

这个古老的传说究竟是否属实,自然难以考证,但黄歇口镇的荸荠的确是荸荠中的上等品。粒大、皮薄,型如马蹄,色如褐漆,肉果细腻,味道清甜,汁多渣少,城里人、乡下人、老的、少的都爱吃

周作人在一篇小品文写道:“荸荠自然是最好生吃......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正是别一路的。乡下有时也煮了吃,与竹叶和甘蔗的节同煮,给小孩吃了说可以清火,那汤甜美好吃,荸荠熟了只是容易剥皮,吃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滋味。用荸荠做菜做点心,凡是煮熟了的,大抵都没有什么好吃。虽然切了片像藕片似的用糖醋渍了吃,还是没啥。”黄歇荸荠生食,的确有一种“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遗憾的是周老先生一生都无福享受到黄歇荸荠熟食的美味,否则,他的生花妙笔将会泻出对荸荠更多的溢美之辞。在黄歇口镇,荸荠是开办宴席的重要辅料。“三鲜头菜”的配料中放了荸荠片,色、香、味就会更佳,不然,宴席在宾客的心中可能就会掉一个档次。炒滑鱼片加入适量荸荠片,则鲜嫩甜脆。黄歇荸荠即使做爆炒菜肴的配料,也十分可口

黄歇口镇的野生荸荠,含有丰富的淀粉,制成淀粉,色泽洁白放光,优于其它;制成豆腐,晶莹剔透,宛如美玉。在食品工业十分发达的今天,黄歇荸荠又用来制作罐头、饮料

荸荠不仅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佳果,还是医治多病的“甜”口良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荸荠“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明耳目,消黄疸,开胃下食。作粮食,厚人肠胃,不饥;能解毒,服金石人宜之;疗五种隔气,消宿食,饭后宜食之;治误吞铜物,主血痢血血崩,辟虫毒。”现代中医学也认为荸荠具有“化痰清积,清热生津,明目”的功效

黄歇口人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荸荠种植经验,并创造了“早稻--荸荠”优化栽培模式,使荸荠的产量得以大量提高。( 监利)

三.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屈原饼

荒湖糕点厂生产的“屈原饼”,说起来还有一段趣话呢。相传,屈原初到毫口的第一个夜晚,已是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瘫软在一家渔民的门前,被一位老大娘发现,将他扶进草堂,经过询问,方知是久为楚国人民深深敬仰的屈原大夫。大老娘满怀热情,虔心地精选了自己家中存放的糖料、面粉、干桃仁等原料,别具匠心地做了几个香喷喷、甜滋滋的饼子,庄重地端到大夫面前,屈原接饼吃了几口,顿觉心清目爽,连叫“妙饼兮”!......第二天,老大娘又用同样的技世再次做了几个饼子,屈原更是感激万分,喜称在朝中也未尝过这种佳品。后来,屈原就长期住在这位渔民家里,每当远近慕名来访的骚人墨客一到这里,屈原总是请老大娘做这种饼子招待客人。久而久之,人们都把屈大夫喜爱吃的这种饼子叫“屈原饼”了。从此,“屈原饼”之名不胫而走,“屈原饼”之技不师而传,流芳至今,经久不衰。现在,这个厂又在此传统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技术,配以精炼食油、上等白面、白糖和上等蜜饯等原料,精工制作而成,远销甘肃、宁夏、河南等数省。( 监利)

屈原 (前339~前278)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是“楚辞”的...... 详细>>>

四.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欢喜团子

欢喜团子

大型庙会(如梧台庙会)和年关大集上,有一种美观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名叫欢喜团子,很是惹人注意。

欢喜团子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

五.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米团子

米团子简称团子,是湖北省仙桃市的乡土食品,顾名思义,也是在团圆的时候吃的一种当地特有的美食。团子源于沔阳三蒸,流行于江汉,现在在有仙桃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销售。

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把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作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年辛苦劳作即将开始的最后一次大团圆,所以格外珍视。但这一天,当地不是象其他许多地方那样,吃元宵过节,而是吃一种名叫"团子"的风味小吃。这种风俗由来已久。

传说,元朝末年沔阳渔民陈友谅揭竿起义,夫人潘氏曾以"沔阳三蒸" (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茼蒿)犒赏士兵传于后世。“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粉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

明初沔阳三蒸成为沔阳腊月三十团年时必备的主菜。后来有人把拌"三蒸"后剩下的米粉搓成圆团,内填菜馅,蒸熟后吃,特别有风味。这种制作方法,逐渐流传开来。人们取其团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作为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现在,在的做法讲究起来。其主料米粉比蒸菜用的要粗,先在锅内炒至半熟,再用适量的开水调匀。每斤米粉可做团子几个到十个。馅子不可单限于菜类,尚有豆馅、糖馅,更多的是用腊肉丁、烘豆腐干丁、粉条配以芹菜之类的香料作馅。

