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特产与传统文化 宁夏哪里的特产是正宗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特产与传统文化 宁夏哪里的特产是正宗的更新时间:2022-04-08 05:02:46

一.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宁夏谷子

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小米又称要米,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



功效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

它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



适用人群

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适用量

每餐50克。



特别提示

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

小米粥不宜太稀薄。



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二.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宁夏牛杂汤

主料:牛筋、牛肚、牛腩、牛腱、牛骨



调料:酱油、料酒、盐、味精、桂皮、八角、老姜丝、葱段等;



制法:



1、先将 牛骨砍成大块的氽水,牛腩、牛肚、牛腱等改刀成均匀的片,并氽水待用;



2、净锅下水加入牛骨、牛筋、牛肚等主料一起大火烧开,加入老姜丝、葱段、酱油、桂皮等调好味,再用小火煨100分钟左右,起锅挑掉牛骨、桂皮、葱结等淋上少许葱油即可。

三.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鱼尾剑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1的民族性格与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和晚上吃完饭后,“齐集到院,弹腿打拳,舞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宁夏回族民间武术在传习发展中形成了诸多流派:“张家的枪,何家的棍,马家的软功,赵家的劲”,内容非常丰富,说明回族民间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鱼尾剑是一种兵器,也是武术套路的名称。“鱼尾剑”在《古兰经》中就有记载,历史悠久。相传,先知穆罕默德为了自由与平等,带领武士南征北战,功绩累累。大天使哲布勒伊来为其颂功,将宝剑“祖勒飞卡尔”殷殷插入巨石中,立誓:谁能力排众雄,拔出宝剑,便为圣婿,娶法蒂玛为妻。群雄并起,尽智尽力,宝剑岿然未动。轮至阿里,踟蹰上前。其人一心立业,无心婚娶,欲了事可矣,遂使微力,草草而止。岂料宝剑如有神助,迸然出石。情急之下阿里欲复插宝剑于石中,二物相较,金石相撞,剑尖锵然开裂,分成两岔,状如鱼尾。此后,阿里执此剑驰骋沙场,勇猛异常,屡建奇功,被众人赞为“安拉的雄狮”。后人为颂扬其神通,将此剑敬称为“鱼尾剑”,历世纪念。鱼尾剑从此便成为穆斯林尚武精神的象征。

鱼尾剑武术套路的创编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第一,鱼尾剑的历史传说、剑器实物图形以及后期的构思改编,其核心套路在创编之初传承人父子之间进行过深入的研讨;第二,由于家庭的熏陶磨砺,王樑先生不仅刻苦进行武术实践活动,而且从理论上深入细致地研究武术套路内在的精髓;第三,不甘于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和油然而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责任感促使王樑挖掘、整理鱼尾剑,并在原有的套路基础上加以变化。

古时鱼尾剑为士兵所用,与汉族剑器型制不同,为双手使用,剑柄8寸,剑身长4尺4寸,剑顶宽3点5寸,剑穗短,一根线两个穗,线穗是骆驼绒制的,与其他剑最大的不同点是剑前有两个叉。剑法的特点是劈、剁、刺、绞、穿、撩,它的招势没有一般剑法多,但比一般剑法灵利,前后左右中撩、劈剑法较多。

现在鱼尾剑的外观型制是分岔剑尖取自沙鱼流线形的尾翼,加长剑柄长度至1.3米,既增强攻击性,同时又强化了视觉感观,剑柄护手取自鱼鳞外形,护柄处做成鱼鳍的形状,双手把握增强攻击力度。在动作套路上,鱼尾剑传承人王樑继承回族传统武术精华,招式多取自回族群众生活中的日常动作,如汤瓶式、楔形式、跪拜式等。此套剑法柔中带刚,摒除零散招式,力求根底稳健,注重砍、刺、劈,阵式多变。剑锋稳健多变,既强健体魄、历练心智,又强调团队协作、众志排险,具由很高的武学价值,是中华民族武道文化中精湛武技与武德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术在军事上的运用已失去其原有意义,现代的武术运动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健身、防身、竞技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传承久远,而回族武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能彰显回族武术的独特价值,为研究回族穆斯林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提供直接素材。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四.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毛家传统卤菜

原来的永城县始建于公元610年(隋朝),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鸡和卤牛肉。

宋太祖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用心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太师食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以毛氏卤鸡、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

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毛家卤鸡、卤牛肉,由此名声大振。

毛家卤菜,其卤鸡,精选嫩而健的农家散养的鲜活小公鸡,通过杀、烫、褪毛、取内脏、净洗、腌、整形、炸煮、卤等工序,再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所用辅料作料均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作添加。其卤牛肉,精选嫩而健的农家养的一至两年的黄牛,通过杀、剥皮、取内脏、打块、腌、煮、卤等工序,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精制独特,口感纯正,味美爽口,由于含有多种中药作料,久食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通络理气之功效。