制着团子工艺繁杂,手工精细。先把上好的米磨成细粉,改革开放前家家户户是用推磨磨出来的,如今是拿到街上出钱请人用机器磨出来的,拿回来后用木篜桶蒸到半熟兑水揉成芡子,不干不稀,然后把馅炒成半熟,就开始包馅。将一个个白白的米粉团捏成舂米用的石头窝窝形状,然后把馅装在窝窝里包好捏成苹果大小的圆球球,取团团圆圆之意,大小以个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会破,露馅流油难看,太厚难熟也难咬。捏好后再上木篜蒸,当篜桶或者篜格子出大气,闻到香味时就可以了。如果自家做好了别家没做的话就要一碗碗的端出去给别人分享。从蒸米碎米到炒馅包馅蒸熟不下十来道程序。刚蒸熟的团子散发出清新的米香,咬开后团子馅浓香扑鼻,香漂四溢,口味适宜,老人小孩都喜欢。

团子的做法也无甚秘处:将早谷米淘洗后,用铁锅煮到半熟,取出放筲箕冷却。用石磨将米碾碎。兑热水将碎米和到有一定粘性,用手捏成那种舂米用的石窝状。把炒好的馅料放进去,再搓成苹果大小的砣砣。放木甑里蒸,飘出香味便熟了。

馅料有很多,肉、豆干子、榨菜、大蒜、姜、香葱,也有酢椒、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冷却后开始包团子。大小以个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会破,露馅流油难看;太厚难熟也难咬,更没有那种连皮带馅一起吃进去的快感。

刚出甑的团子散发出清新的米香,特别是腊肉、腊干子豆腐做馅的团子,咬开后浓香扑鼻,四处飘散,直令人垂涎欲滴。

六. 河北省 沧州 南皮县 菜团子

菜团子

材料:玉米面、豆面、小米面、五花肉、雪里蕻、葱末、姜末、香油、味精、酱油,除雪里蕻外的其他配菜。

除了雪里蕻,干豆角、干白菜、茴香都是不错的选择,粗纤维含量丰富,可以清理肠道垃圾。如果选择腌过的雪里蕻,要事先浸泡,去除咸味。如果是干菜,提前泡软即可。夏天温度高,泡软的时间会短一些,冬天屋内有暖气时也一样。

一般来说,一斤面够做三个菜团子。菜团子就着咸菜、腌菜、稀饭吃特别香。

做法:

1.把玉米面、豆面、小米面放在一容器里,放适量苏打,加30℃左右的温水,边倒水边搅拌。

2.面和均匀后放在一边,用湿布盖着,防止面变干。这个过程叫醒面,大约需30分钟时间。

3.醒面的同时,把葱、姜、香油、味精加酱油与肉调和均匀,腌制10~15分钟。然后,把事先洗净、泡好的雪里蕻切成末,用手捏团,将里面的水挤出,但不要挤得太干,否则口感就不好了。然后和肉馅拌在一起。

4.面醒好后,抓一把放在手里,搓圆后双手一拍,面皮就摊在双手心里了;往里放馅后,边转面皮边往上拢,两只手的大拇指同时把馅往里按,这样面皮就被推得均匀了,薄厚也一样了。和面时水若放得不够,可能就不太容易合上。

5.捏成团上锅,屉布往中间拢一拢,便于菜团子受热,蒸30分钟即可。

七.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银鱼

曾经听一首歌里唱过:爱在深秋。惟喜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的春天的我,也在秋的凄风冷雨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壮丽,感受到了“我言秋日胜春后”的盎盎诗意。三四文友,远浦垂钓,小桥寻诗。小酌清谈,围着“水煮银鱼”火锅,腾腾热气中举箸把盏,推心置腹。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洋溢着春的气息,如此景况,胸中自生绵绵温情

颇为珍稀的银鱼火锅,主料则是以鸡、猪肝、羊肉、鱼糕为主,“辅”之以银鱼而已。这银鱼又称“脍残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鲑形目银鱼科。大者,身长为6—7厘米,小的不到3厘米。略圆,形如玉簪,通体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故称银鱼。其家族品种约10余种,我县名产“太湖短吻银鱼”产于县境东港湖,旧时曾被列为贡品

监利银鱼的祖籍在江苏太湖。据史籍记载,它曾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那么,太湖银鱼又是如何溯迢迢河汊,落籍水乡监利的呢?

相传公元 462年,越王勾践灭吴称霸。面对美女西施,勾践贪念顿生,意欲纳为后宫,不料勾践夫人小肚鸡肠,泼醋擂姜,一阵“河东狮吼”之后,命武士将西施斩首,弃于太湖;西施怨魂不散,洁身自好,化作条条银鱼,穿梭于浩瀚碧波之中

而另一说则与监利人伍子胥大有干系

伍子胥,监利伍家场人。公元前 522年为报楚王弑兄杀父之仇,辗转来到吴国。夫差即位后,老臣子胥力主杀勾践以免养虎贻患,触怒吴王。加之佞臣伯喜否从中离间挑拨,被诬为勾结敌国,吴王赐“属镂”剑令子胥自刎

子胥忠心事君,天日可表,反被赐死,不禁仰天叹息。吩咐家人剜其双眼,挂于东门,以泄愤恨,言罢自刎身死。夫差闻言更加气恼,把子胥尸首抛进江里。子胥死后精魄不散,化作条条银鱼。因思乡情浓,溯江而上来到监利县境。由于子胥曾助吴灭楚,给家乡人民带来数不尽的苦难,所以他藏在水底“无颜见家乡父老”,难怪当地渔民不容易捕捞着呢!而那个不听“鸟尽弓藏”忠言的文仲大夫,则被骄横跋扈的越王勾践用吴王杀子胥的那把“属镂”剑赐死。死后也化作条条银鱼,遨游在安徽巢湖一带的碧水深处

民间传说旨在曲意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及情感而已,不足以信。据科学家预测,太湖在远古时期曾是一个宽阔的海湾,各种海洋鱼类包括银鱼在内,都在那里栖息、繁殖。长江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逐渐形成三角洲冲击平原。大约在1万年前,太湖终于脱离大海成为内陆湖泊。随着冲击平原的不断扩大,海岸线逐渐向外推移,太湖与海洋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远,湖水变成了淡水,银鱼慢慢地适应了淡水环境。至今,银鱼仍保留着海鱼的某些特征,如出水便死,难以保鲜等

银鱼一般在来年初产卵。产卵时,雌鱼游到湖岸边的浅水区,半身子在乱石硬土或冰块上反复摩擦,使肚皮磨薄排卵,犹如人类的破腹产

《本草纲目拾遗》认为:银鱼羹通智脉、利五脏、补虚羸、益气力、坚筋骨。养血生容,润肺生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且味美鲜香,富含营养,烹制佳肴深受中外食客喜爱。如入选《中国菜谱》的太湖“香酥银鱼”、洞庭湖“芙蓉银鱼”、巢湖“金丝银线汤”享有较高声誉。而监利东港湖附近渔民则惯用鲜活银鱼初加工(从嘴吻拉出内脏挤压漂洗)后,摆入盘中,用少许泡辣椒、冬菇、冬笋、熟肥膘肉、榨菜、生姜、小葱等均匀切成细丝,放在鱼面上,撒上盐,淋少许酱油、芝麻油,上笼用猛火大气蒸约10分钟后食用,肉质极为鲜美滑嫩,不失为水乡风味特色菜肴

我在找寻银鱼写作资料时,发现了北宋诗人苏东坡的一首烹鱼诗:“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开始以为占有资料可为银鱼大书特书了,但后来我却失望了,因为苏诗所言“银鱼”是貌似银鱼的鲥时

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遗憾。因为我坚信,坡公活到今天果真吃到了真正的银鱼,相信他一定会吟出“银鱼堪比鲥鱼美”的诗句,腆肚而归!( 监利)