五.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宁夏粉汤饺子

粉汤饺子是一道宁夏特色的小食,也称为“皮条拉石头”,皮条指的其实就是凉粉,这种凉粉是选用粉质丰盈的扁豆,制成粉坨,这种粉坨放在锅里有弹性,略透明,久滚不糊。而石头指的是饺子,将凉粉,饺子加上木耳黄花等配料倒入鲜美的羊肉汤中煮熟,临出锅时,调放食盐、生葱、醋、油泼辣面子、味精等。就制成了酸辣可口的特色小吃。其味酸辣可口,有发热去寒之效,颇适寒冷地区人们食用。

原料:羊肉馅水饺、凉粉、菠菜、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香菜葱、姜、蒜、精盐、味精、醋、植物油。

制法:炒勺内放少量植物油,用葱、姜、蒜炝锅后,依次放进羊肉汤、凉粉、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锅开后,将汤带料一起倒入盛煮熟的羊肉馅水饺的汤碗里即成。

特点:汤鲜味香,民间风味。

信息来源:宁夏新闻网

六.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银川鲤鱼

银川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夏淡水养鱼业历史悠久,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加之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内水草茂盛,饵料生物丰富,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为银川鲤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此地鲤鱼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且无腥味,口感较好。同时鲤鱼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二是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三是鲤鱼每百克蛋白质17.6克,脂肪4.1克,维生素A25微克,核黄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维生素总E1.27毫克,钾334毫克,镁33毫克,锌2.08毫克,硒15.38毫克。

地域范围

银川鲤鱼主要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行政区内六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及部分农场(管委会),包括:掌政镇、大新镇、通贵乡、月牙湖乡、良田镇、丰登镇、兴泾镇、镇北堡镇、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常信乡、南梁台子管委会、京星农牧场、杨和镇、李俊镇、望远镇、望洪镇、闽宁镇、胜利乡、东塔镇、郝家桥镇、崇兴镇、宁东镇、马家滩镇、临河镇、梧桐树乡、白土岗乡。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与盐池县接壤;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为邻;南与同心县、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相连;北接平罗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相邻(以明长城为界)。地处坐标为东经105°49′—106°53′,北纬37°29′—38°53′之间,总面积9491.0平方公里。其地域范围内的所有池塘、湖泊、湿地养殖的银川鲤鱼,总面积8580公顷,产量2900吨。

七.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民俗文化 泡泡青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莲灯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渑池天池乡杨村和陶村,是渑池县唯一的花灯舞。每逢节日随社火队伍进行表演,表演人数为20人。花灯是自己制作的莲花灯、鱼灯、五星灯、一对马灯等。花灯用木料、竹篾、彩纸制作,灯内装有用牛油炼成的蜡,风吹不灭,可燃烧3个小时,表演者身穿戏剧服装,动作表演在原来简单的圆场步基础上,编入了云步、三和步、前进后退步,队形有莲花盘、龙摆尾、翻大弓、蛇脱皮、绞麻花、过灯等,用莲花灯组成的造型有灯山、灯坡、红五星字型等。曾参加河南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创作奖、演出奖。

八. 湖北省 潜江 潜江传统制酱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传统制酱

潜江制酱的发端,尚无法确考,仅在1990年出版的《潜江县志》(卷十六)记载:“清道光末年潜江城关关厢门有吴长茂酱园以老子号面市,以酱芥菜、酱火腿、酱牛肉、花椒腐乳远近闻名”。历经一百多年沧桑,成就了今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

尝香思酱品分为发酵性和非发酵性两大系列,共有38个品种,以香辣牛肉酱为代表,集中反映了其酱品生产的工艺特征:一是原料选自于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优质畜牧品养殖基地;二是采用优秀的传统酿造方法生产出既是独立的产品,又是配方辅料的发酵性品种,以秘制工艺合成“酱母”,繁衍出风味别致的非发酵性酱品;三是以熬制、泡制、腌制多种方式,经30多道工序制成色、香、味、型俱全的系列产品。

尝香思酱品工艺秉承了中国制酱工艺的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酱文化的历史演变、传统制酱的科学价值,以及丰富现代的美食文化,助推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九. 湖北省 天门 天门传统黄谭米粉

天门黄谭人的传统招牌糊汤米粉,味道算不错的,开张到现在生意一直很好,主要经营天门传统黄谭米粉。正宗的糊汤是用鳝鱼熬的。臊子是炸过的鳝鱼丝,这里的油条粗又大,用透亮的油炸,拌在糊汤粉里头吃着好爽!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 — 淘洗 — 浸泡 — 磨浆 — 蒸粉 — 压片(挤丝)—复蒸 — 冷却 — 干燥 — 包装 — 成品。

在中国南方由于盛产稻米,比较流行,南方人习惯吃米饭,对比较干的食品难以下咽,因此米粉一般都是做成汤面。 南方各地的米粉吃法和作料配制也都不相同。

十.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粘糕

粘糕是用粘黄米、粘谷米加工磨成面粉后制做的一种回族风味食品。它的制做方法是:先将面拌水揉和,反复揉和之后,放到笼里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糕切成片用香油煎炸。炸出来的粘糕吃起来松软可口、甜而不腻。一般回族老人最喜欢吃粘糕。有些人家在炸糕时还包点红白糖,做成糖糕食用。

推荐特产