八.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吉贝大布

吉贝大布是监利人民靠手工织出的一种优质布料,在宋、明时期就远销川、黔、桂数省
监利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棉花产区,特别是新沟、周老、龚场等乡镇,地势高,土地肥沃,土壤泥沙各半,适宜棉花生长,所产棉花因绒长、洁白、保暖性好而闻名四方。四川、陕西、云南、贵阳等地客商云集新沟坐购,使新沟成为著名花市,潜江、监利的棉花集散地
棉花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兴旺,监北一带的农户都有纺线车、织布机,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纺织技艺,形成了男人耕种印染,女人纺纱织布的习俗。谁家姑娘的线纺得细而匀,谁家的女儿的布织得平滑细腻,谁家姑娘就被认为是最乖巧玲俐的,求婚者就会络绎不绝。而且不论谁家姑娘出嫁,都要用自己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的针线活作为妆,男家也以女方会纺纱、织布为荣耀
监利人民在长期的纺织生产实践中,措索了一套纺纱、织布、印染的绝技,其中吉贝大布就是监利手工纺织的精品
吉贝大布的生产历史悠久,但究竟是何人何时首创,现无从考证,只是民间流伟的一个故事,证明吉贝大布在监利的生产历史渊远流长
在新沟镇东南端,有一个范家大渊,方园十多里,水深数丈,水质清澈。湾旁住着姓陈的祖孙俩,孙子叫樵生,因父母病逝,欠下万兴染房一笔债务。祖孙二人为了不债,只得在染房帮工,天天扛布到范家大渊漂洗,由于祖孙俩手艺高超,使万兴染房生意更加兴旺。可是老板万兴成心狠手辣,祖孙俩早出晚归,勤扒苦做,也只能勉强糊口度日,总是还不清阎王债。更可恨的是老板的儿子锁狗,好逸恶劳,无恶不作,经常无是生非毒打樵生,乡亲邻里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年夏天,祖耿二人清晨起来就将十匹布染青,吃过午饭后扛到范家大渊去漂洗。不一会漂完九匹,剩下最后一匹时,樵生心痛爷爷,让老人家在旁休息,独自一人拿起竹筢把布找向渊里。樵生用力过大,连布头也全丢下去了,布沉入水底,怎么也捞不上来祖孙俩无计可施,急得直跺脚。突然,渊中跃起一条金色鲤鱼,浪花中有一青色布头漂荡,樵生眼疾手快,连忙用竹筢捞起布头,拉到渊旁慢慢地把布收起来。青布收完了,可青布后面又拉上了兰布头,而且越收越有,祖孙二人越拉越起劲,一直收到傍晚
老板万兴成见太阳落土了,祖孙二人还未把布扛回来,便带了儿子锁狗和几个家丁赶到范家大渊,一见岸上堆的布匹,全都惊呆了。万兴成连忙推开樵生,把布头抢在手中,锁狗也跑过去帮忙,谁知兰布到他们手里硬是拉不动。父子俩用力一拉,布从中撕断,布头急剧往下沉。万兴成和儿子拼命想把断布头捞到手,只听“咕咚、咕咚”两声,万家父子双双跌入渊中,沉入水底,不见人影,兰布头也不见了。家丁慌忙打找也未见踪迹
陈家祖孙二人,一一清点布匹,十匹青布一寸不差,渊中捞起来的兰布,共九九八十一匹
樵生和爷爷把十匹青布送回染房,把八十一匹兰布分送给了众乡亲。乡亲们见这兰布平滑、线腻、柔软,而且染着各式各样吉祥如意的花纹,全部视为大吉大利的珍品收藏起来。乡亲们从此称这种兰布为“吉贝大布”,将范家大渊改成了“沉布渊”
众乡亲为感激祖耿二人,捐资出力帮他们办起了染房。樵生一边给乡亲们染制各种布料,一面琢磨着兰布的印染方法,经过苦心研究,终于印染出了与吉贝大布一样花色、一样质量的布。消息传开,求他染布的人很快多了起来,染房生意因此越来越兴旺
樵生不仅自己开染房,而且毫不保留地把手艺传教给众乡亲,使监利吉贝大布名噪一时,引来无数空商争购
吉贝大布宽约二尺,每匹长约3丈,布质优良,可染制成各种花色,能做被单、床单、包袱、门帘、托肩、兜肚、枕巾和各种衣服
吉贝大布具有花色古朴、穿着舒适、散汗透气、经久耐用等特点。吉贝大布生产工艺非常讲究,从选料、纺织、印染、漂洗,每道工序都十分精细,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印染图案来说,图案色调虽然单一,但内容十分讲究,一般都是印染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到民国时期,吉贝大布的花纹图案发展到50多种,如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寓意夫妻恩爱的“百鸟朝凤”、“鸳鸯戏水”,寓意婚姻喜事的“喜鹊登梅”“麒麟送子”,寓意丰收喜悦的“五谷丰登”等,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战时期,监利苏区人民为支援前方将士,不少农家妇女日夜纺纱织布,用吉贝大布制成各种衣物送往前线。敌人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的困难时期,监利人民把自家纺织的吉贝大布拿出来,到外地换回食盐、药品等急需物资送往部队,解决将士的生活困难。苏区的党组织还以贩运吉贝大布为掩护,闯过敌人关卡,运回武器弹药,为我红军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贝大布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建国后,随着我县纺织工业不断发展,机械纺织取代手工纺织、容城、新沟、朱河等城镇相继办起纺织厂,但吉贝大布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作为监利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永载史册。( 监利)

九. 湖南省 岳阳市 华容县 华容团子

华容城乡在日常生活中,最流行的小吃要数团子。团子又名团糍,菊花粘贴,滚团馅儿。团子的产生据说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与馒头产生于同一个时代。传说关云长率铁骑500走华容道时,为祝愿军民和平相处,监利、洪湖与华容、岳阳人民便采用粘米与糯米为浆,用菜心为馅,做成团子,慰问驻地的兵丁。不久,这一当地名吃便在沿江两岸小吃中独占鳌头。不仅粘糯浆混合得体,而且馅儿做得比较独特。过去是采用胡萝卜、藕丁、香干为馅儿,当今却采用的是香干、肉丝、莲米、鲜红辣椒和蒜头为馅儿。颜色好,味道妙。华容团子过去只有蒸一类,用甑蒸煮的团子白皎皎的,出笼时形如玉兔,味似海鲜。而今,又增补了一类煎的团子,只要走进华容县的大小城镇,清晨过早,就能见到小吃店门前蒸着一笼笼,煎着一锅锅,都是团子。人们一群群,围在店前,垂涎三尺,等着美美的品尝热气腾腾的团子咧!(臧辉先)

制作方法

年关将至,华容百姓都会准备团子寓意团团圆圆。

外皮

用秋收时收获的糯米和粘米打成浆,糯米和粘米的比例为10:1,经过沥水、晾干,一到两天为宜,晾至可以用手捏成团而不散即可。

内馅

准备材料:腊味豆腐、胡萝卜(切丁),肥肉燥子,菜籽油,盐,坛子辣酱(口味偏辣的可以用白辣椒代替,主料亦可根据个人喜好用其它可以腌制的材料代替)
1、砂锅洗净,放入菜籽油,待油至八分熟时,将主料腊味豆腐、胡萝卜、肥肉燥子放入翻炒。
2、加入适量的盐和辣酱,盐少许就够,腊味豆腐是带咸味的。
注意事项:主料必须是沥过水的,翻炒到七分熟左右即可,建议干炒,以不留汤汁为好,允许有少量油沉淀
将凝固后的糯米浆包裹制做好的馅料捏成团,糯米浆要均匀的裹着馅。再用两手压扁,但要保持圆形。

蒸团子

将制做好的团子放入蒸笼,与蒸饺子和包子不同的是,蒸笼内必须铺上一层事先用水浸渍好的白布,因为糯米有粘性,这样做是为防止取出来时粘到蒸笼底而且团子会破裂。而浸渍过的白布可以保持团子的美观

煎团子

将植特油均匀倒在烧热后的平底锅上,待油后,从锅中心起依次放入四至五个团子(与锅的大小有关),团子与团子之间留两厘米左右的间隙,火太大,团子外皮会焦糊,太小,里面的糯米浆不熟,所以煎团子火候是关键。在煎的同时可以用锅铲稍微挤压团子,用力要均匀。待一面煎至金黄色后再用铲翻边,这就是考验团子外皮裹得好与不好的时候了,一边皮厚一边皮薄的翻边时里面的馅会跑出来“透气”了。两面都煎好后可以用锅铲检验团子是否煎熟,压一下自动恢复的,而且感觉软软的就熟了,反之就还需要再煎。

储存方法

团子不仅是自家团年时的餐点,也是待客访邻的佳品。一般华容人家做团子不会只做够自家食用的,而是成批制做的,一般在四五十个左右。先准备一块长约两米宽为一米左右的木板(旧时都用自家后门来代替),洗净后晾干,洒上一层干面粉。将包好的团子统一蒸熟,放在木板上,待团子冷后抹上一层面粉,就可以放入洗净晾干了的米箱了。切记放在干燥密封的地方。

食用方法

除了上面的两种煎和蒸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碳火烤。将储存的团子取出将要食用的量,放在碳火边,不能用明火烤,只需放置在火边即可。烤的团子别有一番风味,烤熟后咬上一口,馅料里的肉燥子在封闭的空间里蒸出的油,没有腻味,只有一种肉味和腊味的混合香,令人胃口大开,吃到嘴里,那滋味……就好像薛家燕吃到那一口黯然0饭一样,只是台词要改成“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华容团子……”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虎丘青团子

青团子是糯米粉掺入青菜汁揉成的,白糖豆沙猪油馅,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苏州一年四季各个时令都有各种名堂的糕团,直到今天依然如故。

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

这口诀是当年从外婆嘴里听来的,只因当年就是这样一一吃过来的,所以至今不忘。苏州的绿水沃土,孕育出了极富江南特色的稻作文化,糯笃笃的吴侬软语,又化出了香甜软糯的苏州糕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